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準入範圍將進一步擴大

2021-01-12 金融界

來源:北京商報

據中國政府網3月11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應對疫情影響,穩外貿穩外資的新舉措。會議明確,要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同時,對近期出臺的減稅減費等助企紓困政策,要確保內外資企業同等享受。

同日,國家發改委方面透露,將會同相關部門修訂《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聚焦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潛力,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

此次國常會指出,必須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多措並舉穩外貿穩外資。具體舉措還包括:一是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二是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三是支持商業保險公司開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並降低費率。四是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合作。

根據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我國將積極幫扶外資項目和外資企業復工復產,對不同階段項目分類指導、精準幫扶,推動外資企業及產業鏈協同復工,各項援企政策統一適用於外資企業。加強重大外資項目跟蹤儲備,積極做好投資促進工作,符合條件的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重大外資項目按程序將納入工作專班協調範圍。做好重大外資項目協調推進,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給予支持,重點省市建立健全地方層面的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

通知提出,要全面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細化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提高外資項目備案便利化程度,全面實行告知性備案、在線辦理。簡化外資項目核准手續,取消五類附件材料,推行不見面辦理及疫情期間容缺受理。優化鼓勵類外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確認流程,取消省級以下轉報環節,多種方式保障疫情期間加快辦理。保護外資項目合法權益,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關於內外資平等、不得強制轉讓技術、保護商業秘密等規定。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加速擴散蔓延,各國相繼出臺了一些限制措施。在3月11日外交部例行發布會上,針對有媒體提出的「中方是否擔心相關產業鏈供應鏈會離開中國、是否擔心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會出現斷裂」等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稱,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國際社會依然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同時,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佔據重要地位。國際社會看好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抗壓韌性,目前並沒有出現產業鏈供應鏈因疫情影響從中國向外部大規模轉移的現象。

耿爽表示,隨著近期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重點行業、龍頭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的社會生產和經濟運行正在逐步恢復正常。而中國及時復工復產、經濟運行恢復正常,也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安全提供了支撐與保障。

此次國常會也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分區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以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增強協同復工復產動能。同時,要加大國際協調合作,通過增加國際貨運航班等措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

會議強調,在落實好近期已出臺各項政策、努力減輕疫情影響的同時,要抓緊研究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舉措,更有效激發市場活力,擴內需,增動力。要通過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網際網路+」、雙創等,為創業就業、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穩定就業大局。

相關焦點

  • 海南自貿港放寬外資準入 負面清單未來有望進一步縮減
    2020年版海南自由貿易港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發布  海南自貿港放寬外資準入(銳財經)  海南省海口市江東新區是海南自貿港重點園區之一。相關人士指出,2020年版自由貿易港負面清單共27條,與2020年版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的33條、30條相比進一步縮減,還有一些條目部分放開,將有助於提高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未來,海南自由貿易港負面清單有望進一步縮減。  取消多個領域外資準入限制  自由貿易港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
  • 外資準入40年:從正面清單到負面清單
    2013年上海自貿區實施的第一張負面清單共有190項,2014年版減少到了139項,2015年版又減少到了122項,2017年版則進一步減少到了95項,2018年,自貿區負面清單上,僅剩45項。據了解,2017年版的自貿區負面清單,共減少了10個條目、27項措施,進一步擴大了外商準入範圍和條件。
  • 我國出版業外資準入規制的變與不變
    1990年經國務院批准,由對外經貿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明確將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等行業列入禁止外資進入領域。1994年新聞出版署在《關於禁止在我境內與外資合辦報紙、期刊和出版社的通知》中,進一步重申了禁止外資進入出版業的規定,原則上禁止創辦中外合資的報紙、期刊和出版社等傳媒機構。
  • 人身險外資持股比例將擴大 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的措施,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以及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
  •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入選2019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三、銀保監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發布19條對外開放新措施,推動銀行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四、銀行業貫徹落實《關於加強金融服務民營企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精神,通過加大信貸投放力度、降低貸款利率、減費讓利、推動 「百行進萬企」融資對接等措施,增加有效信貸供給,提升服務民營、小微企業質效。
  • 北京QDLP試點規模進一步擴大,投資範圍涵蓋REITs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黃鑫宇)12月4日晚間,記者從北京市金融監管局獲悉,北京市大力推動QDLP(即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的試點工作,試點投資範圍將涵蓋證券市場、大宗商品、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未上市企業等。
  • 外資保險借開放契機:擬多途徑突破 活力將被重新激發
    陳文輝提到,「2017年年末,外資保險公司的總資產份額和保費收入市場份額分別為6.71%和5.85%,維持在較低水平。」  此外,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一季度56家外資保險公司(目前中資、外資公司共193家)保費市場份額進一步降至4.94%。其中,外資壽險公司份額達5.9%,而外資財險公司份額僅為1.6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進一步擴大朋友圈 中國準備怎麼做?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進一步擴大「朋友圈」,中國準備怎麼做?——專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進一步擴大「朋友圈」,中國準備怎麼做?「十四五」即將開啟,中國還將如何進一步擴大「朋友圈」?「在RCEP基礎之上,中國正在積極推進一系列談判。」崔凡說,包括加快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和其他多個自貿談判等。
  • 外資開放提速攪動一池春水 本土券商拿什麼PK老外?
    其中包括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允許更多領域實行外資獨資經營。有專家解讀「開放促改革」認為,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將有利於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推動建設資本市場強國,提高直接融資佔比,優化投融資結構。同時,推動資本市場完善長期投資理念,實現持續穩健發展。
  • 新一輪擴大開放有何不同
    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向世界做出的這一宣示,標誌著中國已從「審慎開放、漸進開放」逐步轉向「擴大開放、主動開放」,進一步彰顯了中國堅定推進新一輪更大力度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意志。1.高水平的互濟共贏之舉【數據】經驗告訴我們,開放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寶。外資進入充分發揮著「鯰魚效應」,推動了中國經濟管理體制的改革、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的形成。
  • 北京外資新規:一視同仁,公平競爭!
    9月7日,北京市發改委網站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好外資項目有關工作的通知》。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這份新規明確,本市將全面清理取消在政府採購等方面內外資不一致的政策措施,對待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促進公平競爭,相關部門也不得非法幹預外商投資自主權,不得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或變相強制外商轉讓技術。
  • 《關於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新聞發布會...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省委、省政府把擴大開放工作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具體體現為:一是把「開放提升」納入省委工作方針;二是在全省範圍開展全方位、深層次、摸底式的對外開放大調研;三是在省委全會上通過擴大開放文件。
  • 監管鬆綁門檻降低 外資銀行保險在華展業更趨便利
    三是,擴大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增加「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和「代理收付款項」業務;降低外國銀行分行吸收人民幣存款的業務門檻,將外國銀行分行可以吸收中國境內公民定期存款的數額下限由每筆不少於100萬元人民幣改為每筆不少於50萬元人民幣;取消對外資銀行開辦人民幣業務的審批,同時明確開辦人民幣業務應當符合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審慎性要求。
  • 持續擴大開放 中國仍是外商投資熱土
    商務部近日發布的《中國外資統計公報2020》預計,「十三五」時期中國吸收外資總規模達6900億美元左右。 擴大開放增強「魅力」 不斷開放的中國市場是吸收外資的「魅力」所在。宗長青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將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持續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深入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不斷開放的中國市場必將為外商提供更多的投資機遇。」 6月發布的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再次縮減,釋放了面對疫情衝擊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強烈信號。
  • 外資來華熱情不減
    作為零售巨頭沃爾瑪旗下高端會員制超市,山姆會員商店在中國已開設20多家門店,此次進一步加碼中國市場。山姆會員商店中國業務總裁文安德說,中國首家山姆旗艦店將於2021年在浦東開業,這也將是山姆在中國運營的最大獨棟建築。「預計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將有40至45家開業及在建門店。我們非常興奮地在山姆快速發展的宏圖中迎來全新的旗艦店,這代表了我們對會員和中國市場的承諾。」
  • 王一鳴: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中國金融擴大開放
    近年來,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原則,中國正加快推進金融對外開放,放寬外資準入和業務範圍。2019年7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大幅擴大各類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完全取消,企業徵信、信用評級、支付等領域也給予外資國民待遇。
  • 「徐奇淵」外資機構的抱怨:不公平,還是水土不服?
    基於這些訪談進行總結,我們嘗試從外資金融機構的角度,將其進入東道國金融市場(不僅是中國市場)面臨的一般性困難總結為五類問題,並結合中國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這五類問題的梳理,有助於理解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面臨的困難,也有助於理解中國金融進一步開放的取向,以及金融開放、金融改革之間的關係。
  • 《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應怎麼讀?
    面對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中國堅守「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來越大」的承諾,為外資來華發展、共享市場紅利創造更為開放的環境。6月23日,按照只減不增的原則,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商務部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將對外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的數量由40條減至33條,在金融、製造業、農業領域放寬或取消股比限制,外資來華的大門越開越大。
  •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金融業準入負面清單已正式清零
    新華社上海9月7日電(記者 黃紫豪)《上海證券報》7日刊發題為《央行副行長陳雨露:金融業準入負面清單已正式清零》的報導。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6日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表示,在今年發布的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之中,金融業準入的負面清單已經正式清零。目前,金融開放措施已經初見成效,更多外資和外資機構正在有序進入我國金融市場,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格局。
  • 【徐奇淵】 外資銀行為什麼「越小越不行」?
    綜合而言,外資銀行面臨的窘境,有水土不服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不公平待遇的背景。我們應充分發揮外資銀行的比較優勢,推動中國金融市場結構的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務於實體經濟,並且通過外資銀行業務的良性發展來使得上述進程具有可持續性。在此過程中,金融改革與金融開放必須協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