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彭氏家族源於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遷於夏邑縣,經過歷代彭氏宗親的持續努力,在夏邑縣逐步站穩腳跟,並成為夏邑縣歷史上的最大的名門望族。可以說,在夏邑縣厚重的歷史上,彭氏家族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後來無人能超越。縱觀彭氏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除了天時地利以外,更多的是靠家族成員的共同努力。研究彭氏的發展歷史,對於我們後人具有較大的啟發意義。
借勢是彭氏家族站穩腳跟的基礎。彭氏初遷到夏邑時,舉目無親,生活艱難,後遇大財主金員外,得到他的幫助在司道口定居下來,並與金員外結為金蘭,從各方面得到金家的幫助,包括後來的科舉成功,也是得益於金家的幫助。儘管這裡面有運氣的成分,但彭家獨到的眼光、順勢而為的魄力,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再後來,彭氏先人一鼓作氣,先後與縣內大族郭、李、關氏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並與商丘、永城的侯氏、練氏、賈氏等結成聯盟,鞏固了自己在豫東地區的地域統治地位。
誠信是彭氏家族成功的法寶。得到金家的幫助以後,彭氏先人就告誡後人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金家的大恩大德,經過世代相傳,「彭不薄金,金不為奴」便作為家訓流傳下來。彭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行為,感染了眾多的鄉親們,成為人人稱頌的佳話。眾人拾柴火焰高,正是由於彭家的誠信,才使彭氏在後來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中一呼百應、如魚得水。
勤奮是彭氏家族成功的必然。雖然由金家的幫助站穩了腳跟,但彭氏精英們明白要想取得長遠的成功,還得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讀書者頭懸梁錐子骨、聞雞起舞,發奮圖強,在科舉考試中取得了好的成績,使彭家有了政治資本;經商者節衣縮食、嚴控質量、童叟無欺,廣結朋友,使彭家的經濟基礎逐步雄厚起來。
慈善是彭家成功的催化劑。彭氏的勢力越來越大,除夏邑縣以外,還影響到了虞城、商丘、永城、碭山、宿縣等,但他們並沒有因此嬌奢富華、欺凌鄉鄰,相反,卻「貧則憐之,弱則扶之」,「不敢以賢智自居,不敢以資財壓眾」。修祠堂、纂家譜、興水利、捐財物,為鄉親們遮風擋雨、排憂解難,做了很多另鄉親們敬佩的好事善事。
此外,嚴謹而良好的家風也是彭氏成功的主要因素。子孝父母、父母愛子;富不媚窮不欺,豪華不羨慕;僕人要勤奮善良,不能仗勢欺人;各守名分,城中不乘馬,鄉間不坐轎;衣服簡樸,粗茶淡飯;等等,幾百年來,彭氏宗親始終遵循家訓,不敢逾越,這才成就了彭氏的宏圖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