-
四川彭山海內外彭氏宗親回鄉祭彭祖
10月21日(九九重陽節),來自海外內百餘名彭氏宗親回到家鄉四川彭山區,在彭祖山上進行祭祖活動。 10月21日(九九重陽節),來自海外內百餘名彭氏宗親回到家鄉四川彭山區,在彭祖山上進行祭祖活動。據古代典籍記載,彭祖祖籍彭山,他是顓頊的玄孫,相傳歷經唐虞夏商等代,活了八百多歲。
-
翰墨傳情——彭氏宗親書畫家聯誼會在北京德貞文化藝術館隆重舉行
為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文化,特別是書畫文化,推動我國傳統文化事業發展,11月7日,由大鵬梵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辦,徳貞文化藝術館協辦的《翰墨傳情——彭氏宗親書畫家聯誼會北京創文書畫研究院院長 彭方計先生 致辭北京民進書畫院副秘書長 彭一超先生 致辭此次活動受到了全國各地彭氏宗親的高度重視
-
彭氏宗親聯誼會考察容縣 達成青少年文化交流計劃
彭氏宗親聯誼會考察容縣 達成青少年文化交流計劃 中新網玉林5月31日電 (申超榮)廣西玉林市容縣外僑辦消息,世界彭氏宗親聯誼會(簡稱世彭會)一行22人在會長彭雲釗的帶領下,近日到僑鄉容縣開展聯誼交流考察活動,容縣外僑辦主任鍾萍會見了彭雲釗一行。
-
蒙城:郭集彭氏尋根記
彭祖廟會由徐州市「淮海地區彭氏宗親聯誼會」會長彭長國組織。4月20日晚上,在「彭鏗廚藝」117寬大敞亮的房間裡,他主持召開了來自山東臨沂、菏澤,安徽蚌埠、蒙城,江蘇徐州周邊彭氏族人「彭祖文化研討會」。4月21日上午在彭祖祠前準備祭拜時,我們和來自蚌埠的宗親彭家保遇到了一起,敘談之間,他告訴了我一個令人震驚而又振奮人心的消息,並把我介紹給了「第五屆淮河流域彭氏宗親理事會」會長彭學東。
-
全國居然有這麼多彭氏宗祠!一個比一個霸氣
送給所有的彭氏宗親欣賞完我彭氏美麗的宗祠之後,各位宗親不妨來評一評,你心目中的最美宗祠是哪一個?及彭氏建祠時,特進此物,以表報恩。「吾族之光」木匾、「先前裕後」木匾,臺灣臺北彭氏宗親會理事長彭水井誌慶「尊宗敬相」匾等、兩側走廊陳列宋始祖彭延年家訓及詩章等,還有大量對聯,文化氣息較濃。
-
茶陵秩堂鎮石龍村彭氏惇倫堂重建竣工
(原標題:茶陵秩堂鎮石龍村彭氏惇倫堂重建竣工) 紅網茶陵縣分站1月
-
夏邑古城第一望族-彭氏家族的成功之道
夏邑彭氏家族源於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遷於夏邑縣,經過歷代彭氏宗親的持續努力,在夏邑縣逐步站穩腳跟,並成為夏邑縣歷史上的最大的名門望族。可以說,在夏邑縣厚重的歷史上,彭氏家族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後來無人能超越。
-
200年「彭氏族譜」現身全國僅1套 收藏者願贈
華商網-重慶時報訊(記者 唐國利)昨日,兩冊川渝地區目前發現最早的木刻版《彭氏重修族譜》現身銅梁。《族譜》為清朝乾隆時期木刻本,記載了彭姓族人從漢朝大司空彭宣到清朝時期的宗族繁衍過程。因族譜為故人相託代為保管,族譜現在的主人願意將其捐獻給有緣分的彭氏族人。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原標題: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檔案局提供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 萬幸的是,溧陽彭氏族人從常州譜牒專家朱炳國編著的《常州家譜提要》中找到了線索:在上海圖書館還藏有一部《溧陽彭氏宗譜》殘譜。彭氏家族派人去複印來後,又尋訪到族人保存的部分宗譜殘本。在此基礎上溧陽彭氏家族正式啟動了續修家譜行動。 現已退休的溧陽市經貿局彭自寬老人自小便從長輩口口相傳中知道,家譜三十年小修,六十年大修,不修譜是不孝子孫。
-
國際博物館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在行動
國際博物館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在行動常琦彪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管委會緊緊圍繞「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包容」的主題,融合會寧豐富的文化資源,舉辦《講述會寧故事、感受多元文化
-
常州彭氏一支家譜流失美國 族人輾轉尋回微縮膠捲
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
世界彭氏網──全國各地現有的彭氏字輩(一)
原標題:世界彭氏網──全國各地現有的彭氏字輩(一) 一、海南省 01、海南文昌 字輩:正、業、修、智 05、閩東彭氏 始祖思邈公,字輩:科教興邦,瑞啟昇平,盛世興建,名立宜秉,崇德明時。
-
彭氏大屋的前世今生
彭氏大屋全貌,背倚青山,門朝綠水。彭氏大屋中具有西洋風格的拱形門窗。2017年,容縣靈山鎮六良村的彭氏大屋入選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日前,記者叩響這座客家大宅院的大門,對這座充滿奇特文化氣息的建築一探究竟。 中西合璧的客家大宅 彭氏大屋坐落在離縣城40公裡的容縣靈山鎮六良村,背倚青山,門朝綠水,大屋內現在還有3戶人家居住。據彭氏後人介紹說建於1933年,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
館際交流‖省內四館齊聚紅軍會寧會師舊址開展學術交流共話發展
會寧大會師11月2日,由甘肅省博物館協會和甘肅省博物館發起,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和蘭州戰役紀念館同行們40餘人一同來到紅軍會師舊址,共同舉辦了館際學術交流。,在會師舊址管委會黨委書記、主任任秀珍,黨委副書記童琳的陪同下,向紅軍英烈敬獻花籃,鞠躬致敬,聆聽了會師塔前主題講解。
-
省市四館在紅軍會寧會師舊址舉辦館際學術交流蘭州戰役紀念館參加
(陳曉晶 譚濤報導)11月2日,由甘肅省博物館協會和甘肅省博物館發起,八路軍蘭州辦事處和蘭州戰役紀念館一同來到會寧會師舊址共同舉辦了館際學術交流。首先在會師塔前舉行了敬獻花籃儀式和全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現場聽取了女子講解隊隊長楊婷的主題講解。隨後參觀了會師門和紅軍長徵勝利展。
-
紅軍會寧會師舊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聲有色
弘揚長徵會師精神,促進民族團結進步。2019年11月,紅軍會寧會師舊址被國家民委命名為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自創建工作開展以來,紅軍會寧會師舊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遵循,緊緊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在宣傳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識,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民族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會師舊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創建活動有聲有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一是以調研促創建一年來,國家民委、省市民委領導深入紅軍會寧會師舊址視察和督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工作
-
《彭氏家族兄弟情深》
>彭曉勇詩《彭氏家族兄弟情深紀念彭氏家族九兄弟40年再次相聚有感而發,特書詩一首以表情懷,長情懷念血濃於水的兄弟深情。具體詩文如下:南國風煙情更深,渡河相接是秦嶺。川陝兩地綠成陰,五月艾香兄弟會。端午明月故人心,悲歡離合古猶今。遙認壎篪相應,為傳珠貫累累。紫荊同本但殊枝,直須投老日,常似有親時。子姓亦聞多慧性,貪書不是痴兒。
-
坪山彭氏嚴守家訓清廉重教傳佳話
彭氏後裔子孫遵循彭延年留下的《彭氏家訓》,立身、處世、為人、做事嚴守家風。石井彭氏清廉重教在當地傳為佳話,從這裡還走出了新中國首位農業稅專家彭曉帆,主持起草了新中國第一部《農業稅法》,被載入了龍崗客家民俗博物館客家群賢牆。 立身處事遵祖訓彭氏自古重家風 日前,記者來到石井彭氏宗祠走訪,宗祠入口處一棵300年的白麻子古樹依然婆娑盎然,歷經歲月洗禮的彭氏宗祠訴說著世紀風雨。
-
新縣毛鋪彭氏山莊:漢潢古道古村落
文/熊濤 在漢潢古道(光州—黃州)河南省新縣段,遺落一處古村落明珠——毛鋪彭氏山莊.毛鋪彭氏山莊位於河南省新縣周河鄉境內。背靠一大一小,一前一後兩座山。前一座土山,圓而不大,草木茂盛,好似墊背。明未清初戰亂,湖北中館驛彭氏彭思進、彭思正兄弟遷居於此,後人在此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後裔達3000多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毛鋪彭氏一舉中11名秀才,名揚中原。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族人彭頌臣謀得北京度支員外郎一職,聲名顯赫。後來因故離京,在離京歸鄉的路人,經僚友力薦,主管靈寶縣鹽運(相當於現在副縣長兼任鹽務局局長)。三年後,腰纏萬貫回到毛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