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人類發明扇子真是為了涼涼啊?

2020-12-14 快科技

每一個夏天,我都會對一個道理深有體悟:我的命,果然是空調給的。

記得小時候為了省電怕著涼,電風扇只開最小檔,甚至不用風扇,奶奶搖著一把蒲扇哄我睡著。

想當年,扇子還是每家每戶消夏的必需品。

學校也只有電風扇呼呼地吹,夏天小賣部的扇子賣得最好,進可扇風,退可遮陽,一把好看的扇子在手,連小哥哥小姐姐們的顏值都有了質的提升……

其實在那些沒有空調的幾千多年裡,一把優秀的扇子,從來不僅僅用來消暑的。為了身體的片刻的舒適,多麼膚淺!

扇子的誕生,其實是為了人類心靈最深層次需求、為了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為了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

最早的扇子是舜時期的「五明扇」,是古代儀仗中用的一種障扇。它是拔了野雞尾巴上的羽毛,集齊了五種顏色製作而成的漂亮扇子。(然而野雞做錯了什麼呢)

五明扇的形狀也並非如今的扇子,它的形狀如「」(《說文》解釋:『闔,門扇也』),也就是扇面像一扇門,需要由他人舉著,圍在身旁,表示廣開求賢之門。

晉崔豹《古今注·輿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


古裝劇裡這些「大扇子」就是用來撐場面的,真沒誰閒得慌用來扇風

周代時,這種障扇的排場還規定了尊卑等級:「天子八扇,諸侯六扇,大夫四扇,士二扇」。

漢代又規定了障扇是帝後的專屬,其它人都不能用,妥妥的身份象徵~

唐玄宗時就更有儀式感了,上朝的時候,要用六柄障扇把天子遮住,等皇帝就坐好了,這些扇子就像舞臺的帷幕一樣「噔噔噔」左右拉開,讓臣子們拜見聖容。退朝的時候,也要先合上扇子,等皇帝離場之後再撤扇,大臣們才能作鳥獸散了。


唐 閻立本 步輦圖 故宮博物院藏

障扇成了撐場面的利器,那普通人用來納涼的正經扇子,又是什麼情況?

古時常見的扇子有紈扇、摺扇兩大類。

紈扇(也叫團扇)盛行於西漢至宋代的一千多年間,邊框和扇柄多為竹製,扇面用白娟繃緊。

西漢成帝的妃嬪班婕妤的《團扇歌》,是紈扇最初也是最好的代言,詩寫道: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借詠團扇,表達自己受趙飛燕嫉妒排擠,擔心被君王冷落,就像秋天的扇子一樣被丟棄。

這個典故一出,紈扇就成了那些深宮裡哀怨、寂寞的的宮娥們的象徵,一直被後世的文藝青年們引用。

有寫詩的,比如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納蘭性德的《木蘭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有畫畫的,如周昉的《揮扇仕女圖》:

 


有唐伯虎的一大堆仕女圖

此外,在紈扇上作畫也是文人們的情趣所在,特別是北宋皇家畫院的畫師,山水、人物、花鳥等題材信手拈來,貢獻了一大批精美的紈扇畫。

摺扇是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韌紙或綾絹做扇面的能摺疊的扇子。


清,竹股燙花素麵摺扇,故宮博物院

據傳在北宋時期由古日本和高麗傳入中國,《宋史》記載,端拱元年(988年)二月八日,倭國僧侶嘉因在汴京(今河南開封)覲見了宋太宗,獻上檜扇二十二枚,蝙蝠扇二枚。檜扇與蝙蝠扇就是指摺扇。

明永樂皇帝很喜歡這種方便的摺疊扇子,此事從宮中傳出,摺扇很快就在全國普遍使用了。


明 宣宗 御筆花鳥 臺北故宮博物院

由於永樂皇帝命令內務府大量製作摺扇,並在扇面上題詩賦詞贈送給大臣。隨後文藝青年們也跟著互贈題詩題畫的摺扇,表喻友情別意。一把題過詩畫過畫的摺扇,也是文化人身份的象徵。


明,文徵明繪 《紅杏湖石圖》扇頁,故宮博物院


明 丁雲鵬畫後赤壁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任薰 趕鵝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清時期直到民國,扇面畫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繪畫的一種重要載體,扇面與卷、軸、冊構成了中國繪畫最重要的四種形式。

無論紈扇、摺扇,統統逃不過文藝青年們的「魔手」。

民國時,杜月笙為了紀念杜氏家祠落成,邀請了社會名流開party,大家也人手一把扇子。


杜祠落成合影。左起:杜月笙、黃金榮、王曉籟、虞洽卿、張嘯林;下:雪豔琴、楊小樓、龔雲甫

不過百年光景,有了空調,扇子不再是納涼的必需品,有了豪車名表大別墅,也無需再用扇子來裝點門面了。

仿佛真的印證了班婕妤的秋風紈扇的預感,被遺落在記憶深處……

相關焦點

  • 你以為人類發明扇子真是為了涼涼啊?naive!
    記得小時候為了省電&怕著涼,電風扇只開最小檔,甚至不用風扇,奶奶搖著一把蒲扇哄我睡著。想當年,扇子還是每家每戶消夏的必需品。學校也只有電風扇呼呼地吹,夏天小賣部的扇子賣得最好,進可扇風,退可遮陽,一把好看的扇子在手,連小哥哥小姐姐們的顏值都有了質的提升……哎不好意思放錯圖了,是這張↓其實在那些沒有空調的幾千多年裡,一把優秀的扇子,從來不僅僅用來消暑的。為了身體的片刻的舒適,多麼膚淺!
  • 扇子的發明,和舜有什麼關係?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說一說這扇子的歷史。說到扇子大家都知道,就是扇風唄!天氣熱的時候,我們都想要涼快,開始沒條件,只能拿一個大蒲扇,後來有條件之後,家裡邊有了電風扇,到現在家裡邊有空調。今天小編得從兩點上來和大家說,扇子的歷史其實特別的不簡單。第一是它的用處不簡單,體現在什麼地兒?呢就是我們今天用的扇子是拿來扇風的,而扇子還有另外的功效,扇子可以作為文化的載體,扇面上寫字畫畫,這就是手工頂級的體現,還是頂級書畫家的技藝的體現。還有一件事,就是扇子它能夠體現威嚴。
  • 沒有空調就用扇子消夏?可扇子根本不是為了納涼發明的
    面對最近的高溫桑拿天,東北空調銷售井噴,買空調的人太多,導致空調安裝師傅根本忙不過來,據說,有的空調廠商甚至安排其他省份的師傅,打「飛的」增援東北……這麼熱的天,沒空調真是要了親命。當年一把扇子對付整個夏天的日子,真是恍若隔世。不過說起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扇子並不是為了消暑而發明的。
  • 冷知識:誰發明了扇子?最常見的摺扇是舶來品?漫談古代扇子文化
    後來到了舜帝時期,舜為了求四方賢人,於是發明了一種五明扇,五代表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五明扇後來也成為帝王將相的一種禮儀用具,不是普通人扇風納涼的。扇子:身份地位的象徵可以說,從舜發明扇子的時候開始,扇子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徵。
  • 扇了這麼多年的扇子,可是你知道扇子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嗎?
    扇了這麼多年的扇子,可是你知道扇子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嗎?關於扇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古代,有一些古書上記載,很古老的扇子是用羽毛製作而成的,用羽毛做成的扇子不僅美觀,而且輕盈可愛,拿起來也不費勁。
  • 小學生發明自動扇子,網友:滿滿的創造力,太有才了
    小學生發明自動扇子,網友:滿滿的創造力,太有才了 2020-07-11 15: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電風扇」和「扇子」英語怎麼說?你認識它,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扇子搖起來了沒?這三個工具沒有準備好的小夥伴,你們到底要怎麼度過夏日呀?那這一期我們就來說說「電風扇」和「扇子」英語怎麼說?你認識它,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為什麼我這麼說呢?我們往下面看吧。1. 「扇子」英語怎麼說?
  • 諸葛亮的扇子,究竟有何秘密?看看是誰發明的就知道了
    諸葛亮的扇子,究竟有何秘密? 而且啊,最精通的就是理科,諸葛亮的木牛流馬其實原型就是黃月英造的,還有諸葛連弩啊等等,都是出自黃月英之手。
  • 當古裝仙女們拿起拿扇子,楊冪景甜真是百媚生!
    說起古裝劇來,道具自然是少不了的,而在這些道具中,出場次數最多的,莫過於扇子了。古裝劇中,很多男子喜歡拿扇子,盡顯風流倜儻;很多美女喜歡拿扇子,盡顯嬌羞動人,無意中增加女子的風韻。美人配美扇,確實,精緻的扇子用在美人手裡,那是別有一番韻味!
  • 那些你沒見過的中國扇子
    羅圈揖~~~)夏天到了,風扇和空調開始上班了,你還會用扇子麼?關於扇子,記憶裡出鏡最多的,是搖著蒲扇下象棋的老伯伯,搪瓷缸裡泡著黃大茶。此外,古裝劇裡有搖著摺扇風度翩翩的公子哥,詩詞裡有握著團扇撲流螢的婉約少女。偶爾,穿旗袍的現代女性,也要在拍照的時候,用扇子遮住自己不太潔白整齊的牙齒。
  • 《我想和你唱》楊宗緯張碧晨同臺 對唱《涼涼》
    本周六晚,《我想和你唱》將帶你走進「情歌專場」,屆時,楊宗緯、張碧晨兩位情歌大咖將再度同臺、深情開嗓,520超治癒、超走心聲線要全面上線啦。前不久,在《歌手》決賽的舞臺上,張碧晨著一身帥氣西服,攜手楊宗緯在萬眾矚目中完成了《涼涼》的live首秀,一開嗓就把人帶入了三生三世的曠世奇戀中。而此次,為回應觀眾的熱切期待,二人特意選擇在520再度同臺,這次四海八荒的網友們又會陷入怎樣的回憶殺呢?
  • 甄嬛傳:安陵容有孕時,甄嬛送她的白玉扇子其實有兩層含義
    導語:甄嬛傳:安陵容有孕時,甄嬛送她的白玉扇子其實有兩層含義!幸運的是,甄嬛再次回宮之後顯然氣場都跟以前完全不同了,而且她早就看透了安陵容的真面目,至於為何遲遲不對安陵容下手,不過是為了想要揪出安陵容背後的大BOSS皇后罷了,甄嬛本以為,安陵容在再次失利之後就無法翻身了,誰知安陵容不僅僅翻身了,甚至還懷上了龍嗣。
  • 那些死於自己發明的人類
    發明家是一個高危職業。 「危險」不僅是要提出一個全新的解題思路,避免與前面所有人撞車,謹慎地設計這種想法,把它從理論變為現實,每一步都如高空走索;危險還在於,你搗鼓的發明之前沒人整過,你自己也沒整明白,未來可能賺得盆滿缽滿,也有可能血本無歸,有的人,甚至還搭上了一條性命。
  • 熊貓寶寶無師自通,拿起樹皮當扇子,這樣的小熊精你也想要?
    天氣晴郎的一天,熊貓寶寶坐在開滿小花的草叢裡玩耍,它背對著鏡頭,在草叢裡用兩隻小爪子不停地忙活著,也不知道它在草地上發現了什麼寶貝~哇,原來是一塊大樹皮,這塊樹皮正好可以拿來扇扇風,大熱天的,用它扇出點涼風來真的很爽呢~只是,大家都想知道,這扇風的動作,熊貓寶寶是從哪兒學來的呢~真是個聰明的小熊精啊!
  • 雅俗共賞的扇子:招風納涼、遮灰避日?你怕是不知道扇子有多雅
    說起扇子,你可能想到廣場舞阿姨手上的舞扇,姥姥手裡夏天用來驅趕蚊蟲的蒲扇,甚至印了小廣告的宣傳用的塑料團扇……你也有可能想到的是文人雅士手中繪有書畫作品的摺扇,《西遊記》中鐵扇公主手裡的芭蕉扇,戲劇或相聲表演時,演員手裡的扇子道具……扇子就是這樣一個兼具雅致與俗氣,既有實用價值又極具審美價值的器物
  • 雅俗共賞的扇子:招風納涼、遮灰避日?你怕是不知道扇子有多雅
    說起扇子,你可能想到廣場舞阿姨手上的舞扇,姥姥手裡夏天用來驅趕蚊蟲的蒲扇,甚至印了小廣告的宣傳用的塑料團扇……你也有可能想到的是文人雅士手中繪有書畫作品的摺扇,《西遊記》中鐵扇公主手裡的芭蕉扇,戲劇或相聲表演時,演員手裡的扇子道具……扇子就是這樣一個兼具雅致與俗氣
  • 塑膠袋真是「人類史上最糟糕的發明」嗎
    當你在大型超市的櫃檯結帳時,收銀員會對你說「袋子2角一個,您要嗎?」,可你家門口菜市場裡的小販卻從來不敢向你要塑膠袋的錢。你對塑膠袋造成了白色汙染好像有些印象,但你的生活又處處依賴它的便捷。2008年的一紙「限塑令」施行至今已有十年。其間圍繞塑膠袋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有人認為限塑令大有成效,同時「限塑令名存實亡」的說法也不絕於耳。
  • 你知道嗎,世界上第一臺空調竟是為了服務印刷機器而發明?
    有人說,人類社會的一切發明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惰性。發明洗衣機是因為懶得洗衣服;發明汽車是因為懶得走路;發明各種智能工具更是為了省事兒。這個小編不否認,科技的發明進步好像都是以服務人類為前提的,但是也是有例外的。
  • 被譽為19世紀最爛的發明,現已成為人類一大害,但你家還依然在用
    今天良哥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發明的事,這兩年隨著我國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發明專利申報可以說是越來越多了。社會的發展促進著越來越多的新發明出現,而新發明的不斷研究也促進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使人類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但是發明這東西真的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帶給著人類便利的同時,也在另一方面為人類社會增添了無數的問題。良哥接下來要給大家講的就是發明帶給人的困擾。
  • 有哪些發明你以為是國外的,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發明的?
    文/有哪些發明你以為是國外的,但實際上是中國人發明的? 大家好呀,今天小編又來為大家講解歷史啦,歡迎各位的觀看~ 最早寫有牙刷的詩句是元代詩人郭玉詩的詩句:"南洲牙刷寄頭日,去垢滌煩一金值"。在那個時候,只有上層人才能夠使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