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強合作創新助力出版發展
【第25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這幾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熱鬧非凡。展場內,圖書展示、版權交易等活動精彩紛呈;展場外,海內外出版人就國際出版重大議題坦誠交流、激情碰撞,共同謀劃出版業的繁榮發展。聚焦「新出版·新發展·新動能」的2018北京出版高峰會議,探討中外出版合作,研究行業融合發展,分享最新技術成果,成為本屆圖博會的一大亮點。
加強國際合作 建設出版強國
「今年以來的中美貿易爭端,凸顯了我國建設出版強國、增強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中美貿易爭端的本質是美國想阻斷中國的發展進程。從這個意義上講,用出版發展來促進中國創新能力的提高,用創新能力的提高來促進中國的經濟科技文化發展,就顯得至關重要。」在主旨演講中,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發表的觀點發人深省。
眾所周知,經過幾十年發展,我國已邁入出版大國行列,行進在建設出版強國的徵途中。鄔書林表示,提升出版質量是建設出版強國的基礎性工作,中國出版人只有融入國際合作,參與國際競爭,才能真正實現出版強國的目標。
鄔書林建議,創辦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學術期刊,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出版界一道提升出版水平。「一個國家要使自己的出版做強,必須擁有龐大的思想理論體系和大量創新的觀點,而且必須要走向世界,具備全球視野,有強大的交流發布平臺,為海外學界所接受。」
國際科學、技術與醫學出版者協會執行長麥可·馬貝表示,當下正處於全球化的時代,跨國、跨機構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多,覆蓋面也越來越廣泛。據其介紹,現在全世界每年發布的學術論文數量超過250萬篇,觸及面幾乎可以覆蓋全球。
值得關注的是,麥可·馬貝從每年全世界發表的各類學術論文的引用數據中得出判斷,大概從2025年開始,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學術出版方面的一股重要力量。
講好中國故事 增強外界認同
我國出版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把中國和平崛起、和平發展的歷程向世界說清楚,然而,這方面高質量的學術著作和其他讀物仍然數量不多。鄔書林期待,隨著中國出版強國的建設,這一工作能有所加強。
「我有一個觀察,總體來講,世界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提出化解之道,一是把國內的事情做好,二是多溝通。加強國際出版交流,就是溝通的有效方法之一。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一帶一路」倡議強調的「五通」之中,就有非常重要的「民心相通」。金燦榮認為,加強出版國際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應有之義。
五年來,中國出版人積極搭建「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橋梁。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為代表的圖書精品,以絲路書香出版工程為代表的重要平臺,為國際社會全面客觀理解中國發展道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深入了解中國社會的現實和歷史文化,客觀評價中國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開啟了重要的窗口。
據安徽出版集團董事長王民介紹,安徽出版集團已與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知名文化企業、出版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一帶一路」35個國家開展了經常性的出版合作往來。「出版人要有大出版的廣闊視野,要有書寫精彩中國的使命擔當。」王民表示,「我們搞國際出版新合作,既要致力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推介精彩中國,又要完整詮釋『一帶一路』倡議的真諦,讓合作成果惠及世界。」
探索融合發展 實現互利共贏
拉加代爾旅行零售集團波蘭公司在波蘭境內有800多家實體店,集中在市區商業中心、火車站以及機場,年銷售收入折合人民幣約20億元,在波蘭頗有影響。2012年,該公司和我國的世紀出版集團等機構共同出版發行了波蘭語版的「文化中文叢書」,現已推出25種,其中有幾種開始重印,市場反響不俗。叢書的第五批新書正在印刷出版過程當中,明年即將問世。
「十年前就有人預測,紙質書會消失,但現在看並不是這樣。作為零售行業中一個非常傳統的代表,我們當前面臨的情況沒有惡化,特別是對旅行者來說,還是會購買紙質書來進行閱讀。」拉加代爾旅行零售集團波蘭公司總裁安傑伊·卡茨佩爾斯基在感慨之餘,對未來滿懷期待,「隨著出版業的數位化發展,我希望在下一個十年,傳統出版和數位化出版這二者之間可以實現協同的進步和增長。」
當下,中外眾多出版單位正在持續探索融合發展之道,在技術手段、運營模式上不斷推陳出新。
「出版融合發展的優勢不是內容資源,而是內容數據。融合發展的中心不是數位化,而是數據化。」中國出版集團副總裁劉伯根提出這樣的論斷,「這個數據不僅是生產營銷數據、閱讀行為數據,更是根植於內容本身的全部知識數據。換言之,內容即數據,這是發展的關鍵。」
2018年,中國出版集團制定了打造主流出版型、融合發展型、國際傳播型「三型」集團的新時代發展戰略。其中確立的融合發展的中心工作,就是內容數據化。
以科大訊飛為代表的國內研究機構,在很多領域已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在海量的知識中進行挖掘、整理、編輯、加工,然後按照讀者和用戶所需要的應用場景去提供知識材料,是科大訊飛智慧出版事業部總監楊峰眼中出版業的核心價值。他認為科技企業的工作,就是利用新技術,讓用戶更好地閱讀和學習知識材料,提升傳播的效果。
亞馬遜雲服務出版行業高級主管瑞秋·瑪圖斯也表示,亞馬遜的雲服務平臺,就像一個數據的大倉庫,可以為出版企業提供存儲解決方案。在未來,她期待能與更多中國出版企業達成合作,共創美好明天。
「合作可以促進行業的增長與發展。未來的出版業將是一個全球合作創新的世界,一個令人激動和期待的世界,而中國會在其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麥可·馬貝的態度積極而樂觀。
「中國出版的高質量發展,將不僅是對中國的貢獻,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鄔書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