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雲南省玉溪市元江縣窪垤鄉它才吉村委會坡垤村民小組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強基層黨組織,凝聚人才,探索發展新產業,逐漸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保護與發展共贏的鄉村振興之路。
引進人才發展新產業
「我家流轉了10多畝土地給公司,每畝有300元的收入,土地流轉後我在公司打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在家門口就能夠務工,既方便照料家裡,又增加了收入。」坡垤村村民呂常生樂呵呵地說。在坡垤村,像呂常生一樣在家門口實現就業的村民還有很多,這都得益於坡垤村積極引進人才投資創辦企業,發展新產業,為村民打開了致富門路。
2017年,窪垤鄉與通力企業董事長普仕林籤訂了招商引資合同,圍繞坡垤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開發,實施坡垤谷田園綜合體項目。普仕林投資2000多萬元成立了元江縣坡垤谷農業旅遊有限公司,在坡垤村規劃建設生態旅遊農莊,流轉土地近3000畝。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吸納了坡垤村及周邊3個自然村的200多戶農戶,其中包括建檔立卡戶60多戶。農戶變成了產業工人,還能領到土地流轉租金、打工工資、項目盈利分紅三筆收入,大大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
建好支部築牢組織基礎
「2017年,窪垤鄉引進坡垤谷田園綜合體項目,該項目的實施需要流轉土地,當時村裡群眾怕有風險,不願流轉土地,村黨總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帶頭流轉土地,支持項目建設,群眾一看,也跟著黨員幹,最終流轉土地近3000畝。」白金祥說,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實施,帶動了坡垤村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坡垤發展了2家彝族特色民俗客棧、改造了3家農家樂,林果產業也在不斷壯大。
「為幫助坡垤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元江縣委組織部投入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100萬元幫助坡垤村建設了坡垤客棧。」白金祥說,村委會將客棧對外承包,解決了村級組織無錢辦事的困境。承包坡垤客棧的白玉婼告訴記者,坡垤客棧從2019年11月營業,除了滿足遊客住宿外,坡垤客棧還附帶銷售土特產品、民族手工藝品,截至目前,營業收入有7萬多元。
保護與發展並重
坡垤村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的黃色土掌房在青山掩映下顯得別具一格,先後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近年來,在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過程中,坡垤村始終堅持保護與發展並重,同時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整合800多萬元,實施色調統一、雨汙分離、汙水處理、人畜分離、修復古道等項目,亮化、綠化、美化村莊……通過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人居環境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如今的坡垤村不僅基礎設施完善,田園綜合體也初見成效,在黨建引領和元江縣坡垤谷農業旅遊有限公司帶動下,一條以旅遊引領、產業驅動、生態共建、文化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正越走越寬闊。
玉溪市委委組織部 供稿
責任編輯:毛雪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