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斯圖亞特談《舒吉·貝恩》和2020布克獎

2020-12-15 澎湃新聞

道格拉斯·斯圖亞特(邵仄炯繪)2020布克獎得主、蘇格蘭文學新人道格拉斯·斯圖亞特(Douglas Stuart)的小說處女作《舒吉·貝恩》(SHUGGIE BAIN)寫的是1980年代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一個窮苦家庭,染上酒癮的單親母親與三個孩子尤其是幼子舒吉的關係。這是蘇格蘭作家自1994年詹姆斯·凱爾曼(James Kelman)的《太遲了,太遲》(How Late It Was, How Late)問鼎布克獎之後再度折桂,整個蘇格蘭文壇和媒體圈一片歡呼。布克獎主席盛讚《舒吉·貝恩》「註定成為經典」,也有少數評論家酸溜溜地說這是「賣慘文學又一次大獲成功」。《泰晤士報文學增刊》的小說編輯託比·利希蒂希(Toby Lichtig)在布克獎宣布後電話採訪了斯圖亞特,請他談談獲獎前後的生活與寫作,並授權《上海書評》翻譯發表。

《舒吉·貝恩》獲獎後的這幾天很瘋狂吧?斯圖亞特:你看過《奪寶奇兵2:魔域奇兵》嗎?我的感覺就像電影裡那場驚險刺激的礦車追逐。

今年的特殊情況不用我多說,你得了這麼重要的大獎,多半也只能困在家裡的沙發上……

斯圖亞特:可不是嘛,因為頒獎典禮是在電腦屏幕上看的直播,有點像在看別人得獎。其實我本來根本沒想過會得獎,過去幾個月一直沉浸在閱讀今年入圍短名單的作家作品中,以獲得一些在場感,因為要是沒得獎可能就再也不會被提起了。

你說過《舒吉·貝恩》是一部哈代式的小說,但背景是格拉斯哥,能具體說說嗎?

斯圖亞特:我絕對不是要跟哈代比,而是說哈代對我影響很大。小說寫的是母子情,也是八十年代的格拉斯哥,當時失業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六,艾格尼絲·貝恩(小說裡的母親)是一位美麗、聰明、慷慨的女性,在被丈夫無情拋棄後,她開始酗酒。幼子舒吉陪伴在母親身邊最久,想拯救母親於沉淪。命運尤其是註定難逃的厄運也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絲》中的母題,艾格尼絲也像苔絲一樣被利用、被拋棄,這是我對哈代的呼應。

邊緣人物的掙扎是你的小說的中心,艾格尼絲是父權制中的邊緣女性,舒吉的同性取向也使他成為自己生活圈中的異類。

斯圖亞特:艾格尼絲像八十年代的許多工薪階層的母親一樣,她們有抱負和夢想,但當時的社會卻無法給她們施展的空間。在小說裡,她周圍的人都覺得她想要的太多,是個事兒逼,但其實她想要的一點都不過分,而是環境不給力。舒吉的全部生活都圍繞著母親,性格有些女性化,也被身邊的男孩和男人認為有毛病。

小說裡的舒吉從童年到少年一直是個受害者,但小小年紀已經表現出了堅強的韌性,一種禮貌的堅韌,你覺得在多大程度上這小說是關乎生存?

斯圖亞特:舒吉、艾格尼絲、艾格尼絲的母親,他們為了生存都做出過種種艱難的選擇,生活艱苦的時候,人為了活下去做一些不得已的事情,這本身也有一種尊嚴在。雖然這些事說出來不好聽,或者說讓一般人很難接受,那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體驗過貝恩一家人的境遇。但我想強調的是舒吉對母親的同情和愛,在那樣辛苦的環境中成長,親人之間會形成更強韌的紐帶。希望也是我想強調的,這當然不是很多小說裡誇張美化的那種遠在天邊的希望,對每天都在為生存掙扎的人來說,希望就是熬完一天,第二天起床繼續熬,努力活下去。沒有耀眼的光芒,但即便是生命的微光也有力量。

在艾格尼絲身上可以看到這一點,她無論過得多麼糟心,第二天早上起來都會塗上唇膏,穿得漂漂亮亮再出門,要當社區裡最會打扮的女人,這種小尊嚴在小說裡有核心展現。她想改善居住條件,所以申請了住房救濟計劃。小說主要寫的是她和三個子女,但大兒子和大女兒總想遠走高飛,你能談談這種逃離嗎?

斯圖亞特:開始艾格尼絲和丈夫跟她的父母一起住在市區的高層公寓裡,那些六十年代匆忙建造的公寓樓質量很差,所以艾格尼絲一直想有個帶院子的房子,讓孩子可以玩耍,她丈夫利用這個機會把她搬到了這樣的房子裡,然後拋棄了她。小說裡他拋棄她時還說了不少漂亮話:她那麼美那麼珍貴那麼稀罕,讓人沒法接受讓她在家修修補補當個主婦的想法。說明他是個很殘忍的人,拋棄老婆孩子還要找各種冠冕堂皇的藉口。現在這樣的人也挺多的,就是那種談一陣戀愛就消失的人,都沒有像樣分手的勇氣。丈夫的離去擊碎了艾格尼絲所有的希望,一開始三個孩子都圍著她,好像她是最亮的星星,但很快明星變成了黑洞,他們就被迫面對是先救你愛的人還是先救自己的殘酷選擇。舒吉是最小的兒子,他不僅要承受母親的選擇,也要承受哥哥姐姐的選擇。

你在小說的致謝部分提到了你的母親,你也多次提到過與母親的關係,以及她的酗酒和早逝,我不會問舒吉有幾分像你、艾格尼絲有幾分像你的母親,但整部小說中的人物安排是否來自你的童年經驗?

斯圖亞特:小說當然是虛構的,但我本人的確是單親母親帶大的同性戀男生。我母親是位美麗而有抱負的女性,我非常愛她,她沒法實現自己的夢想,於是酒精成了我幼年生活中的常見之物。我十六歲的時候,母親放棄了掙扎。小說不是基於我母親,但是基於我對母親的愛,基於孩子對有缺陷的父母的無條件之愛。我理解酒癮,理解貧窮(小時候靠政府救濟過活),也理解厭女、恐同,這些經驗都被寫進了小說裡。小說人物都是虛構的,但我的童年夥伴讀過以後會說,「哦我認識這人,我認識那人」,也算一種誇獎吧。這本書我寫了十年,不僅是因為有別的工作,也因為我喜歡在人物上花許多時間,琢磨他們,讓他們在紙上活起來。

真的很活,比如艾格尼絲在酒癮裡越陷越深身體越來越差,她的朋友金吉還老是來找她喝酒。艾格尼絲被強姦了,到金吉嘴裡就成了「昨晚談了個倒黴的戀愛」,很多片段真是又慘又好笑,格拉斯哥本地人看了肯定更有體會。說到地域性,你覺得這部小說在美國讀者中的接受度和在英國有區別嗎?

斯圖亞特:我出生在格拉斯哥,但成年後一直在紐約生活,小說也是先出的美國版。2月份出版的,然後就碰上新冠大爆發,本來想好的宣傳活動什麼都泡湯了。在美國,讀者和評論家都是就書論書,這就是一本寫蘇格蘭的小說,成敗都是從小說本身出發評價;但書一回到英國,馬上就會有人談論階級、歷史、我本人的身份等等弦外之音,階級問題在英國真是頭等大事,所以搬去美國對我也算是一種解脫。我出身貧寒的工人階級,在英國社會裡就等於套著一副隱形的枷鎖,有些房間你就是不該進去,在美國則沒有這麼多階級的規矩。

書腰上有句推薦語說「與阿蘭·霍林赫斯特的《美麗曲線》中柴契爾時代享有特權的倫敦形成鮮明對照」,你之前提到過霍林赫斯特的影響,現在你也得布克獎了,而且寫的是同一時代英國社會的另一面,也是大多數普通人更有感觸的那一面。你和霍林赫斯特形成了一種對稱,不知道你在寫作時有沒有這意識?

斯圖亞特:霍林赫斯特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一,他所有的書我都讀過,不過他的小說對我來說是另一個世界,即便《美麗曲線》和《舒吉·貝恩》的背景是同一個國家、同一個時代,他寫的是我永遠無法進去的那扇門背後的故事。現在大家都看了《王冠》第四季,重溫了柴契爾夫人多強勢多厲害,但那隻說了故事的一半,沒說的一半是她的決策對普通百姓的生活造成的後果,舒吉就是那個代價。

你寫這部小說花了十年,儘管寫的是貧窮、酒癮、絕望、被柴契爾主義拋棄的社區,但這並不是一本憤怒的小說,你有沒有想過要寫一本憤怒之作?還是這語調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斯圖亞特: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寫憤怒的小說,因為我對那個時代的情緒不是憤怒,而是悲哀。我感到巨大的失落,對那些努力想實現自己潛能的人沒有得到應有的支持而感到悲傷,我們知道高失業率伴生的毒品、酒精、自暴自棄等社會問題,直到今天格拉斯哥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仍比倫敦少十四年。我失去母親到今天已經快三十年了,我心裡有的是無盡的愛和想念,我想紀念她和所有那些令人生畏的、有追求的、有個性的,甚至有時讓人抓狂的女性。此外,也因為我不是傳統出版圈的,從來沒有上過創意寫作班,我寫小說是孤立的,完全為了自己而寫,寫的時候只關心那些人物本身,而沒有考慮過讀者想看什麼,這給我了一種沒有期待、不管不顧的勇氣,寫下那些難以直視或忍受的片段。

能說說你作為一個圈外人是如何打入文學圈的嗎?肯定不是那麼順吧?

斯圖亞特:託比,我現在跟你講個獨家故事,之前還沒有告訴過別的人。2017年在紐約我去了一個聖誕派對,碰見一個姑娘叫蒂娜,她問我什麼工作,我說時尚,我問她什麼工作,她說出版,不過剛丟了工作。我說我剛寫完一本書!大概是我太激動,一下子把她嚇壞了。過了好一陣她確認我不是神經病,才說:讓我看看你的書,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點反饋,可能要六個月。我給了她這部寫了十年的書稿,沒過幾天她告訴我:你已經有了一部成型的小說。我本來是想聽點專業意見,然後再寫再改,她說,不用,已經很好了。信心大漲的我就開始給經紀公司投,被拒了好多次,後來終於找到了一個好經紀,她開始投給各大出版社,後來她跟我說,光在美國就被拒了二十次,她怕傷我心沒說實話,其實被拒了三十二次。被拒絕也是很好的學習,是人生的必修課。

蒂娜是你的第一個讀者嗎?

斯圖亞特:蒂娜是第二個,我丈夫是第一個。他讀這小說受了不少罪,聽說有第二個人讀可開心了,有人跟他一起受罪了。

你是第二個得布克獎的蘇格蘭人,有時候我真的搞不懂布克獎是怎麼回事。你的蘇格蘭前輩詹姆斯·凱爾曼對你影響也很大吧?

斯圖亞特:凱爾曼和我肯定不是僅有的蘇格蘭作家,蘇格蘭文學人才輩出,同代人裡我最喜歡格雷姆·阿姆斯特朗(Graeme Armstrong)、克斯汀·英內斯(Kirstin Innes)、珍妮·費根(Jenni Fagan)。我小時候學校裡教的都是英國中產階級作家作品,直到二十多歲我才開始自己去找同性戀作家和蘇格蘭作家的作品來讀,那時我發現了凱爾曼、艾格尼絲·歐文斯(Agnes Owens)、喬治·弗裡爾(George Friel),還有傑出的艾倫·沃納(Alan Warner)。凱爾曼是最早一批影響我的作家,《太遲了,太遲》是一部傑作,對我衝擊很大。我們不光要讀探索世界的書,也應該讀挖掘本土的書。

《太遲了,太遲》所有的閱讀都是一次長途旅行,你想讓《舒吉·貝恩》的讀者得到些什麼?斯圖亞特:工人階級家庭總是希望家醜不外揚,你跟別人說點自己家裡不太光彩的事,長輩就會訓斥你:幹嘛到處說這些?我寫小說是為了尋找另一種可能性,把底層家庭的故事分享出來,我的讀者如果來自不同背景,我希望他們能跟舒吉和艾格尼絲共處一室,聽他們說話,聞周圍的氣味,觸摸他們,為他們著想,而不是把讀者擋在門外。

有人會說這小說寫的是過去的事,但八十年代的被社會拋棄的人群今天依然有,小說裡有寫到學校提供的免費餐,好像放在今天也挺應景的。(譯註:指最近英國政府取消學校給貧困生提供免費餐遭到輿論抨擊的新聞。)

你現在回格拉斯哥,變化肯定挺大的,還有你能認出的舊地嗎?

斯圖亞特:現在的格拉斯哥好像經歷了一次文藝復興,創意產業很興旺,希望這能一直持續下去。但同時,舒吉和艾格尼絲那樣的人也一直存在,他們不被看到,沒有人關心他們的處境和感受。

你上過藝術學校吧?能不能說說過去二十年在做什麼(除了寫小說之外)?

斯圖亞特:我從小就喜歡寫字,但是學文學看上去很學院、高不可攀,不是工人階級的孩子應該選的專業。所以我學了紡織品專業,在九十年代初很熱門,但等我畢業時,即便這個很熱門的行業在蘇格蘭也遇到了問題。我很幸運能在皇家藝術學院讀研究生,並且得到了去紐約工作的機會。那時候我就是一個沒有門路的草根青年,從來沒想過離開蘇格蘭離開英國,只是聽說有工作就去了紐約,後來就一直在時裝行業,為奢侈品公司和高街品牌工作,但即使事業最順利的時候,我還是無法獲得內心的滿足,得坐下來寫小說才行。

你還在時尚業工作嗎?

斯圖亞特:兩年前《舒吉·貝恩》的書稿被出版社接受以後,我就把工作辭了,一心一意寫作。現在估計再也不會回時尚行業了。

聽說你已經在寫第二本、第三本小說了?還是消息有誤?

斯圖亞特:不是假新聞,第二部小說已經寫完了。講的是九十年代格拉斯哥兩個細膩男孩的故事,他們相愛,卻因為黑幫爭搶地盤的暴力被迫分開。第三部小說的背景是蘇格蘭最北部。

你將來會寫美國嗎?

斯圖亞特:應該會吧,好像我的小說都是跟著我的成長經歷一路走,用寫作治療各個時期的傷口,所以總有一天會寫到美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布克獎公布,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處女作《舒吉·貝恩》獲獎
    倫敦時間11月19日,北京時間11月20日3點,2020年布克獎得主正式公布。出生於蘇格蘭的美國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藉第一本小說《舒吉·貝恩》獲得該獎項。撰文丨宮子在頒獎前公開的賠率榜單上,小說《舒吉·貝恩》以微弱優勢佔據榜首,最終,它也如外界預測的那樣,成功斬獲了2020年布克獎。布克獎評委主席瑪格麗特·布斯比表示,在投票的過程中,所有評委的意見都非常一致,大家迅速將手中的票投給了《舒吉·貝恩》這本小說,整個過程大概只有一個小時。因為評委們確信,這本書將會成為一本文學經典。
  • 原版資訊|2020布克獎公布,《舒吉·貝恩》獲獎
    本期重點關注:2020布克獎公布,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處女作《舒吉·貝恩》獲獎Part 12020布克獎公布,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處女作《舒吉·貝恩》獲獎獲獎作品《舒吉·貝恩》倫敦時間11月19日,北京時間11月20日3點,2020年布克獎得主正式公布。
  • 2020布克獎公布,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獲獎
    撰文丨宮子在頒獎前公開的賠率榜單上,小說《舒吉·貝恩》以微弱優勢佔據榜首,最終,它也如外界預測的那樣,成功斬獲了2020年布克獎。布克獎評委主席瑪格麗特·布斯比表示,在投票的過程中,所有評委的意見都非常一致,大家迅速將手中的票投給了《舒吉·貝恩》這本小說,整個過程大概只有一個小時。因為評委們確信,這本書將會成為一本文學經典。
  • 2020布克獎公布,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獲獎
    撰文丨宮子在頒獎前公開的賠率榜單上,小說《舒吉·貝恩》以微弱優勢佔據榜首,最終,它也如外界預測的那樣,成功斬獲了2020年布克獎。布克獎評委主席瑪格麗特·布斯比表示,在投票的過程中,所有評委的意見都非常一致,大家迅速將手中的票投給了《舒吉·貝恩》這本小說,整個過程大概只有一個小時。
  • 2020年布克獎公布,出生於蘇格蘭的美國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處女作獲獎
    「我一直覺得我的生活已經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一個在紐約從事時尚工作的人,和在格拉斯哥長大的那個男孩。因此,從很多方面來說,寫這本書都是將這兩個部分重新組合到一起。」小說《舒吉·貝恩》主人公的母親艾格尼斯·貝恩同樣是個酗酒成癮的女性,她在格拉斯哥衰落的環境中沒有自我選擇的餘地。
  • 2020布克獎前瞻:新人、女性、有色人種的勝利?
    撰文|賀璐六位候選人及作品分別是道格拉斯·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的《舒吉·貝恩》(Shuggie Bain)、阿芙尼·多什(Avni Doshi)的《焦糖》(Burnt Sugar)、黛安·庫克(Diane Cook)的《新荒野》(The New Wilderness)、特西提·丹格瑞姆加(Tsitsi
  • 布克獎短名單公布,曼特爾無緣三度獲獎
    其一是曾憑藉歷史小說《狼廳》與《提堂》兩度獲得布克獎的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再次出現在視野中,另一點則是這次長名單的作家國籍與身份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在今日公布的短名單中,身份的多樣性繼續保持了下去,而希拉蕊·曼特爾則遺憾落選,無緣成為歷史上首位三度獲得布克獎的作家。
  • 布克獎短名單公布,曼特爾無緣三度獲獎
    其一是曾憑藉歷史小說《狼廳》與《提堂》兩度獲得布克獎的作家希拉蕊·曼特爾再次出現在視野中,另一點則是這次長名單的作家國籍與身份體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性。在今日公布的短名單中,身份的多樣性繼續保持了下去,而希拉蕊·曼特爾則遺憾落選,無緣成為歷史上首位三度獲得布克獎的作家。
  • 2020年布克獎揭曉:這本處女作被評委視作比肩於經典名著
    北京時間11月20日凌晨,2020年布克獎揭曉,出生於蘇格蘭的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藉其小說處女作《舒吉·貝恩》摘得獎項。此次獲獎的作品《舒吉·貝恩》也是今年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選入圍作品,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曾自述,小說講述的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以上世紀80年代的蘇格蘭城市格拉斯哥為背景,故事中雖然講述了一對生活上全然失敗的母子,但他所想要書寫的故事是一切尚未崩壞之前的愛,而不是一個純粹的悲劇。
  • 布克獎頒給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第二位蘇格蘭人獲得該獎
    格林尼治時間11月19日,2020布克獎頒出。蘇格蘭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憑藉其首部小說《夏奇·貝恩》(Shuggie Bain)獲得了今年的布克獎。這部小說根據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而作,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格拉斯哥的一個男孩的成長故事,「註定成為經典之作」。
  • 2020年布克獎花落蘇格蘭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
    曼布克獎官網消息,來自蘇格蘭格拉斯哥的作者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憑藉小說《夏奇·貝恩》獲得2020年布克獎。《夏奇·貝恩》講述1980年代的格拉斯哥男孩幫助陷於酒癮與貧困中的母親走出困境的故事。作者道格拉斯·斯圖爾特出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現年44歲,居住於紐約,是一位時尚設計師。《夏奇·貝恩》也是他的第一部小說,得知獲獎,他說感覺非常驚訝,也補充說,最大寫作的天賦其實是能夠觸及讀者的生命。在之前知曉獲得布克獎提名的採訪中,道格拉斯回憶道,寫作這本書花費了十年的時間。《夏奇·貝恩》雖然是一部小說作品,但也帶有強烈的自傳色彩,核心是他對母親與酒、與男人、與她的夢想抗爭的記錄。
  • 主動延期避開歐巴馬新書,布克獎已成美國文學獎?
    2014年,布克獎大幅修改了評選規則,所有用英語寫作並在英國出版的小說都可以參選。此後,美國作家逐漸主導了布克獎的提名名單,其中保羅·比蒂(Paul Beatty)和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分別在2016和2017年獲獎。2017年的決選短名單中,美國作家的比重已經上升至一半,隨後的2018年2月,30家英國出版商向布克獎基金會寫信,請求停止納入美國作者。
  • 一周文藝:布克獎短名單公布,餘華談《尤利西斯》,莫奈部分作品首次來華展出
    ▷2020布克獎短名單公布。2020年布克獎六本入圍作品中,四本來自首次出版小說的作家,四本來自於女性小說家。入圍名單包括:黛安娜·庫克《新荒原》、齊西‧丹加倫芭《這具可哀的屍體》、阿芙尼·多西的《焦糖》、瑪莎·蒙吉斯特的《影王》、道格拉斯·斯圖爾特的《舒吉·貝恩》和布蘭頓·泰勒的《真實人生》。
  • 布克獎短名單發布:入圍者多為新人和女性作家
    當地時間9月15日,2020布克獎發布入圍短名單。今年入圍短名單的多為首次出版作品的小說家,而像希拉蕊·曼特爾(Hilary Mantel)和安妮·泰勒(Anne Tyler)這樣的明星作家並沒有入圍。在六本入圍作品中,有四本來自於首次出版小說的作家,其中三人是美國人,還有一位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
  • 最多元的布克獎短名單:在困難時期保護愛和人性
    )的《這哀悼的身體》(This Mournable Body)、美國作家阿芙尼·多希(Avni Doshi)的《燃燒的糖》(Burnt Sugar)、衣索比亞裔美國作家馬薩·蒙吉斯特(Maaza Mengiste)的《影子國王》(The Shadow King)、蘇格蘭裔美國作家道格拉斯·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的《舒吉·貝恩》(Shuggie Bain)、美國作家布蘭登·泰勒(Brandon
  • 2020年13部入圍布克獎小說名單公布!處女作與女性作家作品居多!
    今年入圍的13本書是由這五位評委選出的:瑪格麗特·巴斯比(Margaret Busby),「評委會主席,編輯,文學評論家和前出版人」;李·查德「作家」;薩米爾·拉希姆「作家和評論家」;萊恩·西塞「作家和廣播員」;還有艾米麗·威爾遜「古典主義者和翻譯家」。該榜單是從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在英國或愛爾蘭出版的162部小說中選出的。
  • 2020年13部入圍布克獎小說名單公布!處女作與女性作家作品居多
    2020年布克獎提名名單中,新人處女作小說和女性作家作品佔據了主導地位,這或許標誌著知名小說家權力的持續削弱,並不是說2019年的布克獎已經打破了這種模式,因為在布克獎的首次頒獎中,該獎項頒給了《聖約》(The Testaments)和《女孩,女人,
  • 2020布克獎得主道格拉斯·斯圖爾特:關於蘇格蘭,我要寫貧困對女性...
    道格拉斯·斯圖爾特:「我總是在描寫孤獨、歸屬感和愛。」圖片來源:Daniel Dorsa/New York Times/Redux/eyevine道格拉斯·斯圖爾特(Douglas Stuart)出身自格拉斯哥的一個工人家庭。小時候,他的母親時常酗酒,他由此學會通過假裝給母親寫回憶錄的方式來面對她不穩定的情緒。他寫的「回憶錄」從來都不長,但它們的開頭都一樣:「致伊莉莎白·泰勒,此人完全不懂什麼是愛。」
  • 2020年國際布克獎公布,最年輕獲獎者出現
    撰文 | 宮子當地時間8月26日,國際布克獎公布了2020年的最終得獎者。國際布克獎視野開闊,不少世界級作家如艾麗絲·門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菲利普·羅斯等都曾獲得過這一獎項。而今年的名單裡出現的新作家面孔,似乎顯示出文學評委們想要推陳出新的強烈願望。
  • 2020國際布克獎公布,28歲荷蘭作家獲獎
    布克獎。《不安之夜》 首次發行便在荷蘭迅速賣出了55,000冊,並引起了國際關注:小說收到了譯成法文,西班牙文,韓文,中文和阿拉伯文的邀請。《不安之夜》小說家和翻譯家都將獲得國際布克獎,其中50,000英鎊的獎金將平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