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和袁和平。
1982年的《奇門遁甲》特效雖渣腦洞卻大。
林青霞版《笑傲江湖》。
女俠倪妮。
《奇門遁甲》35年前曾轟動坎城。
《倩女幽魂》成經典。
2017名人堂專題報導
「2017年度名人堂」,年度電影誰主沉浮?臨近年底,放眼電影圈,仍佳片不斷,給觀眾提供各種類型的視覺盛宴。
徐克和袁和平帶著新片《奇門遁甲》來了,引發了滿滿的回憶。1982年版的《奇門遁甲》曾在坎城電影節上引起轟動;上世紀90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年代,也是香港武俠電影最耀眼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有無數的明星投入到了武俠電影的演出之中,許冠文、梁家輝、梁朝偉、張學友……將大家從香港浮華的花花世界帶入了一個快意恩仇的江湖中去。那個時候,香港電影圈也出現了一大批對於武俠電影執著熱愛的人,他們之中有作者、有編劇、有導演……這一群人構成了香港經典武俠電影的精氣神。
如果沒讀過金庸,一定不懂武俠。
不管是令狐衝的大俠氣質,還是郭靖的心眼實誠,抑或是那些妖冶紅顏們,都是武俠世界中最為特殊的一種氣質,而金庸,則是這種氣質的創造者。
金庸作為新派武俠開山者及集大成者,將武俠小說推至頂峰,經典作品是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而當他的作品被改編成了電影之後,幾乎部部都是經典。
作為香港上世紀90年代的經典武俠開山之作,《笑傲江湖》為香港電影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鬼才黃霑配樂《滄海一聲笑》讓人不在江湖之中也能感受到江湖兒女的灑脫與豪邁。而這份灑脫與豪邁,身在血雨腥風之中卻宛如隱居在不世出的深谷,也許這就是金庸眼中的武俠世界。
而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中,改編自金庸小說,卻對人物進行了另一番的升級,有了一副不一樣的面孔。很多人不明白金庸筆下那個心狠手辣武功超卓的西毒竟然會跑到大漠做起買賣,還喜歡說一些讓人家不明白的話,整天不是和別人談生意就是自言自語;而東邪更是失去了記憶,完全忘了今夕何夕。在那樣的一個顛倒的世界裡,武俠其實也就只是一個夢,一個能叫人醉生忘死的夢。也許有人說,這是最不像金庸小說的一部電影,但正如所有硬幣都有AB面,也許這才是兩人最好的結局。
金庸的武俠,並不僅僅是刀光劍影,絕技秘籍,血雨腥風,兒女情長,還深藏著一份為國為民的情懷。慕容博勸蕭峰一起攻打大宋,蕭峰斷然拒絕,「你可曾見過邊關之上,宋遼相互殘殺的慘狀,可曾見過宋人遼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情景……我對大遼盡忠,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榮華富貴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
金庸筆下的那一份忠心與俠義,就是支撐著武俠電影最重要的精魂。
徐克是一個怪才,他的武俠世界獨樹一幟。
在他的江湖中,有痴纏幽怨、淺笑含愁的聶小倩,有「男兒當自強」的黃飛鴻,有媚盡浮生卻情深不悔的青蛇白蛇,有風流倜儻、放浪形骸的令狐衝……徐克的江湖,總是留下一個浮生半世的影影綽綽。
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是香港武俠電影的巔峰時期,那徐克絕對佔據了武俠江湖的半壁江山。當年,他因拍攝《蝶變》初入武俠圈,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成為武俠電影的「專業戶」。1987年,由他監製的《倩女幽魂》,將聶小倩與寧採臣這場悽婉哀怨的人鬼之戀講述得淋漓盡致。這部電影不僅創造了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佳績,也造就了張國榮和王祖賢的銀幕經典形象。1991年,徐克攜手著名演員李連杰打造《黃飛鴻》系列電影,在西片的衝擊下,仍把這一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色的「東方英雄」釘在了觀眾心中。1992年,創作的《新龍門客棧》樹立起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大漠黃沙、高手雲集、鬥智鬥勇、兒女情長、千秋家國——這些武俠片的經典符號都被放大到極致,成為那些年之後,很少再見的武俠電影佳作。如此等等,數不勝數。徐克就是香港武俠電影中最耀眼的一顆星,他的江湖,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武俠愛好者。
如今,在電影製作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不乏畫面精緻、特效逼真炫目的武俠電影。為何在選擇繁多的今天,讓觀眾戀戀不忘的仍然是上世紀90年代的香港武俠?也許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就在於它的無法超越和不可複製。當90年代的香港武俠電影被打上「情懷」二字,就意味它已永遠存在於觀眾的美好想像之中。而徐克,無疑是那個時代的創造之一,他所展示給觀眾的,是一個武俠世界最好的年代。
香港武俠電影中,有一個人不能被忘記,雖然他幾乎沒有出現在這些電影之中。他就是與金庸、倪匡齊名的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黃霑。一曲《滄海一聲笑》足以奠定黃霑的江湖地位。
「滄海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這首歌幾乎成為了迄今為止最能體現金庸武俠原著精神的畫龍點睛之作。同年,黃霑為電影《倩女幽魂Ⅱ:人間道》創作片尾曲《人間道》,由當時四大天王的張學友演唱,被奉為武俠歌曲中的難得一見佳作。這首歌曲的影響力,不僅只局限於電影之中,它甚至成為了粵語樂壇中的標杆歌曲。除此之外,《只記今朝笑》、《當年情》、《莫呼洛迦》、《焚心以火》,一首首訴說著江湖兒女情長的歌曲由黃霑寫來,道不盡武俠世界的悲歡離合。
黃霑與徐克的友情,也頗有武俠小說中「高山流水遇知音」之意,所以提到徐克,必說黃霑。在創作《滄海一聲笑》時,黃霑作曲,六次被徐克打回,差點被徐克逼瘋。所幸,在徐克的「折磨」之下,才誕生了《滄海一聲笑》這樣的作品。2004年,黃霑病逝於香港,徐克一直在等待黃霑病好來為《七劍》作曲,然而終於沒有等到。
黃霑的離去對於徐克來說,除了再也寫不出《滄海一聲笑》一般的歌曲,怕是再也遇不到一個如他的知音了。
12月13日,徐克攜新片《奇門遁甲》主創團隊來成都造勢宣傳,在現場他不斷地提到黃霑,說在新片中又用當年一起合作的歌曲《焚心似火》:「黃霑的音樂,很適合這部電影。其實如果他在的話,這個戲呢會更好,我們也能給大家一些更驚喜的東西。我很謝謝他。」徐克和黃霑之間的情誼,便如同兩人合作出的那些超然物外的武俠作品般傳奇。回看上個世紀90年代香港武俠電影中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兩人,也是用他們的友情,為那個年代畫上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7年的《奇門遁甲》和1982年的港片《奇門遁甲》有多大關係?除了名字沒換、導演都是袁和平,劇情和人物層面基本沒有多大關係。
他縱橫影壇30餘年,並讓中國的電影動作設計在世界影壇大放異彩。他捧紅了許多曾經合作過的演員,在電影圈內被尊稱為「八爺」,也許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你一定看過他指導的電影,他就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
在「八爺」眾多作品中,有一部作品被粉絲認為「十分另類」、「十分新奇」,但也十分好看!更被資深粉絲譽為:袁家班的無限想像力!沒錯,說的就是1982年的《奇門遁甲》!
坎城電影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節之一,被譽為「電影界的奧運會「!而該片曾在電影節上引起轟動(港媒稱「坎城」為「康城」)。1982年袁和平《奇門遁甲》就搬上了大屏幕,並在豆瓣上獲得了7.6的高分,好於80%的動作片,74%的喜劇片。影片將武俠身手與民間雜技完美結合,並創造了「另類武俠」的熱潮。更有影迷盛讚電影有「獨特的思維&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這才是原汁原味的港片」。1982年老版《奇門遁甲》講的是孤兒樹根在兩位師傅的幫助下,打倒惡人蝙蝠大師的故事。徐克是新版的監製,也是編劇。1982年舊版《奇門遁甲》拍攝170多天,受技術限制不斷用土辦法反覆嘗試。這的確算精耕細作了,當時的香港電影是極其高速生產的。曾經的劉偉強導演,一年可以拍4部電影。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閆雯雯見習記者李雨心
老版《奇門遁甲》中的「奇門遁甲」首先指代兩位師傅,一位老頭叫奇門,一位老太婆叫遁甲(由袁和平弟弟袁仁祥反串的)。片中也展現了一些粗糙的易容、變身等奇門遁甲的武功。2017年版中,「奇門遁甲」是霧隱門弟子們掌握的絕技,隱形、易容、變身、奇門暗語、飛天遁地。影片中設置了一種叫「御神機」的法器,可以用來打開遁甲之門,從而打敗外星妖物。影片中有個別設置是從82老版中拿過來的。比如畫上的道具可以變成活的實物,人易容之後難辨真假的橋段,從細節區分人物真假等等。其實老版也是充滿奇思妙想,現在看來雖然粗糙、惡趣味,但依然是很有趣的。
電影靈感來自哪裡?之前做過關於《奇門遁甲》的功課嗎?
我對這個題材相當有興趣,反映到幾千年前蚩尤那個神話講起,絕對不是我們現在翻書看到的奇門遁甲。對裡面包含的每一點神秘都很感興趣。過程裡面也跟很多專家去談,有很多派別,每個派別都有新的講法。有一個派別我覺得可以接受,奇門遁甲是兩個方面的事情,奇門是分析時空的關係,遁甲是時空關係中的可能性。桃花島的陣為什麼走不出去,一定是在物理之外有心理上的奇妙東西。奇門遁甲包含很豐富,包含很多可能性。我們發現很多有趣的點,只能每個故事講一個點。等於我們現在發掘物理學一樣,很多原理和他呈現出來的現象,我們還是在打開裡面神秘的東西,這是中國古代的科學。我們引起大家的興趣,對中國古代科學有不一樣的角度。
與袁和平這麼多年的合作,感覺如何?
魏君子提出,我和袁和平,從我入行就在觀察他的戲,他是武林高手電影高手。之前合作是我找袁導幫忙,呈現黃飛鴻很厲害的身手,他很熟悉黃飛鴻的性格習慣。我做監製,你拍不完的我幫你補鏡頭,就是兩個朋友想辦法把電影拍好。
徐克拍戲有很多新的想法,比方說黃飛鴻,跟我拍那麼多部,性格、動作都不一樣。
能談一下真實的奇門遁甲嗎?
奇門遁甲裡面的東西很廣泛的,天文地理,我們拍這些,可能出來什麼東西觀眾不一定了解。妖怪、外星人是表現法力,物理上變化的一種手段,表現出來也有趣味,畫面好看,有喜劇感。用生活中知道的東西呈現出來,觀眾更知道是什麼回事,看得開心一點,奇門遁甲是很深奧的學問。
和1982年版的區別在哪裡?
1982年跟今年的一定有區別的,那個時候劇本的手法都不一樣。這是比較新的嘗試,電腦特技,跟以前拍功夫片都不一樣。
感覺片中的演員根本沒有武術基礎,包括伍佰、大鵬、倪妮。
不會武打的演員就讓他們多練幾次,看他們天分,經過我拍,沒有不會打的演員。差不多幾個鏡頭出來,都跟會打的演員沒什麼區別,而且會有新奇的感覺。
新版的精髓體現在哪裡?
我永遠覺得經典是經典,不能重拍經典,不然就代替掉了。我很喜歡很多導演前輩的電影,但不能再來一次。過去《奇門遁甲》精彩的地方不用說了,我對待每一個大家熟悉的東西,熟悉與否不重要,只要曾經做過很好的,我都很尊重。經過這麼長時間,都想不一樣的方法,新舊並存,代替它的想法不太對。新的裡面有他的哲學和做人原則,俠義、江湖做人的體會,爭取生命的價值和目的在哪裡。在講這種道理的時候,我的原則永遠不是講大道理說教,電影最精彩的是你看的時候發現藏有一定的人生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