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沒有標點你能看懂嗎?標點符號的來歷,你了解多少

2020-12-06 譜帙職場

進入正文之前,先出個小學生的題給大家做一下

看懂了嗎?

標點符號的魅力就在於此呀!如果你看懂了,那麼再來一個:

不明覺厲

看完後的我是一臉懵23333333。

所以標點符號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如果一篇文章沒有標點符號,那會是什麼樣子呢?尤其是文言文!

怎麼樣,頭腦是否還清醒呢!

當然了,我們現在的文章都是有標點符號的,那麼你知道標點符號是怎麼發展過來的嗎?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標點符號的發展歷史。

話說最早的標點符號產生於古希臘。公元前5世紀,在古希臘銘文中出現了用二連點、三連點分隔詞句的表現形式。

後來到了公元前2世紀,一位名叫「阿里斯託芬」的亞歷山大圖書館館長創造出三級標點:上圓點、中圓點和下圓點。

當時標點符號初具雛形,但是並未被廣泛傳播並使用。

一直到15世紀,一位出版家馬努提烏斯(約1450~1515年)在他發行的數千種書籍中,使用了逗號、分號、冒號、句號和問號五種標點符號。這些標點符號隨著書籍銷往歐洲各地,自此,書中的標點符號才被人們慢慢接受,開始通行。

在後來的使用過程中,不斷有人對標點符號進行添加和優化。比如在14世紀的時候,一位義大利學者發明了感嘆號,這樣一來標點符號不只能隔詞斷句,還能表達感情,感嘆號就可以表達感嘆的語氣,更加豐富了標點符號的作用。

經過傳播,16世紀的時候,感嘆號出現在德語中,17世紀,英語和俄語中也相繼出現了感嘆號。到了18世紀,英語中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標點符號。

而標點符號傳入中國,是在19世紀。

中國的書籍中最早系統性地使用標點符號的是著作是 翻譯家嚴復的《英文漢詁》(1904年出版)。雖然早在甲骨文時期,漢語分詞分段使用線條和間空隔開,但從那時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認可使用的還只有句(。)、讀(、)、表示著重的(.)、表示專名的(——)等幾個標點而已,且使用並不規範,沒有形成系統。

直到1919年,中國學者胡適呼籲,在漢字中使用西方的新式標點。1919年2月,為了起帶頭作用,胡適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出版,書中第一次使用了新式標點。後來的4月,胡適、錢玄同、劉復、朱希祖、周作人、馬裕藻等多名教授極不願看著「現在的報紙、書籍,無論什麼樣的文章都是密圈圈到底,不但不講文法的區別,連賞鑑的意思都沒有了」。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一次大會上,他們正式提出了《方案》,要求政府頒布通行從西方引進的標點符號。

終於,在1920年2月,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我國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標點符號從此誕生。

自此之後,標點符號開始在中國廣泛的使用,一直延續至今。

相關焦點

  • 沒有標點符號,文章該怎麼讀?古人:我的傷痛你不懂!
    在閱讀和寫作中,標點符號和文字是形影不離、相輔相成的。使用正確、合適的標點符號,可以讓文字大放異彩。可是,標點符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是誰發明的?如何規定的使用方法?這些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了解了解標點符號的「前世與今生」。
  • 古代人讀書到底有沒有標點符號?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我們以往的印象中,古代的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應該是這樣的:圖片來自網絡其實不然,從漢朝開始就發明了「句讀」,其所起作用和我們的標點符號類似,形式相對簡單但需要專門的學習。《禮記.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一年,視離經辨志」,意思就是學生入學一年就要考察斷句的能力,藉此考驗其對文章的理解是否正確。老師教授「句讀」時教導學生用紅筆標註(「可圈可點」也源於此),待技巧熟練之後,就可通讀文章不用句讀。句讀符號:(1)有點類似頓號,《說文》:「有所絕止而識之也」。
  • 打字的你可曾知道標點符號的歷史?
    沒有標點我們表達語氣心情只能用文字襯託,簡單幹脆的表達它不香嗎?在不濟,你斷句總要用到標點吧(當然那些長到變態的名字除外),沒有標點你讀起書來不累嗎?念起稿來肺活量夠不夠?標點符號很重要,但也重要到被我們忽視,就比如說很少人對它的過去感興趣,今天我就做一次「很少人」來談談標點符號。
  • 你曉得標點符號是怎麼來的嗎?
    ,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們的來歷。終於有一天,蜀黍被這些不帶標點、讀起來十分吃力的古希臘文給逼瘋了。要知道,古希臘人寫的字全是擠在一起的,既沒有空格也沒有標點符號,更沒有大小寫,滿滿一篇全是字母啊!(要想體驗這是一種怎樣的閱讀體驗,請閱讀這句標紅文字拼音的「古希臘羅馬版」。)
  • 標點符號誰發明的呢?那古代有標點符號嗎?
    大,家好、今天阿芹來跟大家說說......標點符號?的故事。哈哈哈哈,上面那段話是不是看得很痛苦呀,標點符號真的是很重要的發明呢,運用得好的話,可以讓文章變得更容易閱讀,使用不好的話反而會成為敗筆。雖然近幾年因為網絡的興起,所以標點符號的使用率慢慢降低(我自己在微博、朋友圈發文時很少使用標點符號了,通常直接用段落分行)但是我認為標點符號也可以成為一種特別的寫作風格哦。一、古代有標點符號嗎首先,在文章中出現符號其實歷史久遠,從商周時期的一些竹簡就可以發現「└」型符號,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結束。
  • 了解標點符號的添加與作用,才能正確實用標點符號,不再失誤
    不同的標點符號表示不同的感情和語氣,如陳述的語氣、疑問的語氣、感嘆的語氣等。在小學階段,對於標點符號的考查一般以兩種題型呈現——加標點和分析指定標點的作用。完成這類考題首先得了解常用標點的分類及其用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寫文章"一逗到底"人緣好? 標點怎麼用暴露你的個性
    標點符號也能透露你的個性,信不信?  不妨去看看曾經寫過的文章或者發過的信息,只要細心看看,你就會發現其中有些標點符號用得特別多,而其中必定有你特別喜歡用的某個標點符號。不同的人,喜歡使用的標點符號都不一樣。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觀察和分析發現,人們對於標點符號使用習慣不同,恰恰能反映每個人的不同性格。
  • 古代沒有標點符號,古人是怎麼給文章斷句的?
    古代書籍數量稀少,很難獲得,根本沒有必要讀得那麼快,這些書沒有標點符號,也不分段落,怎麼理解是讀者的事。梁文道在《古書沒有標點符號》這篇文章中說:標點符號的流行只是近兩三百年間的事情。標點符號是怎麼誕生的呢?它其實是一個商業行為的結果。五六百年前,歐洲出現了古登堡印刷術,書籍出現並成為最古老的工業產品,進入市場成了商品。
  • 英文標點符號,你真的會用嗎?3分鐘教你徹底搞懂英語標點符號!
    通過示例了解如何正確使用英語標點符號。The following lesson looks at the most common punctuation marksused in English. 以下課程介紹了英語中最常用的標點符號。
  • 古代有標點符號嗎?和我們現在的作用一樣嗎?
    寫文章是離不開標點符號的,下圖這首標點符號歌想必每個人都耳熟能詳。但是相比起我們所生活的現在,我們對上千年前古人的了解就很少了。古人也用標點符號嗎?他們是怎麼用標點符號的呢?古人的標點符號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標點符號有什麼不同嗎?漢代許慎早已經在《說文解字》中,收錄了「、」號,解釋:「有所絕止、而識之也。」
  • 標點符號是現在才有的嗎?古人怎樣斷句?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如今的標點符號堪稱聊天的摩斯密碼早就跳脫了常規語言用法的含義當然還有另一種,
  • 中國標點符號的發展史:古人真的不使用標點,不標註符號?
    ——韓愈《師說》在中學學習這篇課文時,老師特別強調了「句讀」〈jù dòu〉兩字,並且補充說,古時候沒有標點符號,人們要斷句只能憑語感來「破讀」。其實,在學習這篇課文之前,我就隱隱約約地知道,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標點符號是晚清民國時期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從西方引進的。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肯定地認為,中國古代沒有標點符號。
  • 表情包時代,你還在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嗎?
    」因為這個感嘆號,收到了來自對方領導的郵件:「請你注意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如果不知道用什麼標點符號,可以用微笑表情來代替,以後請慎用感嘆號發郵件!」從此以後,蛋殼就很少很少使用這個「!」了,郵件裡再也沒用過。
  • 標點符號使用的常見誤區,這些錯誤你犯過多少?
    【導讀】標點符號作為中文的一部分,從小我們就會學習標點符號的使用方法。但除了考試和寫作文湊字數之外,我們並沒有感覺到標點符號的重要性,對於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方法也會經常忽略。一方面原因也是由於標點符號的使用規範的確有點繁瑣,所以導致大多數人只會用「逗號」和「句號」。
  • 二年級複習別忽略標點符號!語文老師整理出全書易錯標點!可列印
    二年級語文園地部分的「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容易被忽略的知識細節,結合班裡孩子們的掌握情況,第1次老師熬夜整理出全冊孩子課文中的一撮標點符號,希望幫助更多的孩子更高效的複習。在孩子們做練習題的時候,我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拋開語文園地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三個例句,一旦測試題中出現了課文中的一些句子,尤其是標點符號使用比較特殊的,孩子們多數都會答錯。比如「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麼開心!」孩子們一看是表示感嘆的語氣詞「啊」,很容易就填上感嘆號。但是,由於句子沒有說完,中間用逗號,「是那麼開心」後面才要用感嘆號。
  • 英文論文中的標點符號你用對了嗎?據說90%以上的作者都會忽略……
    在英文論文寫作中,標點符號作為解釋線索,有利於讀者理解文章內容。但是,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引起歧義。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表達觀點和論點,所以在日常寫作過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視!中國作者常見的幾種誤用情況,快來看下你有沒有中招吧!
  • 在沒有標點符號的時代裡,古人是如何進行「斷章取義」的
    導言:眾所周知,我們現今所使用的標點符號系統起源於近代,基本舶來於歐洲。系統而又明確的標點符號的運用,使得我們對於文章的內容有了更為深刻的把握。在幫助理解文義的同時也避免了因為句讀不當而產生了混淆。對於現代人來說,「標點」和「拼音」是幼兒園語文的開學第一課。那麼在沒有標點符號系統的古代人們是怎樣進行文章閱讀的?他們是用什麼方法來精確的把握文意的?
  • 從標點符號看性格:你是什麼標點性格?
    在平時聊天過程中,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在聊天時總喜歡一逗到底,而另一些人就是句號一個接一個,更有一些人每句話都要以驚嘆號收尾!標點符號的使用,也許不僅僅是習慣,更隱藏著某種內藏的性格特徵。你是什麼標點性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標點符號的引進與推行的趣事,魯迅曾要求標點符號算在字數裡
    標點符號正式作為中文書面語的組成部分,在中國還不到一個世紀,自清末以來,中國和外國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沒有標點,漢代以來都是用驚嘆號和下符號表示句子的停頓,到了元朝下符號改為句區號,但是這種符號不能表示詞的性質與作用,經常產生理解上的困難,甚至被誤解。
  • 書名號你用對了嗎——中文文本中夾用英文的標點符號用法
    一首《貝加爾湖畔》不知唱碎了多少人的心。       你知道嗎?英文中沒有書名號。       對於書名、報刊名等,英文將其做為一種專有名詞來處理,採用引號、大寫或改變字型的方式來表示書名,一般書名、報刊名用斜體或者下劃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