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他也單刀赴會,卻鮮有人知

2020-08-27 日天雜談

&34;

如果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上有哪些讓人不能忘懷、英豪盡出的年代,那三國毫無疑問名列前茅,一本《三國演義》更是讓三國故事變得家喻戶曉,但藝術加工的背後往往隱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今天日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34;

如果有什麼遺漏和錯誤的地方,也歡迎各位小夥伴補充糾正~

---------------------------------------

說到關羽,人人都能想到那個義薄雲天的&34;關二爺,連古惑仔拜的都是關公。他的故事大家也都知曉很多,&34;&34;&34;&34;&34;等等。而誰又能知道,在三國的歷史上,單刀赴會的其實不止關二爺一人,還有一位豪傑也曾單刀赴會,但卻鮮有人知,而他就是吳國將領——魯肅。

魯肅,字子敬,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可能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說這魯肅不就是個老好人文官嗎,老是撮合蜀吳聯盟,怎麼還能單刀赴會去了?別著急,且聽日天慢慢道來。

演義中的&34;

關雲長單刀赴會,挾持魯肅

演義中,劉備取得荊州之後,孫權派諸葛瑾找劉備討債,劉備說是歸還長沙、零陵、 桂陽三郡,諸葛瑾去的時候關羽不讓他拿,還差點砍了諸葛瑾,劉備也以此為藉口說取了東川、漢中諸郡後再還。魯肅便給孫權獻計。

&34;今屯兵於陸口,使人請關雲長赴會。若 雲長肯來,以善言說之;如其不從,伏下刀斧手殺之。如彼不肯來,隨即進兵與決 勝負,奪取荊州便了。&34;正合吾意,可即行之。&34;

而關羽這顯然看出來魯肅之計,但並不在乎,稱得上是霸氣無比。&34;吾豈不知耶?此時諸葛瑾回報孫權說吾不肯還三郡,故令魯肅屯 兵陸口,邀我赴會,便索荊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來日獨駕小舟,只用親隨 十餘人,單刀赴會,看魯肅如何近我!&34;

到了第二天關羽帶著周倉和幾個人來了,讓周倉扛著大刀,席間據理力爭,跟周倉配合,故意讓周倉說話,把他罵出去,偷偷給關平報信來接應。關羽則一手刀一手挾持魯肅,裝醉,直到坐上船才放開魯肅,嚇得魯肅一臉懵逼。

&34;公今請吾赴宴,莫提起荊州 之事。吾今已醉,恐傷故舊之情。他日令人請公到荊州赴會,另作商議。&34;

然而演義畢竟是小說,有人物形象刻畫和文學加工的因素在裡面,我們再看看正史是怎麼說的。

歷史上的&34;

我們知道陳壽在《三國志·後主傳》中提到蜀國&34;大概是說蜀國的史料遺失了一部分,因此在作《三國志》時,單刀赴會這個事情還是以吳國的記載為主,稍微研改。

陳壽《三國志·魯肅傳》記載:&34;

裴注《三國志》則稱此段引《吳書》:&34;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命!&34;

魯肅據理力爭

我們看到,這裡說的是兩回事,一說魯肅邀請關羽,他倆全是單刀赴會,而《吳書》說的是魯肅為了解決荊州問題,主動找上關羽,成了他單刀赴會了,這個顯然是不怎麼靠譜,畢竟自己國家史書,肯定適當美化過。真相大概就如《三國志》的記載是兩人皆為單刀赴會,也是帶著小弟,隔著百步,自己帶刀單獨上前,講道理魯肅雖然不算是手無縛雞之力,面對關羽肯定是懸,這百步足夠關羽要他幾次性命了,還是得說魯子敬也是膽氣過人。

而關於此次會談的過程,又是有幾種說法。

一是《吳書》曰:&34;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欲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34;說魯肅把關羽說的啞口無言。

二是《三國志·魯肅傳》:&34;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34;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34;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34;

我們無法分辨對錯,老用自我美化來說好像沒那麼有說服力。但是可以從此次會談結果來看。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34;

這裡面提到的幾個地方,江夏、長沙、桂陽、零陵當時已經被吳國佔領,而議會之後反而放棄了零陵,很容易讓人覺得是魯肅沒說過關羽,導致事情如此。然而,日天有些不同的看法,

三國殺張郃皮膚·漢中潰蜀

根據記載,&34;後不久,吳國出兵了合肥,這意味著什麼呢?&34;這時候,曹軍出兵漢中,蜀吳不可能打起來,打起來兩家回頭都讓魏國吞了,只能言和,劉備做了讓步,把江夏、長沙、桂陽給了孫權,把零陵要了回來,畢竟現在曹操是要打他,他著急撤兵去抵擋曹操,吃點虧是必然的。孫權呢,除了看準這點,在這次會議咬下來點肉,還看中了曹操現在出兵漢中,合肥防禦空虛,想打合肥去。

郵票·威震逍遙津

於是雙方都有退步,都有需求,就是沒想到後邊劉備打人家主力把張郃打廢了打下了漢中,孫權這打防禦空虛的合肥讓張遼七千打十萬,800騎襲營,威震逍遙津,傳出&34;的典故,真就白給。

下期預告:

各位小夥伴,這期的故事我們就講到這裡。下期,我們再來講一下有關&34;的故事,喜歡的小夥伴記得點個關注,敬請期待!

-----------------------------------------

今天跟大家有關三國冷知識的分享就到這裡,你還知道哪些三國冷知識,歡迎一起來討論。

如果文章有什麼錯誤或者你有什麼獨特的見解,希望日天講一講其它的三國冷知識,也歡迎你留言,日天說不定啥時候就抽空給大家分享一下了~

-----------------------------------------

我是日天,一個喝水都長肉的胖子,喜歡瞎嘮嗑。

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請給我一個點讚轉發收藏支持下吧!

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建議或意見,也歡迎在文章下發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故事:單刀赴會
    羽操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備遂割湘水為界,於是罷軍。裴松之注引《吳書》雲:肅欲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日:「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欲幹命!」乃趨就羽。羽日:「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欲收地耶?』,肅日:「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
  • 三國時期被嚴重低估的五位謀士
    首先我們得說一下三國時期指的時間段,東漢末年到晉朝初期,這段時間稱為三國亂世時期,這段時間也是群雄割據時代,當然也出現無數英雄豪傑,當然三國時期的謀士也是大家喜歡討論的話題,諸葛亮司馬懿鬥兵鬥陣法等,接下來我們盤點一下三國時期被低估的五位謀士。
  • 俗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精華在於下半句,卻鮮有人知
    俗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精華在於下半句,卻鮮有人知悠久的歷史塑造了中華五千餘年燦爛多彩的文化,一說到文化,我們便能如數家珍般地說出唐代的詩歌、宋朝的詞賦、元朝的小曲」,其實它的精華在於下半句,卻鮮少有人知道,其就是「男不看西遊,女不看紅樓」。
  • 單刀赴會,魯肅對戰關羽,單刀會談判
    誰才是單刀赴會的英雄??《三國演義》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中寫到,孫權討要荊州,劉備抵賴不還,魯肅設下一計,請關羽到東吳赴宴,當面討回。元代關漢卿就寫過一個《關大王獨赴單刀會》雜劇,對關羽大唱讚歌,說他是三國英雄漢.豪氣有三千丈,酒宴之中,魯肅索要荊州,關羽匣中寶劍鳴響,魯肅又驚又怕。埋伏的甲士擁出,關羽拔劍,令魯肅送他上船,最後勝利返回。再看元代《三國志平話》,裡面也寫到關雲長單刀赴會。
  • 三國「單刀赴會」背後的真實歷史:關羽狼狽不堪劉備吃了大虧
    公元208年,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意圖一舉統一天下,江淮地區的劉表、劉備,江東的孫權,成為他的攻擊目標。只要剷除這三個武裝集團,曹操一統河山就大局已定,試看天下誰與爭鋒,再也無人能與他匹敵。
  • 單刀赴會的關羽
    主要劇情是:三國時,魯肅索還荊州,設下「鴻門宴」邀請關羽。關羽明知是計,仍單刀赴會。席間鬥智鬥勇,最後安然返回。「他圓睜開丹鳳眸,輕舒出捉將手……他若是寶劍離匣,你則準備著頭。枉送了你那八十一座軍州!」對魯肅的調侃幽默風趣,一場刀光劍影的陰謀活動中的緊張氣氛被嘲諷中的諧謔衝淡。同時寫出了關羽酒後性躁,性情剛硬,甚至帶有些暴烈。前兩折對關羽作側面描寫,為關羽形象刻畫作了充分鋪墊。 第三折寫關羽決定單刀赴會,表現了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臨危不懼的豪邁情懷。
  • 他與徐悲鴻齊名,被譽為「竹聖」,畫竹不輸鄭板橋卻鮮有人知
    很多人一定會納悶,為什麼鄭板橋都沒有「竹聖」的名號,反而一位鮮有人知的畫家能夠有如此美譽呢?其實不然,他不僅僅被譽為「竹聖」,同時還有著「板橋第二」的美譽。柳子谷他便是與徐悲鴻齊名的國畫家柳子谷,提到徐悲鴻,畫馬大師人人皆知,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徐悲鴻是「金陵三傑」之一,
  • 中國古代有八聖,其中七聖家喻戶曉,為何劍聖卻鮮有人知?他是誰
    常言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各行各業,都有出類拔萃之人,當業務能力專一到極點,登入化境者,也就被稱之聖,而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有八聖的封號,他們分別是文聖、畫聖、詩聖、醫聖、茶聖、武聖以及劍聖,至於名字,相信大部分讀者也是耳熟能詳,其中文聖為孔子,畫聖為吳道子,詩聖為杜甫,醫聖為張仲景,茶聖為陸羽,武聖是關羽,不過相比於家喻戶曉的七人,為何劍聖的名字卻是鮮有人知
  • 他是唐朝「第一劍客」,卻鮮有人知這個身份,只知道他是大文豪
    他是唐朝「第一劍客」,卻鮮有人知這個身份,只知道他是大文豪如果提到「劍客」這個詞,想必網友們所想到的要麼是一種瀟灑散人,要麼是仗劍撫危的義士,亦或者是夜深人靜時的暗夜刺客,總之,劍客給人所留下的印象也是各有不同。
  • 山西運城被遺忘的景點,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卻在當地都鮮有人知
    山西運城被遺忘的景點,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卻在當地都鮮有人知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六月初,很多人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半年都宅在家中沒有外出旅遊。現在隨著越來越多的景區對外開放,人們都漸漸走出家門去旅遊,而說起旅遊,很多人喜歡去的地方都各不相同,有人喜歡去異國旅行,有人喜歡山川美景,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山西的一處景點,這個地方有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和永樂宮有的一拼,你們知道是哪裡嗎?
  • 單刀赴會並非關羽,其實是魯肅,魯肅是文人,為何不叫空手赴會
    上一期我們講了歷史上真正單刀赴會的人其實是魯肅,而不是關羽。當時魯肅單刀赴會,一炷香時間說懵關羽,奪回一半荊州。問題來了,《三國演義》給我們的印象是,魯肅是個文弱書生,而且很慫,無智謀無遠見,最大的身份就是諸葛亮的捧哏,用於襯託諸葛亮的運籌帷幄、神機妙算。
  • 歷史上單刀赴會的主人公到底是誰?關羽還是魯肅?
    單刀赴會出自《三國志·吳書·魯肅傳》:「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赴會。」釋義:單刀:一把刀,指一個人。原指關羽只帶一口刀和少數隨從赴荊州宴會。後泛指一個人冒險赴約。有讚揚赴會者的智略和膽識之意。
  • 他是海派前期的先驅者,對後世影響深刻,為何今日鮮有人知?
    他是海派前期的先驅者,對後世影響深刻,為何今日鮮有人知?文/錢毛毛王禮(1831-1879),字秋言,號秋道人、蝸寄生、白蕉研主,祖籍位於江蘇吳江,雖然他的家鄉在江蘇,可他卻長期居住在上海。自幼便喜愛繪畫的他,在後來有幸拜於沈榮門下,得其真傳,在繪製花卉畫的時候,設色妍麗秀美,意韻敦厚,出入北宋年間的畫法。當時的王禮十分擅長各種題材的繪畫創作,學沈石薌的花鳥,學陳洪綬的人物等等,每種題材的畫作都有涉及。
  • 俗語「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精華在於下半句,卻鮮有人知
    90後大多是看86版《西遊記》長大的,少女們則是被《紅樓夢》中歐陽奮強飾演的賈寶玉迷得團團轉,毫不誇張地說,有的老人甚至能將《三國演義》倒背如流,當然也不能忘了為了集齊108將卡牌兌換貼紙,而瘋狂購買魔法士方便麵的少年時期,在那個童真的年代,誰能將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全部背出,誰就能被小朋友崇拜。
  • 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師傅,水鏡先生司馬徽
    這個司馬徽有一個外號叫做「好好先生」鄉中曾有人向他問好,他回答說:「好」。有一次,有人告訴司馬徽自己兒子的死訊,司馬徽便回答說:「很好」。司馬徽的妻子知道後便責備他:「人們認為您有高尚的道德,所以告訴您。您為什麼忽然聽說他人的兒子死了,而對他人說好呢!」司馬徽回答說:「您的話也很好。」
  •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卻鮮有人知!
    但是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它的下半句更經典,卻鮮有人知!「有錢能使鬼推磨」的字面意思大家都知道,這句話的重點想要強調的事情就是錢財能夠使很多不可能的東西發生變化,讓這一切似乎都在原本定好的軌跡上出現錯亂。
  • 宋代之後的楷書大家,他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書法造詣鮮有人知
    宋代之後的楷書名家,他的愛情故事傳為佳話,書法造詣鮮有人知。說到趙孟,大家一定會想到他與夫人管道昇的愛情故事。可是又有誰知道他的祖上曾經在中國顯赫一時,他的祖上曾是皇家後裔,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代孫,也是秦王趙德芳的嫡系子孫。
  • 關羽或魯肅:誰才是三國時代「單刀赴會」的真正主角?
    (一)《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梗概話說諸葛瑾無功而返後孫權大怒,命令魯肅設計逼迫關羽交出荊州,不答應就殺死他。魯肅定計請關羽到陸口寨外臨江亭上赴「鴻門宴」。關羽的智商不低,略為盤算就洞察這詭計,不過他決定赴約,叫兒子關平作好前來接應的準備。
  • 浙江被忽視的5A級古鎮,當地盛行9種方言,門票全免卻鮮有人知
    浙江被忽視的5A級古鎮,當地盛行9種方言,門票全免卻鮮有人知隨著五一小長假馬上到來,越來越多的景區也開始對外開放,很多小夥伴是不是糾結要去哪裡旅遊呢,畢竟我們國家幅員遼闊,旅遊景點也有很多,想要去每一個地方旅遊在短短幾天是肯定不可能實現的
  • 人們只知三國時期關羽的坐騎,你可知道張飛的坐騎?名字霸氣無比
    人們只知三國時期關羽的坐騎,你可知道張飛的坐騎?名字霸氣無比俗話說得好,神兵寶馬配英雄,古人認為那些英雄人物,不管是手中拿的兵器還是胯下騎的戰馬,身上穿的戰袍鎧甲都是不同的,這樣才能突出他們的不一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時期蜀國五虎上將的坐騎,當然了取材於《三國演義》中,畢竟羅貫中是以蜀國的視角來寫的,像正史中陳壽是以魏國的視角來寫的,記載的是五子良將,而且很少有戰馬名字的提及。五虎上將中關羽的戰馬名氣最大,就是三國第一戰馬赤兔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