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2020-12-04 光華銳評

引言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確定為重大國家戰略,特別指出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組成部分的歷史地位,強調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23日,在國家文物局和黃河流域九省區文物行政部門的指導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沿黃九省區40多家博物館攜手共講黃河故事,擔當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使命;2020年1月5日,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在京錄製,「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48家文博機構館長首次集體亮相。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四川,向來都是文人墨客流連忘返之地。黃河的哺育使得四川沃野千裡,更孕育了悠久燦爛的巴蜀文化。濤濤水聲既迴蕩著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更傳頌著富饒巴蜀的動人樂章。四川的歷史流淌著黃河的血脈,凝聚著黃河的力量。聆聽四川博物院院長韋荃講述,共鑑黃河文化的歷史文脈。

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四川博物院院長 韋荃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千古名句展現了黃河奔騰赴海的宏偉畫卷,那浩蕩水勢更是中華民族奮發自強,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象徵。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把黃河歷史傳承好、把黃河精神發揚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是黃河流域各地文博機構在新時代的重大責任和光榮使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沿黃九省區48家博物館熱烈響應國家文物局號召,積極參加「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大會、「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發展推廣研討會,參與《「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節目錄製。從黃河各段採集的48瓶黃河水樣匯集北京,同九省的黃河文物共同低吟著黃河的歷史,更高歌著黃河的風採。

黃河的水聲訴說著中華民族的歷史。黃河流域的博物館既是黃河歷史的保存者,更是黃河精神的傳承人。成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是推進黃河流域文物保護發展,弘揚黃河文化,傳承歷史文脈,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舉措和創新。為把聯盟的工作開展好,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保護好,我們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展示,讓文物和歷史說話,讓黃河文化源遠流長,澤被華夏。

一是要加強文物保護,為傳承黃河文化打下堅實基礎。習總書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博物館是文物保護與收藏的主要機構,在保護文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的成員單位要做好文物的「守護人」,把更多的新技術、新材料、新科技應用到文物保護中去,探索建立黃河流域文物保護項目,並以此為支撐, 展開文物搶救和系統保護工程,同時做好黃河流域博物館可移動文物的預防性保護,為文物安全保駕護航,把承載著沿黃地區人民共同歷史記憶的文物保護好,為傳承黃河文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要創新展示方式,為講好「黃河故事」拓展多元平臺。博物館最獨特的語言是陳列展覽,「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要加強對黃河流域相關文物的研究,探尋文物所蘊含的歷史文化信息,科學嚴謹的詮釋和解讀文物,闡明時代精神和當代價值。通過主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聯合展覽,創新展覽方式、拓展展示平臺,讓公眾了解和走近「黃河文化」,進而推動黃河文化科學化、大眾化傳播。我們要把黃河故事講到老百姓心中去,引發全社會共鳴,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廣泛共識,激發追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豪邁激情和萬丈雄心。

四川省是黃河上遊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補給地和國家重要溼地生態功能區,是「中華水塔」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就與黃河有著深沉而緊密的聯繫。考古資料顯示,四川岷江上遊地區的發展與黃河文明關係密切,是古蜀文化溯源的重要區域之一。自秦漢以降,四川盆地猶如一座「水庫」,對之後各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都起到了流動、儲存、調節、融合、擴散的作用,為傳承華夏文明,保存中華文脈做出了重要貢獻。近代以來,四川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史中地位獨特,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次《「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中四川省黃河水樣的採集點,既包括了九曲黃河第一灣、唐藩古道、茶馬古道,又有紅軍長徵經過的紅原縣和若爾蓋草原,五瓶黃河水把黃河文化與巴蜀千年歷史迴響、紅色革命徵程緊密聯繫在一起。濤濤水聲既迴蕩著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更傳頌著民族復興的偉大徵程。

《「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是「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的開篇之舉。四川博物院在今後願與沿黃九省區的文博單位共同做好文物保護和展示工作,彰顯黃河文化的精神標識、文化精髓和當代價值。為貫徹習總書記講話精神,唱響黃河樂章,凝聚黃河力量,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出新的貢獻。

相關焦點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45家博物館合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關強表示,國家文物局對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的籌備和成立高度重視,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的成立是文物博物館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的實際行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 45家博物館共講「黃河故事」
    「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啟動  每個省選取一件文物  用音樂會形式唱響黃河故事  鄭州晚報訊:12月23日,「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暨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研討會」在鄭州召開,來自國家文物局、黃河流域九省區文物局的領導,黃河流域40多家博物館的100多位館長和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
  • 為了聯盟!黃河流域博物館聯合起來了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調研時,滿懷深情地表達了對中華民族母親河深沉厚重的歷史情感,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召開了專項座談會,強調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與人文精神,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
  • 為黃河流域文化遺產保護貢獻陝西力量
    202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開展黃河流域文物資源調查,編制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加強相關革命舊址、歷史文物遺存保護研究等工作。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今年8月21日,陝西省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 傳承黃河文化 講好黃河故事——河南洛陽著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明了黃河文化的豐富內涵,為我們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提供了重要遵循。今年年初出臺的《洛陽市新時代大保護大治理大提升治水興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要抓好黃河幹流保護治理,圍繞確保大堤不決口、河道不斷流、水質不超標、河床不抬高「四個確保」和大力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一個傳承」總體要求,結合小浪底水庫、西霞院水庫及灘區河道具體實際,推動黃河洛陽段大保護、大治理。  黃河之於洛陽,意義重大。
  • 陝西成立黃河文化遺產研究中心 保護利用管理展示陝西黃河流域文化遺產
    因其獨特的地理區位,成為東西文化交流和遊牧、農耕文明交錯的樞紐地帶,是河湟文化、河套文化、中原文化交匯之地,地緣優勢明顯,文化遺產價值突出。陝西在黃河流域途徑的九個省份中,無論歷史底蘊還是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程度都位於前列。奔騰不息的黃河滋養著三秦大地,孕育了燦爛的文明,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歷史積澱和文物資源,保護傳承、管理利用、展示弘揚好黃河文化遺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流域(陝西段)地域文化之民居
    一、概述黃河流域(陝西段)流經的縣市有榆林的佳縣、吳堡、綏德、清澗、神木、府谷;延安的延川、延長、宜川和渭南的韓城、合陽、大荔以及潼關等地。這裡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陣地,文化資源富集、歷史文脈完整、文化價值突出。
  • 加強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焦作市將打造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_地方...
    總結出焦作黃河文化十大特色資源,研究制訂了《焦作市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三年工作計劃(2020~2022)》……記者從7月20日召開的河南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調研組蒞焦調研座談會上獲悉,焦作市勇於擔當、積極作為,奮力譜寫「黃河大合唱」焦作篇章。
  • 加強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流域(陝西段)地域文化之方言
    一、概述黃河流域是中國文化藝術最早、最重要的發源地,這裡濃縮了中華文明的精華。陝西位於黃河流域的中段,其中流經的縣市有榆林的佳縣、吳堡、綏德、清澗、神木、府谷;延安的延川、延長、宜川和渭南的韓城、合陽、大荔以及潼關等地。這裡是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陣地,文化資源富集、歷史文脈完整、文化價值突出。
  • 讓黃河文化賦能博物館文創
    □河南日報記者 溫小娟 郭 戈黃河流域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分布在沿黃九省(區)的眾多博物館,是集中反映和展示黃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窗口。如何讓博物館裡「高冷」的文物活起來,讓人們把博物館記憶帶回家?在10月16日下午舉辦的「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上,黃河流域28家博物館的相關負責人結合自身實踐,交流研討博物館文創經驗、面臨困境等,共同探尋解決之策。他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背景下,應充分發揮博物館優勢,進一步推動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
  • 文化和旅遊部: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
    新華社太原11月26日電(記者翟翔、王學濤)「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深刻把握黃河文化『根和魂』的重要地位」「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上
  • 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扛穩保護傳承弘揚黃河...
    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這一重要論斷將黃河文化提升到民族復興、文化自信的新高度,發出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號召。
  • 「保護傳承弘揚·相約幸福黃河」——「品黃河」2020年黃河流域群眾文化聯講(高峰論壇)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文化重要論述精神,8月25日上午,以「保護傳承弘揚·相約幸福黃河」為主題的「品黃河」2020年黃河流域群眾文化高峰論壇在高陵區舉行,邀請著名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肖雲儒等黃河流域著名文化學者開壇宣講,黃河流域九省區領文化界代表,高陵區全體區級領導及街道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
  • 「保護傳承弘揚·相約幸福黃河」 ——「品黃河」2020年黃河流域群眾文化聯講(高峰論壇)舉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文化重要論述精神,8月25日上午,以「保護傳承弘揚·相約幸福黃河」為主題的「品黃河」2020年黃河流域群眾文化高峰論壇在高陵區舉行,邀請著名文化學者、文藝評論家肖雲儒等黃河流域著名文化學者開壇宣講,黃河流域九省區領文化界代表
  • 省社科院課題組:做好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這篇大文章
    新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中原更加出彩和河南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更需要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黃河文化,並使之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動力和軟實力。開展區域協作和加強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是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的重要前提。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黃河流域的歷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一些文物古蹟、風土人情、建築遺址、治河工器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資源因時代久遠和分散各地,急需得到系統性保護。圍繞文明起源、黃河治理、地質現象等重要遺產,進行捆綁整合,申報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開幕 鶴壁市市長郭浩出席_地方...
    10月16日下午,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文創產業研討會在鶴壁迎賓館開幕。鶴壁市市長郭浩,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曲徑,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鶴壁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路培果,以及沿黃九省區博物館聯盟有關領導出席。
  • 興慶區多舉措保護弘揚傳承黃河文化
    9月10日,記者從興慶區政府獲悉,興慶區將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挖掘好文明內涵,推進文化與生態融合,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據了解,興慶區是黃河穿境而過的市轄區,將以入黃排水溝為重點,以汙染源頭治理為關鍵,推進飲用水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汙水、農村排水「五水共治」,實現減量排放、截汙納管、處理達標;實施入黃排水溝綜合治理項目,提升水質,改善水生態環境;通過分類施策、精準治汙,使劣V類水體穩定消除,黃河銀古公路橋斷面水質持續保持Ⅱ類,主要河湖、排水溝水質穩定達標,做到清流入河;並建立溼地監測體系,實施黃河流域溼地保護修復項目
  • 黃南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 堅決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
    2008年黃南州成為原國家文化部批准設立的全國第三個,黃河流域第一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2019年底順利通過國家文旅部驗收,正式成為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  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
  • 專家學者為商丘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出謀劃策
    7月26日,商丘與黃河文化論壇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暢談商丘與黃河的淵源,梳理黃河文化對商丘的影響,對商丘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出謀劃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全周出席。
  • 黃河文化資源有哪些?沿黃九省區文博「管家」曬「家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周瑞娟 12月23日,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在鄭州揭牌成立!黃河流域九省區的45家各級、各類博物館將合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奏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黃河文化資源有哪些?接下來如何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