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寫下《清明》,秒殺詩仙詩聖,杜牧的獨門秘笈是什麼

2020-12-11 TT沙龍

古人關於清明節的詩,歷朝歷代不知寫了多少,中華文明5000年來,唯一能達到婦孺皆知,傳播最廣的非杜牧的《清明》莫屬了。這個年輕人以什麼樣的力度和內涵能夠幹掉無數先賢,而獨領風騷呢,一切並非偶然。

杜牧是陝西西安人,他出生於官宦世家,祖上幾代都是朝中的重臣,他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鬱之子。家族傳承詩書之風,年少時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杜牧還熟諳兵法,是顏值、才華和實力集於一身的文武雙全人才,但他對靠顏值吃飯不屑一顧,一心只想從政,靠實力普濟天下蒼生,可惜杜帥哥生不逢時。

寶曆元年,杜牧二十三歲,皇帝唐敬宗貪玩成性,東部地區河北三鎮割據,上黨劉悟也懷有二心,面對國家內憂外患,杜牧心急如焚,寫下了著名的《阿房宮賦》,希望藉此勸諫唐敬宗,沒用,但是一篇《阿房宮賦》卻令洛陽紙貴。年輕的杜牧當時尚未入仕,空有一番報國志,開始了他北上遊邊的經歷。途中接連寫下了《并州道中》《遊邊》《邊上聞笳三首》《邊上晚秋》等作品,詩中都是年輕人為謀求前程奔波道途落魄心情的寫照。

在途徑「太原—長安驛道」返長安時,路經汾陽,正趕上清明節,又是綿綿細雨,看見來往路人祭祀先人的悲苦表情,一時心情鬱悶到了極點,不找個地方喝點酒不足以釋懷了。於是向牧童打聽何處有酒家,牧童手指導航,說,前面直走杏花村。酒過半酣,杜帥哥感慨萬千,提筆就寫下了千古絕唱《清明》詩。

令杜牧沒想到的是,他的這首詩直接促成唐朝的寒食清明節假日增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當然杜牧更沒想到的是他的這首詩成為史上宣傳酒的最好廣告語,杏花村所產汾酒因此有了1000多年的名望。杜牧沒想到的事還多,比如成名後杜牧的詩篇在日本、高麗等國達到了「童子解吟」、「胡兒能唱」、朝野喜聞樂見的普及程度。換句話說,杜牧已經成功躋身國際名人榜了。當然,不是僅憑這一首《清明》,隨便拎出幾首,都是千古成頌的名篇: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江南春》:千裡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相關焦點

  • 中國有20多個杏花村,哪個才是杜牧《清明》詩中的牧童所指?
    李白在《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中寫下「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說的就是杏花村的汾酒。杜甫的祖父曾作過汾州刺史,所以他幼年時常來汾州居住,十四五歲時的酒癮就是喝汾酒喝出來的,有詩為證——「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壯遊》。
  • 《清明》的懷才不遇作者~杜牧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描寫清明時節的千古佳作《清明》的作者~杜牧。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杜牧出身貴族,他的爺爺曾經做過宰相,但是杜牧出生時家道開始中落,還好家裡藏書豐富,使得杜牧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 詩人稱號大全——詩仙、詩聖、詩魔……
    2.詩仙——(李白)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3.詩聖——(杜甫)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4.詩佛——(王維)王維詩歌中有佛教意味和宗教傾向。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文/成長新視點序言: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化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源遠流長,群星璀璨。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人們之所以認可他的「詩仙」美稱,還是源於他詩歌的藝術風格。二、現實主義的傑出詩人,詩聖杜甫。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比李白小11歲,他們深厚的友情成為千古傳頌的文壇佳話。他青年的時候,和許多盛唐詩人一樣,都有過「裘馬輕狂」的漫遊生活,但是他的主要活動是在安史之亂以後。
  • 杜牧《清明》杏花村地望之爭
    杜牧《清明》詩句被後人傳誦了千百年,但詩中「杏花村」的地望之爭始終未有定論,關於「北汾」與「南池」之爭雖有許多班班可考的論文,卻因模稜兩可而難以讓人信服。筆者以為,有了杜牧曾經多次遊歷并州以及桃花盛開的節氣這兩個依據,有關《清明》地望之爭或可得見分曉。
  • 詩仙李白與詩聖杜甫,文人錯綜複雜的關係
    唐代詩歌文化保羅萬象,達到了古典詩的頂峰,而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這兩個相差11歲的詩人分領的唐詩的最高峰.太白飄逸,子美沉鬱,性格迥異.李白和杜甫相比誰更勝一籌?李白杜甫誰才稱得上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
  • 杜牧《清明》中「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傷心什麼?很多人搞錯了
    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唐宋時期,過清明就已經十分盛行,那麼在這一天古代的詩人們都曾做了些什麼呢?田園詩人孟浩然寫了首《清明即事》,「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隱居的孟夫子看來有些無聊;詩魔白居易寫了首名叫《清明夜》的七言詩,他在清明之夜「獨繞迴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雖然孤獨倒也樂得自在。
  • 杜牧的《清明》你真的讀懂了嗎?寫此詩時他有一個未赴的10年之約
    一個是情詩聖手李商隱,還有一個是風流才子杜牧,世稱「大小杜」。李商隱的痴情只是寫在詩裡,而杜牧的多情卻是落在了花叢中。「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小杜的多情令人瞪目。然而這樣的杜牧卻在40多歲時,寫下了一首家喻戶曉的「親情詩」《清明》。
  • 詩仙、詩聖、詩魔,詩人的「外號」都是誰起的?
    作為熱愛詩歌的好學生,科教授也是很早就知道了他們的「外號」,分別是詩仙、詩聖、詩魔。 不過科教授一直好奇,他們的這些「外號」都是誰給起的呢? 李白「詩仙」之名,就是從「謫仙人」演變而來。 他的詩歌,飄逸灑脫,下筆千言,不假思索,驚天地泣鬼神,可謂鬼斧神工,自然出塵。「詩仙」的美名,李白當之無愧。
  • 詩仙﹑詩聖﹑詩鬼,唐五代詩人別稱與並稱大全
    詩仙﹑詩聖﹑詩鬼,唐五代詩人別稱與並稱大全1.杜牧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7. 李賀世稱李昌谷,有"詩鬼"之稱。8. 劉禹錫與柳宗元並稱"劉柳"。9. 劉禹錫與白居易並稱"劉白"。10.
  • 十大唐詩高手排行榜——詩壇「華山論劍」,誰的獨門武器最牛?
    孟浩然的代表作包括《春曉》、《過故人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歲暮歸南山》、《宿建德江》、《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等。杜牧的代表作包括《泊秦淮》、《江南春絕句》《清明》、《過華清宮絕句》、《赤壁》、《贈別》、《山行》等。
  • 杜牧:別樣的人生與清明撞了個滿懷,譜千古絕唱,創晚唐高峰
    詩人杜牧與清明的相遇也絕非偶然,這首詩也仿佛應運而生。早在周代以前清明時期就會舉行春祭,可那時的中國受地域影響和民風限制,清明並未成為全國性的大型祭祀節日。到了唐朝時期,隨著全國各地祭祀風俗的不斷融合,清明時節上墓祭祀一時蔚然成風,而我們的大詩人杜牧剛好與清明不期而遇,撞了個滿懷。
  • 膾炙人口的《清明》一詩,作者到底是誰?杜牧不會在意的
    因此,感情充沛的文人們寫下過無數感懷的詩詞歌賦,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問及它的作者,很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杜牧。然而,杜牧真的是《清明》的作者嗎?不錯,課本之上,市面上幾乎所有的唐詩詩集中都會白紙黑字地寫明杜牧。然而,在小珏看來,這個說法確實很懸。極有可能,杜牧並不是它的作者。
  • 膾炙人口的《清明》一詩,作者到底是誰?杜牧不會在意的
    清明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它的意義在於讓忙碌的世人停下腳步,追思先祖,增添家族的情感,架設了一座溝通陰陽的橋梁。因此,感情充沛的文人們寫下過無數感懷的詩詞歌賦,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首《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中,行人指的是什麼人?杏花村指的是村子還是酒館?
    眼看就要過清明節了(4月4日),我不禁想起了唐朝杜牧寫得《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後來有人提出了疑問,路上的「行人」指的是什麼人呢?「杏花村」指的是一個村子還是酒館呢?
  • 唐朝最厲害的五位詩人,詩仙李白排名第一,最後一位是杜牧
    1、李白李白,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創造了古代浪漫主義文學、高峰歌行體和七絕達到後人難及的高度。
  • 詩仙、詩聖、詩……的由來
    詩仙:李白,字太白 42歲那年,李白由朋友舉薦,應召入京,初進長安,即訪謁文壇名流賀知章,拿出《蜀道難》來請教。賀讀完十分驚嘆,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稱他為「謫仙」。從此,他的詩名大振,譽滿京華。後人因此而沿稱他為「詩仙」。
  • 杜牧一生不羈老了睡不著時寫下此詩,充滿禪意,最後10字發人深省
    唐代有兩個「杜」,一個杜甫,一個杜牧。杜甫沉鬱頓挫,憂國憂民,是一代詩聖。而對於杜牧,長期以來,很多人心中卻很難形成一個鮮明的形象。他是「春風十裡揚州路」上的風流才子,是「遠上寒山石徑斜」中古道行走的瀟灑文人,也「清明時節雨紛紛」中的斷腸人。我們似乎很難像評價杜甫一樣,用一個詞去概括他。
  • 清明 · 杜牧
    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很久之前就想為杜牧的《清明》譜曲了,只是拿捏不好這首詩的情緒,前兩句是略帶傷感的,而後似乎一轉,原來灰暗的底色上,忽然增添了一抹俏皮的亮色。有種感覺,杜牧是以孩子的視角去寫這首詩的,這是個孩子眼中的清明節。在這個可以放風箏的,天清地明的節日,空氣中好似瀰漫著一種朦朧的氣氛,但依然不影響一顆好奇的心,看什麼都是新奇的,好玩的。以上為個人理解,不一定準確。
  • 詩聖杜甫,那些鮮為人知的事兒
    唐朝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魔(白居易)、詩佛(王維)、詩狂(賀知章)、詩鬼(李賀)等橫空出世,使得崇尚詩歌之風席捲中國歷史千餘年。此時,李白43歲,已名揚全國,杜甫32歲,則風華正茂,但由於安史之亂,他們都困守洛城。李白雖然比杜甫年長11歲,卻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倨傲,杜甫也未一味低頭稱頌,兩位詩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兄弟般的友情。逗留洛陽期間,他們約好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再見面,結伴訪道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