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臨終前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最高境界」多數人都無法達到

2020-11-29 小牛牛的養生說

林語堂先生曾經用了這些身份來形容蘇軾:「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文豪、大書法家、畫家、造酒試驗家、工程師、皇帝的秘書、酒仙、專唱反調的人、詩人、小丑。「

確實,這位坐在宋代詞壇頭把交椅上的蘇東坡,確實有太多的身份,而最難得的是他總是能在人生不同境遇中,隨意切換自己的身份。

所以關於人生的意義,沒有誰能比蘇軾還說得清,而他在彌留之際為兒子寫的一首《廬山煙雨》,更是在短短28字內,道盡人生的三大境界。

《廬山煙雨》北宋.蘇軾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七絕初讀會覺得有些奇怪,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一模一樣,其實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全詩化用的是禪宗史書《五燈會元》中的禪語,這是杭州靈隱寺高僧普濟編寫的一本禪集。

在詩中高僧將人生分成三大境界: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蘇軾的這首《廬山煙雨》也是有所此意的。「廬山煙雨」、「浙江潮」說的是山和水。

到這裡來時,人們被這山水吸引,來此地不過是想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這時的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此為第一境界。

到達山水前的時候,人們的願望得到了滿足。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自己的期望與現實相符。二是自己的期望與現實不符。

這時人們的心情就會有所變化,或歡喜或失望。各種各樣的想法、思緒匯入腦海,人們就會失去最初欣賞山水的初心,此為第二境界。

當人們經歷了人生中的種種事情,很難再去回憶自己的初衷,再以赤子之心去看待山水,以及世間萬物。殊不知回歸初心,做到心無雜念,才能再次看到山水的真面目,此為第三境界。

人皆渴望悟道、超脫凡俗。然而不經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瞭然人生的意義,所以大說人也只能到達第二境界。當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頓悟,也不在話下。

這位坐在宋代詞壇頭把交椅上的蘇東坡,確實有太多的經典,這本《蘇軾詞傳》收集了蘇軾的各種詩詞,一本《蘇軾詞傳》寫盡一生沉浮,一路坎坷,然後蘇軾卻說「也無風雨也無晴」。翻一翻舊詩,了解他的人生,明白他的豁達。

這本書選取了蘇軾一生所作的詞與傳,難得的是以詞為主題,當今很多的詩詞收集書籍都是以詩為主,詞的的確少見。

辛棄疾與蘇軾並稱為「蘇辛」,曾被譽為「詞中之龍」。提到蘇軾怎能不說辛棄疾呢?辛棄疾是亂世中的抗金英雄,卻以文業著稱天下。辛棄疾本是武將出身,最後流傳千古的卻是自己的文業。

《辛棄疾詞傳》再現了辛棄疾的傳奇一生,這本書參考了大量的史料與文獻,盡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本真。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棒,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6本書活動價僅需79元,也就是2包煙的價錢,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

點擊下圖購買就可品味一生:

相關焦點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其實蘇軾的一生過得也十分坎坷,屢次被貶,挫折不斷,但是他照樣能夠過得很瀟灑,用一種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即便是前一秒深陷苦海,下一秒也能夠談笑風生,實在是令人佩服。蘇軾臨終之前寫下的最後一首詩《廬山煙雨》,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道盡人生的無常!
  • 蘇軾臨終絕筆,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卻道盡人生的三重境界
    蘇軾臨終之前寫下的最後一首詩《廬山煙雨》,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卻道盡人生的無常!可能不了解蘇軾的人對這首詩不太熟悉,寫下這首詩的時候蘇軾已經60多歲了,在經歷了滄桑世事,經歷了一生的顛沛流離之後,此時的蘇軾已經是一位風燭老人,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意氣風發。這首詩更像是人將遲暮,一位老人對於人生更深層次的感悟。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對於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才顯得珍貴。因此這句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說出了很多人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什麼呢?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關於這個話題,千年前的文人蘇軾有話說:蘇軾這一生,有過很多身份。
  • 蘇軾生前最後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蘇軾生前最後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詩歌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比中國人更熱愛詩歌。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
  • 蘇軾臨死前一首詩,短短28字,道盡人生3境界,不少人卡在第2層
    在眾多的文學家中,蘇軾是集大成者,他不僅是詞中高手,而且詩也寫得很出彩,再加上書法、繪畫,似乎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這樣頂尖的天才,在晚年留下了一首詩,也是他一生的智慧總結。臨死前寫一首詩,短短28字提起蘇軾,大多數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詩人,但他還是一個身有官職的朝廷官員。二十歲那年他就考中了進士,稱得上是年少有為,但是他的仕途走得卻並不平坦,做官期間他有過三次被貶的經歷。
  • 蘇軾臨終寫給兒子的詩,28字道盡人生三重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這樣看透世情的蘇軾,將對人生的種種思考都寫進了他的詩詞作品中,本期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蘇軾在臨終前寫給兒子的一首《廬山煙雨》,全詩言簡意賅,富含哲理,短短28個字道盡人生三大境界。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
  • 蘇軾臨終絕筆詩,短短4句,道盡人生3層境界,多數人只能到第2層
    江水悠悠,來去皆成空,我們所追求的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切都是虛幻的夢境,既然是夢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一時間心胸打開,被貶的愁苦也漸漸釋然。中國現代歷史學家錢穆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被貶黃州,本應是他人生一段沮喪的時光,可他卻在身處低谷時,做出了最好的詩詞。關於人生的意義,我想沒有人能比蘇軾看得更透徹了。
  • 蘇軾臨終前一首詩,短短4句,道盡人生三境界,多數人只到第二層
    對於人生境界的感悟,從古至今都有不同的理解。如今,大多數人比較認同中國哲學家馮友蘭所說:"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是從境界的分類而言談的,但是我覺得,關於人生的境界,沒有誰能比古人蘇軾還說得清,他在彌留之際為兒子寫的一首《廬山煙雨》,短短28字內,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首句和最後一句一樣,卻道出人生三重境界
    1101年夏天,蘇軾長途跋涉,身困力乏,腹瀉之後,又遇熱毒,齒間出血不止,竟氣絕而逝。蘇軾在去常州之前,寫給兒子一首《廬山煙雨》,也是臨終前寫的最後一首詩。詩的第一句「廬山煙雨浙江潮」,意指這世界雄渾壯闊,美輪美奐,實在美妙得不得了,因此才有第二句「未到千般恨不消」,總是要不停去追、去求,企圖達到與世界一樣雄渾壯闊、無比美妙。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這句話一經問世好像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不少人引起了共鳴,同時也點出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迷茫與困惑:追求人生價值的正確方式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這個問題,其實千年前的大文豪蘇軾很有發言權。
  • 蘇軾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三大境界
    對於每個人來說,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才顯得珍貴。人間世中苦惱多,不如意十八九,蓋人禍自憂也。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容易。蘇軾的坎坷人生蘇軾人生得意時,他是皇帝的秘書,是專唱反調的人;失意時,他是酒仙,是樂天派、工程師。於是林語堂先生又用「天真的小孩」來形容他。
  • 蘇軾臨終絕筆,留下最後一首詩,僅僅28個字,卻道盡人生無常!
    蘇軾臨終絕筆,留下最後一首詩,僅僅28個字,卻道盡人生無常!這是蘇軾社生前的最後一首詩。在這個時候,蘇軾易經是64歲了。經過數次被貶,一生坎坷流離,此時的他已是風燭老人,早已不再意氣風發。全詩釋義:廬山的煙雨、錢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是會遺憾終身的。可當真的到了廬山下、錢塘江前,看到這煙雨濛濛、潮水湧動,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到了最後它們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這是首七絕詩,但是初讀的時候往往會覺得有些奇怪。
  • 蘇軾臨終前寫下一首詩,暗含人生的三重境界,很難有人到達第三重
    蘇軾是真的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看透世情的他,將對人生的種種思考都寫進了他的詩詞作品中。蘇軾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了一首詩——《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李白蘇軾臨終前各作詩一首,李白豪氣沖天,蘇軾則看透人生
    這一點,可以通過李白、蘇軾臨終前作的一首詩看出來。其中用到的"臨路"被很多人看作是"臨終"。詩大概都內容是,大鵬展翅震動了四面八方,飛到半空結果翅膀折斷了,沒有力氣繼續飛了。不過剩下的風仍然可以激蕩許久,後人知道了大鵬折斷翅膀之後,口口相傳,但是孔子已經去世了,誰又會像當年他哭麒麟那樣為大雁的死而痛哭呢?李白在詩中用大鵬展翅難飛來比喻自己的一生,讓人讀了唏噓不已。
  • 韋應物境界很高的一首詩,詩中14字道盡人生矛盾與無奈,感動千年
    縱觀古今,那些寫出第一流作品的詩人,往往都有著深厚博大的感情,例如屈原、杜甫、蘇軾……這些詩人一張口,真摯的感情就投入了。對此,咱們今天就借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的一首詩作《寄李儋元錫》來做個分析。這是韋應物境界很高的一首詩,詩中14字道盡人生矛盾與無奈,感動千年。讓我們走近它:寄李儋元錫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 蘇軾對人生感悟最深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卻是真正的經典
    ,但面對無法預料和掌握的人生有有幾人能做到&34;呢?他在彌留之際寫了一首《觀潮》送給兒子,短短的28個字,蘇軾把人生的三大境界都寫了出來。觀潮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唐伯虎一首絕命詩,僅28個字,句句灼心,但沒想到還和蘇軾有關?
    唐伯虎一首絕命詩,僅28個字,句句灼心,但沒想到還和蘇軾有關?唐伯虎是明代很著名的畫家,不僅在現代他的畫是千金難求,在當時他的畫同樣是非常的珍貴,唐伯虎的山水畫,那可是一絕。都是很有才情的人。唐伯虎,很早就認識了祝允明,也是因為有才的人互相有吸引力,所以少年時的他,身邊就有了一群很好的朋友。其實在他24歲之前,他的生活還是不錯的。
  • 蘇軾對人生感悟最深的一首詩,雖然只有28個字,卻是真正的經典
    蘇軾的豁達是人生最高境界 都說人生無常,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麻煩,但面對無法預料和掌握的人生有有幾人能做到"一蓑煙雨任平生"呢?他在彌留之際寫了一首《觀潮》送給兒子,短短的28個字,蘇軾把人生的三大境界都寫了出來。 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 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出生死哲學
    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蘇軾臨終前,留給兒子一首詩,看似簡單卻飽含哲理蘇軾一生有很多成就,前半生順風順水,後半生卻坎坷連連。作為宋代最著名的文人大家,蘇軾精通詩詞歌賦,畫畫書法沒有他不會的,他寫出了人生的大道理,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