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中好漢們之所以會選擇上梁山,那是因為梁山並非是真正意義上的土匪,他們做的是殺富濟貧的事情,並且都是被逼無奈才上梁山。在演義當中,大多數的英雄好漢上梁山都非常的順利,可是唯有楊雄和石秀差點死在梁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此事要從楊雄的老婆潘巧雲出軌說起,石秀在落難的時候為楊雄所救,並且把石秀收留在自己的家裡,像親兄弟一樣的待他,可是自己的媳婦卻不這樣認為,一直都把石秀當作自己的僕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石秀也並沒有放在心上,楊雄因為工作得原因,經常出差不在家,潘巧雲耐不住寂寞便會在深夜和自己做和尚的表哥偷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被石秀給發現了,石秀也是左右為難,如果如實告訴楊雄的話,估計這個家就要完了,如果不告訴他的話心裡又過意不去,最後石秀還是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楊雄,楊雄一氣之下便把潘巧雲給殺死了,之後兩個人便打算去投靠梁山,在路上的時候不想碰到了時遷,死纏爛打的要求把自己給帶上梁山去,二人無奈只好同意,可是在經過祝家莊的時候,時遷一時沒忍住把祝家莊的公雞偷來給烤吃了,祝家莊也並非好惹的,把時遷給抓走了。
楊雄和石秀見對方人多勢眾,只好決定先上梁山然後再從長計議解救時遷的事情。二人上梁山之後,受到了眾好漢的熱情款待,但是在聽了他們的遭遇之後,晁蓋也火了,居然下令要把二人給砍了,此二人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應該會受到晁蓋的青睞才對,為何反差卻如此之大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點:給他們兩人一個下馬威
自古英雄凡是有才者都會非常傲氣,不服氣任何人,作為梁山的頭領晁蓋,肯定是要樹立自己的威信的,可能在我們看來偷雞吃不過是一件小事而已,但是如今的梁山和王倫時期的是不一樣的,晁蓋倡導的是不許打劫經商的人,更不許去欺負百姓,當時的規定剛剛制定,還並沒有完全落實,如果不處罰他們這個規定對其他人也不會有任何的約束能力,因此晁蓋也想借這次機會殺殺他們的銳氣,也能夠威懾以下其他人。
第二點;對晁蓋心存感激之情
在這個事情上晁蓋和宋江配合的是非常默契的,兩個人一個唱紅臉,另外一個唱白臉,雖然二人一直都在暗地裡較勁,不過他們的目的都是為了梁山好,所以只要有利於梁山的事情,他們二人也會把個人利益拋在腦後的。晁蓋心裡也非常的清楚,在自己下令之後,宋江和其他人肯定會求情,到時候自己做一個順水人情就可以了,相信楊雄和石秀心裡也清楚,晁蓋本意是不想殺他們的,如果想殺的話,無論是誰求情都是沒有用的,因此他們也會記著晁蓋的好。
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楊雄和石秀都是伴隨晁蓋左右的,很明顯晁蓋的這種方式方法是非常湊效的,不得不感嘆水滸中晁蓋和宋江的角色寫的是真的好,怪不得能夠成為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