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格爾旗:「一河三川」黨建工程引領鄉村振興

2020-12-11 正北方網
  □王玉琢 韓淑華 張春林 楊改岐

  「1995年,我們巴潤哈岱村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這給我們村帶來發展的機遇和希望,但真正展翅飛翔是從2014年美麗鄉村建設開始,年年有進步,年年有亮點。我們創建了『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村支書田勳世笑著敘說村裡的變化。走進準格爾旗薛家灣鎮巴潤哈岱村,映入眼帘的是綠樹掩映下一排排規劃整齊的農家小院,一條條平整的柏油路。隨著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完善,如何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村民共同富裕,成為巴潤哈岱村「兩委」班子工作的重點。

  這只是準格爾旗基層黨建工作的一個縮影。準格爾旗位於鄂爾多斯東部,地處蒙晉陝三省交界處。全旗總面積7692平方公裡,轄2個工業園區、10個蘇木鄉鎮、4個街道,159個嘎查村,共成立黨支部159個,共有農民黨員6041人,佔全旗黨員人數的38%,全市農牧民黨員總數的22%。

  近年來,準格爾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全區、全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農村基層黨建以「五好三提升」為統領,以農村區域化黨建為抓手,創新探索「一河三川」黨建工程,打造了沿黃河及其3個支流百裡長川、納林川、 牛川4個黨建示範帶,輻射帶動全旗農村基層黨建,在提升基層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區域化、智慧化水平上,取得了顯著成績。

  區域統籌提升基層組織力

  準格爾旗地貌以丘陵溝壑為主,素有「七山二沙一分田」之稱,地域特色鮮明,黃河流經該旗197公裡,其支流也是縱貫其中,大多數村子都集中分布於沿黃河南北岸及其支流沿線。

  「一河三川」黨建工程,正是立足地域相近、產業相聯、文化相融、優勢互補的特點,創新組織設置,將相鄰相近的農村黨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幫扶企事業單位聯結起來,組建非建制性聯合黨組織,區域統籌,聯動發展。目前,通過實施區域化黨建工程,先期建設了4個聯合黨組織,打造了沿黃河、百裡長川、納林川、 牛川4條各具特色的黨建示範帶,先期創建的沿河沿川59個示範嘎查村,輻射帶動其餘100個嘎查村。

  該旗的薛家灣鎮現有農村黨支部28個,農民黨員1591人。黃河一級支流百裡長川貫穿全鎮南北,是歷史上「走西口」的重要通道,如今的文化旅遊帶和現代農牧業經濟帶。百裡長川北起白大路村,南至長灘村,南北長51公裡,總面積692平方公裡。按照區域化黨建工程布局,薛家灣鎮黨委創新組織設置,將沿川10個黨支部與幫扶單位、駐地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共同組建聯合黨委,形成百裡長川黨建示範帶。在該鎮組織的百裡長川非建制性聯合黨委中,由鎮黨委副書記兼任聯合黨委書記,各村黨支部書記被選任為黨委委員。聯合黨委以所屬黨組織為主體,統籌沿川各村及駐地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文化、產業資源,負責區域內黨建工作的指導、產業發展的規劃、集體經濟的培育和脫貧攻堅的推進。在聯合黨組織引領下,沿川各村共下一盤棋,抱團建強基層組織,合力拉動產業轉型,共建美麗鄉村。

  在聯合黨委牽頭引領下,推廣龍頭企業與農牧民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匯聚村企合力。沿黃河、百裡長川、納林川、 牛川以「企業+黨組織+合作組織+農牧戶」為產業發展模式,突出抓利益聯結機制,提高村民組織化程度,形成了北部沿黃「黨建+現代規模農業」、百裡長川「黨建+文化旅遊產業」、納林川「黨建+產業融合」、 牛川「黨建+工礦企業」等特色黨建示範帶集群。在百裡長川,利用整合產業發展資金和企業幫扶資金,成立了百裡長川文化旅遊投資公司,帶動了各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

  有效推進「百企幫百村」行動,每個嘎查村至少落實一家規模以上企業幫扶。通過群眾「點單」、企業「上菜」,針對不同村情籤訂幫扶協議,確定溫室大棚、林果基地、養殖基地、旅遊服務設施、洗煤場以及組建上站運輸隊、勞務公司等幫扶項目137個,落實幫扶資金4568.5萬元。 

  多元聯動增添發展新活力

  在「沿河」帶上,十二連城鄉北部沿河7個村聯合黨組織通過項目爭取、財政投入、企業幫扶、建立合作組織等辦法,以農牧業產業發展及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發展村集體經濟,典型示範、輻射帶動了周邊的產業發展,形成了綠色瓜果種植示範區、休閒旅遊水產養殖示範區等特色集體經濟發展區域。目前,全旗159個嘎查村中,80%達到年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總收入由2015年的1502萬元提高到4200多萬元。

  納林川根據全旗「一河三川」區域化黨建工程布局,將區域統籌工作法細化到村,以點帶面,激發鄉村振興活力。分布於該川上的沙圪堵鎮納林村,一度為後進村,市、旗、鄉、村聯動發力,組織黨員和返鄉創業青年率先加入重振「納林地毯」「納林風味」等傳統手工業和特色餐飲業隊伍,通過黨建引領重鑄傳統品牌,如今後進村轉變為先進村,產業也得到了發展,納林村先後被評為全旗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五好三提升」嘎查村黨組織、全旗一類嘎查村黨組織。目前,納林地毯註冊公司2家、小作坊生產10處,帶動全村100多人增收,月收入3100元左右;納林碗託6家、帶動20多人增收,月收入6500元左右;納林風味飯店8家,帶動50多人增收,月收入3500元左右。外出40餘人從事「納林風味」的經營和半成品生產,全市範圍內有30多家「納林風味」飯店。

  準格爾召鎮在 牛川兩翼的農村黨支部與非公企業黨支部,採取派員指導聯建、掛靠聯建、跨村聯建、掛職聯動等方式,實現企地黨組織活動聯辦、黨員聯管、服務聯做、資源聯用。針對11家駐地非公企業黨的工作和組織未覆蓋的情況,派駐11名黨建指導員赴相關駐地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幫助建立黨支部,並與村黨支部建立聯合黨支部;針對該鎮鏵尖村等8個農村黨支部與21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建立了「農村黨支部+N個企業黨支部」的聯合支部。8個村黨支部的31名班子成員與31家企業負責人實行「雙向交叉任職」。

  通過黨建聯動, 牛川一帶非公企業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率均達到100%,形成了企地聯手共進的良好局面。該鎮的四道柳村黨支部引進 牛川現代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流轉土地3000餘畝,建成蔬菜大棚35棟,發展規模養殖基地2處,帶動就業87人。目前,全鎮8個村與屬地9家煤炭企業結對,落實幫扶資金480萬元,註冊成立機械租賃公司17家,機電維修服務站15家,煤炭信息諮詢公司26家,每個村均確定了一個村集體經濟項目。

  包聯共建 繪就農村新圖景

  在包聯引領工作機制上也不斷完善,打好「組合拳」。該旗充分發揮黨員幹部下基層聯繫服務群眾的組織優勢,形成幫扶合力,統籌15個市直部門、181個旗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1261名優秀年輕幹部工作力量,選派14個蘇木鄉鎮街道工作推進組、159個駐村工作隊、159名駐村第一書記,實現包聯無死角、引領全覆蓋。市、旗包聯工作組、包聯領導、包聯部門帶頭深入包聯蘇木鄉鎮街道定方向、謀項目、解難題,深入包聯嘎查村訪民情、解民難、助民富;第一書記駐村協助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形成了「上級引領基層幹、幹部圍繞群眾轉、服務群眾到家門」的工作機制,探索了以龍口鎮麻地梁村為典型代表的梁峁山區居家養老、產業發展模式,實實在在為基層群眾謀實事、辦好事,讓百姓得實惠。

  聯合黨組織建立後,首先將農村黨員的學習教育抓實。在鄂爾多斯市委組織部的包聯指導下,在沿百裡長川的巴潤哈岱村籌建市農村基層幹部培訓基地,形成「一點三線」農村黨員培訓線路。目前,已開展嘎查村「兩委」班子、駐村第一書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等集中學習培訓15期次、2300餘人。在聯合黨委的統籌下,每1個季度邀請市委、旗委黨校老師作1次專題黨課,每半年開展1次職業技能培訓,每1年開展1次述職評議。此外,在村級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上,也收到了成效。

  準格爾旗堅持「軟硬體齊抓、建管用並舉、一村一特色、點線面示範」,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新建村級陣地23個、改擴建34個、維修改造45個,全旗159個嘎查村陣地面積全部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實施了村級組織設置、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運行管理、陣地建設、經費保障「七個規範化」建設,通過「十進」村陣地,提升利用率,讓村級陣地成為農村最有特色、最有活力、最有人氣、最有凝聚力的服務活動場所,創建全市「五好三提升」嘎查村黨組織58個。實施了村級黨組織十星級分類管理,通過組織自評、鄉鎮考核、群眾測評、組織評定,評選一類嘎查村100個。

  引導社會組織和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管理事務,農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及時到位;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換屆後,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實現了「一村一規」逐步提高了農村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同時,黨群文化活動也一改過去較為分散、影響面小的現狀,同樣以百裡長川為例,在聯合黨委的引領下,沿川10個村先後聯合承辦了準格爾旗鄉村文化旅遊節暨那達慕大會、杏花節等重大旅遊節慶活動,主辦了長灘四月八民俗文化旅遊節、百裡長川油菜花節等獨具特色的旅遊節慶活動,僅今年上半年即吸引遊客9萬人,生態農業觀光文化旅遊帶這一共建品牌已成功打響。

  串點成線,以線成帶,在「一河三川」區域化黨建示範帶引領帶動下,準格爾旗農村基層組織力提升了,農村變得更加美麗了,農民變得更加富裕了,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勝脫貧攻堅、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推進準格爾旗黨的建設工作邁上新臺階。

  (本版圖片均由準格爾旗委組織部提供)

相關焦點

  • 江蘇江陰:高質量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大以來,江陰市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大力實施「暨陽紅色先鋒」基層黨建質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引領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
  • 鄒平臺子鎮:黨建引領,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 常山縣何家鄉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
    何家鄉項目集中開工儀式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長風村堅持黨建引領發展,把黨建工作貫穿到鄉村建設全過程,實現美麗鄉村到美麗經濟的完美蛻變,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戰略」的基層黨建探索之路。
  • 鄉村振興:「紅色」黨建引領「綠色」發展
    基層黨建是引領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兩者在融合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環境保護意識是鄉村振興中對人類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主要因素。以基層黨建促生態發展、生態發展反哺基層黨建,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多角度推進美麗鄉村的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在黨建助推優勢下,形成黨群合力,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的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一.正確看待目前鄉村振興新形勢馬克思指出:「農業勞動是其他一切勞動得以獨立存在的自然基礎和前提。」
  • 臺子鎮發揮黨建引領作用 奏響鄉村振興「最強音」
    近年來,臺子鎮搶抓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戰略機遇,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社會治理等領域,創新體制機制,激活內生動力,努力實現農村高水平發展和全方位振興。  主動求變,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特色產業培育壯大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
  • 襄城縣茨溝鄉:強化黨建引領 促進鄉村振興
    近年來,茨溝鄉黨委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改革」,把抓好黨建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注重夯實基礎、建強組織,重學重做重實效,達到了政治教育實、鄉村班子強、基層治理好、產業項目火的治理效果。該鄉不僅高標準打造了鄉鎮黨校,還將每周一定為黨員幹部集體學習日,堅持上好政治教育、鄉村振興「兩堂課」,由黨委書記帶頭講、班子成員輪流講、中層幹部定期講,「土專家」「田秀才」及先進典型巡迴講,使全鄉黨員幹部的政治意識、業務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自2019年以來,該鄉共舉辦專題培訓班11期,輪訓黨員幹部2300餘人次。 「鄉村要發展,黨員幹部既是引路人,也是開路人。
  •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原標題: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發展全局,是上海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當前,上海正以更大的責任擔當,積極探索超大城市郊區的鄉村振興舉措。而奉賢作為上海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以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引擎為目標,著力發揮先鋒、先導、先行作用,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在提升黨組織的發動力、凝聚力上下功夫,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創造力,近年來探索出了強基礎、興產業、聚人心的鄉村振興的奉賢品牌、奉賢形式。
  • 省派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 推動鄉村振興
    一年多來,嘉祥縣大張樓鎮鄉村振興服務隊著眼群眾期盼和服務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黨建1+N」」發展實踐,推進鄉村振興工作不斷取得成效。黨建引領,當好服務群眾貼心人。圍繞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從改善提升村「兩委」辦公場所著手,推動組織陣地功能和服務群眾效能提升。
  • 澄江馬房村:黨建引領走出鄉村振興蝶變之路
    近年來,雲南省澄江市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把馬房村等鄉村振興示範點打造與脫貧攻堅鞏固提升有效銜接,與撫仙湖生態保護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了具有澄江特色的鄉村振興蝶變之路。 突出黨建引領 推進基層善治澄江不斷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轉化為鄉村治理優勢、治理效能。
  • 雲南元江坡垤村:黨建引領繪就鄉村振興 錦繡畫卷
    近年來,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窪垤鄉它才吉村委會坡垤村民小組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強基層黨組織,凝聚人才,探索發展新產業,逐漸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保護與發展共贏的鄉村振興之路。
  • 【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村 黨建引領書寫鄉村振興「七言詩...
    【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村   黨建引領書寫鄉村振興
  • 平遙縣以黨建引領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原標題:平遙縣以黨建引領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近年來,平遙縣狠抓鄉村基礎黨建工作,以黨建促發展,加快了全縣鄉村振興步伐,讓全縣農村群眾從中得到實惠。
  • 青島即墨:黨建引領聚合力,藍村鎮激發鄉村振興「組織動能」
    人民網青島7月1日電(孫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建引領是保障。近年來,青島市即墨區藍村鎮黨委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結合陸港新城建設發展實際,把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落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 生態宜居 美如詩畫——遷安馬蘭莊鎮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推進環境...
    馬蘭莊鎮積極響應遷安市委、市政府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的重大安排部署,於2019年3月下旬,正式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建設幸福美麗鄉村為目標,以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突出黨建引領,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實施分類特色打造,助推人居環境整治向縱深發展,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百姓共享鄉村振興成果,幸福指數不斷提高。
  • 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來自遂寧市安居區安居鎮廟兒坡村的報導
    2019年升級改造5米寬柏油路,2020年全村實現天然氣通氣,已申報2020年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富有敬業精神和責任擔當的職業村支書 盧燕萍近年來,該村在安居鎮黨委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在職業村支書盧燕萍和村主任王洪廣的帶領下,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以產業發展為導向,將鄉村振興向縱深推進,譜寫了新時期基層幹部的時代擔當。
  • 上海奉賢: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奉賢答卷」
    而奉賢作為上海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以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新引擎為目標,著力發揮先鋒、先導、先行作用,解放思想、勇於創新,在提升黨組織的發動力、凝聚力上下功夫,激發人民群眾的內生力量、創造力,近年來探索出了強基礎、興產業、聚人心的鄉村振興的奉賢品牌、奉賢形式。
  • 堅持黨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楊木林鎮四合村
    堅持以產富農、以產興村,助力鄉村文化繁榮興盛,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引領鄉風文明。一、建強組織,引領全村工作持續向好四合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4名,其中預備黨員1名,女黨員3名,少數民族黨員7名,35歲及以下的黨員3名,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3名。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靜海東子牙村:黨建引領 為鄉村振興添加磅礴動能
    近年來,靜海區子牙鎮東子牙村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核心,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強化黨建引領產業支撐,助推鄉風文明、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以基層黨組織促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促增收致富的路子。特色農業探索鄉村振興實踐道路產業走對路,鄉親才能富。東子牙村作為一個貧困村,村裡沒有集體經濟收入,農民沒有發家致富的有效道路。為了壯大集體經濟、穩定民心、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在綜合考慮該村地理位置、產業結構的基礎上,東子牙村決定發展特色農業。
  • ...如何抓好基層黨建改革引領鄉村振興?「綠色戰旗 幸福安唐」鄉村...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成棟 張明海 攝影 楊樹)9月3日,參加全省鄉村振興大會的與會代表,來到位於成都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綠色戰旗 幸福安唐」鄉村振興博覽園。在鄉村振興博覽園,代表們就如何抓好黨建改革引領突破、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進行參觀考察。
  • 信豐縣鐵石口鎮長遠村發展密碼 強化黨建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
    強化黨建引領助力鄉村振興  ——探尋信豐縣鐵石口鎮長遠村發展密碼  「轟隆隆、轟隆隆……」一輛輛大型翻耕機在地裡穿梭,短短半個小時,100畝地就翻耕完畢,農民們正在種植蘿蔔。今年以來,信豐縣鐵石口鎮長遠村被定為市級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村和鄉村振興示範點,村黨支部以此為契機,強化黨建引領,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綠色產業已成勢  長遠蘿蔔個頭大,香香甜甜還很脆。據介紹,每到冬季,蘿蔔地一片青翠。長遠村近200人種植蘿蔔,該產業已成當地百姓脫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