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農村老人懸崖邊撿種子,種出2棵稀有樹,6年後有人出價10萬

2021-02-07 黃河鄉土故事

周六,攝影師一行人冒著大雨來到了山西省晉南稷王山區採風,我們在一個叫西村的地方遇到一位老大爺,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們說,村子裡有一位郭姓大叔,在家裡種植了一個奇花異果園,裡邊很多稀有植物,2棵6年生的稀有樹種,10萬元也不賣,建議我們去拍拍。

按照大爺的指示路線我們尋訪到了郭大叔的家,不巧的是他外出了,他的老伴王大媽在家,聽說我們想參觀她家的植物園,大媽很高興直接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只有2分大的園子裡,她站在園子裡給我們開始介紹裡邊的品種。

王大媽說自己園子裡都是一些很少見到的稀有植物,最珍貴的當是這兩棵6年生的「翅果油樹」,曾經有人出價10萬元她也沒有賣,這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你們可以在網上查到,它的珍貴就是「翅果油」被稱作生命之油,這個樹種只有在山西省晉南山區有少量生長。

攝影師問過度娘,她是這樣介紹的;翅果油樹是中國特有種,在1999年8月4日被列為國家2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主要分布於山西南部的低山和丘陵區以及陝西秦嶺北麓的戶縣,是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翅果油脂中亞油酸含量高達45.2%,能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的沉積,增強管壁的堅韌性,從而可以防止和治療高血壓,高血脂,血管硬化等病症。

圖為樹下掉落的翅果。

說起這兩株翅果油樹的來歷,王大媽打開了話匣子,她說裡邊有故事,她的小叔子是老伴的同母異父兄弟,她和老伴都是古稀之人了,可是小叔子比他們小10多歲,小叔子這人命運多舛,小時候很聰明,人卻有點怪,當年考上了大學卻沒有去查分數,錯過了上大學的機會,當過農村民辦教師又沒堅持下來,後來出個事故雙腿摔成殘疾,現在還離不了雙拐。圖為翅果油樹的枝葉。

當年為了幫著小叔子看腿病,郭大叔和王大娘兩口子沒少操心,在醫院治療效果不好,他們聽說山上有「接骨木」有效果,就上山挖回「接骨木」,希望能幫著小叔子恢復行走,就這樣他們種植開始各種稀有樹木,慢慢的成了一個植物園。

7年前運城市組織農民去臨汾的呂梁山區參觀學習,郭大叔和王大娘聽說有樹木種植的內容就一起去了,聽說了「翅果油樹」的藥用和經濟價值後,就從當地的懸崖邊上撿回一些野生的翅果種子,在自家的園子裡種植上了,種的不少可是只出來了2棵小苗,在他們的盡心照顧下長到現在碗口粗。

大娘說自家植物園中的2棵「翅果油樹」成了鎮園之寶,引來了很多人來參觀,也有人出高價想購買,都被他們拒絕了,「翅果油樹」引種成功不容易,萬一移栽出了問題,他們的心血都白費了,既使有客人出價10萬元想移栽到北京去,他們都不答應。

「翅果油樹」因為是野生樹種,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繁殖難度大,王大娘說自己能種出2棵樹來很有意思,有人說這是一雄一雌,這是野生樹種的特性,為的就是能提供遺傳的條件,她仔細觀察過兩棵樹開花還是有一點小小的區別的。

王大娘說雖然種植稀有樹種的初衷是想幫著小叔子恢復身體,可是效果不佳,卻帶來了意外的收穫,小叔子看到滿園的稀有樹種,精神愉快,現在自己在家裡自學美術,繪畫作品已經有相當高的水準,經常受到市裡老年大學專家老師的讚揚,她和老伴看在眼裡喜在心頭,也算對他們一番用心有了個交代。

郭大叔和王大娘將「翅果」種子收集下很多,他們相信既然能種出2棵就能種出更多,小苗木可以出售給喜歡「翅果油樹」的人。據大娘說2分大的植物園中奇花異草稀有樹種有幾十種之多,他們為擁有2棵國家二級保護稀有樹木而自豪。各位你見過「翅果油樹」嗎?歡迎留言。【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關注】

相關焦點

  • 宣城:有人出價150萬 也沒買走這棵古宣木瓜樹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宣城市植物園南門有一棵百年歷史的宣木瓜古樹,這是一位市民捐贈給植物園的。這位市民叫馬世寬,這棵樹是他30多年前從農村移栽回自家的,多年來得到了他的精心培育。有人出價150萬馬世寬都不願意賣,卻將這棵古樹捐贈給了宣城市植物園。相伴30年的古樹和自己分開之後,馬世寬一直不忍去看望,得知古樹一切都好,他決定去看一看。
  • 教授長江邊撿「長江玉」 有人年入30萬
    1月2日,2018年元旦第二天,位於長江邊的重慶江津區德感鎮古家沱段,來自重慶和江津本地的兩組共三個撿石人,在德感鎮草壩村一個巨大的卵石山上轉悠,成為這個凋敝的江灘上難得一見的身影。
  • 山西農村8旬老人4年寫出91萬字巨幅書法作品,有人出價16萬,不賣
    圖片上這位樂呵呵老人名叫李章,今年80歲了,老爺爺是山西省絳縣人。老人家在農村當了一輩子的農民,現在一個人獨自生活在自家的老院子裡,老爺爺老有所樂,4年了用毛筆玩書法,寫成了一部巨幅作品,有人出價16萬,老人家不為金錢所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
  • 老人把木屑撿回家,6個月後廢品變藝術品,出價100萬被一下買光!
    俄羅斯就有這樣一位老人,那些廢棄的木屑在他手裡轉眼間就成了價值高昂的藝術品。這位俄羅斯老人是當地家具廠的一名員工,今年已經有六十多歲了。有一天,這位老人在工廠周圍散步時,看到了有許多紅木加工過後留下來的木屑。當看到這些木屑時,這位老人突然產生了靈感,他打算用這些木屑來製作藝術品。
  • 7旬老人拿紅蘋果給陌生人,吃完掏錢說是小看農村人,啥情況
    導讀:7旬老人拿紅蘋果給陌生人,吃完掏錢說是小看農村人,啥情況粗粗算下來有十幾年時間在蘋果採摘季節沒有回過老家,今年是多年來第一次,老家是蘋果種植基地,家家戶戶有很多果樹,回到農村,三鄰四友挨家挨戶轉一趟,能夠真正體會到瓜果飄香是金秋最珍貴的饋贈
  • 林清玄文章《懸崖邊的樹》,是回憶父親和恩師。
    他的父親和他的恩師已經不在了,但林清玄還能看見在最陡峭的懸崖邊,還長著翠綠的大樹。正是這兩棵懸崖邊的大樹成就了林清玄人生的理想。懸崖邊的樹通過林清玄說懸崖旁邊的樹,我想起了一首現代抒情詩《懸崖邊的樹》。現代詩人曾卓這首詩的是一篇看似平淡卻十分清新、獨特的佳作。
  • 農村一棵不起眼的樹種子,卻是失眠者、便秘者的救星
    可是在農村有一顆不起眼的樹種子,卻能解決現代人的兩大難題。現在人面臨最常見的兩大亞健康狀態,應該就是失眠和便秘了。大家應對失眠和便秘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的,有吃藥的,有念經的,可是很多都不得其法,那麼不妨試試這棵樹的種子。這種樹在農村很常見,在城市也很常見,一般的綠化帶也有種植,只不過它的作用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它就是側柏也叫扁柏。
  • 26·周末薦詩丨曾卓:懸崖邊的樹
    懸崖邊的樹/曾卓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本期再次推薦一棵樹:懸崖邊的樹。只要記住它是一棵樹,在懸崖邊就行了。雖然那棵樹「孤獨地站在那裡」,不免「顯得寂寞」,然而又表現出異常的「堅強」,在人們覺得它即將跌入深谷時,樹顯得那樣地孤獨而又無助,它似乎被喧囂的世界所遺棄,只能默默「傾聽遠處森林的喧譁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作者如此寫一棵樹,我們不難相信,其實就是要寫生命,寫自己。「世人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 大爺上山撿到大型「豬肉石」,有人出價10萬被拒,專家鑑定後如何
    然而,即使豬肉的價格很高,也不會賣到10萬元。你見過豬肉賣10萬元嗎?有一個大爺,在山上撿了個大「豬肉石」,有人出價10萬元不賣,那個專家最終的鑑定結果到底是怎樣的?讓我們來看看。爺爺不小心撿到了「豬肉石」今天,我們要談談一個大人物。有一次,這個大個子碰巧去山上,發現了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很大,遠看像一塊豬肉。
  • 我們都是「懸崖邊的樹」
    原創浪讀靜齋主昨晚閱讀完畢王德威先生的《懸崖邊的樹》,受益頗多。在書的最後,德威先生再次引用曾卓老師的同名詩作「 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 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 平原的盡頭 臨近深谷的懸崖上 它傾聽遠處森林的喧譁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獨地站在那裡 顯得寂寞而又倔強 它的彎曲的身體
  • 農村7旬老人在寒風中採摘「女貞子」,背後原因讓人無奈
    近日,攝影師在山西省晉南農村的一條鄉級公路上遇到了一位在寒風中採摘樹籽的老人,老人姓高,今年已經72歲了,當天這裡最低氣溫是零下8度,高大媽為何要冒著寒風採摘這路邊的「樹籽」,我們聽聽老人怎麼說。高大媽說自己有2個兒子,他們原本在家裡種地,這些年種地不太賺錢,都外出打工去了,家裡的10多畝地現在就是自己和老伴一起耕種,有果樹核桃樹,還種了6畝的白菜,今年果樹桃樹收了4萬元,6畝白菜不慎全部凍爛在了地了。
  • 詩歌《懸崖邊的樹》英漢雙語
    懸崖邊的樹 作者 曾卓漢譯英 周柯楠A Tree on the Edge of a Cliff By Zeng Zhuo懸崖邊的樹不知道是什麼奇異的風將一棵樹吹到了那邊━━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I don't know what strange wind Blew a tree to the cliff At the end of the plain Near the deep valley
  • 農村發現300年前「土豪院」,有人出價10萬不賣,看看是個啥樣子
    山西省平陸縣農村有個特色民居叫做地窨院,也叫地坑院,地窨院子一般是在地平線以下建造,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當地農民都已搬出地窨院子,目前能住人的少之又少。近日攝影師在張店村就發現了一個上個世紀初期的「財主」地坑「豪宅」,裡邊還居住著一位7旬老人。
  • 漳州春建村2棵古樹杉榕同株 相生相伴30年
    油杉上長出榕樹,相伴相生在漳浦縣官潯鎮春建村,2棵古樹杉榕同株,相生相伴,已有約30年的時光。村民視為社樹,悉心保護。奇觀: 油杉樹冠長榕枝這2棵奇怪的古樹,長在春建村大厝後社內。一棵在水泥村道邊,另一棵倚在民房旁,相距約20米,都有10多米高。遠遠望去,樹冠上,榕的枝葉長得很茂盛,可走進一看,榕樹竟是長在杉樹的樹幹裡。村道邊的古樹要3個成人手拉手才能合抱一圈,樹幹早已空心,表皮尚能看出是杉樹。幾枝杉葉旁逸斜出,葉片墨綠。
  • 山西7旬老人鑽研周易46年,獨居公路邊的「風水寶地」,參悟天機
    這位老人名叫樊昭威,今年75歲,他是山西晉南嵋陽鎮農村人,他是個退休老人,每月領著退休金,可是家裡的大房子他不住,7旬老伴他不陪,卻痴迷周易相面和起名字、改名字的"學問",給自己選了一處"風水寶地",在這裡為人相面幫人起名字,成了他退休後的"樂趣職業"。
  • 茶籽油價格高,但是油茶樹卻很少有人種植,為啥?
    這幾年,很多農村人返鄉創業,一般選擇承包土地或者荒山,在裡面搞經濟作物種植,或搞養殖,像種植梨樹、桃樹、柿子樹等等,但有一種樹卻很少有人種植,那就是油茶樹。前幾年,大伯家嘗試種了一畝油茶樹,看看到底能不能賺錢,畢竟在市場上茶油賣的還是很貴的。
  • 「山茶花」懸崖上的樹
    那懸崖上的雜樹,我們稱之為「崖柴」,耐燃持久,火焰高如酯,紅炭硬似鐵。有時背著大人偷偷在懸崖邊砍得一棵,儘管心驚膽顫,揮汗如雨,利刃卷缺,卻還是如獲至寶。稍直的留著做拗杆或鋤把,沒用的才作燒柴。留下的火炭,置於烘籠,熱灰甕著,提去上學,面對寒冷,可延續一天的溫暖。
  • 8旬老人門前老樹掛滿「豆角」,2萬不賣,留給兒子當禮品送人
    寥寥數語,我們便聽出了2位老人家一定都是個有學問的人,不容分說便和鄢爺爺一起相隨去了他的家。邊走邊說,果然不出所料,我們了解到鄢爺爺是位退休的大學教師,他的老伴也是一位教師,老人家說剛才那個家也是他的新院子,山溝裡的這個院子是他的老宅,這裡是祖上留下的窯洞院落,冬暖夏涼,宜人居住,特別適合老人養老,山溝溝裡現在就是他一戶人家,他和老伴也算是在這裡過著隱居的田園生活。
  • 中國的3棵「寶貝」樹,第二棵被投保上億元,第三棵有警衛看守
    中國的3棵「寶貝」樹,第二棵被投保上億元,第三棵有警衛看守,中國的植被多樣,植物具有清新空氣、綠化環境的作用,一直以來,中國都非常重視植被的保護,尤其是珍貴的稀有植物,今天,小編帶大家來看看中國的三棵「寶」樹,其中一棵投保1億元,一棵有專門的警衛看守。
  • 豪華工程吞吃中山陵 紫金山2萬棵樹遭砍誰是主謀
    當時上山砍樹最高的被判刑12年。  ■周恩來總理參觀紫金山時發現有人砍樹,嚴厲批評說:「國家再窮也不能動紫金山上的一棵樹。」  ■如今,紫金山山體2萬棵樹卻遭遇建國55年來首次大規模砍伐。    最早發現有人在紫金山上砍樹的是黃馬村的村民。村民劉福貴說,8月底就看到有人在林子裡砍樹,也沒見有人管。老宋當時還不相信,「建國55年來沒見誰有這樣的膽子」。  10月24日,老宋和四十餘名曾在中山陵園管理局(下文簡稱「管理局」)工作過的老工人來到上黃馬水庫時,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他們砍樹不是用鋸子,是用大型挖掘機揮動著挖掘臂一路掃蕩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