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望族彭氏家族 因何從美國請回「家譜」

2020-12-20 江蘇頻道

原標題:僅花120美元工本費

中國素有「盛世修譜」的文化傳統,而家譜也被世界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近年來,興修家譜熱悄然升溫,僅常州就有400多個家族修了家譜,其中80%都是近5年修撰的。記者在溧陽市檔案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在這些家譜修撰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尋脈插曲。

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

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

在清代常州曾是四大印譜中心之一

家譜,流傳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起源於周朝,自漢以後,盛行於民間。如今,要修家譜,先到常州已成為業界共識。據常州市譜牒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吳之光先生介紹,常州家譜編修在全國很有影響力,這與特定的歷史文化有著密切的關聯。常州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孟河醫派」等飲譽全國。同時,常州還曾是中國清代四大印譜中心之一,至清朝晚期,除書坊外,民間有譜師、技工攜帶字盤、工具上門修譜。因此,常州民間修譜熱潮早於蘇錫而興起,體現了常州修譜傳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特點,突出表現在藏譜、修譜人才眾多,舊譜收藏既早且豐。

相關焦點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原標題: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檔案局提供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 常州彭氏一支家譜流失美國 族人輾轉尋回微縮膠捲
    溧陽《彭氏宗譜》就是一例,「彭」氏是溧陽大姓望族,其家譜本分東門、南門兩支,但其中南門一支的家譜早已被美國人收藏,而其產權屬於日本東洋文庫。在修編彭氏家譜的過程中,上海圖書館無數次施以援手,美國猶他家譜學會多次從中周旋,後經日本東洋文庫授權,修撰者,就拿到了美方複製的南門家譜的膠片,最終如願完成宗譜。
  • 夏邑古城第一望族-彭氏家族的成功之道
    夏邑彭氏家族源於江西廬陵,明朝中期遷於夏邑縣,經過歷代彭氏宗親的持續努力,在夏邑縣逐步站穩腳跟,並成為夏邑縣歷史上的最大的名門望族。可以說,在夏邑縣厚重的歷史上,彭氏家族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於後來無人能超越。
  • 天一閣藏王氏、彭氏兩份雕版,記載兩個家族的興衰
    家族文化在近幾年裡越來越受重視,家譜在維繫人心、聯絡感情上的價值也就越來越受人關注。作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素來注重搶救和傳承傳統文化,近年來以「搶救老家譜,傳承新家譜」為工作重點,在家譜的保護徵集上不遺餘力。
  • 城市筆記|辛苦修譜20年 七旬老人一己之力打造彭氏「終極家譜」(上)
    在中國,修家譜、撰方志,是一直以來的文化傳統。一本家譜,可窺歷史風貌。成都彭氏後人彭忠東,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多年來在編纂家譜、人物誌方面,投注大量心血,成果甚豐。四川的彭山和彭州,因彭祖而得名。這個觀點也被彭氏後人彭忠東認可。因此,在編寫《彭祖與彭家著名人物誌》時,除了收錄彭姓人士外,彭忠東還特別花了一卷的內容重描述彭祖與彭祖文化,從歷史考證的角度,力求證明彭祖文化有依據可尋。9月12日上午,在成都錦江區一茶樓內,74歲的彭忠東和該書同姓彭的幾位顧問、編委商量著出版一事。
  • 家譜尋根風範丨瓊瑤家風(1):名門望族,書香世家
    瓊瑤出身于衡陽一個名門望族瓊瑤本名陳喆,乳名鳳凰,家譜上的名字叫陳詩喆,是「詩字輩」。她出生在湖南省衡陽縣三湖鎮(原屬渣江鎮)一個官宦世家。瓊瑤家族根源地在今衡陽縣渣江鎮毓秀村凡國必有史,家必有譜。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檔案,是每個家族成員在家族中的「身份證」,是尋根問祖的憑證。
  • 坪山彭氏嚴守家訓清廉重教傳佳話
    在彭曉帆小兒子彭頌凱的記憶中,父親儘管位居高官,但家族裡幾乎沒有人找過他幫忙,因為族人都知道他的為人,從不為己謀私利。 晚年時見國內財經人才缺乏,彭曉帆還以72歲的高齡創辦了廣東財經職業學院並擔任校長。雖為一所民辦學校,學院的學費卻是全市最便宜。「辦學不是為了賺錢,是為國家培養人才。」這是他對當時個別因工資低有情緒的教授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 《彭氏家族兄弟情深》
    >彭曉勇詩《彭氏家族兄弟情深紀念彭氏家族九兄弟40年再次相聚有感而發,特書詩一首以表情懷,長情懷念血濃於水的兄弟深情。具體詩文如下:南國風煙情更深,渡河相接是秦嶺。川陝兩地綠成陰,五月艾香兄弟會。端午明月故人心,悲歡離合古猶今。遙認壎篪相應,為傳珠貫累累。紫荊同本但殊枝,直須投老日,常似有親時。子姓亦聞多慧性,貪書不是痴兒。
  • 家譜尋根·探源︱興家風 淳民風 正社風
    文丨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歐陽伶亞《青山彭氏家譜》封面近日,省彭祖文化研究會邀請專家舉行了「家譜尋根·傳承好家風」小型座談會,大家對如何傳承好家風暢所欲言,表示家庭是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 家譜凡例的撰寫方法
    來源:本文素材、圖文綜合自網絡;如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 家譜命名通常是在家譜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號、幾修、原籍等 。世家譜:如孔子家族。家 譜:記錄普通家族。族 譜:記錄普通家族。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流湊也。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宗 譜:記載一個大家族世系。宗者何謂也?宗者尊也,同祖為宗。世 譜:記載一個大家族世系。
  • 遙觀發現兩處明清建築遺存 常州望族薛墅巷吳氏大宗祠
    市地方文化研究專家認為,這兩處建築各有特色,加上薛墅巷吳氏是常州望族,雖然未進入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名錄,卻是不可多得的歷史見證。潤詒義莊門楣位於薛墅巷村委西側不遠的吳氏大宗祠目前存2進16間。大宗祠最後一進廳屋建築高大,柱礎都是覆盆礎,俗稱蘑菇頭。市地方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餘忠良表示,這是典型的明代特徵。
  • 天一閣展出蔣介石等名人家譜 尋根熱興起揚家族文化
    在浙江省寧波市第六個「歷史名城保護日」即將到來之際,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藏書樓——寧波天一閣於今天(12月7日)起舉辦「問譜尋根——天一閣家譜文化展」,包括範欽、章學誠、全祖望、孫星衍、蔣介石、包玉剛等名人的家譜一併展出,極東南人文之盛。  在古代,家譜對個人和家族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幾乎每一個大家族都會修家譜。而每個人只有名字上了家譜,才能真正被家族所承認。
  • 常州武進圖書館舉辦古籍展 102部館藏古籍展出
    原標題:武進讀書月首個活動:102部古籍請你來賞鑑 圖 近日,作為武進區第一屆讀書月首個活動,武進圖書館館藏古籍展在武進博物館開幕,展出館藏古籍共102部,據悉,這是武進圖書館自成立以來,首次舉辦館藏古籍展。
  • 常州家譜提要序
    <<常州家譜提要>>序   常州,地處滬寧線中間,襟湖帶江,地理優越,素稱「中吳要輔,八邑名都」。季札開邑,延陵世澤。毗陵、晉陵、蘭陵、武進與陽湖,芳名數經更迭。鐵路運河、國道高速,縱橫交錯,路網如織。圩塘港口,奔牛機場,海陸空交通便捷。歷史悠久,圩墩、寺墩、新崗古文化遺址林立。
  • 杜甫後人爭家譜翻臉上法庭 一審判決家譜留上海
    日前,閘北法院審結一起要求返還詩聖杜甫家譜案,一審判決原告杜菊鳳、杜煥盛、杜來娣要求被告朱翠英、第三人杜華共同返還全套《杜氏宗譜》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原告:家譜應帶回常州祖屋  三原告共同訴稱,三原告及被告的丈夫杜煥榮(已故),都是杜氏家族成員,均為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之後。
  • 彭紹升:他與他的家族開啟「月捐」創舉
    彭氏家族創辦的文星閣  行善勸善的望族傳統  乾隆五年(1740),有清代「蘇州第一望族」之稱的長洲縣彭氏家族再添新丁,他就是彭紹升。彭氏科舉仕宦上的成功正是其家族累世行善的福報所致,又進一步堅定了彭氏子孫行善的信心,如此數代,彭氏家族成為善書中用來勸人為善的絕好範例。  融合儒釋道的慈善觀  彭紹升自幼聰慧,繼承並弘揚家族的文運與善業。他生長在官宦之家,衣食無憂,潛心向學。16歲考中秀才,18歲與兄長同時考中進士。他舉官而不就,韜隱於家鄉。34歲受戒,取法名「際清」,以知歸子自稱。
  • 族譜、家譜凡例的撰寫方法
    百家姓有百家譜,家譜多了,各家家譜之間的凡例也必然有所不同。可萬變不離其宗,今天小編便以實際凡例為大家講解一下撰寫凡例的主要內容:雖然在譜書封面可以直接看到譜名,但在這裡可以介紹一下譜名擬定規則(如通譜、統譜和一般家譜譜名各有不同)家譜的命名方法 家譜命名通常是在家譜之前冠以姓氏
  • 中國家譜沉浮
    《瞭望東方周刊》特約撰稿王斯璇 記者於曉偉 葛江濤/北京 太原報導  中國的領導人們,從未否定家譜和家族之於中國的重要性。  被東亞同文會帶走的家譜  中國近代史行至甲午,以東亞同文會為代表的日本組織就開始在中國收集包括族譜、地方志在內的信息。  及至中日戰爭爆發,家譜和地方志仍是日本人收集的重要內容,「晉中祁縣一個王氏家族,老家譜極好,有元代的彩色祖宗畫像,非常珍貴。
  • 蒙城:郭集彭氏尋根記
    時間如梭,2014年春節期間,郭集居住在縣城的彭氏家族成員每年一次的聚會時,彭學祥、彭高雲、彭學慶、彭鳳林、彭衛東、彭鳳雷、彭剛等向我提出了想尋根問祖,敘修族譜之說,算是族人正式把敘修族譜之事,提到議事日程之上。可是,大家都苦於盲人摸象,對於郭集彭氏的淵源都是知之甚少,無從考察考證。
  • 家譜|家族頒譜大典主要流程!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史書,記載了一個家族的源流、世系、傳承、支脈。首先先為介紹一下家族中什麼人能請到譜。1、1949年之前,周朝施行的宗法制度,在各朝代被沿用。長子長房一脈在家族的權力最大。並且家譜在當時是只有族長才有資格持有家譜的。族長一般都是長子長房一脈的,長子長孫一脈絕嗣了,二房就會自動成為長子長孫,還可能出現長子長孫一脈沒落,族長之位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