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寫給那些還不知道十二因緣為何物的讀者看的。
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十二因緣,把世間各種事因事果,都合理的解釋出來,這是一個自然的規律,應受到各位敬畏。
何謂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這就是十二因緣。
無明,就是過去煩惱的總稱,無明一動,就生輪迴,所以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所在。
行,就是過去一切煩惱所造成的行為,即造業,善惡業。
識,就是因業感應,而孕育的種子,然後隨緣投胎。
名色,是說胎兒在成長之處,還沒有完全成人型,只有一個形狀,作為有情之物,它也存在意識,名就是意識,色就是形狀。
六入,就是六根而入,指成人型了。人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對應外界的色,聲,香,味,觸,法。
觸,就是接觸,人生下來而,與外界接觸,產生六境,就是上面提到的色,聲,香,味,觸,法。
受,就是接受,因為接觸外界,而認識外界,產生了苦樂的情緒。
愛,不是愛情的愛,是貪愛之心,有想佔有的意味。
取,因為貪愛,而去追求,索取。
生,因為索取,貪愛,而生成種種的業,而必然影響來世,這就是前面的無明的緣起
老死,既然有輪迴,就有生老病死
眾生就是因這十二因緣而不斷輪迴。
現在大家基本明白了十二緣起的意思,那麼如何記住這十二因緣呢,那麼大家大家在看下面文字的時候,腦海裡要跟著我的描述形成一幅幅的圖像,非常的容易記憶。
虛無縹緲中,充滿了種種「無明」煩惱的氣息,想像這些煩惱行動起來,聚集起來,變成一顆種子,有了意「識」,它去投胎了,想像,慢慢地胚胎在快速的成長,「名」顯的看得出它,出現了形狀(「色」)。接下來,胎兒繼續成長,長出了眼睛,耳朵,嘴巴,鼻子,身體,叫「六入」,十月懷胎,胎兒呱呱墜地,就與外界接「觸」了,它感「受」到外界溫度的變化,開始發出嘹亮的啼哭,母親憐愛的抱起它,餵他母乳,它非常的喜「愛」母乳的味道,並伸出手,抓「取」到媽媽溫暖的手,「有」了溫暖的手,它對「生」活充滿了信心,我們看著這個嬰兒,想著,它來到了認識,定然會走向「老死」。
十二因緣,輪迴不斷,佛的使命,就是感召眾生,脫離這個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