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訊 圖為野馬健身會所外一片狼藉
□策劃:董鳳龍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潘錫珩陳希朱澤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宋枕濤實習生周院
編者按
6686件!這是去年武漢全年有關健身行業的投訴量,同比增長124%,其中突然人去樓空等問題最突出。健身會所為何頻頻關門?是經營不善還是故意圈錢?相關部門又有何良方醫治此頑疾?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交了數千元辦會員卡、買課,還沒消費多久,漢口一家叫「野馬」的健身會所就突然關門,連日來,多名讀者向楚天都市報投訴此事。
這家健身會所位於江岸區後湖大道眾聯天美國際,2015年開業,2018年元旦小長假的前一天突然貼出一紙告示就關門了。目前,會員們組建的維權微信群裡已有約300人,四處維權未果後,其中28人請了律師欲討回損失。昨日記者了解到,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並定於5月4日開庭。
會員講述
「野馬」關門前還在收會費
14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來到眾聯天美國際商業門面的2樓,漢口野馬健身會所(以下簡稱漢口「野馬」)的廣告招牌還在,但門口一地碎磚頭,一臺殘缺不全的健身器材被扔在門外,卷門裡的大門被水泥封住。
大門旁的牆上貼著一紙告示:本會所因經營不善破產倒閉,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停止一切經營活動,會所無力承擔房租水電,也無力退還會員會費……經協商,另一家健身會所將無償接收所有會員。落款日期為2017年12月31日。「關門前一天還在宣傳,教練和銷售人員四處拉客戶。」宋女士對記者說,2016年到2017年,她孩子在這裡學了一年多的跆拳道。2017年10月,她又交了2018年全年的課程費用,但一節課都沒上,健身會所就關門了。「說是經營不善倒閉,但我們了解到他們的經營情況並不差。」參與起訴的會員黃女士說,事後,會員們和被欠薪的教練共同保管了漢口「野馬」的相關資料,查帳發現經營狀況還算正常,最多時一個月營業額有20多萬元。「去年雙11和雙12,他們還在瘋狂促銷,用各種優惠吸引會員買課,一些會員少則交了一兩千,多則上萬元,但沒多久就發現被騙了,有人一節課都沒上。」黃女士說。
離奇經歷
女子連續被三家健身房坑了
「這是我遭遇的第三家突然關門的健身房了,前後損失了兩三萬元。」參與起訴的寧女士說,2010年她在楊汊湖一家健身房交了2000元辦會員卡,去了沒半年,健身房就關門了。後來,她又在漢口花園附近一家健身房辦卡,只去了一次就關門了。「2015年夏天漢口『野馬』開業,我又交2000多元辦了年卡。」
2017年夏天在教練勸說下,寧女士花1588元購買了一種特權卡,還額外交了7200元買了36節私教課。去年11月教練說有活動,她又買了2880元私教課。12月底,私教說年底了要衝業績,於是她又買了近千元課程。前後一共交了 1萬多元,她只上了幾節課,去年12月30日健身會所就關門了。不得已,她和幾名會員決定聘請律師走司法途徑維權。
老闆回應
辯稱自己不是「圈錢跑路」
經多方聯繫,昨日下午,記者終於聯繫上野馬健身會所負責人魏寧。他表示,自己已在重慶上班,並沒跑路,手機一直開機,也沒換號。「警方的傳喚我隨叫隨到,我也曾把經營帳目和銀行流水都交給警方。」「經營該會所兩年多,沒賺到錢。」魏寧稱,從去年10月起,因周邊新開了幾家健身房,競爭太激烈,健身會所經營出現困難,他想盡辦法自救,四處找投資人,或找其他經營者合作,都沒成功。
採訪中,魏寧再三強調自己「不是跑路,不是詐騙」。他說,關門前三個月,會所的營業額分別是10萬、7萬和3萬,平時一個月有二三十萬,「如果我想跑路,完全可以低價促銷,收一大筆錢再跑」。「我為會員們找到了繼續健身的地方,由另一家健身房全面接盤。」魏寧表示,他為會所前後投入了260多萬元,不僅沒賺錢,還欠了100多萬元,總共虧損400多萬元,對會員們的退款要求,他實在沒能力滿足。
律師說法
用公司剩餘資產賠償會員損失
湖北維力律師事務所程驥律師為會員們代理此案,他表示野馬健身會所單方面貼出公告,將會員轉移到另一家健身房,但會員們繳納的會費等,並沒轉移到新的健身房,也就是說其在合同關係中沒履行自己的義務,屬根本違約行為,按法律規定,要退還相關服務費用並承擔違約責任。「就算確實是因經營不善虧損,經營者也應承擔相應責任。」程律師介紹,接下來他們將依法了解健身房當初在工商登記時,註冊資金是否足額,此外還要確定公司股東在經營過程中,是否存在對公司資產進行出逃、轉移或混同的問題,如果有,就要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本案訴訟中首先要把會員們要求退還的會費,形成債權關係確定下來,然後通過公司剩餘的資產、股東的出資等,賠償會員們的損失。」程律師說。
延伸
突然關門的健身館不止「野馬」一家
近一年來,僅本報刊發的健身房突然關門甚至老闆跑路的報導,就有十餘篇。近日,記者也接到了不少類似的投訴。
11日,提起武昌白沙洲合富金生建材城的「新健身生活館」,家住武泰閘的洪先生就氣不打一處來。2017年3月,他和幾位朋友一起,每人花了1700元,買了該健身館3年期的「創始會員卡」。2017年12月,健身館突然關門,老闆說是「停業整頓」,至今仍是大門緊閉。
11日下午,記者來到該館原址,走廊上還掛著該店1周年慶的籤名牆,被人噴上了「維權QQ群××××」的大字。記者入群了解到,有近千人辦了該館的會員卡,其中不少都是3年期會員。
市民馮女士也投訴稱,去年5月,她在武昌復地東湖國際小區的「健客時代健身會所」,交了8800元私教費買課。該會所去年7月開門營業,可過完年就關門了,自己的卡上還有5500元餘額。
工商部門介紹,該會所是由武漢天策健客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營,春節後陸續接到市民投訴,涉及會員100多人,預付卡餘額80餘萬元,3月2日工商部門依法將該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並將3名股東的身份證信息提供給公安部門,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