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真的是別人的及時雨嗎?打敗方臘後,魯智深一番對話揭露宋江

2020-12-16 阿里山哥愛影視

宋江真的是別人的及時雨嗎?打敗方臘後,魯智深一番對話揭露宋江

人們對於水滸中宋江褒貶不一,有人將他當作了救苦救難的好人,配得上及時雨這個稱呼,也有人認為宋江從頭到尾都佔滿了權利的欲望,他是一個典型的陰謀家,但是我們不能憑藉著別人的三言兩語就草草的下了結論,我們來通過《水滸傳》看一下宋江的事跡吧。

宋江剛剛出來的時候,人們對他一致的感覺就是一個好好先生,處處助人為樂,見著了有困難的人,馬上就從懷中掏出一把銀子,他的官職雖然是一個芝麻官,但是卻處處走得通,從官府到下面的黎明百姓都對他豎起大拇指,就是江湖中的落草好漢也和他頗有往來,最體現他助人為樂的時間是給晁蓋報信,要知道晁蓋偷取生辰綱的事情被人揭發後,眼看著就要被抓,這個時候的宋江居然什麼都沒有想就來給晁蓋報信,這才讓晁蓋脫離了險境。

江湖中人人都知道是宋江救了託塔天王晁蓋。於是晁蓋後來託人送了一百兩金子過來,還有一封感謝信,宋江不肯接受那一百兩金子,只留下了那一份信,沒想到被他妻子閻婆惜發現了,=幾次逼迫後,宋江無奈殺了閻惜婆。從他殺了閻惜婆後面的處理手段可以看出來宋江此人的手段。

他將唐牛兒做了自己的替罪羊,於是投靠了在梁山的晁蓋,宋江居然取代了晁蓋做了梁山的一把手,當梁山的勢力大起來之後,宋江立馬就動起了招安的心思,他認為只有在朝廷當官才是真正的擁有權力,於是不顧眾多手下的反對,一意孤行的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為了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誠,他安排手下的梁山好漢全部成為了朝廷平定叛亂的工具,

替朝廷東奔西走,到處攻伐,在攻打方臘的時候,梁山的眾多好漢一個一個的死去,宋江卻置之不問,一心向著自己的權利攀去,後來魯智深無意之間抓到了方臘,宋江開開心心的準備去朝廷領功了,宋江對魯智深說,跟我一起去想朝廷領功,將來就能光宗耀祖,還俗為官了。

魯智深說他不願為官,宋江又說,就算做和尚也要做一個大寺院的方丈和主持,回去之後我就想朝廷稟報,給你一個主持當。魯智深說,洒家只圖一個清靜的地方,安身立命就行了。宋江馬上就不開心了。因為魯智深他宋江不一樣,魯智深早就看穿了這些世俗名利,他打心底裡看不起宋江。宋江最後在朝廷中也被人毒死了,可惜算計了一輩子,最後一場空。

相關焦點

  • 魯智深擒住方臘後,當面懟了宋江
    在書中,作者施耐庵創作了一百零八個人物,每個人物的形象都活靈活現,像宋江,林衝,李逵,魯智深......然而在這些英雄好漢中,能夠得以善終寥寥無幾。有的病逝於行軍途中,有的歿於朝廷迫害,有的葬送於徵討方臘。而這些人物中的魯智深,在擒住方臘後,當面懟了宋江,另有五人聽懂魯智深話中含義也選擇了離開,最後這幾人終得以善終。
  •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大夥遠離宋江,僅有6人開竅,得以善終
    作為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結語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吧,書中最後的結局所有梁山好漢大多都不得善終,只有少數幾人看破之後歸隱才躲過一劫,其實在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大夥遠離宋江,僅有6人開竅,得以善終,這幾個倖存下來的人主要也是因為理解了魯智深的暗示
  • 魯智深擒拿方臘後,兩句話戳穿宋江,聽懂此話的梁山六人得以善終
    當日,魯智深在追趕方臘手下夏侯成的過程中,二人進入了亂山深處,因為地形複雜,魯智深陷入了迷茫。之所以用守株待兔這個詞來形容,那是因為在原著當中魯智深活擒方臘的情節並不同影視劇作品當中武松活擒方臘的那般困難。兩人好生打鬥了一番,直到武松最終以一條胳膊的代價才換得了活擒方臘的結局。影視劇當中的這種「特寫」,實際上在原著當中是無從體現的。
  •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好漢離開宋江,但只有6人聽懂,得以善終
    《水滸傳》一書中,真正擒拿方臘的卻是魯智深,而且沒有電視劇中那麼驚心動魄,反而顯得有些無聊。魯智深擒方臘,頗有些守株待兔的意境。魯智深&34;。正當魯智深迷茫之時,卻有個老和尚將他引到一間茅屋,叮囑他:&34;就這樣,梟雄方臘被生擒。魯智深稀裡糊塗的立下此戰最大之功。
  •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好漢離開宋江,可惜只有6人聽懂,都是誰
    其實,活捉方臘後,魯智深便暗示大家跟隨宋江的結局,無奈只有6人聽懂,也因此獲得善終。魯智深到底說了什麼?又是哪六人聽懂魯智深話裡的意思?既然大家都是天下英雄,那何不一起做一番大事業。在宋江、吳用的忽悠下,梁山好漢被迫跟著宋江一起攻打遼國,平定方臘,漸漸的,梁山好漢一起走上詔安之路。
  • 及時雨——宋江真的「仁義」嗎?
    綽號呼保義,為人急公好義,常救人於危難時刻所以又號及時雨,人稱孝義黑三郎。實事真的是這樣嗎?宋江真的仁且義否?他的仁字,實在虛情假意;他的義字,往往血跡斑斑。晁蓋曾頭市被史文恭毒箭射中一命嗚呼後,宋江表面上如喪考妣,號啕大哭,但實際上只是守寨居喪,並無引兵復仇之心,更無聚眾徵討之舉。
  • 徵討完方臘後,魯智深暗示離開宋江,但只有6人聽懂了
    梁山上的好漢,大多是犯罪之人,如吳用、公孫勝等人,是搶劫了生辰綱後,被迫逃到梁山避禍的,武松、宋江、林衝、魯智深、李逵、石秀等人,是背了人命官司後,才上梁山反抗朝廷的,其他的諸如王英、徵討完方臘後,雖然倖存的弟兄,還對朝廷的封賞,以及自己的未來充滿期待,但也有不少兄弟醒悟了過來。
  • 打完方臘後,武松魯智深都不願回京,為何宋江對二人態度截然不同
    文 / 莊生曉夢在徵罷方臘後,曾經如鐵打般的一百零八梁山好漢開始陸續的損兵折將,好多人都死在了攻城掠陣上。而其中就包括水滸傳裡的超級明星武松和魯智深二人,但是,宋江在聽到這二人的言語後,反應卻是相去甚遠,甚至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當時,魯智深由一個老僧指點,鬼使神差地住到了方臘,對於此事宋江自然是歡喜異常。
  • 徵討方臘後,林衝真的死了嗎?宋江為何上表說他死了呢?
    徵討方臘後,林衝真的死了嗎,宋江為何上表說他死了呢?文/峰峰談歷史本文關鍵詞:林衝,宋江。全文共計1200餘字,閱讀約需4分鐘。在《水滸傳》中說到了,宋江和盧俊義帶兵徵討方臘,最後方臘失敗後,想要逃走,卻是被魯智深活捉了,至此梁山一干人等收拾好,準備回京城復命。但是在回京的路途之中,卻是發生了許許多多奇怪,匪夷所思的事情。
  • 拿下方臘後,魯智深暗示好漢離開宋江,卻只有6人聽懂了
    大家可還記得魯智深,他本來是一位出家的和尚,後來上了梁山,成為了一百零八位好漢之一,他的英雄事跡也有很多,像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生擒方臘等。今天要講的就是拿下方臘這件事。當初,魯智深靠自己的實力生擒方臘後,一時名聲鵲起,宋江聽聞後竟然對魯智深講回到東京後定讓他當官光宗耀祖。
  • 梁山上三位英雄好漢,無視宋江不理宋江藐視宋江,這三人是誰?
    然後「十瓶村醪酒,還把原來的頭綁起來,然後放在龍鳳潭裡」,結果其他梁山英雄喝了,不同意,魯智深拿著鐵禪棒,大聲罵道:「進娘捏鳥!特夏是個惡霸!拿酒水讓我們吃!「這一次宋江精心準備招安,讓阮小七攪黃,宋江無奈。那阮小七為什麼敢惹這樣的麻煩?不是因為他看不起宋江嗎?
  • 活捉方臘後,魯智深說出2句話,拆穿宋江真面目,燕青李俊聽懂了
    二 梁山不只是林衝,還有宋江後來二龍山遭遇青州兵馬圍攻,魯智深聚集二龍山、桃花山、白虎山三山兵馬去打青州,同時又請梁山泊的宋江下山來幫助,結果宋江幫助他們打了青州,完事後就將那三山人馬都給吞併入梁山泊之中。
  • 不是魯智深武松宋江燕青柴進
    閻婆惜知道宋江的錢為什麼這麼多可能大多數人會想到及時雨宋江,從某種意義上講,宋江算是慷慨,但是對金銀還還遠遠達不到超脫的境界,錢是宋江維繫江湖地位的工具,是實現自己理想的根基,他的原則是該花的錢,大大方方的花,該得到的錢也一點不漏地得
  • 魯智深懟了宋江幾句話,五個人聽懂了遠離宋江,最後得到善終
    其實宋江這個人物的性格很複雜,之前魯智深擒住方臘後對宋江幾句話,五個人就聽懂了,並且離開了宋江,最後的結局也證明,宋江的確害了很多人。接受投降後,宋江被命令帶領他的兄弟們,在全國範圍內打擊威脅朝廷的農民起義,方臘、天虎、王清等組織。
  • 遇見及時雨宋江,你能拒絕嗎?
    水滸好漢,勇悍頑劣,不怕天不怕地,可是做為一百零八人的首領宋江,卻是面黑身矮,武力值在眾好漢中不值一提。就是這樣一個人,憑什麼眾好漢都甘願聽命於他。就是因為及時雨。許多人解讀水滸,對宋江持否定態度,更有甚者,以陰謀論待之。
  • 魯智深坐化六和寺後,宋江對斷臂武松說了一句話,毫無兄弟義氣
    但是在遇到魯智深之前,和武松關係最好的人就是宋江了,但是為什麼後來武松和宋江的關係非常差呢?有人說,就算是目標不同,但是兄弟情誼還在啊,事實上,武松和宋江之間僅僅只是維持表面上的兄弟關係,其中在打敗方臘的時候,宋江對武松說了這樣一句話,直接表現了宋江毫無兄弟情誼。
  • 歷史上宋江到底徵討過方臘嗎?正史上宋江的真實結局是什麼?
    這說明宋江被張叔夜打敗後,確實是被招安了,36人各個被封了官。然而,《大宋宣和遺事》說宋江被招安後跟隨朝廷大軍去徵討方臘,這就有點扯了,或者說作者考證不嚴,把彼宋江當成了此宋江。而且,方臘可是黃袍加身稱過帝的,勢力比宋江的梁山好漢大得多。剿滅方臘用了十五萬大軍,裡面還有精銳的中央軍——禁軍,而打敗宋江只用了臨時招募的不到兩千人的地方部隊,雙方差距明顯。那麼,為什麼會有宋江參與徵討方臘這事呢?
  • 武松和宋江私下結拜,他為何卻不和魯智深結拜?晚年武松道出真相
    那及時雨宋江來說吧,他和混江龍李俊結拜過,而李俊曾三次將宋江救出虎口之中。宋江還和武松結拜過,當年在柴進莊院,這宋江見武松人高馬大、武藝不凡,言行之中更是透露出一種非比尋常的氣質,因此宋江認為武松不是池中之物,他日必成大器。果然宋江沒有看走眼,和武松結拜後,武松為宋江上刀山下火海,無論是攻打遼國還是出徵方臘,武松都貢獻出了不可比擬的力量。
  • 魯智深擒獲方臘後,對宋江說出一句話,有6人悟出其中兇險得善終
    不過魯智深與宋江的交往並不那麼友好,在梁山泊108人聚義後,宋江便多次表示要接受招安,而魯智深則是堅決反抗招安的人,因此在眾人面前公開對宋江表示反對:「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動不動就說散夥,這在一個團隊中絕對是大忌。
  • 魯智深活捉方臘後,兩句話揭開宋江真面目,身旁李俊和燕青聽懂了
    ,在沒被招安時魯智深他就為梁山立下了赫赫戰功,在被招安以後梁山眾人先後奔赴遼國戰場和江南戰場魯智深屢立奇功,更是在江南戰場的時候將方臘給擒了回來,在勝利以後梁山眾人準備回去領賞的時候,魯智深他留了下來他對宋江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讓很多人都看清了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