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
前幾天在小區溜達,聽到幾位老人聊天,聊到了養老的問題,我覺得很值得深思。
一個大媽有些哀怨的說:「我女兒現在總跟我嘟囔,說他將來一定要自己攢夠了錢,自己給自己養老,可不指望自己的孩子,誰都不如自己靠譜。聽她這麼一說我都不好意思找她要生活費了。」
旁邊一大爺聽完不樂意了,「幹啥靠自己啊,孩子又不是自己長大的,我麼付出一輩子的辛勞把他拉扯大,給吃給穿,找工作、買房、結婚,哪一點我們沒花錢操心?咋地?到最後我們老了,他們翅膀硬了有錢了,連給我們養老送終都不能了?什麼『養老靠自己』,那就是扯淡!真靠自己我一輩子不生你養你好不?有那錢我現在逍遙自在去了!說這話的孩子就是欠揍!」
聽完老人的一番言論,大夥都紛紛稱讚。
仔細想想,其實大爺觀點「話糙理不糙」,大半輩子的操勞到最後再換不來一個安詳的晚年,那可真是讓人涼透了心。
不過細想起來,面對如今的社會現狀,我們也似乎能理解很多年輕人這種「養老靠自己」的想法了。
生活壓力大、生兒育女的成本提高,物價水平上漲等等,更重要的還有在身邊經常看到的因為錢財而和父母翻臉的子女,不孝順甚至傷害父母的事件,讓很多人逐漸產生了,誰也靠不住,只有靠自己,靠金錢最靠譜的扭曲想法。
於是,順其自然的好多人都萌生出「養老靠自己的」的想法。但這種想法真的對嗎?
辛苦養娃二十幾年,父母再怎麼不計回報,也不能落的無人養老吧?
就像上面大爺說的,當父母的含辛茹苦二十幾載,把你從呱呱墜地一直拉扯到成家立業,這期間所付出的不僅是金錢,還有時間、精力、心血等等。
更有多少老人在當了爺爺奶奶之後還要幫忙照顧孫子輩,下半生的時間也在被兒女們繼續壓榨,這時候你跳出來說「養老靠自己」?恐怕不妥吧。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老人也不在少數,但你有沒有想過,這種想法真的是父母內心的真實寫照嗎?不一定。
有這種想法的老人也多半是被現實逼迫的無奈。如果子女工作順利,經濟條件優越,又有哪些父母會願意自己繼續吃苦、工作賺錢養自己呢?
這樣的老人要麼是心疼孩子,要麼是被孩子的傷透了心。
但退一萬步講,年輕人如果經常把「養老靠自己」經常掛在嘴邊,甚至當著老人的面提起,也確實太不應該了。
「養老靠自己」不是理所應當!更不是你不孝順父母不給父母養老的藉口!這種話只會讓老人更傷心。
都說養老靠自己,不給兒女添麻煩,但鳥獸尚知反哺,別把孩子寵得太自私了
反過來說,那些自以為很有理,一個勁兒叫囂「靠自己養老」不給女兒添麻煩的年輕人,又有多少是真的這麼想的?多數人都在給自己得不孝,不贍養父母找藉口找臺階吧?
用看似的「道理」站在道德制高點,這樣即便對自己的父母差一點,不孝順一點,甚至更過分一些也能讓自己的「心安理得」了吧。
反觀父母,就像開頭的那個老人,被女兒嘟囔幾次之後居然連要自己應得的養老金都變得不好意思甚至唯唯諾諾。
難道養老真就那麼難?那麼費時費力?條件好的多補償父母物資,條件差的多陪陪父母,逢年過節看看爹媽,買一些衣物、補品,父母生病了伺候一段時間,每個月擠出一部分生活費給父母,相比幾十年的養育之恩,這些要求過分嗎?
你的時間、你的前程真就比陪伴父母一段時光還重要?想起前些年身邊的發生的一件事情,當時尚未畢業的我真是被震驚的無以復加。
老家同村的一戶人家,兒子出息的很,考上了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後也在上海混得不錯,工作也很好,孩子本身還算孝順,逢年過節也都會探望老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結婚、升職等等事情攪在一起,孩子的壓力也大了很多。於是在父親病危之後,兒子請了三天假,結果三天過去了,父親還吊著一口氣,情急之下,兒子居然脫口而出,「你啥時候走啊,我的趕回公司,否則單子就沒了。」最後,在眾人的驚訝和憤怒中,已經病入膏肓口不能言的父親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離開了。回到上海的第三天,孩子收到父親離世的消息,只是簡短的詢問了幾句便匆匆掛了電話,隨後給母親轉過來1萬塊打理父親的後事。卻再沒一句關心詢問。
類似這樣的事,我想應該不在少數。
仔細想來,有些時候從父母的教育中我們能看出一些端倪,多數孩子被父母寵得太過無法無天,已經失去了很多應有的東西。
縱觀現在,多數不孝子之中,除了少數一部分確實是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之外,大部分不孝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不懂得孝順,沒有孝順的概念。不懂得長幼尊卑!不懂得何為孝道!
所以,那些主張「養老靠自己的」年輕人們請清醒清醒吧,父母把你含辛茹苦養大,到頭來你哥他們養老送終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同樣的,只要你做了家長後,對兒女也問心無愧,那麼將來讓他給你養老也應該理直氣壯的。
這才是親情一代代的傳承,如果你主張自己養老不用孩子,那難道你也要讓孩子自己成長一切吃穿用度全靠自己?這根本不現實。
其實,親情也是一樣,有付出有回報,一代傳一代,一環扣一環,這才是世代香火的意義,這才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