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劉金松 實習記者 沈念祖 2012年全國人大會議3月5日上午正式召開,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依然是全國人民關心的重中之重。
今年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第三年,3月5日下午,本網記者就高校改革問題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民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南昌大學副校長、朱友林。
朱友林介紹,教育改革是「十二五」的中長期發展綱要。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核心目的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使命感。
南昌大學作為江西惟一一所211大學,一直致力於工程教育的改革創新,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敢於嘗試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工科、醫學、文學領域分別設置了培養「卓越工程師」,「卓越醫師」、 「卓越傳媒人」計劃。
其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南昌大學為全國首批入選的61所院校之一。
「南昌大學新聞學院的改革在全國都是開創性的,」朱友林介紹說, 「新聞人才培養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現在的卓越傳媒人實驗班的學生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有了這些學科背景再給他們傳授系統新聞知識,這樣的培養出來的是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新聞專業人士,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各種各樣的需求。卓越工程師則恰恰相反,三加三的本碩連讀班,從新生進來就開始打基礎,非常廣闊的平臺,到了二三年級才開始專業細分,系統教學。」
針對此前熱議的把義務教育延長到12年,朱友林表示,這基於國情是有些困難的。
於嘗試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工科、醫學、文學領域分別設置了培養「卓越工程師」,「卓越醫師」、 「卓越傳媒人」計劃。
其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是教育部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南昌大學為全國首批入選的61所院校之一。
「南昌大學新聞學院的改革在全國都是開創性的,」朱友林介紹說, 「新聞人才培養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現在的卓越傳媒人實驗班的學生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有了這些學科背景再給他們傳授系統新聞知識,這樣的培養出來的是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新聞專業人士,來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各種各樣的需求。卓越工程師則恰恰相反,三加三的本碩連讀班,從新生進來就開始打基礎,非常廣闊的平臺,到了二三年級才開始專業細分,系統教學。」
針對此前熱議的把義務教育延長到12年,朱友林表示,這基於國情是有些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