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父母養老,兒女輪流伺候,看似子女孝順,老人的話卻戳心

2020-12-19 小蘿蔔說三農

農村父母養老,兒女輪流伺候,看似子女孝順, 老人的話卻戳心

以前7080年代拼搏的農民工,現在人生已經走向了夕陽同時90後已經慢慢生長了起來,在人生大事忙完之後,當年的年輕人也已經五六十歲了,應該是為自己養老做打算的時候了,但是發現上有八九十歲的老父老母,下面有所有瑣碎的子女的事情還要更加操心,那麼自己應該如何養老呢?

農村的養老條件是比不上農村的,城市的人別了之後可以有社會保障金,每月都能夠領取一部分錢作為日常生活開銷,而農村則以家庭養老為主,農村家庭養老主要是依靠子女或者是親戚在生活或者是經濟上提供幫助,這也就是農村人們經常所說的「養兒防老」。

在很久以前,爺爺奶奶輩的那一輩人兄弟都非常的多,為了能夠方便照顧家裡面的老人,也為了讓每個子女都能盡孝道,一般都約定採用「輪流照顧」老人的方式,這種方式看起來很公平,因為這種方式每個子女都盡了孝心,但是老人的心理感受,作為子女了解過嗎?

上了年紀的老人,前幾天在女兒家,過幾天又到兒子家,這時老人覺得自己的晚年生活一直都在流浪,這並不是老人所想要的生活,有的人就總結了這種養老方式的弊端,說出的話可以說是句句戳心啊。

一、是當老人感覺自己老了,到哪裡都不是自己的家,到了晚年生活,竟然成了一個無家可歸的人。

輪流照顧老人確實是為了公平,但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比較大,輪流照顧老人,確實能夠減輕子女的負擔,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住不上幾天就要搬家,經常得換住的地方質量,老年人有一種心理上的失落感,並且使自己感覺就是一個累贅的想法。

二、子女貧富上的照料不均,讓老人的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以前的時候,把孩子拉扯長大,只要不生病,能夠有飯吃就很好了,只要家裡稍微有點吃的和喝的都會給孩子,作為孩子的父母是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了,寧願自己吃糠咽菜,落下一身毛病,也不為難自己的孩子,但是對於有重病在身的人,作為子女的輪流贍養父母,很多子女都捨不得對自己的父母花錢,讓老人的心裡非常難過。

三、兄弟姐妹們相互照顧老人,非常容易出現推諉扯皮的現象。

尤其是當年邁的老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時,孩子非常多在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會對家裡面小一點的孩子產生一些溺愛,隨著時間的流逝,孩子們漸漸長大了,這種溺愛就會被家裡面較大的孩子無限放大,其實父母的這些溺愛都是無心或無意的,因此這一些也會成為子女之間推諉扯皮的爆發點,以至於最後沒有子女會照料父母,甚至子女會把贍養老人當成一份工作,所以老人的心中非常不是滋味,而更多的老年人選擇了沉默。

有句俗話叫做「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千萬不要在父母不在的時候後悔莫及,因為父母的愛是世間最真實的愛,沒有了他們,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無力!農村父母養老,兒女輪流伺候,看似子女孝順, 老人的話卻戳心,你是怎樣看的呢?歡迎在下方發表你的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有種養老方式看似「公平」,兒女似乎都很孝順,其實苦的還是老人
    別人都羨慕老劉有三個孩子輪候伺候,可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這樣的安享晚年,還不如兩個老人安安靜靜在老家種種田、養養雞來得自在,一年到頭倒騰好幾次,也沒落到一點好處,反倒還把兩老的身子骨給折磨散架了,老劉內心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另外幾種盡孝養老的方式也十分常見,不少家庭都在爭相模仿。
  • 「假孝順」成趨勢:子女看似十分盡孝,卻完全不考慮父母的感受
    中國人自古就重視孝道,一直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父母年邁之時,兒女們都要盡到贍養的責任和義務,如果對父母不管不顧,那就會受到鄰裡、親戚的唾棄和議論,一旦父母將其告上法院,那就要強行為父母提供養老金。
  • 農村老人的子女都很多,為何還是「無人盡孝」,老人的話戳心了
    現在的農村的老齡化是很嚴重的,這些農村的老人正好是子女們最多的一代人,可是為什麼還是面臨著養老難的問題,儘管諸多子女,但是依舊「無人盡孝」就算有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說的多子多福呢?老人的這些話才是真的戳心了!
  • 農村出現的丨輪流伺候老人的現象,是對還是錯?
    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既為後人樹立榜樣、傳承美德,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羊糕知道跪母、烏鴉知道反哺,何況人類有高度的智商、豐富的情感、道德的規範,贍養父母沒有任何推脫的理由和藉口。養兒防老,是農村老人的共識。以前由於生活環境、條件的限制,農村老人對於兒孫養老,是抱有殷殷期望的。
  • 對於老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在兒女家裡輪流贍養嗎?
    子女多輪流伺候當然是最好的方法。老人輪流去幾個孩子家裡吃住,一周或者一個月甚至是一年,不斷的讓老人變換新環境,也可以讓他們換換心情。輪流養老,減輕子女負擔和壓力。嚴老太和老伴生有三兒兩女,她四個月就換一個地方生活,女兒出嫁的,總不好讓她們給自己養老吧。大兒子在城裡,各方麵條件都好,出門有電梯,家裡有空調,生活也舒適。
  • 農村興起「假孝順」風氣,子女看似孝順卻自私,老人只能偷偷抹淚
    養兒防老是很多中國父母的傳統觀念,在老一輩人的眼裡,孩子一定要越多越好,因為等自己老了以後,孩子多了就可以平攤養老義務。其實這種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人多力量大。但是,現實生活中卻也有很多孩子在面對老人贍養義務的時候,互相推諉,不願意贍養自己爸媽的情況。
  • 「她是為錢才照顧父母」,孝順卻被曲解,不過晚年她的子女都孝順
    01這幾天一直在農村照顧摔傷的婆婆,所以關於老人的養老有了很多的感慨。在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還是很難。農村的老人沒有退休金,很多老人手裡也沒有存款,所以他們的養老基本都要靠子女,子女孝順那是老人的福氣。
  • 為啥城裡人比農村人更孝順?老農的話扎心了
    在民間人們也常說「父母在人生尚有歸處,父母走人生只剩旅途」,是吖,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的愛,而作為子女一定要及時的盡孝,不要等到失去後才追悔莫及。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雖然提高了,但孝道的傳承卻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在我國的農村地區,孝道意識逐漸淡化,甚至能用嚴重兩字來形容,比如近些年,農村興起的「薄養厚葬」歪風。
  • 農村老人晚年生活不順,原因多半和「輪飯」有關,孝順子女需注意
    但是,當他們變得更年邁,自食其力有些困難,子女為了照顧他們,採取「輪飯」的方式,他們晚年生活不順,就開始了。 「輪飯」通俗來講,就是子女輪流接父母同住,照顧父母的衣食住行,目的是讓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但是,老人未必就感到幸福。
  • 「寄養型養老」越來越流行,子女以為的孝順,卻成老人煎熬的開始
    有這些回答,至少能看出,子女是孝順的。 作為子女的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挺孝順?只是,很遺憾的說,很多子女的這種孝順,其實都是"假孝順"。 因此,作為子女的你,是否有問過自己的父母,想要怎樣的老年生活?
  • 父母老了,把他們送養老院的兒女,算孝順嗎?老人的話讓兒女臉紅
    可這一消息被兩個小姑子聽到後,他們覺得大哥和大嫂太過分,要知道送養老院的那都是兒女不孝順的家庭。再說了,老爺子養他們3個吃了很多苦,到老了卻要把老人孤零零地送到養老院,白眼狼都做不出這樣的事。因此,為了送養老院的事,這家從不發生爭吵的家庭鬧了好幾天。
  • 「養老靠自己」看似合情合理,實則經不起推敲,別讓父母寒了心
    生活壓力大、生兒育女的成本提高,物價水平上漲等等,更重要的還有在身邊經常看到的因為錢財而和父母翻臉的子女,不孝順甚至傷害父母的事件,讓很多人逐漸產生了,誰也靠不住,只有靠自己,靠金錢最靠譜的扭曲想法。於是,順其自然的好多人都萌生出「養老靠自己的」的想法。但這種想法真的對嗎?
  • 中國農村千古「輪飯」式,看似公平孝順,實則百態無常差異在何處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人口比例嚴重失調,除了男多女少外,老齡化人口比例較多,也就意味著擺在大家面前有一個重要社會問題,養老難題。有句話流傳千百年「養兒防老」,這句簡潔明回答父母含辛茹苦養育子女的目的所在。然作為子女有責任有義務,給父母晚年生活提供保障。這是人情,責任、義務、是道德,是法規。在晚年去勞動能力的時候,子女們讓自己享受天倫之樂,是這人人皆有的初衷。
  • 為什麼農村老人寧願自己住,也不願輪流去兒女家,原因在這裡
    我們都知道,如果兒女的生活條件比較好,就算是老人過的再艱難也是享受不了這個政策的。但是在農村,很多老人都寧願自己過得清貧也不願意輪流去兒女家生活。這讓許多人感到很疑惑,按說這些老人的子女日子過得也挺好,為什麼老人不願意去呢?
  • 同樣是老人,城裡人晚年瀟灑,農村人「輪飯養老」不自在,為啥?
    這些年,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改革開放也進入了「不惑之年」,國家各項事業錚錚向榮,可是對於50~60年代的農民來說,已經步入了養老的歲月,可是同樣是老人,這城裡人晚年的時光,跳跳廣場舞,無憂無慮的真瀟灑,可是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仍然是家庭養老為主,很多村民也即將處於「輪飯養老」的年齡,雖然這看似平均的孝順,很多農村老人卻感到不自在,這又是為啥呢?
  • 孝順的兒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在屯子裡引起轟動
    老邵把幾個孩子找到一起,商量養老問題,三個兒子跟誰一起住,大兒子家遠不方便,二兒子住處飄忽不定,今年打算出去打工,只有跟小兒子一起住了,小兒子孝順滿口答應,兒媳婦摔門走了,大姑姐們面面相覷,知道老爸老媽的日子不好過了。
  • 「廢物式養老」正在流行,以孝順為名綁架父母,子女卻不以為意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什麼是孝順,有人說,孝順是「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句話是沒有錯的。但是,現在很多子女孝順父母的方式卻讓老人覺得不能接受,或者說有苦說不出。小春就是一個例子。
  • 一位75歲老人忠告:記住這六句話,不怕兒女不孝順
    兒女孝順,子孫繞膝,是每位老人的心願,可並非每位老人都能達成此願,有些老人,辛苦將兒女養大,得到的是不被贍養。有些老人,為兒女出錢出力,得到的是不懂得感恩和孝順。但是有些老人,沒給兒女花多少錢,也沒怎麼幫助兒女,反而晚年過得安心舒心,舅姥爺就是這樣的老人。
  • 「圈養型養老」正在流行,子女爭相效仿,老人卻苦不堪言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為人兒女,自然希望能夠在父母年邁的時候,為其提供生活保障,安享天倫之樂。 但如今,有種「圈養式養老」正在流行,子女爭相效仿,可對老人而言,反倒像是一種無止境的煎熬。
  • 為什么子女越孝順,父母越不待見,3個老人說了實話
    在平時人們的思想觀念當中,如果家裡的子女越孝順,他們的父母越會對這樣的子女更加的喜愛。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會這樣,事實上,有很多家庭,有很多作為父母的,並不待見那些孝順的子女,可能這會讓很多人都會覺得很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