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省份都有一個簡稱,這個簡稱就像一個省的招牌一樣。
比如,四川簡稱「川」或者「蜀」,山西簡稱「晉」,江西簡稱「贛」,北京簡稱「京」等等。
這些簡稱不單單是一個稱呼,很多簡稱都包含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古代四川一代的政權大多都稱蜀國;春秋霸主晉國大體在今山西境內;江西則以境內大河「贛江」為名。
總的來說,省份簡稱有的是以古代國家或者文化為名,有的是以境內的山河稱呼,有的則直接在省名裡面提取一個字。
在省份簡稱裡,湖北的簡稱為「鄂」就有點奇怪了,這個字除了用在地名上,其他地方幾乎見不到。
湖北出名的是荊楚文化,甚至有些人都以為,湖北簡稱就應該是「荊」或者「楚」。2011年,湖北省工商聯開展湖北商人徵名活動,「楚商」也高票當選。
那為什麼湖北不能簡稱」荊「或者」楚「呢?
楚國是春秋霸主,戰國七雄之一。雖然楚國的核心區域大多都在湖北,但由於楚國太強大了,以至於今天的湖南、江西、安徽、貴州、江蘇、浙江和河南等省份都或多或少在當時楚國的輻射範圍內。
《說文解字》中解釋「楚」字:「叢木也。一曰荊」。所以」荊「和」楚「其實是一個意思。很多時候楚和荊正在地理位置上使用時,是同一個意思。
所以湖北不能簡稱荊楚的原因是荊楚之地包含的範圍太廣了。不說其他省份,就單說湖北湖南,到現在還可以用」楚北」、「楚南「或者」荊北「、」荊南「來表示。
湖北最後為什麼要簡稱」鄂「呢?
鄂其實就是鱷魚的意思,在古代黃河流域,有一個圖騰為鼉的部落,建立了一個小國家——鄂國。
後來,隨著晉國的崛起,鄂國被吞併。鄂部落族人開始南遷,先是到南陽一帶(今鄂山),後因得罪周王,繼續南遷到今湖北梁子湖一帶,並在此地建城立國。
等到楚國興起之後,順帶滅了鄂國,並將首都也遷到了鄂王城。之後,楚國國君熊渠又將次子熊紅奉為鄂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鄂王城一帶設立鄂縣。」鄂「作為正式地名的歷史就這樣開始了。
三國時期,孫權定都鄂縣,改名為武昌(今鄂州)。隋唐時期,鄂縣升級為鄂州。元朝實行行省制度時,湖北地區開始叫做荊湖行省,後來又叫湖廣行省,省會都在鄂州(今武昌)。
由於省會為鄂,省名開始也叫鄂,所以湖北省經常被稱為」省「,久而久之,」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
其實,不管湖北簡稱什麼,其境內的文化已經深深地刻上」荊楚「二字。我們不該去糾結這些名稱問題,應該做的是去傳承和弘揚那些歷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