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杜牧

2021-01-15 五音豎笛小驛

趙俊作品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曲/唱/笛/鐘琴:趙靜




吳麗貞@大魚老師 作品





原創聲明


《清明·杜牧》作曲/歌唱/鐘琴/五音笛/記譜:趙靜 



創作小記


15天的時間過的好快,又到清明節了。很久之前就想為杜牧的《清明》譜曲了,只是拿捏不好這首詩的情緒,前兩句是略帶傷感的,而後似乎一轉,原來灰暗的底色上,忽然增添了一抹俏皮的亮色。有種感覺,杜牧是以孩子的視角去寫這首詩的,這是個孩子眼中的清明節。在這個可以放風箏的,天清地明的節日,空氣中好似瀰漫著一種朦朧的氣氛,但依然不影響一顆好奇的心,看什麼都是新奇的,好玩的。以上為個人理解,不一定準確。整體基調是明快的,於是旋律使用了明亮的五聲音階,節奏也很簡單,屬於唱一兩遍就能記住的。(這下好了,五音笛,鐘琴和萊爾琴都可以演奏了)前兩句的音都在低音區,這是成人杜牧眼中的清明,後兩句使用了較多的高音,是孩子(杜牧)眼中的清明節。雖然旋律是明亮的調子,但速度還是慢一些的好。畢竟,這是一個思念的節日。也是一個唯美的季節。五音鐘琴的聲音蔓延開來,一幅畫面展開,畫面中有飄飛的柳絮,美麗的春花,還有思念的故人。

在彈奏五音鐘琴的時候,彈著彈著就即興起來,錄了幾段,選擇其中喜歡的兩段,作為前奏和尾聲。


我猜想,萊爾琴演奏這首曲子效果也會不錯,有萊爾琴的小夥伴可以試試。萊爾琴和鐘琴這兩種聲音似乎自帶一種意境和仙氣,很適合來彈奏古詩。五音笛的聲音好像自帶一種溫暖親切,什麼調子都可以去吹。現在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了華德福五音樂器的魅力。


正好清明連穀雨。清明一過馬上又是穀雨了。穀雨見!


往期精選:

療愈之笛 · 春景(李叔同)

春分 | 春日田家(清)宋琬

驚蟄 | 山房 · 聞蛙


五音笛作品系列:

大樹樁你有幾歲    Top of the World(世界之巔)  孤獨的牧羊人  

賣湯圓   祈禱   最好的未來  Do you want to build a snowman?

新年好(視頻)  瑟魯之歌   我是世上光  鈴兒響叮噹(視頻)漁光曲   

明月幾時有    Sing a Rainbow   青春舞曲  Always with me (永遠同在)   陽關三疊   故鄉的記憶


跟孩子一起聆聽系列:

暖暖的春日歌謠   靜謐的純音樂  溫暖的冬季歌謠  空靈的秋日歌謠

純淨的童聲歌唱  美妙的藝術歌謠  溫柔的古典樂  清涼的古典吉他





五音笛循環播放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清明時節話《清明》:杜牧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
    清明時節話《清明》:杜牧的「杏花村」,到底在哪裡?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杏花村是山西杏花村嗎?杜牧的「杏花村」,究竟在哪裡?肯定不是山西!年年清明,敬宗追遠。今逢清明,遍地哀思。如果論後世影響力,古代詩人詠寫清明詩作中,流傳最廣的一首,非晚唐詩人杜牧的《清明》莫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清明》的懷才不遇作者~杜牧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描寫清明時節的千古佳作《清明》的作者~杜牧。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散文家。杜牧出身貴族,他的爺爺曾經做過宰相,但是杜牧出生時家道開始中落,還好家裡藏書豐富,使得杜牧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礎。
  • 杜牧的《清明》憑什麼成了清明代言詩?
    那麼多好詩,但大家偏偏最喜歡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要論慎終追遠的哀傷和沉痛,杜牧的清明詩比不上白居易的,要說語言的清簡優美好懂,吳惟信的不比它差,憑什麼杜牧這首詩代言了清明?
  •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是杜牧寫的?
    然而,4月4日晚,《藏在節日裡的古詩詞》作者章雪峰在線直播分享清明節詩詞時說,「清明時節雨紛紛」這首家喻戶曉的《清明》很可能不是唐朝大詩人杜牧寫的,一時引發網友們熱議。但是,《樊川別集》《樊川續別集》《樊川外集》之中,也沒有這首《清明》。這首《清明》在史上第一次出現,是在南宋。在南宋謝枋得的《重訂千家詩》中,《清明》不僅赫然在列,而且署名杜牧,其依據是什麼尚不清楚。也就是說,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後,這首詩才剛剛冒出來。「現在尚無定論,既不能說不是杜牧的作品,也不能說肯定是杜牧的作品,除非有新的史料發現來印證。」章雪峰說。
  • 杜牧《清明》詩的「詩眼」
    唐代詩人杜牧的七言絕句《清明》,是中國古代詩歌中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經典名篇。這首詩描述清明時節主人公雨中趕路的愁苦心境和問詢牧童的瞬間情形,抒發異鄉思親的沉痛心情。  《清明》詩的作者杜牧正是運用這種歷史文化積澱,交代了詩中主人公不同於一般「行人」的特定身份,將自己肩負公務而不能與家人團聚的內心矛盾用詩歌的形式深刻生動地表達出來。  二  杜牧《清明》詩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上面關於「行人」的詮釋已略見一斑。除此之外,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汾酒之見證——《清明》·杜牧
    ——《這裡是洞庭湖》於是清明那天,我發了一個朋友圈,內容就是《清明》詩。我的感受,與在除了山西任何一個地方度過清明的那天都是不同的,然而,我還不在那個地方,那個山西著名的「酒家」——杏花村。我想,若是在那裡,我的心情大概會更加複雜吧。
  • 杜牧《清明》杏花村地望之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為唐詩《清明》中的詩句,格調清新淡雅,心境低沉悽切,意境空靈優美,這首膾炙人口的七言絕句,出自唐代文學家杜牧之手。杜牧《清明》詩句被後人傳誦了千百年,但詩中「杏花村」的地望之爭始終未有定論,關於「北汾」與「南池」之爭雖有許多班班可考的論文,卻因模稜兩可而難以讓人信服。筆者以為,有了杜牧曾經多次遊歷并州以及桃花盛開的節氣這兩個依據,有關《清明》地望之爭或可得見分曉。
  • 杜牧《清明》好在哪?
    每到清明節,有一個必修的「儀式」,那就是讀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已過,但小生仍在回味:這首詩為什麼千百年來引起人們的共鳴?詩中有舞臺:野外的路上;有布景:那就是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 有人物:那就是行人和牧童;有對話和動作:借問,問酒家在何處,以及牧童的肢體語言:遙指遠方的杏花村。而這幕劇是象徵的。「行人」忽略了具體姓名,而代表著所有人,暗示著所有人共通的某種命運。什麼是行人?蘇東坡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 每天學習一首古詩詞31: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唐61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句譯文: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清明節賞析:《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悽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 【詩詞賞析】《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譯文] 清明時節細雨紛紛揚揚,路上行人愁苦得失魂落魄。 [出典] 杜牧《清明》 注: 1、《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注釋: (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文學家。杜牧寫景抒情的小詩,文詞清麗生動,意境簡明爽朗。其詩在晚唐成就較高。
  • 杜牧《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清明
    【用日語讀唐詩】杜牧——清明 2015年04月02日10:59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人民網日本頻道將每期為大家送上一首優美的漢詩,今天這首是杜牧的《清明》,一起來欣賞吧。                    清明(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の時節 雨 紛々 路上行人慾斷魂。
  • 未來講堂|杜牧《清明》 誦讀:陸洋
    未來講堂|杜牧《清明》 誦讀:陸洋 2020-12-16 0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明時節雨紛紛」真是杜牧寫的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清明的詩以上面這首杜牧的七絕最為讀者所熟知。不過這首《清明》很可能不是晚唐大詩人杜牧的作品。杜牧的詩文集《樊川集》二十卷(前四卷是詩,後面是文)是杜牧病重時安排他外甥裴延翰編成的,流傳至今,其中並沒有這首詩;後來宋朝人搜羅杜牧的集外散佚之作,成《樊川別集》、《樊川外集》各一卷,也沒有這首《清明》;直到南宋劉克莊、謝枋得先後編選《千家詩》,才出現這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而清朝康熙年間編成的《全唐詩》杜牧名下仍然不收此詩。
  • 杜牧的《清明》是郊遊還是祭祖?
    「唐朝杜牧《清明》詩文漫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的雨,紛紛的下,路上的行人,悽婉哀戚。去問問酒家在哪個地方?牧童遙指杏花煙裡的村落。所以我們通常認為杜牧的這首詩是寫的清明節祭祖後的心情的。你看清明節,在山上祭祖完了,心情本來就不好,天上又下著紛紛的小雨,越發是黯然銷魂。這個時候就問,路邊的牧童哪裡有酒家?牧童手一指,那不遠處的杏花煙雨深處,就有啊。可是問題就來了,如果是杜牧自家的祖墳,他怎麼會不知道方向呢?還需要牧童指他到杏花村去。
  • 杜牧《清明》詩案及其他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關於《清明》的作者之疑,南京大學卞東波老師發表於《文史知識》2006年第4期的《〈清明〉是杜牧所作嗎?》 說得很是詳盡。大略摘引如下: 繆鉞先生在《文史知識》1983年12期上發表《關於杜牧〈清明〉的兩個問題》一文,已經懷疑這首《清明》非杜牧所作。 他的理由是:首先,在杜牧的《樊川文集》和《別集》、《外集》裡均無《清明》詩。
  • 寫清明最好的古詩詞——寫在杜牧創作《清明》詩1195周年之際
    關於清明的古詩詞有很多,最讓人難忘的要屬杜牧的《清明》了。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美景。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
  • 杜牧,還魂杏花村——《清明》背後令人細思極恐的故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灑)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流傳千年,朗朗上口。對於這首詩,我們從小接受的思想或許就是詩人生活的惆悵與無奈,或是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亡人的緬懷。但是,歷史往往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一直流傳下來的未必是事實,粗文野史也未必是虛構。《清明》,仔細品讀,也會發現其背後的真相。
  • 杜牧 清明_騰訊新聞
    杜牧 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詩中的行人、酒家、牧童和杏花村,加上山道彎彎、春雨飄灑,構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煙雨圖」。這首詩寫出了清明時節典型的天氣特徵,抒發了離鄉在外之人在春雨綿綿的清明時節想要借酒澆愁的心情,其中有悽苦,也有希望。
  • 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為何路上欲斷魂?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清明》,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那麼在清明這天,杜牧為何在路上欲斷魂呢?有人說是杜牧在城外祭祖回來的路上,有感而發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