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左聯」紅色歷史

2020-12-07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陳家源 通訊員陳溢)今年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90周年,為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紀念「左聯」英烈,昨日上午,潮州市潮安區分別在歸湖鎮溪口村、江東鎮紅砂村舉辦「左聯」發展歷程圖片展、洪靈菲詩作書法作品展。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於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是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下建立起來的第一個革命文學團體,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崛起的最大文學團體。「左聯」時期的潮籍作家陣容強大,洪靈菲、馮鏗、戴平萬、陳波兒、柯柏年、梅益等「左聯潮州六傑」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主辦方表示,要通過參觀學習,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革命優良傳統,用「左聯」精神提振奮發有為、幹事創業的精氣神,為新時代潮安高質量轉型發展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通過積極宣傳本次「左聯」發展歷程圖片展,把「左聯」文化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知曉、銘記這段紅色歷史,推動「左聯」文化在交流傳承中歷久彌新、熠熠生輝。

其中,在江東鎮紅砂村洪靈菲故居舉辦的《洪靈菲詩作書法展》上,紅砂小學同學們朗誦了洪靈菲的詩作,詩句激昂,讓人心潮澎湃。

相關焦點

  • 韓江南粵「左聯」之旅 藏著多少紅色密碼?
    近日,「南粵古驛道·第十五屆『聯泰·悅水灣』韓江徒步節暨南粵『左聯』之旅」活動在汕頭市啟動。5000多名群眾冒雨沿韓江徒步,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宣傳引導全社會關注韓江、呵護韓江,弘揚「左聯」紅色文化。  韓江南粵「左聯」之旅與紅色秘密交通線之旅是廣東寶貴的革命遺產,是為了紀念洪靈菲、戴平萬、馮鏗等粵東籍「左聯」成員的紅色文化之旅。
  • 傳承南粵「左聯」革命精神 潮州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中新網潮州11月2日電 (唐貴江 白澤)10月31日-11月1日,2020年南粵古驛道「Hello5G杯」定向大賽第六站在潮州市潮安區龍湖古寨正式舉行,各種文體旅活動火熱開展,記者從活動中獲悉,潮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多角度地展現出自身獨特的人文魅力,南粵「左聯」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設便是其重點展示的一個方面。
  • 今日是「左聯」成立90周年!南粵「左聯」之旅一期項目建設已完成
    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正是「左聯七常委」之一洪靈菲的養子。而故居的主人戴平萬,正是洪靈菲的好友。當年二人一路從韓江出發,走向上海灘,與其他潮汕進步青年一道以筆為戈,在「左聯」歷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
  • 「左聯」成立90周年 南粵「左聯」之旅項目捷報頻傳 一期項目建設...
    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正是「左聯七常委」之一洪靈菲的養子。而故居的主人戴平萬,則是洪靈菲的好友。當年二人一路從韓江出發,走向上海灘,與其他潮汕進步青年一道以筆為戈,在「左聯」歷史上留下了光輝一頁。  「左聯」,是中國共產黨於上世紀30年代在上海創建的文學組織,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有著光榮的地位,它是中國革命文學的先驅者和播種者。而來自潮州潮安的洪靈菲,是「左聯」七常委中最年輕的一位。
  • 「左聯」與梅州
    從1930年3月成立到1936年春,左聯歷史不過短短6年,但它將革命作家、文藝家聯合起來,與國民黨反動派頑強戰鬥,粉碎了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培養了一支堅強的革命文藝大軍,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發展,為建設人民大眾的革命文藝做出卓越貢獻,在中國革命文藝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 共青城組織民警赴井岡山追憶紅色歷史
    新聞中心 > 專題 > 長徵從這裡開始 > 央廣鏡頭 共青城組織民警赴井岡山追憶紅色歷史    民警身著紅軍服,重走當年朱、毛紅軍挑糧小道,踏著當年紅軍的足跡,追憶紅色歷史的痕跡。
  • 許瑞生到上海調研粵籍「左聯」作家舊址
    5月20日至21日,副省長許瑞生在參加上海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期間,調研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粵籍作家舊址,並前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要求我省廣大文化工作者繼續發揚永久奮鬥的偉大傳統,不忘過去,追求真理,接續努力,認真學習和借鑑上海的做法,切實做好紅色歷史文化的活化利用。
  • 百場演出進百鄉走進「紅色革命老區」威信縣,追憶紅色歷史,不忘...
    百場演出進百鄉走進「紅色革命老區」威信縣,追憶紅色歷史,不忘初心使命!為積極推進昭通市委、市政府文化惠民工程「百場演出進百鄉」文藝演出工作,昭通市文化藝術劇院有限公司根據中共昭通市委宣傳部、昭通市文化和旅遊局聯繫下發的《關於組織實施2019年送文化百千萬工程的通知》(昭市宣聯發〔2019〕3號)文件精神,於2019年8月21日,組織演職力量成立了「百場演出進百鄉」文藝演出分隊,帶著歌頌建國七十周年的歌曲、掃黑除惡小品以及戲曲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深入有「紅色革命老區
  • 潮州擬打造「左聯」六傑紀念展館
    、很多人知道魯迅創作的雜文《為了忘卻的紀念》中有位烈士叫馮鏗、很多人聽說過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始人之一戴平萬、很多人聽過陳波兒演唱的曾鼓舞千百萬青年奔赴抗日前線的《畢業歌》、很多人知道翻譯馬克思列寧原著的著名翻譯家柯柏年、也有很多人曾看過由梅益翻譯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但卻很少人知道,這幾位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下稱「左聯」)文化青年都是來自韓江之畔的潮州,被譽為潮州「左聯」六傑,他們曾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下
  • 「左聯」成立80周年 王德威稱左聯為知識分子鬥爭埋下伏筆
    1930年代的中國「左聯」(左翼作家聯盟)文化運動是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重大歷史文化現象。在分析「左聯」在歷史上的定位時,知名學者賈植芳先生生前曾表示,「左聯」是1930年代中國文壇最有影響的文學社團,它發揮了正面的作用,也有一些負面的教訓,它在反擊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和革命文學創造以及理論譯介方面取得了不可磨滅的巨大成就,可也應同時看到,「左聯」因為革命文學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傳統文化積習的作祟,其元氣也大大受到了損傷。
  • 「左聯」與梅州- 梅州日報數字報
    從1930年3月成立到1936年春,左聯歷史不過短短6年,但它將革命作家、文藝家聯合起來,與國民黨反動派頑強戰鬥,粉碎了國民黨當局的文化圍剿,培養了一支堅強的革命文藝大軍,推動了無產階級革命文藝運動的發展,為建設人民大眾的革命文藝做出卓越貢獻,在中國革命文藝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
  • 潮州:滬穗潮「左聯」紀念館結對子
    來自上海、廣州、潮州三地「左聯」場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共同打造「左聯」紅色品牌,加強對「左聯」紅色文化的研究。這也是潮州弘揚左翼文化運動的愛國精神、打造提升潮州紅色文化旅遊品牌和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創新實踐。
  • 「左聯」下的那些文學雜誌
    ●20世紀最有影響的一個文學團體●歷史老人講述當年革命傳奇●最後的盟員回看世紀滄桑今年3月2日,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在上海的中華藝術大學召開了「左聯」成立大會。從此,中國現代文學史揭開了光輝的一頁。70年過去了,當年的那些熱血青年如今都在哪裡呢?
  • 靜安周周談|90年前的左聯風雲,看文藝青年如何激蕩青春
    左聯與上海在大革命失敗後的上海,為什麼左翼文學創作能夠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王錫榮解釋道,上海這個地方有特殊的歷史、地理、文化條件,聚成了這樣一個機緣。「我想很多人出於機緣巧合,也是歷史的必然聚到這裡。」王錫榮說。其次,中共對文化的關注具有先進性,率先發現了「文化戰略」的重要性。王錫榮具體分析道,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成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左聯,左聯中的領導人是黨團書記,相當於如今作協中的黨組。「紅色文化、左翼文化運動在黨的領導下,不是虛的,而是實際組織起來的。」
  • 夏衍與左聯成立大會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成立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是黨領導下的一個革命文學組織,它標誌著中國無產階級從此走上文壇,譜寫了中國革命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光輝篇章。可以說「左聯」是早春的文學之光。「左聯」自1930年3月2日成立迄今整整90年了,回憶和研究「左聯」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
  • 靜安周周談|90年前的左聯風雲,看文藝青年如何激蕩青春
    左聯與上海在大革命失敗後的上海,為什麼左翼文學創作能夠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王錫榮解釋道,上海這個地方有特殊的歷史、地理、文化條件,聚成了這樣一個機緣。「這就給共產黨人的活動、紅色文化活動提供一個生存領域,共產黨人看到了可以有所作為的條件和地域。」 王錫榮說,「大家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上海,偶然中間有必然。」魯迅到上海後,雖然上海很紛擾繁雜,但是有活力。尤其世界左翼文化當時也正出於大發展的階段,留學青年受到國際左翼文化思潮的影響,很多文化、文學界好友都聚集在這裡。「我想很多人出於機緣巧合,也是歷史的必然聚到這裡。」王錫榮說。
  • 開學第一課,這群來自虹口區的中學生演了一部左聯作家的戲
    中學生通過創作戲劇了解紅色文化原創話劇《筆墨丹心》根據左聯真實故事創作,以1931年「左聯五烈士」被捕後犧牲的歷史事件為背景,從監獄看守曹漢民的視角,講述了左聯唯一的女性作家馮鏗在生活的苦悶和事業的艱難中堅守信念、維護信仰,為實現偉大理想不畏生死、努力奮鬥的故事。
  • 左聯成立90周年之際,這個紀念館完成近20年來最大規模修繕改建
    3月2日是左聯成立90周年的日子,位於多倫路文化名人街上的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日前完成了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修繕改建和展陳改版工程,在全新的左聯會址紀念館中,圖文展板、珍貴藏品及多媒體互動裝置,將為觀眾重新講述左聯及左翼文藝運動的光輝歷程。圖說: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會址紀念館。
  • 左聯(考研筆記128)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演講,成為左聯的綱領。3、左聯的成立,實際上形成了比較廣泛的革命文學統一戰線,推動了左翼文藝運動的迅猛發展,粉碎了國民黨的文化圍剿。左聯十分重視理論批評,開展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傳播。另外左聯文學創作十分繁榮,還重視培養青年文學作者。4、話詩一句: 「麟之定,振振公姓,於嗟麟兮。」
  • 追憶崢嶸歲月 紅色景區成昆明旅遊新熱點
    追憶崢嶸歲月 紅色景區成昆明旅遊新熱點 2020-10-07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