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琨
儘管因為疫情,德國易必登出版公司總編輯瓦萊麗·朗格、巴西獨立出版商協會執行長寶拉、波蘭時代-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總裁亞當·馬爾沙維克、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公司總裁艾哈邁德·賽義德、巴基斯坦巴中環球出版社總編輯阿迪力·馬利克等外國出版人沒能來到現場參加2020泰山國際新聞出版合作大會,但通過視頻,他們與中方嘉賓「相聚」,介紹了國際出版市場在疫情下遭受的不利影響,積極開展自救的思考與舉措,並對明年來到中國參會表示強烈的期待。
從線下向線上轉型
在瓦萊麗·朗格看來,疫情對歐洲出版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銷售額急劇下降,線上銷售增長無法抵消線下損失。二是銷售渠道從線下書店移到線上,消費內容從紙質書轉到電子書。三是出版商推遲甚至取消新書出版計劃,減少了歐洲圖書市場多樣化的核心優勢。四是讀者越來越習慣閱讀數字內容。
從瓦萊麗·朗格的介紹中可以得知,歐洲圖書市場依賴書店線下銷售。如義大利書店銷售佔圖書銷售總額的66%,德國書店銷售佔圖書銷售總額的50%。疫情封鎖期間,書店關閉給包括比利時、希臘、葡萄牙、保加利亞、奧地利等較小的圖書市場帶來嚴重影響。以今年3月為例,奧地利圖書銷售額下降了74%,比利時下降了50%。
面對電子書與有聲讀物銷售額的增長,瓦萊麗·朗格提出的另一個思考是如何在電子書借閱與銷售中找到平衡。「今年3月,法國巴黎的圖書館電子書下載量增長了5倍。如果讀者可以輕鬆地通過圖書館借閱已經出版的電子書,那麼他們繼續在書店購買圖書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與歐洲不同,在南美洲的巴西,疫情並未對其圖書市場造成太大影響。「巴西讀者已經習慣使用網上書店,讀者也可以在網絡平臺閱讀電子書並收聽有聲讀物。」寶拉表示,數字圖書讀者佔巴西總人口的44%,且巴西讀者中人數最多的群體集中在11—13歲。疫情期間,巴西電子書的搜索量增加了80%。
寶拉同時指出,巴西出版商更加注重利用數字圖書、應用程式和訂閱平臺來發布圖書內容。眾籌服務、文學沙龍、播客、讀書俱樂部和有聲讀物是可以概括2021年巴西出版業發展趨勢的關鍵詞。
期待更多中國圖書
作為波蘭最大的出版集團,時代-馬爾沙維克出版集團與中國出版單位的合作始於15年前。「我們每年出版幾十部中國作家的作品,合作變得越來越有成效。」亞當·馬爾沙維克說道。
亞當·馬爾沙維克希望與中國出版單位拓展立足中國某些區域的純文學圖書合作。「中國的省份各有特色,促進波蘭乃至整個歐洲了解中國各個省份的特點非常重要。」他表示,那些介紹中國各個省份經驗、歷史和成就的書籍,正在成為波蘭讀者最重要的關注點。
埃及希克邁特文化投資公司通過圖書版權貿易、圖書翻譯已向阿拉伯國家引進近千種中國圖書。艾哈邁德·賽義德的中文名字是「白鑫」,他曾獲第九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疫情期間,希克邁特文化與10餘家中國出版社進行合作,免費獲得阿拉伯語出版權的疫情防護類書籍15種。「我們翻譯出版了這些圖書,並將其免費提供給阿拉伯讀者,希望阿拉伯民眾能通過這些圖書了解中國抗疫的成功經驗。」艾哈邁德·賽義德表示,希望通過加強與中國出版社的合作,使阿拉伯讀者讀懂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改革開放、擺脫貧困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阿迪力·馬利克的視頻裡,身後「中巴友誼萬歲」幾個毛筆字格外顯眼。近年來,巴中環球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傳統故事》《小雨點繪本》《中國海外救援行動》等,合作夥伴有新疆青少年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新蕾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等多家中國出版單位。
阿迪力·馬利克希望與更多的中國出版單位展開合作,他同時提出,中外出版單位都應通過削減其他方面的開支,集中精力在網上推廣圖書產品,努力「跟上潮流」。
品質內容是合作之基
國際出版商協會日前發布了關於疫情對全球出版業影響的報告。作為國際出版商協會的執委會委員,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李朋義在本次大會上分享了報告的核心內容。
報告顯示,國際出版業正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線上營銷活動,歐洲、美國線上銷售業務激增。義大利、印尼、菲律賓、喬治亞專門開闢線上銷售渠道。在中國則興起了視頻直播,「直播帶貨」成為熱門詞彙。
報告同時指出,要警惕數字業務增長帶來的數字盜版急劇增加的問題,並建議成立一個由作家、出版商、書商、圖書館、印刷公司和物流公司等組成的大出版聯盟,團結出版鏈條的每一個環節,制定可行的出版方案,以推動出版業的復甦與長期持續的增長。
圍繞做好出版走出去和國際合作工作,李朋義從借船、造船、買船「三步走」指出,借船出海要快,加快產品和版權走出去的速度;造船出海要看,看國際大環境如何、看投資的效益如何;買船出海要穩,在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穩步進行海外收購、併購,同時注重文化交流和人文情懷,突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理念。
「疫情是試金石。」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副總編輯蔣麗君指出,疫情中無論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表現得比較好的出版社其背後的競爭力都是優質的內容。以百科社為例,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實現版權輸出176種,超過去年。
通過對輸出品種進行分析,蔣麗君表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已經高度統一,版權輸出的重點品種基本是在國內市場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圖書。高品質的內容是出版社的生命線,也是國際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