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水畫就觀察角度來說,至古以來一直有一種說法叫三遠法。這三遠法的說辭由來已久,細分一下就是高遠法,深遠法和平遠法三種。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種被沿用至今,歷經幾百年甚至更久遠吧!在中國國畫山水畫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被大家所公認,不曾有過質疑。但是很多時候有的事情從開始就有了錯誤,因為說的人多了,也沒有人真的去探究這些事情,難免錯誤的就會混雜其中一直存在了。那麼我們看一看三遠法哪個是假的?

第一就是高遠法,就高遠來說是國畫山水畫中最為常見的之一。不論古法如何闡述就用直白的語言來講就是視覺角度向上觀察,就表現來說就是一上為主中為輔,不表現下的形式。這就是高遠的特點,抓住這幾點畫出的就是符合要求的。

再說平遠法。這在富春山居圖表現的最為經典,感覺整幅圖平遠佔了絕大部分畫面。就這幅畫來說也是這樣的情況,何為平遠?不論古今,只說眼前看到的。我們看到了整體的表現,可以說全部展現在眼前,從上至下,一覽無餘。這就是平遠,平遠有個問題就是缺少什麼性,過於直白,這種方式如果不結合著別的方式應用,或者畫家的造詣不夠,就會有太過簡單和直接的結果,很難出好作品。那麼我們就要說深遠了。

既然叫三遠,那麼有了前兩種還缺少一種。因為就國畫山水畫的觀察角度一為上看,二為下看,三為平看。這就是為什麼有三遠法了。這一切都是應需要而生的,高遠成立了,平遠也成立了,那麼順理成章深遠也就成立的。那麼人們認為這種向下向深看的觀察角度就是深遠,其實就觀察角度來說沒錯。但關鍵是深遠這種在畫面的表現方式並不存在。
為什麼要這樣說?因為高遠是自己就可以形成的,這是經過驗證了。那麼平遠也是自己就可以形成的,這也經過驗證了。那麼人們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一對了,二對了,那麼就不用考慮就認為三肯定也是對的。這就是慣性思維的作用。一家有三個孩子,老大是個好孩子,老二也是好孩子,那麼普遍認為老三也不會差到哪裡,也應該是個好孩子吧?但是事實證明這種情況往往是不成立的,總有那麼一位離經叛道的出現。就深遠來說,可以幾百年的說法今天打破,根本就不存在。為什麼不存在?
很多問題解釋起來就一句話。那就是深遠本身不存在,深遠是有高遠和平遠結合組成的。這個不用爭論。不管歷史是怎樣的,因為從來就沒有人質疑過,那麼就成立了。我們仔細看一下哪部分是深遠?畫面只有高遠部分和平遠兩部分。那麼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深遠是由這兩部分組合而來的的,深遠本身是不存在的。為什麼要這樣探究這個問題,因為很多人學畫都是道聽途說,就這個問題來說畫深遠到底怎麼畫,一直都被蒙蔽著。那麼所謂畫的深遠如果這個道理不明白,那麼畫的肯定不對。
我們把這個問題講明白了,以後人們畫深遠只要畫出高遠與合適的平遠相結合就是深遠了。這個意義和畫法變得明確了,對後來人的藝術創造會起到很大的幫助的作用。繼續關注,我們繼續一同分享國畫山水畫那些從未被揭示過的秘密。中國國畫山水畫點宗李英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