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馬古道是古代時期的遺產物,如何評價茶馬古道?

2020-12-17 響品有約

要說「茶馬古道」,最好先說一說它的來源。要是用如今的話來說,大概就是交通路線。完整地來理解的話,就是在古代時西南的邊疆和西北的邊疆的茶馬互市,一開始是興於唐宋時期,盛於明清。是用馬幫作為最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

說起來可能並不能十分理解,說「國際商貿通道」大概就心裡有數了吧。那個時候主要有的茶馬古道有三條,比如我們在歷史中聽到的對現在影響很大也最是知名的滇藏線,還有青藏線、川藏線等等,其中青藏線也被我們通常叫做「絲綢之路」。

要說它的由來,離不開「藏」,我們都知道藏民是屬於高寒的地區,海拔也通常都是在三四千米以上。他們經常吃的什麼糌粑、酥油還有牛羊肉一類屬於日常主食,蔬菜極少,這類的食物中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偶然知曉茶葉的妙用。一來茶葉能夠分解脂肪,還能夠防止燥熱,所以在後來長期的生活中,人們便養成了喝酥油茶的習慣。

可是藏區它不產茶,怎麼辦?當時的時候,民間多是徵戰,需要優良的馬匹,那也正是這種「你提供給我馬,我提供給你茶」互相補足的交易——茶馬互市就形成了。最初是這般模樣,後來也就是因為茶馬互市的開通,藏區的很多很多東西便開始被人們所知曉,通過這種南來北方、相互流通,才有了今天的各種繁榮景象。

其實千年來茶馬古道通過茶馬貿易,促進了許多城鎮的形成,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雖然說現在許多的茶馬古道不復存在了,但也有被完整保留下來的。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方便的公路、鐵路甚至是水運、空運等等。

茶馬古道是古代時期的遺產物,現在也是在歷史中頻繁被提起,是因為它著實對整個時期甚至整個歷史都帶來了很深的影響。如果喜歡旅遊的話,其實也可以去看一看這些茶馬古道,去感受感受慢慢沉澱的歷史文化。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雕塑,文化內涵深厚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茶馬古道分陝康藏(川藏線)、滇藏線兩路。馬幫雕塑,馬幫商人銅雕,景觀雕塑馬幫隊伍雕塑,人物主題銅雕,馬雕像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
  • 不同時期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據史料記載,中國茶葉最早向海外傳播,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隨著邊貿市場的發展壯大,加之絲綢之路的開通,中國茶葉以茶馬交易的方式,經回紇及西域等地向西亞、北亞和阿拉伯等國輸送,中途輾轉西伯利亞,最終抵達俄國及歐洲各國。
  • 茶馬古道雕塑,在歷史久遠的茶馬古道上傾聽馬幫的鈴聲漸響
    說到茶馬古道,人們總會想到茶馬古道的古茶樹,湯色紅潤,香氣誘人,回味甘甜種種。殊不知其更要深刻的意義:它見證著中國乃至亞洲各民族間千百來因茶而締結的血肉情感;茶馬古道是民族遷徙的走廊,它為人類尋找永恆的家園提供了許多實證茶馬古道是佛教東傳之路;茶馬古道是世界文明的主要通道,在茶馬古道上,多元文化開始融合。
  • 陳年風情,茶馬古道通古今
    這種風潮甚至傳播至周邊地區,茶葉外需不斷增長,大量茶葉開始被販至西北遊牧地區,多條古商道被連接起來,形成了茶馬古道。 評價,歷來不低。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茶馬古道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是中國古代大西南邊疆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延伸入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境內,是中國西南各民族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穿梭千年的歷史和風雨,有非常壯觀的自然風光和最為神秘的中華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歷史文化遺產。
  • 普洱茶文化之源一一茶馬古道
    什麼是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將茶葉以及當地特產運送至其他地區。全長近四千多公裡,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繫必不可少的橋梁和紐帶。「茶馬互市」是當時漢族和藏族等少數民族間以茶易馬或以馬換茶的貿易往來。
  • 《川藏·茶馬古道》:古道背夫的家國情懷
    四川在線記者 吳夢琳一段人與自然抗爭的歷史,一個真摯情感的悲歡故事,一種堅毅達觀的民族精神,一份慷慨悲壯的家國情懷……10月28日,舞劇《川藏·茶馬古道》在雅安演出,打動不少觀眾。茶馬古道是古代重要商道,綿延數千裡,傳承上千年,見證了無數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 茶馬古道的前世今生
    茶馬古道原本產生於中原王朝與西藏地區共同利益:中原王朝希望鞏固邊疆,藏族需要從中原王朝獲得自己的諸如茶之類的生活必須品。基於這種需要,茶馬古道產生並發展。茶馬古道作為一條貿易要道,成為西藏與內地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其對於促進民族文化交流,鞏固民族團結,穩定邊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探討茶馬古道與茶馬貿易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
    關鍵詞:茶馬古道; 茶馬貿易; 現實意義; 歷史價值;  茶馬古道作為我國最為古老的貿易商路, 與絲綢之路有著密切關係, 最早源於漢代直到唐宋時期才正式形成。茶馬古道以馬幫為載體是連接我國西南地區的紐帶, 不僅加強了藏族、傈僳族、景頗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經濟聯繫, 而且還增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與藝術交流。從這一角度來說, 茶馬古道對於古代西南地區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其實, 茶馬古道應追溯至西南邊疆的茶馬貿易, 唐宋年間我國漢族人民以茶與西南邊境少數民族交換馬匹, 是一種物物交換的貿易形式。
  • 加快茶馬古道出版拍攝 申報文化遺產步伐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帶一路「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互贏」的絲綢之路之記憶,目前,一帶一路與茶馬古道籌委會聯袂多家媒體平臺,正在共同加快制定項目實施、出版「一帶一路與茶馬古道」書刊、拍攝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帶一路與茶馬古道」系列紀錄片工作框架、行動路徑等計劃。因而,加快文化線路遺產茶馬古道的推進和促使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進程。
  • 紀錄片丨《茶馬古道》合集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
  • 歐亞大陸遠徵古道的轉型,從絲綢之路到茶馬古道
    其次,古代絲綢之路上漢族、匈奴、吐谷渾、吐蕃、突厥、契丹、西夏、女真等民族或部族衝突不斷,絲綢之路時常中斷。此外,還受到織品多樣性這一因素的影響。絲綢本質上表現為織品的功能。麻布、葛布、薴布、毛織品、棉花等織品的產地在世界上比較多元,即使是絲綢技術,也不是中國長期獨有。繼中國絲綢之後,世界上其他地方也出現了絲綢業,如印度。
  • 茶馬古道位於中國西南地區,來看看茶馬古道主題雕塑都有哪些?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上,以大篷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貿易通道,它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分為川藏線和滇藏線。茶馬古道起源於古代西南邊境的茶馬互市,它興盛於唐宋,興盛于于明清,它興盛於二戰中後期,茶馬古道分為陝甘、陝康藏和滇藏航線,連接四川、雲南和西藏,延伸至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直至抵達西亞和西非的紅海海岸。
  • 穿行茶馬古道,領略馬幫文化
    我國飲茶歷史悠久,西漢時期茶已經作為飲料,此之後飲茶的風氣日益盛行,西藏地區的居民主要攝入高脂肪的食物,卻沒有蔬菜,茶葉既能分解脂肪,又能降火,但高寒地區也不適宜茶葉的種植,因此只能依賴於從內地進口茶葉。唐宋時期,中原王朝的內部地區與邊疆地區,產生了「以茶易馬」或者「以馬易茶」的貿易方式,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茶馬互市」。
  • 茶馬古道,跨越1000多年的歷史滄桑
    「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來至民國時期漢、藏之間以進行茶馬交換而形成的一條古代商道,歷經唐、宋、元、明、清歷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西部國際貿易古通道之一。「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
  • 「馬背沱茶人披月,踢踏鑼音應谷崖」——走茶馬古道,探遺風神韻
    前言提到中國古代的國際貿易,那你們一定最先想到的是絲綢之路,還有後來的海上絲綢之路。不錯,絲綢之路確實是中國古代國際貿易的重要路線之一,但是在中國古代還有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路線——茶馬古道。>1、茶馬古道的起源茶馬古道最早的起源歷史,我們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是由當時的茶馬互換的商業模式發展而來的。
  • 「西南茶馬古道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大學召開
    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發林在致辭中表示,茶文化研究中心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瞄準西南茶馬古道的文獻整理與遺產保護,補足當前研究的短板,以學術關照現實,為西南茶馬古道的申遺貢獻力量。他認為在過去的30年間,茶馬古道概念一經提出,便得到學術界的回應和認同,上升到文化符號和文化旅遊的層面,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繼往」的基礎上,要實現「開來」,需要改變當前研究的一些薄弱環節,如基礎支撐文獻不夠充分、相關文獻散亂且不斷遺失,遺產保護的系統方案不夠完備,申遺尚有努力空間等。
  • 常常聽說的茶馬古道是什麼來歷?
    茶馬gudao茶客們經常能聽到的這個詞:「茶馬古道」,這到底是什麼意思?今天筆者就講講它的歷史故事。茶馬古道源於古代的茶馬互市。而茶馬互市是唐宋時期我國西部地區漢族和藏族之間一種傳統的以茶換馬為中心的商業活動,這種起源於公元5世紀,唐朝封建統治階級利用邊疆地區對茶葉的需要推行的一種政策,宋朝時期進一步完善設置了檢舉茶監司」這樣的管理茶馬的機構。
  • 茶馬古道:望不盡的馬幫,聞不夠的茶香
    於是,唐王朝陸續出臺了「茶馬互市」的各種政策,並劃定特定的地方進行貿易來往。之後,唐宋時期「茶馬互市」這樣貿易形式逐步建立了起來,順其自然地就出現了滿足這種貿易形式的貿易通道。古代交通方式有限,「馬幫」就成了為交換「馬匹」和「茶葉」貿易提供服務的運輸商。隨著「茶馬互市」規模的擴大,一條條古道被相繼探索發展出來,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逐步將這些道路統稱為了「茶馬古道」,一個聽起來還有點浪漫的名字。
  • 貴陽也有茶馬古道
    貴陽是一座在六百年前發展起來的移民城市,由於處在幾條茶馬古道的交匯點上,因而得以發展成黔省的政治、軍事、文化和商業中心。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第516號名為「川黔滇茶馬古道」,其中就包括了茶馬古道貴陽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