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山:東西協作「吉時雨」 「廢茶」變寶迎春天

2021-01-16 天眼新聞

工作人員正在加工夏秋茶

秋陽高照,雷山縣漫山遍野的茶樹依舊青翠欲滴,生機盎然。  帶著鬥笠,李通平穿行在茶園中,不時彎腰查看一下茶樹的長勢。「每天都來巡山,一年四季都在這茶園裡忙碌。」  李通平原是雷山縣望豐鄉三角田村的一名老茶農,家有15畝茶山,而現在,他還有一個新身份,雷山縣雲尖茶葉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從茶農到副總經理,變了身份,更刷新了認知。

工作人員圍坐在一起選茶

「這個季節,公司主要在加工夏秋茶,以往這都是無人問津的。」李通平說,夏秋茶能賺錢,這在以前他們的認知裡是不可思議的。  雷山縣因獨特的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的氣候,非常適合茶樹生長,多年來,該縣堅持把茶產業作為雷山的綠色生態產業、特色優勢產業、脫貧主導產業來抓,全縣現有茶園16.24萬畝,可採摘面積達13.05萬畝,覆蓋8個鄉(鎮)132個村。  一座座茶山層層疊疊,一壟壟茶樹有層次的鑲嵌其中,好山好水孕好茶,卻也意味著採茶人工成本的高昂,  李通平向記者算了一筆帳:一斤夏秋茶幹茶的市場價格約為30元,一個農戶一天採摘茶青製成幹茶約2斤,而務工費高達100元左右,「拿到市場還要倒貼好幾十塊錢。」李通平無奈地說,當地種茶的都明白夏秋茶雖有產量,但品質不高,缺乏深加工,賣不起價,再加上高昂的採摘成本,基本被視作「廢茶」。   昔日無人問津卻體量頗大的「廢茶」,因一場東西協作的「及時雨」,得以「變廢為寶」。

工作人員正在加工夏秋茶

2018年6月,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捐贈2000萬元,杭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配套253萬元在雷山縣望豐鄉三角田村實施吉利雷山雲尖茶旅扶貧項目,項目堅持「精準扶貧」和「產業帶動」原則,以發展雷山縣茶產業為主導,通過新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標準化茶園建設和茶旅綜合配套設施建設等方式,採取「公司+合作社+茶葉基地+貧困戶」機制,帶動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推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並「孵化」雷山雲尖茶葉有限公司進行運營管理,引進浙江先進茶葉生產技術,依託吉利集團上下遊供應鏈平臺和品牌資源,進行生產管理、銷售推廣和經營雷山茶葉。  聚焦茶園增產、茶企增效、群眾增收,2019年,雷山雲尖茶葉有限公司把目光瞄準了夏秋茶,依託公司引進的國內最先進的茶葉加工生產線和技術團隊,在全縣範圍積極組織採收夏秋茶銷往浙江娃哈哈集團作為茶飲料原料,填補了雷山夏秋茶「無人採收、無人加工」的歷史空白。  「採夏秋茶不用人工了,用現代化採茶機採收,省時省力,還能提高茶葉的下樹率和利用率。」李通平高興地說,今年已生產夏秋茶幹茶5萬餘斤,預計總產量為10萬斤,產值達百萬元。

雷山縣雲尖茶葉實業有限公司茶葉加工廠

在雷山縣雲尖茶葉實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各條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夏秋茶,原本市場不受青睞的茶葉通過一系列全自動制茶工序價值提升,成為了娃哈哈茶飲的主要原料。  夏秋茶的深加工與綜合利用,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茶葉資源,還豐富了茶葉產品形態、提高了茶葉的附加值。  「看到以前大家都不去採的夏秋茶經過深加工有了用處和價值,很欣喜,大家種茶又能多得一筆收入了。」李通平說。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丹 李卓檬編輯 胡銳編審 楊儀 李劼

相關焦點

  • 雷山,一場「吉時雨」的故事!
    小韋跟著吉利集團,以及全國各個媒體同仁,去到了貴州雷山,參觀了這裡的一片茶園。這是吉利控股集團定點幫扶的「吉時雨」項目之一。2017年開啟,2018年實施,到今天已經過了一年時間,小韋來到這裡,對扶貧有了一些新思考。01做汽車的吉利,為什麼要扶貧?吉利是一家車企,為什麼要做「吉時雨」扶貧呢?
  • 吉利給黔東南高原茶區帶來「吉時雨」
    近期,吉利聯名網易嚴選推出「東方草木雷山紅梅茶」,並已在網易嚴選正式上線發售。一個汽車製造品牌,一個自營生活家居品牌,究竟是如何結緣的?吉利表示,這一切的答案,都隱藏在神秘偏遠的黔東南……事實上,吉利與網易嚴選的跨界合作是來自于吉利的「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2016年3月,吉利控股集團啟動了精準扶貧項目——吉時雨。其中,黔東南的高原茶區就是吉時雨的扶貧對象之一。
  • 中國30個脫貧故事|黔東南下了一場「吉時雨」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深入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聯合浙江省李書福公益基金會啟動「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著力探索可造血、可複製、可持續的長效扶貧模式,為創新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貢獻吉利智慧和方案。2018年6月8日, 「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雷山雲尖茶旅文化扶貧項目正式啟動。
  • 侯選案例:吉利控股集團「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
    3.5億元,用於開展「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在全國9省17個地區,開展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農業扶貧。 「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取得了較好成效,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肯定。今年9月,被民政部授予第十屆「中華慈善獎」;2017年10月,被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授予「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榮譽稱號。 案例說明: 吉利控股集團堅持「讓世界感受愛」的吉利公益理念,持續推進「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
  • 2020北京國際茶業展:雷山茶人講述脫貧故事
    毛娟作為新一代雷山茶人,毅然捨去機關公職投身雷山銀球茶發展,公司按照「規模化、規範化、標準化、市場化」的發展方向,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分別在周圍8個村莊設置茶青收購點,與85戶貧困戶及500餘戶茶農籤訂了茶青收購協議,帶動周邊3000多戶發展茶葉種植,有效解決了當地2000多人就業,輻射帶動3萬餘人,其中退伍軍人2人、退伍軍人家屬4人,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問題,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 一場「吉時雨」,吉利累計投入超過了3.5億
    自2016年3月啟動 「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以來,吉利控股集團在9省17地區,圍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農業扶貧、消費扶貧五個方面,投入超過3.5億元。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曾說過:「一個沒有社會責任心的企業,最終總是會被市場無情拋棄,這樣的企業是不可能實現永續經營的。」
  • 一場投入數億元的「吉時雨」,滋潤了那些最渴望幫助的心田
    近年來,吉利汽車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公益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投入,越來越多的公益活動被人熟知,比如「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贊助「百人援甘」、「百人援藏」等。其中,「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因覆蓋範圍最廣,也影響最為深遠。
  • 「山城約定·攜手黔行」系列報導②:雷山繡娘飛針走線繪出脫貧之花
    「雷山好多做傳統手工藝的都是小作坊,但很少有人實現規模化生產。」「蝴蝶媽媽的世界」扶貧車間負責人鳳佳琦是一個東北姑娘,在蘇州上大學時曾接觸過雷山苗繡,畢業後因緣際會來到雷山,便留了下來。她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把有雷山傳統手藝和現代化的經營模式結合,做好非遺產品。鳳佳琦說,蝴蝶媽媽被視為苗族的始祖。
  • 吉利控股集團「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走進雅安
    11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吉時雨」精準扶貧項目將夢想與希望的種子撒播到四川雅安,為雅安市滎經縣民建彝族鄉中心小學、寶峰彝族鄉中心小學的500多名山區學生帶去了冬裝、冬鞋、書包、文具以及住校生早晚餐等愛心捐助。  捐贈儀式由滎經縣團委書記張彥偉主持。
  • 雷山:稻花香裡說豐年 全域旅遊「火」起來
    「我們村的坡坡很高,人來不到,電也來不到,家裡煮飯都用頂罐,炒菜用大灶,只有趕場天才能去鎮裡置換一些東西,一來一回的也是摸黑去,摸黑回。」這是老黨員文通才最熟悉不過的日子。雷山縣委組織部供圖「雖說旅遊業現在發展得紅紅火火,但咱是莊稼人,還是得有點下汗水的東西,這是咱的根本,不能丟。」在旅遊業發展得紅紅火火的時候,村支書文興海心裡有了新的計劃,經過村委班子三番兩次合計,村裡還大力發展葡萄、茶葉、藥用玫瑰、筍用竹、稻田養魚、林下烏雞、林下食用菌等特色優勢產業。
  • 中國雷山苗族銀飾刺繡博物館開館
    11月9日,貴州省雷山縣「中國雷山苗族銀飾刺繡博物館」在縣城舉行隆重開館儀式。雷山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因苗嶺主峰雷公山在境內而得名,距貴陽180公裡,距凱裡42公裡。全縣國土面積1218.5平方公裡,轄4鎮5鄉,15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
  • 雷山農信打造「五個銀行」 繃緊防疫弦 鼓足復產勁
    為確保整個疫情防控期間的金融服務不間斷,雷山農信加強與衛生部門溝通協作,內外聯動無死角地對網點廳堂、櫃面服務區、客戶等候區、自助服務區等區域每日進行兩次消毒,尤其是對客戶密切接觸的密碼鍵盤、叫號機等設備重點消毒,為廣大客戶營造安全、放心的服務環境。
  • 東西協作同心治貧 「輸血」變「造血」實現智力幫扶
    人民網都江堰12月2日電 今年7月20日,在銀川舉行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明確指出,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必須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
  • 鄂州雷山「鹽船石」尋蹤
    雷山「鹽船石」尋蹤記雷山不僅有望夫石、釣魚臺及太平軍血戰樊口的第三道「營盤」,還有古傳的「鹽船石」。陳老是鄂鋼退休工人,有83歲高齡,看上去卻似只有60多歲的模樣,身體還很硬朗,精神很好,談話時的聲音也很洪亮,他向我介紹時說道,從先輩至今,已在這裡住了六七代人,從祖上代代流傳下來不少傳說,其中,我所在這個地方叫杯(抔)湖,官府曾在這裡設水上衙門,曾叫衙門港;杯(抔)湖後面是雷山,上有一個古遺蹟叫「鹽船石」,傳說是鹽商的鹽船,撞在這山上石頭上的……下面是雷山釣魚臺……
  • 精準扶貧 上城力量丨高節竹、烏杆天麻……來看東西部扶貧協作在...
    日前,上城區融媒體中心攜手浙江日報社、杭州日報社、杭州文廣集團等,組成「省、市、區」三級融媒體報導組,探訪脫貧攻堅一線的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和湖北省恩施州鶴峯縣,聚焦異地幫扶項目實施,挖掘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湧現的典型人物和優秀事例。
  • 東西協作結對幫扶有成效(1)
    新華社照片,臨夏(甘肅),2020年11月30日東西協作結對幫扶有成效11月30日,在東西協作企業東鄉族自治縣龍泉鎮拱北灣村香菇種植基地,基地負責人王峰檢查菌菇生長情況。2010年,福建省廈門市與臨夏回族自治州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關係,2014年廈門市湖裡區與東鄉族自治縣開展結對幫扶。2020年11月,東鄉縣脫貧摘帽。在東鄉縣脫貧過程中,廈臨協作起到推動作用。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攝
  • 帶你去看看真實的雷山苗家人過年
    2020的雷山苗年 你去了沒? 就算沒有去 想必大家也從各種渠道 看到了苗年的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