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託克,匈牙利「怪老頭」·上

2020-12-14 知樂古典音樂
請點擊輸巴託克(Bela Bartok 1881-1945

說起匈牙利的音樂,愛樂者一般都會想到李斯特的六首《匈牙利狂想曲》、勃拉姆斯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特別是音樂會經常拿來做安可曲的《G小調第五號》。但從學術角度來看,這些作品的內在旋律其實是來自吉普賽;而正宗道地的匈牙利民間音樂大約要等到1904年之後,經過巴託克深入採集,在嚴肅音樂領域才得以升華。因此,巴託克被學術界定為匈牙利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

早年生活

巴託克1881年3月25日出生於瑙吉申特米克洛什(Nagyszentmiklos)的村莊,該處現在已經歸屬於羅馬尼亞。父親是當地農業學院院長,擅長彈奏鋼琴,可惜巴託克七歲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承擔起他的教養責任。母親在小學任教,巴託克從小體弱多病,罹患支氣管炎,曾飽受急性肺炎摧殘,還接受過錯誤的脊柱彎曲矯正術。他九歲開始嘗試作曲,十歲在就學地納吉索洛斯(Nagyszollos,後來被劃入俄國領土,如今屬於烏克蘭)開鋼琴獨奏會。為了讓巴託克追隨名師厄爾考(Erkel)教授學習音樂,一家三口(包括妹妹Erzsebet)遷到波茲松尼(Pozsony)定居。他就在此處結識了杜赫納尼(Erno Dohnanyi,以《兒歌變奏曲》著名),成為好友,後來並接替其學校教堂管風琴師的職位。

十七歲時,巴託克雖得到維也納音樂院入學資格,卻依舊選擇跟杜赫納尼一起留在本國,進入布達佩斯音樂院深造。1904年之前,他的作品深受理查·施特勞斯影響,寫過一個規模較大的愛國作品《科蘇特交響曲》(Kossuth)。1904年之後,他對匈牙利民間音樂產生興趣,與柯達伊(Kodaly)合作採集,足跡遍布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卡爾帕提亞(Carpathia),最遠還曾到過北非與土耳其。他的音樂從此植根於民俗音樂中,他自認為民俗音樂的採集是自己對匈牙利音樂的最大貢獻。

傳世佳構登場

巴託克二十六歲時應聘任教於布達佩斯音樂院,由于堅持作曲全靠天賦,無法傳授,他只教鋼琴。二十八歲時娶了學生齊格勒(Marta Ziegler)為妻。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8年匈牙利革命流產(巴託克曾任短命的新政府音樂理事),1920年《特裡亞農條約》籤訂,匈牙利被瓜分,母親居住的地方被割讓出去,此時探親居然還要申辦籤證……這些事情多少都使得巴託克染上了絕望的傷感。他此時所寫的作品節奏沸騰、和聲狂躁。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芭蕾舞劇《木頭王子》、《怪異的滿清官吏》都是代表性的例證。

《藍鬍子公爵的城堡》敘述了公爵的妻子茱蒂絲(Judith)打開了七個房間,前五個房間堆著沾滿了血跡的物品,第六個房間為淚水之河,第七個房間關著三個前妻。茱蒂絲最後決定放棄榮華富貴,只留下孤獨的藍鬍子公爵。巴託克在這部歌劇裡就像穆索爾斯基和德彪西一樣,為自己的母語找到了切實的音樂風格。

《木頭王子》講述:英俊王子由於妖精作祟無法接近漂亮的公主,遂將金髮與王冠掛在木仗上吸引她。妖精將木杖化作人形,公主與木杖共舞,嫌棄王子已無金髮和王冠。妖精又將森林花朵變成金髮、王冠,回到了王子身上;公主轉而追求王子。王子報復,要公主剪髮下跪。此劇管弦樂配器深受德彪西影響,巴託克自己的風格則在木琴伴奏的怪異舞蹈中充分展現出來。

《怪異的滿清官吏》描寫三個流氓利用妓女勾引客人再搶劫他們的故事。第一個上鉤的是老紳士,其次是年輕人,由於沒有什麼油水,均被趕走。第三個是滿清官吏,流氓用燜、刺、上吊都殺不了他,最後妓女哭著抱住官吏的身體,他才流血身亡。劇中部分段落可以聽出《春之祭》的影子。

1923年,巴託克與妻子離婚,再娶學生帕茲託裡(Ditta Pasztory),兩人經常聯演雙鋼琴,而且白頭偕老(帕茲託裡活到了八十歲,1982年才去世)。就在這年巴託克寫出了他第一首暢銷曲——《舞蹈組曲》,此曲係為布達佩斯兩城合併五十周年而作,內容雖然未真正引用傳統民俗素材,卻十足表達了匈牙利、羅馬尼亞和阿拉伯音樂的個性。

這段時間,巴託克以鋼琴家兼作曲家的身份訪問英國,相當成功。1927年底,他的美國之行也是成功收場,單樂章《第三號弦樂四重奏》也得到當地的作曲大獎。1929年,巴託克訪問俄國;1934年,他辭去布達佩斯音樂院教席,但仍擔任匈牙利國家科學院研究員,繼續致力於民族音樂研究。

相關焦點

  • 巴託克,匈牙利「怪老頭」·下
    巴託克的音樂語法顯然和聲愈益清晰,精神日益光輝。遠離家園旅居美國,巴託克依舊拒絕教授作曲,因而經濟拮据。他自尊心強烈,親朋好友想要施以援手的話,只有找藉口委託作曲了。此曲受波士頓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庫塞維斯基所委託,巴託克希望該團百餘名成員人人都是明星,因此在曲中試練木管是否藝術、銅管是否緊湊,弦樂合奏是否完成度足夠高,打擊樂是否精準敏銳,以及群體合奏對色彩及平衡的反映。巴託克曾提到,五個樂章的劇情是:荒誕、嘲諷、悲慘、突然間的間奏(雙簧管纖細的主題被粗野樂隊所演奏的蕭士塔高維奇《第七號交響曲》樂段所打斷,樂隊走後又回到圓舞曲,只是比之前更悲傷)、積極的生命主張。
  • 匈牙利民族樂派的孤獨——巴託克《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1899年巴託克開始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那也是他第一次來到布達佩斯。巴託克性格內斂,不善言辭,並且對匈牙利帶有很深的感情。當時的德語文化圈以及上層人士和貴族都令巴託克感到強烈的不適和排斥,他認為這些人和這些文化的出現都深深的侮辱了純正的匈牙利文化,也改變了匈牙利民族。在對匈牙利社會現狀強烈不滿的情緒下,巴託克發現匈牙利的農村和農民音樂對於他來說有一種慰藉和放鬆的作用。
  • 從李斯特到巴託克 上海國際藝術節奏響"匈牙利狂想曲"
    >>>第18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原標題:從李斯特到巴託克,上海國際藝術節奏響「匈牙利狂想曲」在上海文化廣場,布達佩斯大藝術宮為觀眾帶來開幕演出《巴託克之夜》。與此同時,《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紀念展》也在壹號美術館開幕。從李斯特到巴託克,兩位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呈現出匈牙利豐富的音樂傳統和文化財富。
  • 從李斯特到巴託克,上海國際藝術節奏響「匈牙利狂想曲」
    第十八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匈牙利文化周10月6日開幕。在上海文化廣場,布達佩斯大藝術宮為觀眾帶來開幕演出《巴託克之夜》。與此同時,《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紀念展》也在壹號美術館開幕。從李斯特到巴託克,兩位享譽世界的音樂家呈現出匈牙利豐富的音樂傳統和文化財富。
  • 走近李斯特和巴託克 上海國際藝術節匈牙利文化周揭幕
    原標題:走近李斯特和巴託克匈牙利文化周揭幕      東方網11月7日消息:第十八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匈牙利文化周昨晚開幕。在上海文化廣場,布達佩斯大藝術宮為觀眾帶來開幕演出《巴託克之夜》。與此同時,《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紀念展》也在壹號美術館開幕。  今年是匈牙利著名音樂家貝拉·巴託克誕辰135周年,布達佩斯大藝術宮對巴託克的《藍鬍子的城堡》和《神奇的滿大人》兩部作品進行了重新編排和詮釋,一個月前剛在布達佩斯舉行了全球首演。巴託克的作曲風格融合了古樸的匈牙利民間音樂元素,同時也充滿現代音樂的多變與個性。
  •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
    在巴託克看來,有些作曲家在本民族的鄉村音樂中尋找靈感,用來建立音樂上的所謂民族風格,但只是片面地引用其中的旋律、動機或某些樂思,與自己的風格結合。這不可否認是一種成就,這樣做出的音樂在別人聽起來也確實有些異國風味和情調,但總的說來,這並不意味著作曲家已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 匈牙利民族音樂之魂 ——淺談巴託克音樂創作對中國傳統音樂傳承的...
    在巴託克看來,有些作曲家在本民族的鄉村音樂中尋找靈感,用來建立音樂上的所謂民族風格,但只是片面地引用其中的旋律、動機或某些樂思,與自己的風格結合。這不可否認是一種成就,這樣做出的音樂在別人聽起來也確實有些異國風味和情調,但總的說來,這並不意味著作曲家已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風格。
  • 匈牙利除了李斯特、巴託克等音樂家,還有一個「寶藏樂團」
    李斯特 ©視覺中國匈牙利小提琴家、作曲家約阿希姆與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間的友誼為大家所津津樂道,勃拉姆斯更是將傾心所作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題獻給了約阿希姆。20世紀以來,以柯達伊、巴託克等匈牙利作曲家為代表的東歐學派,在不斷的田野作業中挖掘出民族音樂的寶貴財富並將其展現給世人。
  • 巴託克在「奧賽」
    2011年10月,「哈根四重奏」在上海音樂廳演出過巴託克的一部四重奏作品,深受觀眾的喜愛。最近,巴黎的「奧賽博物館」舉辦了以巴託克為中心的藝術展覽,題為「粗野的快板」,取自巴託克1911年寫的一首著名鋼琴曲。  「奧賽」是美術博物館,怎麼和音樂家沾邊呢?其實在2011年和2012年,「奧賽」兩次嘗試在美術展覽中引入音樂,觀眾參觀展覽時可以聽到馬勒、德彪西的音樂。
  • 上海學生合唱團匈牙利「折桂」第28屆巴託克國際合唱比賽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7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市教委13日透露,在匈牙利舉行的第28屆巴託克國際合唱比賽及民謠音樂節上,上海學生合唱團,一舉奪得童聲組冠軍和匈牙利歌曲最佳演繹獎,驚豔國際舞臺。上海學生合唱團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中國福利會少年宮組建,是代表上海市青少年最高合唱水平的藝術團。
  • 巴託克音樂探勝
    巴託克音樂探勝 第十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兒童音樂會 演出地點] 保利劇院   [演出曲目] 貝拉·巴託克:樂隊協奏曲   演奏:班貝格交響樂團   指揮:喬納森·諾特   主持、講解:待定   [作品介紹]   貝拉·巴託克:樂隊協奏曲   貝拉·巴託克,1881年3月25日出生於匈牙利的納吉森特米克羅什
  • 20世紀初期的音樂之巴託克
    巴託克貝拉·巴託克是匈牙利的新民族主義音樂的傑出代表,他集民族音樂學家、鋼琴家和作曲家於一身。通過對匈牙利民歌的深入考察,他指出「古老的匈牙利五聲音階是中亞、土耳其、蒙古和中國這個五聲音階中的一個分支。」
  • 巴託克 | 為弦樂、打擊樂和鋼片琴而作
    他生於匈牙利的納吉聖米克洛斯(今羅馬尼亞境內)。巴託克(1881-1945)鋼琴家、作曲家、民族音樂學家巴託克6歲開始隨母親學習鋼琴,9歲開始作曲,10歲登臺演奏自作的鋼琴曲。1899-1903年,就學於布達佩斯皇家音樂學院。
  • 嬌小的宓多裡這樣演繹厚重的巴託克
    再進一步自我反省,對匈牙利作曲家貝拉·巴託克我還有所了解的話,那麼,關於生活在19世紀後半段至20世紀前20年裡的捷克作曲家雅納切克,我的認知幾乎全部來自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但我堅信,歐洲特別是德奧作家的小說中一旦出現了古典音樂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一定不是為了附庸風雅。
  • 鮑德溫鋼琴曾與作曲家巴託克有著密切的關係
    巴託克是匈牙利作曲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匈牙利音樂的領袖人物。 有音樂史專家說:「巴託克全部創作的一根導線是熔民間音樂精髓與西方藝術音樂為一爐。」。
  • 雅切克·卡斯普契克與GSO:巴託克《藍鬍子公爵的城堡》
    今天將播放由雅切克·卡斯普契克執棒的廣州交響樂團演繹的巴託克的《藍鬍子公爵的城堡》。「線上音樂季」播出第144天作品名稱:貝拉·巴託克《藍鬍子公爵的城堡》演出時間:2015年6月19日演出地點:星海音樂廳交響樂演奏大廳指揮:雅切克·卡斯普契克
  • 李斯特文獻手稿等揭幕上海藝術節「匈牙利文化周」
    周年,《匈牙利狂想曲:李斯特紀念展》6日在上海壹號美術館開幕。由匈牙利李斯特故居博物館精心挑選的47件李斯特各時期的文獻手稿、歷史照片與雕像等在此間同時展出。   據介紹,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阿萊克斯·西拉西是李斯特的第五代弟子,從師輩口中聽說過李斯特的無數傳奇。為了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呈現李斯特完整的藝術人生,西拉西攜團隊遍訪位於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的李斯特各個時期故居,將身臨其境的體驗結合各自文化語境下的理解融入了此次的展覽。
  • 西安寶麗昌音響與您分享巴託克在音樂上有哪些貢獻
    匈牙利音樂家巴託克( Bela Bart6k, 1881- -1945 )的出生地現在歸屬羅馬尼亞,他早年在布達佩斯音樂學院學習期間,即接觸到匈牙利民族解放運動的人士。從1904年記錄第一首匈牙利民歌開始,他就開始對匈牙利民間音樂產生興趣,這一興趣不僅貫穿了其一生,而且對他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905年,他結識了志同道合的音樂家柯達伊,從此開始了對匈牙利及其周邊民間音樂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 匈牙利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亮相天津歌劇舞劇節
    匈牙利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亮相天津歌劇舞劇節 2014-09-14 21:50:06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天津9月14日電 (記者 張道正)匈牙利作曲家巴託克的經典歌劇
  • 怪老頭筆下的怪老頭
    注情於筆墨紙間,故畫出來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無一不反映著自已的生活感受,雖用筆減省,卻不乏善良、樸素、睿智、幽默;雖怪是怪,可和老人一樣個個活得真實、活得風流!亮點一:百變鐵拐李,不一樣的神仙氣兒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題跋的鐵拐李,總能表達不盡相同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