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了多年「楚」的湖北,為什麼今天簡稱「鄂」?有這樣一段故事

2020-12-09 騰訊網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即刻啟程和小編一起了解歷史吧!

中國很多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說吉林簡稱「吉」,黑龍江簡稱「黑」,遼寧簡稱「遼」。

這些省份的簡稱是從名稱裡選了一個「字」。

再如,山東的簡稱是「魯」,湖北的簡稱是「鄂」。

山東簡稱是「魯」,因為歷史上有一個魯國在山東。但是,湖北卻很奇怪了,因為這個境界內主要的國家是楚國,而簡稱卻是「鄂」。

這是為什麼呢?

2020年,一場疫情讓湖北火了,更多的人知道了湖北的簡稱是鄂。但是,與「鄂」相比,很多人更想以「楚」來代指這裡,因為不論是春秋時期的楚國,還是荊楚文化,對湖北的浸染太深入了。

如今,人們一提到荊楚大地,就知道指的是湖北。其實,不然荊楚大地除了湖北全域外,還包括周邊區域。

為什麼荊楚大地代指湖北呢?這段歷史十分悠久,周朝初期,周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楚國。

在古代,荊和楚是一個意思,是馬鞭草科的一種落葉灌木,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這種植物叫做「荊楚」,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

《竹書紀年》說:「昭王十六年,伐楚荊。」這裡是「楚荊」聯稱,楚在前,荊在後。《春秋》記載,魯莊公(前693—前661)之前稱荊,但自魯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後,就改稱為楚。這樣看來,荊或楚,荊楚或楚荊聯稱,其意思一致,似無大區別。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荊:「楚木也,從 刑聲。」釋楚:「叢木也,一名荊也。」這樣就把荊山、荊楚、木、荊州、荊、楚國,統一起來,形成系統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荊或為楚,楚亦荊木之別名也。」至此,荊楚約定俗成,成為一個專稱楚族、楚國和荊楚地域的一個特有的稱謂。

那個時代的楚國,類似於今天的一個省。雖然國君世襲,但是要接受中原王朝的統治。當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這些諸侯國很老實,但是當中原王朝走下坡路的時候,這些諸侯國就不老實了。

最開始,楚國很弱小,但是熊家後代很牛,逐步強盛起來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併了周邊眾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疆界也逐步擴大,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範圍。

在中國歷史上,楚國出了很多名人,特別是屈原,詞曲流傳甚廣,已經進入了教科書,如今的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這位志士。

通過這些,我們就能知道湖北人為啥希望簡稱是「楚」的決心有多大了。那麼,湖北的簡稱為啥是鄂呢?

這段歷史,也很精彩。

其實,在楚國建立前,湖北還有一個非常牛的國家---鄂國。

為啥叫這個名呢?有人分析可能是鱷魚比較多,所有才起這麼一個名字。這個國家最開始在山西一邊的黃河邊,但是到了周代被晉國吞併了,遺民開始難逃,輾轉到了今日湖北鄂州市的梁子湖邊。

鄂國人一路從山西逃到湖北,心想這下夠遠了吧,可以好好過日子了吧,就在鄂州建立了一座鄂王城,作為鄂國的國都,準備好好過日子。

但是,讓鄂國人沒想到的是,楚國崛起,第六任君主熊渠看鄂國好欺負,帶兵來打鄂國。鄂國一下就被滅了,這個歷史悠久、一路逃難的國家就這樣退出了歷史舞臺。

但是,雖然鄂國沒有了,歷史並沒有忘記鄂國。楚國吞併鄂國後,看鄂國的鄂王城建得不錯,風水極好,就把楚國的國都也定在了鄂王城。

歷史沒有忘記鄂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開始實行郡縣制,在鄂王城這裡也就是現在的湖北鄂州設立了鄂縣,「鄂」這個地名就開始一步步延續下來。

鄂縣最輝煌的時期是在三國時代,孫權把自己吳國的國都定在了鄂縣。也就是說,雖然鄂國沒有了,但「鄂」這個字已經是深入人心了。隋朝時,鄂縣升級了,建立了鄂州,下轄江夏、武昌、永興、蒲圻四個縣。

在湖北歷史上,這是「鄂」字第一次作為高級別行政區的名字出現,後來唐宋都沿用了鄂州的建制。大家都知道,嶽飛去世後被南宋朝廷追封為鄂王。元朝開始實行行省制,湖北先是叫做荊湖省,後來又叫湖廣省,省會都在鄂州 。

到了清朝末年,洋務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電報進入中國,並逐漸被清政府接受。在當時電報非常昂貴,必須用極簡的字能夠表達句子意思。

相傳,湖北最開始也想以「楚」字,但是湖南不幹了,兩地本來是一個湖廣省,為啥分家你就叫「楚」啊。你叫「楚」,我也叫「楚」,爭執不下。最後,國家說你們倆都不叫「楚」了,都換個名,所以湖南就用了「湘」,湖北就用了「鄂」,一直沿用至今。

這些年,湖北人也想改「鄂」為「楚」。為啥呢?如果人們管你叫鄂(惡)人的話,你肯定也不願意聽。但是,問題也來了,一是改簡稱一定要得到國家的準許,勢必很難。二是如果簡稱更改成功,也會浪費很多社會資源,比如說教科書、車牌號等等都要改,勢必會花很多錢。

隨風來,隨風去。回憶往事,歷史的記憶揮之不去。今天的歷史之旅到此結束了,期待與大家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楚國最初的封地是今天的湖北,為何湖北簡稱放棄了楚,卻選擇了鄂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每個省都會有一個簡稱,每一個簡稱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字,裡面蘊含著燦爛的歷史文化,比如在春秋時期被譽為禮儀之邦的魯國就是位於今天的山東,所以山東簡稱「魯」。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簡稱是京,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遼國稱燕京。元朝稱大都。
  • 湖北的簡稱為何選擇了「鄂」字,而放棄了「楚」字?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有關我國省都會簡稱的故事,相信大家從小便知道省份之間簡稱各不相同,比如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簡稱「新」、甘肅省簡稱「甘」或者「隴」、河南省簡稱「豫」……如果說這些簡稱僅僅是為了方便記憶而發明的一個代名詞,恐怕有些難以服眾。
  • 為什麼湖北簡稱是「鄂」而不是「楚」,作為湖北人你知道嗎
    鄂,作為湖北省的簡稱,其來源和本義,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不見得能說得清楚。外地人更有疑問:你們湖北呀,大江大湖,水多,可為什麼簡稱「鄂」?1「鄂」 通「萼」——花朵盛開曾有人戲謔:鄂——兩口,為多嘴多舌;一耳,乃偏聽偏信,所以總是吃「虧」。 但謬矣。
  • 湖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為何簡稱是鄂,卻不是楚呢?
    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
  • 鄂是哪個省的簡稱 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 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每個省也都有他們各自的簡稱,這個簡稱的用途很廣,車牌號也可以用。鄂也是一個省的簡稱,那麼鄂是哪個省的簡稱?很多人會想到是湖北,那麼大家知道湖北簡稱的由來和原因嗎?湖北簡稱鄂是啥意思?所以,湖北最早的一個名字就為鄂,他們省的簡稱為鄂是有歷史淵源的。我國的行省制度開端於元朝,在元朝的時候湖北大部分是屬於湖廣行省的。到清朝的時候,湖北省才正式確立。所以湖北這個地方簡稱鄂,是對歷史的尊重和傳承。同時,湖北也被稱為荊楚大地,荊州曾經是古代九州之一,同時也是楚國的國都。
  • 考證:湖北省為什麼簡稱「鄂」,而不是「楚」、「荊」?
    另外湖北簡稱的「鄂」,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第一印象,很多人還以為是鄂爾多斯呢?那麼今天作者集中針對湖北為何簡稱「鄂」,而不是「楚」和「荊」,來給大家做解答。湖北為何不簡稱「楚」呢?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實力非常之強,曾經是春秋五霸之一。和山西的「晉」一樣,當時執掌著半壁天下。似乎用「楚」,更霸氣,更有文化味。
  • 湖北會為什麼不簡稱「荊」或者「楚」呢?另一省不同意了
    湖北出名的是荊楚文化,甚至有些人都以為,湖北簡稱就應該是「荊」或者「楚」。2011年,湖北省工商聯開展湖北商人徵名活動,「楚商」也高票當選。那為什麼湖北不能簡稱」荊「或者」楚「呢?楚國是春秋霸主,戰國七雄之一。
  • 湖北古屬荊州,擁有八百年楚文化,為什麼不簡稱荊或楚?
    我國每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簡稱,它蘊含著地域歷史淵源和文化特徵。有的簡稱很獨特、生僻,令人難以望文生義。湖北省的簡稱「鄂」即是一例。很多人對」鄂「字的讀音拿不準,甚至還有人的第一感覺以為是代表鄂爾多斯呢。在人們的印象裡,湖北之地古屬荊州,曾為楚國核心區域,因而被稱為「荊楚大地」,其文化風俗也被稱為」荊風楚韻「。
  • 湖北簡稱「鄂」探源
    但是,最近我又讀過武漢學者有關湖北簡稱鄂的文章,他們說,「非也1」應是源於武漢歷史上的「鄂州」.這就引起了我很大的興趣,決定對武漢歷史上的「鄂州」進行探古: 歷史上的那州起因是這樣的。唐武德四年(621年) ,平前餓,改為鄂州『(舊唐書。地理志) ) .哪州的治所在今武漢市武昌區,歷史上的沙費縣。
  • 湖北俗稱荊楚大地,為啥簡稱不用「荊楚」,而是用了「鄂」?
    湖北省俗稱荊楚大地,但是簡稱不用「荊」,也不用「楚」,而是選用了一個「鄂」字。這是為什麼呢?而楚的都城,也並不固定,有郢(今湖北江陵)、丹陽(今安徽境內)、陳(今河南淮陽)、壽春(今安徽壽縣)等多個地方。
  • 湖北自古以來就是荊楚大地,為何簡稱會取「鄂」,其中有何緣由?
    有個說法,當年湖北要叫楚,湖南不同意,他說你要叫楚我也要叫楚。,才有了三楚的說法,楚有三楚,湖北稱楚,湘皖都有意見。楚國最後的國都在安微,而不在湖北。中國當年是指中原,那麼現在中原地區能稱「中華」「中國」嗎?能簡稱「漢」嗎?春秋戰國時期整個南方幾乎都是楚的範圍,湖北獨佔楚這個簡稱不太合適。熟悉三國歷史的都知道,劉表的荊州與今天湖北的範圍相當,湖北簡稱「荊」最恰當,當然「鄂」是最霸氣的簡稱。
  • 湖北省為何不簡稱「楚」,而以相形見絀的「鄂」為簡稱
    文|遠在小河對岸省份簡稱,乃一省之文化名片。故而,各省份通常都會選取,最能體現其歷史文化底蘊的字為其簡稱。而提起湖北省,人們通常會想起其為楚文化的發源地。與「楚」相比,「鄂」就相形見絀了。那為何湖北省不選取「楚」為其簡稱,反而選取了「鄂」呢?其實,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湖北省雖是楚文化的發源地,但「楚」的勢力發展範圍過大。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以及河南、山東的一部分。
  • 湖北為啥簡稱「鄂」?天門的「門」在哪?
    作為湖北省的簡稱,「鄂」字的來源和原義,很多人是不甚明了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也不見得能說得清楚。外地人更有疑問:你們湖北呀,大江大湖,水多,可為什麼簡稱「鄂」? 3 清代湖北省會為鄂州的治所 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荊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設荊湖北路,簡稱湖北路,湖北一名產生。元明兩代設湖北道。清代設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武昌,為隋以後鄂州的治所(即江夏),故湖北簡稱「鄂」。
  • 湖北為何簡稱「鄂」?專家: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
    湖北簡稱「鄂」源於西周早期的噩國,而周天子與噩侯時而謙恭禮讓、時而叛亂徵伐的故事,也如實記錄在青銅銘文之中。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文字學學科帶頭人馮時做客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為聽眾講述古文字中的中國歷史和文化。
  • 「鄂」從何而來?湖北人都來說說你知道的湖北簡稱那些事!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從小有兩件事情深深困擾著我,其一是小時候每每聽見大人談到「綠豆橋」,都會疑惑,難道這個橋全是用綠豆做的嗎?其二便是,每次看見的士車牌上的「鄂」都百思不得其解,「鄂」從何而來?難道湖北的江河湖海裡全是鱷魚嗎?
  • 湖北省名字的由來為何簡稱鄂不為楚?
    地處華中地區,位於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簡稱;鄂據《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後將天下分為「九州」湖北屬荊州,殷商時為湖北有鄂國,後被楚國所滅,後鄂城成為楚國的國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此地設置鄂縣,因此湖北簡稱不是楚而是鄂。
  • 湖北一改簡稱,十幾個省都蠢蠢欲動了
    同樣的還有湖北為何成「鄂」不稱「楚」,就是楚國地盤不僅僅在湖北。 但實際上,山東稱「魯」不稱「齊」,並沒那麼複雜,這和電報在中國的推廣有關。 洋務運動後,電報技術逐漸被清政府接受並使用。那時發電報惜字如金,多一字便多花錢,於是便有了簡稱。
  • 湖北,竟然和山西脫不了干係
    聲子知道了伍舉的事後,對他說:「這樣吧,你先去晉國住一段時間,我找個機會叫你早日回國。」 聲子回到楚國後,和宰相子木見了面。子木問他:「晉國大夫和楚國大夫相比,哪一國的強?」 聲子說:「晉國有才能的大夫不少,但是大部分是從楚國去的。因為楚國不會利用人才。過去楚國幾次被晉國打敗,就是因為有這些人替晉國出謀劃策。」
  • 祖國省份的簡稱大有來頭,都是歷史文化的濃縮,唯湖北的令人費解
    中國的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小名兒,即簡稱。這些小名的起源基本上分為三類:一類是該地區歷史文化,一類是地理區域,另一類是地區突出亮點的首字。例如,山西省簡稱「晉」,因為它是晉文化的發祥地,而春秋時期的晉國也是在此。湖南之所以簡稱「湘」,是因為湘江是湖南的一個具有歷史文化積澱的亮點。
  • 鼉鼓:湖北省為什麼簡稱鄂(續)
    鱷魚甲骨文裡有這樣一個字這個字是揚子鱷的象形,後來有兩條演化路徑。一條是老老實實複製,到了金文,變成這樣再往後,就成了我們今天的「鼉(tuó)」字,所以「鼉」就是揚子鱷的意思。《左傳·隱公六年》裡有這麼一句:翼九宗、五正頃父之子嘉父逆晉侯於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這件事,《史記·晉世家》裡也有記載。簡單來說,因為曲沃莊伯之亂,晉侯郄不得不跑去「鄂」避亂,於是晉國人管晉侯郄叫「鄂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