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一書講述了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故事的主線還是在於地球文明的各個陣營採取的策略和行動。在《地球往事》提及了三體文明的專篇,從這條線讓讀者更能獲悉三體文明的生存環境是如何惡劣,也側面反應出三體向太陽系進攻的緣起。
到了《死神永生》,正當地球人陷入澳大利亞慘劇時,萬有引力號發出黑暗森林廣播,讓三體文明匆匆撤退。兩個文明幾百年的對峙、威懾、危機從此落下帷幕。
隨之而來的是黑暗森林打擊,三體文明母星被不知名的文明給摧毀。而太陽系被歌者文明給二維化。分別失去家園的兩個文明僅剩一點薪火繼續在浩瀚的宇宙中存續、發展。
作者劉慈欣用了一個專門的篇章《掩體紀元67年,銀河系獵戶旋臂》描寫了歌者文明發出二向箔的過程。文中因為是以第三個文明的角度來敘述的,顯得格外隱晦。下面我將解讀原著中這個片段的知識。
歌者的經歷
所謂歌者文明,其實是讀者的自定義。這個文明並不叫做歌者文明,文中同樣也沒有正式的稱呼。這個文明是一個科技程度比三體文明還要高一層次的外星種族。
歌者只是該文明的一個個體的稱呼,像三體文明中的1379號監聽員,同樣是一個崗位卑微的基層工作人員。此歌者的主要工作是「翻閱坐標數據」,一旦發現有其他的文明,依據黑暗森林的法則,進行毀滅。
這個工作是枯燥的,所以歌者經常自娛自樂,要麼唱唱童謠,回顧過往美好的時光,要麼判斷坐標的誠意來增添一點樂趣。
在宇宙漫遊中,歌者先是發現了一條長膜廣播,即是三體的存在。他取出了質量點,把目光注視坐標所指的星星,正當要投擲時,主核發來清晰的畫面,原來該坐標已經被清理過了。
「三個星星少了一顆,有一片白色的星塵,像深淵鯨的排洩物」,說明三體文明已被毀滅。歌者一邊念叨著「真夠快的」,一邊試圖追蹤毀滅三體文明的來源。
一如慣例,歌者還是沒有追蹤到該文明的來源,可見這顆質量點(即地球人所謂的光粒)並不是發自母星,極有可能跟歌者一樣是外出清理的艦隊所發的。
歌者很快就知道了為什麼三體世界會被清理得那麼快,因為三體星球的附近有一片慢霧,這是三體第二艦隊以光速向太陽系出發時留下的曲率痕跡。
按照清理程序,歌者將三體坐標放入了名為「墓」的資料庫,卻意外發現了三體與另外一個坐標有過三次通信記錄。該坐標被歌者命名為「彈星者」,即地球文明。
像是以上帝的視角,歌者翻閱了兩個文明的對話文本,感覺難以置信。這是歌者第一次遇見沒有隱藏基因也沒有隱藏本能的文明,即地球這個傻孩子。
接著,歌者又發現了彈星者地球曾對別的位置發出一條廣播,那個位置的星球也被清理了。這裡說的便是羅輯的咒語。被證實的黑暗森林打擊,在羅輯所指的一顆恆星被摧毀後重塑了其唯一正確的面壁策略。
雖然說,滅掉三體的那個不知名文明並沒有隨之滅掉宇宙距離中貼在一起的地球文明,也許是沒有時間細看,也許是覺得沒有必要,反正三體毀滅留下的痕跡必然會讓其他清理者發現地球文明。更有可能是光粒打擊不完全,該文明對二向箔的使用還是比較慎重。
而歌者不一樣。他向長老要了一片二向箔,用力場觸角漫不經心的擲向了彈星者。於是,太陽系被二維化。
歌者文明的背景
從歌者的內心獨白中,可以看出其母世界原本也是一個充滿樂趣的地方,但隨著跟邊緣世界的戰爭後,樂趣就漸漸減少了。
歌者是被母世界派出去的清理員,由主核收集宇宙中的信號,再篩選出有文明存在的坐標,最後讓歌者進行清理工作。
歌者生命體的壽命很長或者是一種可以不斷延續壽命的生物體,在工作了上萬個時間顆粒時間後,積累了一種判斷坐標是否有誠意的直覺。同時,主核也能提供與該坐標有關的歷史記錄、廣播源的方向和時間等等。
在宇宙中,所謂誠意,即安全聲明。而真正判斷是否有誠意,就連母世界的超核也做不到。可以猜想,就算是高科技的超核也無法穿透低光速帶的黑域。
由於母世界與邊緣世界的戰爭越來越膠著,大眼睛程序隨時關注著戰況,所以當歌者想要啟動大眼睛程序仔細看看地球文明的時候被長老拒絕了。可是在歌者申請二向箔的時候,長老卻意外很順利接受,這讓歌者有些不安。
歌者的生命體像一臺運作的電腦,思想和思維就如同電腦中的硬碟數據,長老立即查閱了歌者的大腦,知道了他不安的原因,默認了母世界的二向化的事情。歌者隨後將腦袋中的不安情緒和記錄點了刪除。
從這些有限的信息中可以得出,歌者文明也曾經是個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世界。在這個文明中,情感都是美好的,沒有仇恨、嫉妒和貪婪。但是恐懼和焦慮是盛行的,這也源於生存危機。
通過童謠推演出,這個文明可以做出無視時間維度的東西,類似雲天明後來的小宇宙。他們的行動不是靠腳來走,而是用飛、漂浮;也沒有手,是使用觸角發力。
歌者所在的種子,即可能是星艦的別稱。在戰爭還未開始時,種子就離開了母世界,探索未知宇宙,清理其他文明。
也就說,歌者文明很早就發展出清理基因和清理能力。
對於一個文明而言,有比其更低等的,自然也有比其更高等的。於是,母世界碰到了邊緣世界。兩個文明的接觸毫無意外的打起來,戰時拖了一萬多個時間顆粒。
在這樣漫長的對戰中,仇恨不斷增加,直到有你沒我的地步。隨著戰事的蔓延,涉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單純用硬核武器或者光粒都無法消滅對方,於是二向箔就被普及到戰爭中。
母世界也即將二向化,這些派出去的種子極有可能無法跟著二向化而被拋棄。這也是歌者不安沮喪的原因。他們終將在這無邊無際的宇宙中繼續飄蕩,自生自滅。
由此可見,歌者文明也僅僅比三體和地球高一層次而已。如果三體對地球來說是主,那麼歌者便是主之上的神。
歌者篇展現的宇宙知識點
一般來說,被廣播的單個坐標最終都會被清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在這個宇宙中,到處存在著比你高一級的文明,尤其是低熵體,清理變成了一種本能。就如同那句「毀滅你,與你何幹」。
一旦發現了別的文明,即毀滅。因為你沒有毀滅它,要麼它將來會毀滅你,要麼會有別的文明發現他,進而再發現你,一起毀滅。
所以,宇宙中充斥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的狀態,黑暗打擊無處不在。於是宇宙的熵值在不斷升高。
歌者說:「宇宙的熵在升高,有序度在降低。」所謂熵值是一種在封閉的熱力體系中不能做功的一定數量的熱能的計量單位。在文中,引入熵的概念設定,非理科生就要懵了。這是啥玩意?
通俗的說,熵越小,信息量就越大,不確定性就越小;熵越大,信息量就越小,不確定性就越大。
在《三體》中,可以簡單的認為,低熵文明相應的知識和技術就比較高。說到宇宙的熵在升高,理解為高熵文明越來越多,混亂無序,可生存空間越來越狹窄。
而低熵體為了存在和延續,就必須要更低。在遙遠的時代,宇宙中的低熵群落比較稀疏,資源充足,隨著發展,站得高看得遠,走得多識得深,演變到現在均進化出隱藏基因和清理基因了。
這裡所提到的基因,即意識。意識到要隱藏,意識到清理。如同歌者文明的文明等級實力情況就是「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這就對應了上文所提到的,歌者吃驚的原因:地球文明雖然沒有清理能力,但是有清理基因,但是居然沒有隱藏基因和隱藏能力。
按照歌者的思維邏輯來講,所有文明達到了清理基因,必然是先要有隱藏基因。當意識到黑暗森林法則,首先是先誕生了隱藏基因,隨後才會產生清理基因。即,我要先藏好,才偷偷摸摸的發出信號,那裡有個危險分子,大神們趕緊去打啊。
而不是像地球文明這樣,我不知道要先藏好,就先大聲喧譁,清理那個危險去,打它打它,難道就不怕自己也被打嗎?
所以,這讓歌者感覺很有趣。在地球這條主線上對應的便是面壁計劃中,羅輯發出的咒語,在別的高等文明看來就是愚蠢至極。
在發出的信號中,長膜用得最多,中膜是屬於通信效率最低的一種,而短膜是高級文明所用來傳遞信息的。三體與地球的通信採用的就是中膜,是屬於比較低級的技術。在歌者看來,這有一種古樸的傳統美。要不是有附帶自譯系統,歌者也發現不了這個不可思議的對話。
歌者認為,地球文明知道了自己的坐標已經暴露,那此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把自己裹在慢霧中,即用曲率飛船造就一片黑域,發出宇宙安全聲明。那樣就沒有人會去理他們。
也就是說,地球文明既然有了清理基因,正常邏輯下,肯定馬上做好隱藏。而且時間完全夠發展出隱藏能力。但是地球文明並沒有這樣做,還無動於衷,這讓歌者認為地球比三體更危險。
因為,一個有清理基因的文明,居然沒有隱藏自己,那可見它很有底氣。將來的技術發展更不可估量。可以無視黑暗森林法則的文明,莫不是掌握了宇宙規律武器?
於是,歌者將地球文明定義為一個「進行原始膜廣播的低熵體」。即,一個高等文明的低熵文明,用低級技術的原始膜來欺騙其他大眾文明。而在宇宙中存在著一個可逆定律:如果能看到一個低熵世界,那個低熵世界遲早也能看到你,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危險,相當危險!
若是有地球人知道歌者的想法,估計要哭暈在廁所。不是我們不想隱藏啊,而是我們有聖母程心呀!
後來,關一帆說道「所以,太陽系受到的維度打擊是頂級攻擊方式。怎麼說呢,這也算地球文明的榮譽吧,動用維度攻擊是看得起你們。在這個宇宙中,讓人看得起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大概是聖母程心最大的貢獻了,將地球文明硬生生地拔高了多個層級,得到高等文明的重視。
而在歌者申請使用二向箔的時候,提到了宇宙很多的區域打擊都廣泛使用著二向箔。從節制到濫用,也正是對應了宇宙的熵不斷升高,有序度下降,宇宙維度逐漸向二維跌落。
側面可以看出,就連歌者這種高等文明在宇宙中同樣身不由己,為了生存,苦苦掙扎。恐懼是安全的保證,歌者感受著其他文明的恐懼,同樣也感受著自己的恐懼。永遠不要低估這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