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俗稱荊楚大地,為啥簡稱不用「荊楚」,而是用了「鄂」?

2020-12-06 每日漢字

湖北省俗稱荊楚大地,但是簡稱不用「荊」,也不用「楚」,而是選用了一個「鄂」字。這是為什麼呢?

(湖北省地圖)

湖北省因位於長江中遊,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省。但是,湖北素有「荊楚大地」的稱呼,則是歷史悠久。

根據資料記載,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也就是後來的楚國。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併了周邊眾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楚地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範圍。

通過楚國,我們很明白的了解了「荊楚」中的楚,那麼為啥要有一個「荊」呢?

(湖北省地圖)

最早出現荊楚兒子的是在先秦時期。

《詩·商頌·殷武》說:「維女荊楚,居國南鄉。」這裡是「荊楚」聯稱,荊在前,楚在後。《竹書紀年》說:「昭王十六年,伐楚荊。」這裡是「楚荊」聯稱,楚在前,荊在後。

據《春秋》記載,魯莊公(前693—前661)之前稱荊,但自魯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後,就改稱為楚。這樣看來,荊或楚,荊楚或楚荊聯稱,其意思一致,沒有啥大的區別。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釋荊:「楚木也,從 刑聲。」釋楚:「叢木也,一名荊也。」這樣就把荊山、荊楚、木、荊州、荊、楚國,統一起來,形成系統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荊或為楚,楚亦荊木之別名也。」至此,荊楚約定俗成,成為一個專稱楚族、楚國和荊楚地域的一個特有的稱謂。說白了,也就是荊就是楚,楚就是荊,兩字是一個意思,放在一起,主要起強調作用。

如今在湖北區域,還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城市--荊州市。三國演義中,也非常詳細的介紹了這座城市---荊州。

(楚國地圖)

我們先說說,湖北省的簡稱,為啥沒有用「荊楚」中的任何一個字,主要是楚國的面積不斷發生變化。

楚莊王時,楚國西北到武關(今陝西商南),東南至昭關(今安徽含山),北至城父(今河南寶豐),南至湘、沅;戰國時,東北又擴大至山東南部,西南至廣西東北;楚懷王時,東南又擴展到江浙。而楚的都城,也並不固定,有郢(今湖北江陵)、丹陽(今安徽境內)、陳(今河南淮陽)、壽春(今安徽壽縣)等多個地方。

可以說,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上海、山西等好多地方,都可稱「楚」,因為存在這種歷史情況,中國各地地名中包含「楚」字的也特多,如緊鄰湖北的河南信陽就有「楚王城」,項羽的故裡宿遷自稱楚地,就是因為當年都是屬於楚國的地盤。

所以說,楚國不光光在湖北,所以湖北用「荊楚」中的任何一個字,都不太合適。

(鄂王城)

荊楚都不能用,那麼用啥字做簡稱呢?湖北人想到了一個典故。遠古時代,在黃河流域旁,有一個以捕食鱷魚為生的部落,叫做鄂國。到了周代,周成王把他的弟弟叔虞封於山西,建立晉國,與鄂國接壤。晉國發展起來後,就把鄂國吞併了,鄂國遺民就開始往南逃難,到了今天湖北鄂州市的梁子湖邊。鄂國人一路從山西逃到湖北,心想這下夠遠了吧,可以好好過日子了吧,就在鄂州建立了一座鄂王城,作為鄂國的國都,準備好好過日子。現在湖北鄂州的大冶仍然有鄂王城的遺址。

讓鄂國人沒想到的是,湖北這裡也有一個和晉國一樣強大的國家,名叫楚國。楚國的第六任君主熊渠看鄂國好欺負,也帶兵來打鄂國。鄂國一下就被滅了,這個歷史悠久、一路逃難的國家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楚國)

楚國吞併鄂國後,把國都定在了鄂王城。從此開始,鄂王城就一直是楚國的國都,直到兩百年後,楚文王才把國都遷到郢,也就是現在的湖北荊州。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實行郡縣制,在鄂王城這裡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鄂州設立了鄂縣。「鄂」這個地名就開始一步步延續下來。隋朝時,鄂縣升級了,建立了鄂州,下轄江夏、武昌、永興、蒲圻四個縣。江夏縣,就是現在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武昌縣,就是現在的鄂州,蒲圻縣就是現在的赤壁。唐宋都沿用了鄂州的建制。因為省會一直叫鄂,歷史上也一直叫鄂,所以湖北省經常被稱作「鄂省」,所以「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參考資料:《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情概況》、《 楚人的早期歷史與文化》、《張正明----《楚文化史》》】(作者:每日漢字)

相關焦點

  • 湖北自古以來就是荊楚大地,為何簡稱會取「鄂」,其中有何緣由?
    湖北的腹地是江漢平原,楚國文化發源於荊州一帶,正是以江漢平原為核心,而後期的疆域其實都是擴張的結果,包括湖南大部分都是發配流亡之地,後期國都東移也是被秦國打過去的,按理說叫楚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現在省會是武漢,又偏向於發展湖北東部搞武鄂,放棄以江漢平原為腹地,稱為鄂就不難理解了。
  • 叫了多年「楚」的湖北,為什麼今天簡稱「鄂」?有這樣一段故事
    中國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說吉林簡稱「吉」,黑龍江簡稱「黑」,遼寧簡稱「遼」。 這些省份的簡稱是從名稱裡選了一個「字」。 再如,山東的簡稱是「魯」,湖北的簡稱是「鄂」。 山東簡稱是「魯」,因為歷史上有一個魯國在山東。
  • 鄂是哪個省的簡稱 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 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每個省也都有他們各自的簡稱,這個簡稱的用途很廣,車牌號也可以用。鄂也是一個省的簡稱,那麼鄂是哪個省的簡稱?很多人會想到是湖北,那麼大家知道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嗎?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二、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湖北省位於我國的中部,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行政區。湖北省在的中部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大家都知道,湖北是簡稱鄂,這種簡稱是有歷史淵源的,下面來看看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
  • 湖北的簡稱為何選擇了「鄂」字,而放棄了「楚」字?
    實際上,我們都明白每個省的簡稱都蘊含著非常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背景,絕不是隨意取得一個名字敷衍應急,仔細琢磨每個省份的簡稱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歷史、地域文化等,譬如素有齊魯大地之稱的山東省簡稱為「魯」;而有著贛鄱大地之稱的江西省因其省內最大的河流為贛江,所以江西省簡稱「贛」。那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有著荊楚大地之稱的湖北省的簡稱是「鄂」,而不是「楚」呢?
  • 粵鄂一起拼!廣東湖北籤署多項合作協議 讓荊楚美味香飄南粵大地
    春耕時節,荊楚大地廣闊鄉村,處處可見繁忙的生產場景。湖北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正在有序組織復工復產,努力穩產擴能。目前,湖北98%以上的省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已逐步復工,產能正在全面恢復。茶葉、香菇、小龍蝦、蓮藕等優質安全的農產品,正等待著重新回歸全國人民的餐桌。
  • 暢遊大荊楚,跟鄂來打卡武當山
    12月16日,參加「暢遊大荊楚 跟鄂來打卡」惠遊湖北消費直播季活動的鬥魚直播團隊一行8人走進武當山,用鏡頭記錄展示武當之美。據鬥魚直播十堰站領隊李翔介紹,「暢遊大荊楚 跟鄂來打卡」惠遊湖北消費直播活動是湖北省文旅廳指導,鬥魚直播執行的一個文旅綜藝直播節目。此次直播共有五位網絡大v來到武當山,通過直播鏡頭,向全國的網友展示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鬥魚直播團隊希望網友多關注惠遊湖北旅遊政策,同時關注「暢遊大荊楚 跟鄂來打卡」的系列直播,打卡武當山。
  • 楚國最初的封地是今天的湖北,為何湖北簡稱放棄了楚,卻選擇了鄂
    湖北,簡稱鄂,在春秋戰國時期,春秋五霸中的楚國的封地就在如今的湖北,為何湖北的簡稱不選擇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楚,卻選擇了鄂呢?首先從鄂字的詞源上來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鄂」字來源於西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古代的鄂字寫法為「噩」,秦漢以後「噩」逐漸寫成了「鄂」。
  • 《荊楚文庫》典藏優秀荊楚文化
    湖北日報訊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鄒典佐荊楚文化是悠久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汲取傳統文化營養,提升文明水準,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就是整理歷史遺存的文獻典籍,全國性及區域性圖書總匯工作應運而興。」5月9日,《荊楚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總編輯馮天瑜在發言中說。
  • 湖北的簡稱為什麼放棄了"楚"字,而選擇了"鄂"字?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每個省都會有一個簡稱,比如湖南簡稱"湘"、江西簡稱"贛"、安徽簡稱"皖"等,每個省的簡稱都不僅僅是一個字那麼簡單,裡面蘊含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比如在春秋時期被譽為禮儀之邦的魯國就是位於今天的山東,所以山東簡稱「魯」。那麼我們湖北的 "鄂"字裡又有什麼樣的歷史呢?
  • 湖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為何簡稱是鄂,卻不是楚呢?
    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
  • 湖北簡稱「鄂」探源
    湖北簡稱「鄂」探源 關於鄂的史記。《武昌縣誌.沿革》:「夏為鄂都, 唐本堯後,封在夏墟而都於鄂。鄂,今大夏是也。《春秋》雲:堯裔劉累,夏孔甲時所封,此為稱鄂之始。」(《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以上是關於「鄂」的歷史記載。那麼,古鄂王姓什麼?史說夏王孔甲時所封堯帝後人劉累,即姓劉。這裡可以看出古鄂國人,還是黃帝的後代,因為堯帝是黃帝的第五代孫。 那麼,湖北簡稱鄂是不是源於我們現在的鄂州呢?我看過鄂州學者的幾篇有關文章,包括我以前寫的有關鄂的文章,應該說是。
  • 荊楚春來早 極目楚天舒湖北紮實開展「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
    「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獲得了較大的美譽度和影響力,受到社會密切關注和廣泛好評,活動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5億人次。大愛的回饋,升華愛的詩篇以感恩之心,惠待天下客。2020年8月8日,湖北省正式啟動「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首批邀請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醫療代表。
  • 「暢遊大荊楚 跟『鄂』來打卡」直播活動,四站吸引觀眾1778餘萬人次
    截至9月10日,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之「暢遊大荊楚 跟『鄂』來打卡」直播活動已走進荊州及潛江、仙桃、宜昌、黃石四站
  • 武漢:我太難了,為了宣傳荊楚文化,居然要看荊州襄陽的「臉色」
    武漢而且雲夢地區認同的是鄂,鄂國被楚國所滅,成為楚國的下屬國。現在武漢宣傳的荊楚文化是以襄陽為主的,荊州當然不買帳。而且湘楚和荊楚的意義都不一樣,湘楚是湖南人自己搞出來的,荊楚的荊代表有2個意思,一個是上古九州的古荊州大地,另個意思就是楚,古人都是荊和楚通用的。
  • 全國馳援湖北,荊楚也銘記於心,感恩於懷,容當後報
    疫情之下,全國各地星火馳援湖北,先是16省包市,後來十九省對口支援湖北各市,全國各地政府各行各業,從單位到老百姓的種種援助善舉,令我們湖北人萬分感動,我們荊楚大地,必定銘記於心,感恩於懷,容當後報 。對全國各省、各地甚至海外的援助感激涕零,有人含著熱淚又寫下了下面的文字:《湖北感恩歌》庚子年初,荊楚大疫。四海五湖,馳援神速。湖北有福,兄弟同路。協力同心,其情斷金。
  • 湖北會為什麼不簡稱「荊」或者「楚」呢?另一省不同意了
    總的來說,省份簡稱有的是以古代國家或者文化為名,有的是以境內的山河稱呼,有的則直接在省名裡面提取一個字。在省份簡稱裡,湖北的簡稱為「鄂」就有點奇怪了,這個字除了用在地名上,其他地方幾乎見不到。湖北出名的是荊楚文化,甚至有些人都以為,湖北簡稱就應該是「荊」或者「楚」。2011年,湖北省工商聯開展湖北商人徵名活動,「楚商」也高票當選。那為什麼湖北不能簡稱」荊「或者」楚「呢?楚國是春秋霸主,戰國七雄之一。
  • 荊楚派建築風格研究與應用有望成為湖北城鄉建設指南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郭習松 彭一葦 通訊員 張雨梅 王 祥  如果將建築比作一個地區的名片,那麼風格就是它的最佳辨識碼。  荊楚大地擁有燦爛的文化,然而,典型的荊楚建築是什麼樣?說來令人感到陌生。  2013年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鄂視察指出,城鄉建設應體現湖北特色和荊楚文化。
  • 湖北土特產申城集中亮相,荊楚美味邀約上海市民
    在現場的一個攤位前,記者看到不少上海爺叔阿姨品嘗著用當地特色的土家香椿豆豉作為調料烹製的豆腐,讚不絕口,「沒想到他們的豆腐這麼好吃,口感跟上海的完全不一樣。」來自湖北秭歸的臍橙在現場也是人氣頗旺的特產。秭歸臍橙可四季結果,而且具有九分甜一分酸的口味特點,展商現場切開了幾隻,個個都是皮薄肉厚汁多,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 荊楚大地 春意盎然
    2020年,戰疫、戰洪、戰貧三場硬仗,荊楚兒女交出英雄答卷,濃濃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洋溢在臉上。2021年春節來臨,商品品種豐富、供應充足,街頭巷尾紅色燈籠高高掛起,千家萬戶把福字和春聯貼在門上,荊楚各地喜迎新春佳節的到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倡導「就地過年」,一些人的歸途,變成逆行的堅守;一些人的團聚,變成就地過年,2021年的春節因此更加不同,但年味不減。
  • 助力疫後重振「臺企臺商荊楚行」系列活動舉辦
    湖北日報訊(記者陳鵬、通訊員伍洋)9月2日至4日,「2020年臺企臺商荊楚行」臺企臺商見面會暨項目推介會分別在上海、江蘇崑山及廣東東莞舉辦。競衡集團、緯創軟體集團、南亞電子材料等230餘家知名臺企,上海元祖食品、滬士電子等10餘家臺資上市公司,國泰世華銀行、華南商業銀行等8家臺資金融機構負責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