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將近,國人又將迎來旅遊高峰。不過,近日頻頻傳來的國內景區門票漲價的消息,已經讓計劃出行的人們皺起了眉頭。景區門票價格竄升不止,遊客「望門興嘆」。景區依賴高價門票賺錢是中國特色還是全球通行?新浪財經一一為你歷數,看看各國知名景點如何收費。
通過對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新加坡、美國和印度的知名景點做調查,我們發現在英國,少數收費景點如英女王一家的住所白金漢宮,其門票價格還沒有國內景點黃山的門票貴;而法國紅磨坊門票標價150歐,導遊卻以200-300歐元的價格買給遊客;德國新天鵝堡的網站上直接說,門票收入少的可憐,希望獲得有錢人的捐贈。
新加坡景點多數人造,連最著名的魚尾獅像也是某個傳媒老大出的主意;日本東京塔在傳統節日裡,對穿和服的女孩免門票;美國今年設置了17個全國國家公園免費開放日,迎各方來客;印度泰姬陵的門票內外有別,對外國遊客收費比本國居民多幾十倍,許多景點缺乏修繕,鳥屎滿地。
英國:公共財政支持景點免費開放
來到英國,首先說說女王一家的住所白金漢宮。在門口的廣場逛逛,看帶毛絨帽子的衛兵換崗是不用門票的,門口的聖詹姆士公園也是免費。白金漢宮中,只有真正內部的女王府邸是收門票的,成人票是18英鎊一張,換算成人民幣約是184元,還不及黃山旺季門票230元。
但是請注意,不是啥時候都可以買門票到女王家裡參觀的。畢竟人家還一大家子住裡面呢。一般開放的時候是夏季,這時女王一家多不在倫敦,而是在溫莎,或是法國休假。
再說說英國的博物館。大英博物館是全球最頂尖的博物館,從創建伊始就對免費公眾開放。除了大英博物館,Tate現代藝術館,V&A博物館,以及自然歷史博物館,科技博物館等一流的博物館也都是免費的。不過,每個博物館進口都會有數個醒目的透明捐款箱,會上書「請捐×鎊」,一般最少也要3鎊。但是捐不捐完全隨意。
英國共有2500家博物館,其中凡是受到政府公共資金資助的博物館都向公眾免費開放,所以,除了國家級頂級博物館之外,類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頂尖學府的博物館也都免費,當地政府支持的博物館(例如蘇格蘭愛丁堡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免費。這些博物館除了可以收到政府資助,還可以收到企業贊助和私人捐款。如果是大學博物館,校友的捐款也很客觀。
此外,同樣受到公共財政支持的英國的皇家公園,如聖詹姆士公園、海德公園、和里奇蒙公園都是免費。不過,像倫敦塔、溫莎城堡、愛丁堡等完全獨立於公共財政的景點,入門費可不菲,都在15到20鎊之間,僅倫敦塔2009年一年門票收入就達10億英鎊。
法國:博物館對26歲以下居民免費
提到浪漫之都法國巴黎,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艾菲爾鐵塔了,乘坐電梯登塔有兩種方式:上到塔頂價格是14歐元,上到中間平臺是8.5歐元。其他的知名景點,如羅浮宮門票是11歐,凡爾賽宮的門票是15歐,巴黎聖母院則不設門票。
不過,包括羅浮宮,凡爾賽,楓丹白露凱旋門等博物館,不管票價多少,對26歲以下的歐洲居民都是免費的。當然也包括所有在歐洲留學或工作的中國人。
此外,每月第一個周日和每年一次的博物館之夜,巴黎所有博物館免費,還開到夜裡12點。每年的遺產日所有景點免費還可以參觀總統府總理府等。另外還有針對失業者免費,殘疾免費,藝術學校學生免費,老師免費等等。
塞納河上的遊船,標價是12歐左右,但是導遊拿到的票價僅為4歐,他們會以30-35歐元的價格買給遊客。歌舞之城紅磨坊門票標價150,不過也有導遊以200-300歐元的價格買給遊客,大家要提防陷阱呀。
德國:景區主要資金來源於募捐
世界遺產科隆大教堂不設門票,參觀免費。不過登塔則收費2.5歐元,參觀藏品則4歐元。如需導遊另算。迪斯尼樂園的原型、新天鵝堡的成人門票價則為12歐元。
對於世界級文明景點,德國都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和募捐,資金來源也比較多樣化。比如科隆大教堂,主要資金來源是一個叫做中央教堂建設協會的組織,有1.4萬名會員,會員會捐錢給大教堂。相關宗教機構也會捐贈,當地市政府和州政府也會資助。另外,社會捐款也是教堂資金來源之一,可以在線捐款,最低1歐元,超過200歐元可以開發票。好玩的是,教堂還得到了博彩業的資助。
而新天鵝堡就是由德國拜仁州一個專門管國立宮殿、花園和湖泊的機構負責。拜仁州是德國最富有的州,對著名的宮殿、城堡、湖泊也不遺餘力地投錢。新天鵝堡也能在線捐款,不計數額大小,高於200歐,開捐款證明。
因為這是文化遺產,當然讓更多的人接觸、了解、體驗才能激發人們保護的目的。否則沒有意義了。由此可見,德國景區基本上不指望門票收入的。新天鵝堡的網站上都直接說,門票收入少的可憐,所以希望人們捐贈,尤其是有錢人的捐贈。新浪財經記者去過的法蘭克福博物館,上面就刻著很多捐贈大戶的名字。
新加坡:景點不設門票拉動消費
新加坡以花園城市著稱,知名景點以聖淘沙首當其衝,這個小島有新加坡標誌之一的魚尾獅像以及亞洲最大的海洋生物館。小島本身不設門票,但是需要乘坐專門輕軌過去,輕軌價為3新幣。儘管不設門票,但是聖淘沙內的其他景點是收費的,如動物園,植物園,濱海灣花園,摩天輪,門票均在20-30新幣之間的價格。
新加坡的旅遊賺錢主要是通過整體環境和基礎設施來拉動,如購物商場、高檔酒店、休閒度假村、城市環境面貌,精品飯店等。景區內附近不會瘋狂地建酒店,也不會出現商販扎堆的現象。景區更不會坐地起價,景區內一瓶水也就是超市價。
其實,新加坡大部分景點都是人造的,連最著名的魚尾獅像,也是當時某個傳媒老大出的主意,精雕細琢一番,再加上美好的傳說故事來吸引遊人。總結就是,既然不能靠山吃山,那他們就自己造個山。布置得精緻漂亮,服務得妥妥貼貼,走現代化路線,一樣是可以賺到錢的。
數據顯示,新加坡2012年第一季度旅遊觀光業收益呈上升趨勢,總收入達58億新元。其中,新加坡旅遊酒店的住宿收益增長最快,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22%,達到12.7億新元(1新加坡元約合0.797美元);遊客購物總開銷為11.61億新元,觀光及娛樂開銷為14.86億新元。
印度:景點門票價內外有別差異大
印度門票實行裡外有別。世界遺產景點一般是外國人250盧比,印度人20盧比,非世界遺產外國人100盧比或150,印度人10盧比。不過,泰姬陵因為太出名,要大砍一下外國人。所以,泰姬陵對外國人的門票是750盧比,印度人是20盧比。價格直接體現在門票上,750盧比是和國內景點一樣一張漂亮的彩頁,而20盧比是一張小紙條。
印度景點商業化色彩比較淡,進泰姬陵只能帶水,餅乾或者其他什麼食物的都不允許帶進去的,景區裡也提供免費的過濾凍水供遊客飲用。而一出泰姬陵南門有條街賣紀念品,也是相當便宜,一張明信片相當於人民幣5毛錢,印度小孩子還會蜂擁而上來搶客。
印度多數歷史景點是由一個叫印度考古協會的政府機構管理的,其目的是維護和研究。門票也是由這個協會收取,收入用來對景點進行維護。儘管如此,在印度,很多景點只是開放,卻不怎麼修葺和維護。比如在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新浪財經記者看到一個精美的老門木被靠在走廊邊還覆蓋了很多鳥屎,博物館內也四處都是鳥屎,館內沒空調像蒸籠一樣,也太過自然了。
印度景點的本國遊客不多,印度人的公共去處比較普遍是寺廟,免費還有東西吃。但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大大推動了印度旅遊業發展。旅遊業是印度最大的服務業部門,佔GDP的6.23%,僱傭人數佔全部僱傭人數的8.78%。2011年,到印度旅遊的外國人有618萬人數,獲得167億美金的外匯,全球排名17位。
日本:門票變為對寺廟布施的謝禮
日本比較有名且為國人所知的景點主要是富士山、東京塔、皇宮、金閣寺等,其中,富士山和皇宮是免費的,富士山在非特殊情況(比如暴雨、暴風或有地震預警等)下對公眾開放,只是參觀皇宮需要提前預約。富士山上散布著很多小商店、小旅館、咖啡廳等,包括酒井法子這樣的女星,也在上面開了自己的飾品店。
東京塔的門票費是700日元,在一些傳統的節日如女孩兒節等,女孩子穿著和服上去可以免費,不過,男生一般就沒什麼優惠。京都金閣寺是日本最值得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門票是成人400日元,小、中學生等為300日元。
在日本,收費景點的門票往往印有景區風景照、票價、地圖或注意事項等,有些遊客有收藏另一半門票的習慣,或夾在紀念相冊裡作為「旅行的回憶」。但京都的兩個人氣景區——金閣寺和銀閣寺,卻很應景地將符紙作為門票。如金閣寺長為25.4cm、寬為8.5cm的符紙上,印有「金閣舍利殿御守護」和「家內安全」「開運招福」的字樣和紅印,為遊客提供「旅行的回憶」的同時,收費和門票的概念也變成了「對本寺布施的謝禮」。
美國:國家公園今年有17個免費日
美國有392家國家公園,公園都是沒有圍牆的野外環境,一片自然風光,大家可以直接想像成探索頻道或者國家地理記錄片。對於在園內停留7天以內的遊客,這392家公園收取3美元到25美元間不等的門票費用。
在美國最著名的黃石國家公園,對於非旅行團的遊客,每輛私人車輛收取入門費25美元,每輛摩託車或滑雪車收費20元,16歲以上遊客若是騎單車或步行或滑雪進入公園,則收費12美元,繳費後遊客可以在公園內停留7天。
不過,美國今年就宣布,2012年所有的國家公園有17個免費開放日。在免費開放日期間,負責管理392個美國國家公園的國家公園管理處將向遊客免去所有公園門票費用,包括MLK周末(1月14至16日),國家公園周(4月21〜29),戶外活動日(6月9日),國家公共土地日(9月29日),和退伍軍人紀念日(11月10至12日)。
許多公園的附屬行業,如酒店、餐廳、禮品店和其他服務,也將在免費開放日提供特別優惠服務。美國國家公園裡也有額外收錢項目的,比如大峽谷的U型透明走道,因為建立這類娛樂設施是企業和州政府合作建立,收取的費用也要上交一部分給政府。
中國:景區的門票經濟難撼動
近日來,許多國內景區都宣布門票漲價,比如峨眉山風景區將在半年後將旺季門票從150元提至185元/人次,淡季則上漲20元至110元/人次,漲幅在20%左右;山東蓬萊閣門票5月份從100元漲價到140元,漲幅40%;揚州瘦西湖風景區門票將從10月10日其漲至120元,比之前淡季、旺季價格分別上漲33%-100%。
國內大部分景區自負盈虧,長期依賴門票收入,形成「門票經濟」。規則方面,門票價格由景區自己擬定,提交當地上一級發改委審批即可,並無有力的約束管理機制;甚至在部分地區,景區成了地方政府「小金庫」。門票漲價止不住,公益性更無從談起,類似黃山230元、張家界(9.25,0.03,0.33%)245元這樣的高價門票阻擋了普羅大眾的腳步。
國內也有好例子,西湖於2002年免費開放,此舉迅速拉動杭州市餐飲、酒店以及旅遊周邊服務行業。受其利好,2011年,杭州市旅遊總人數達到7487.2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為1191億元,是2002年的四倍。不過,目前西湖仍是獨苗一個,國內其他知名景點少有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