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 33 堂寫作課》:看看暢銷書中的秘密

2020-12-17 安若琴姑娘

01

都說寫作是成本最低、門檻最低的一種自我提升方式,所以很多人趨之若去。

但在前進的路上,卻會發現:在寫作這條道路上,總是會遇到很多攔路虎。

此時,我們可能會有畏懼心理,會選擇放棄。

可是縱觀古往今來真正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是以堅持為底色。

所以遇到寫不下去,或者窮驢寂寞的時候,我們可以試試繞著走,迂迴而上。

到達山頂的方法有很多,關鍵是找到自己正確的路。

比如多練習,從寫日記、日更開始;比如報寫作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抱團取暖;再比如從一些名人作家身上,學習她們的寫作技巧。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 33 堂寫作課》就是這樣一本書。

本書將張愛玲的小說、散文、劇本等作品中的特點和技巧以及其表現出來的文學意味,從不同角度進行剖析,讓愛好寫作的我們從中得益。

02

中國文學講究借景抒情,在張愛玲的作品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描寫。

《封鎖》中有這樣一段:

在大太陽底下,電車軌道像兩條光瑩瑩的水裡鑽出來的曲蟮,抽長了,又縮短了,抽長了,又縮短了,就這麼樣往前移——柔滑的,老長老長的曲蟮,沒有完,沒有完……開電車的人眼睛盯住了這兩條蠕蠕的車軌,然而他不發瘋。

「車軌」和「曲鱔」的比喻意象顯示出生命的冗長乏味。

這段話現場的畫面雖然是動感的「電車」,在前進著卻猶如死去一般,反覆而沒有生命力。

但是也只有張愛玲,能將如此一件平淡無奇的事情,與一段故事扯上關聯。

隨著這段「老長老長」的車軌,讀者們會不由自主的忘記時間,被作者的描述帶進小說裡。

還有《沉香屑·第一爐香》中,張愛玲如果只盯著葛薇龍的感受來寫,故事就會顯得單薄,人性就無法體現。

她用了大量筆墨去寫半山上的美景,美好的生活是具體的,充滿細節的。

於是,貪婪就從視覺上產生出來了,人物後來的欲望的變化就在此時有了萌芽。

這才是好故事的寫法。

03

張愛玲的小說語言,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反諷、對照等修辭手法。

她用濃鬱的色彩描寫來烘託場景氣氛,讓讀者通過視覺來感受作品中的人物。

比如《金鎖記》中的一段描寫:

長衫搭在肩上,晴天的風像一群白鴿子鑽進他的紡綢褲褂裡去,哪兒都鑽了,飄飄拍著翅子。

這段文字精煉動人,「鴿子」鑽進衣服,就像是吹涼了人心,既生動又自然,讓讀者從人物陰沉壓抑的環境中感受到愛情破滅的現實。

那些充滿藝術性的比喻,極富有個性化,這與其生活環境分不開。

張愛玲還把自己原生家庭帶來的悲哀,融入創作諸多作品中,賦予了人物一種新的生命。

她將自己捕捉到的生活細節,加上女性特有的視覺,通過靈動的筆觸,將自己內心敏感的個性和情緒體驗,用大膽的想像和聯想表達出來。

張愛玲的文學作品中,值得我們探討的寫作手法還有很多。

通過本書,我們在學習寫作技巧的同時,再次溫習了她的一些成名作品。

將技巧和文學作品相結合,全方面精心剖析,確實讓人受益匪淺。

相關焦點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 33 堂寫作課》:看看暢銷書中的秘密
    比如多練習,從寫日記、日更開始;比如報寫作班,在老師的帶領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抱團取暖;再比如從一些名人作家身上,學習她們的寫作技巧。《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 33 堂寫作課》就是這樣一本書。本書將張愛玲的小說、散文、劇本等作品中的特點和技巧以及其表現出來的文學意味,從不同角度進行剖析,讓愛好寫作的我們從中得益。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文字從業者的福音
    這在張愛玲的小說裡體現得體無完膚。女性給人的形象一般是軟弱順從的樣子,這一類型的女性形象在張愛玲的小說中佔比大。如《茉莉香片》裡的馮碧落、《十八春》中的顧曼楨。她們像提線木偶,有過不滿與反抗,可最後是順從多過於反抗。幾次反抗後得到的是殘酷的鎮壓,最後放棄了。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文字從業者必備
    在張愛玲的文字裡,我們除了感受張愛玲的生活,工作,感情之外,還有就是細細品味張愛玲的寫作風格。無論是《紅玫瑰與白玫瑰》、《傾城之戀》還是《茉莉香片》、《十八春》,基本上都是以女性為主,每個女性所代表的時代背景、性格特徵等似乎都能在我們生活中找到相似。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張愛玲66年專職寫作,終成暢銷書女王
    張愛玲一生堪稱傳奇,終其一生,用了66年來專職進行寫作,我們知曉的作品大概有100部以上,而張愛玲的書帶來的版稅收益更是屢創奇蹟。張愛玲的書很多至今被大家奉為經典之作,她,也代表著文壇裡的至高榮譽,拿現在自媒體的標準來看,她可謂當之無愧的暢銷書女王。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張愛玲66年專職寫作,終成暢銷書女王
    張愛玲一生堪稱傳奇,終其一生,用了66年來專職進行寫作,我們知曉的作品大概有100部以上,而張愛玲的書帶來的版稅收益更是屢創奇蹟。張愛玲的書很多至今被大家奉為經典之作,她,也代表著文壇裡的至高榮譽,拿現在自媒體的標準來看,她可謂當之無愧的暢銷書女王。張愛玲在美國去世之後,她的遺囑裡明確表示:我死後,一切所有都歸宋淇夫婦。
  • 《暢銷書女王》:上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與大師一起體味寫作人生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寫作也是一樣。如果你是一名寫作愛好者,正在學習寫作的路上尋求思路和方法,想讓自己的作品妙筆生花;或者已經小有成績,想寫的更精進、更高級,可以來讀一讀這本書。《暢銷書女王》,端木向宇著,為我們請來張愛玲這位文學導師,上33堂寫作課。
  • 《暢銷書女王》:上張愛玲33堂寫作課,與大師一起體味寫作人生
    《暢銷書女王》,端木向宇著,為我們請來張愛玲這位文學導師,上33堂寫作課作者在序言中交代了本書的目的:將張愛玲的小說、散文、劇本等作品中的特點和技巧以及表現出來的文學意味,抽絲剝繭地進行分析,從中找出美學的共性。將從不同的角度剖析張愛玲的文學作品,以深度解讀其中的意味——這無疑會給讀者更多的視角引導和閱讀體會,作者也能從中得益。在書中,讀者可以與張愛玲成為朋友。張愛玲就是寫作者自己的同門,現在寫作者遇到的困惑,張愛玲也同樣遇到過。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告訴你,寫作原來如此容易
    於是生出這樣的感觸來,「寫作,真的是太難了。」然而張愛玲在《走,走到樓上去》中。卻寫道,「寫文章是比較簡單的事情,思想通過文字直接與作者接觸。」對於張愛玲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個簡單卻不那麼簡單。所以當我們想要把寫作這件事繼續下去,就要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 寫作是當下立世的必備利器,學習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欲速則可達
    著名媒體人端木向宇、以16年文字記者從業經歷,一位暢銷書作家的功力。從張愛玲的作品中選用部分案例,結合新媒體寫作的特點,以33堂課的全新分享方式——讓你在這本《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分享的過程裡,學習和理解張愛玲的寫作方法。
  • 暢銷書女王煉成記
    她的作品容易讓讀者產生共鳴,所以就很暢銷,擁有不少粉絲,也讓父母親都依靠不到的張愛玲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讓她得以在世態炎涼的人間生存下去。現作家端木向宇寫岀《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他通過把張愛玲的生活經歷和她的作品結合起來分析,讓我們透徹地了解了張愛玲這個暢銷書女王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 全民自媒體時代,從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中學習如何讓寫作變現
    張愛玲用一生證明:寫作是可靠的致富手段。在端木向宇著作的《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一書裡,選取了張愛玲的部分作品,總結出張愛玲創作之中的亮點,以點帶面,細細剖析一代「文學奇才」的創作手法,讓讀者從大師的筆法中學習寫作訣竅,提高寫作技能。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張愛玲通過現實素材創作「色·戒」
    《色·戒》從構思到完成,耗費了張愛玲整整25年的時間。從1953年起,張愛玲就開始對《色·戒》進行構思,至1978年4月11日,《色·戒》在《中國時報》的人間副刊才發表出來。《色·戒》這部小說講的是,1930年一位叫王佳芝的漂亮女性知識青年,試圖利用美人計去刺殺汪精衛陣營中的一位名叫易默生的高級特務,接下來兩人在政治、權謀和性之間進行了爾虞我詐的你來我往。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張愛玲通過現實素材創作《色·戒》
    對於《色·戒》,張愛玲在這部《惘然記》的卷首語寫道:「這個小故事曾經讓我震動,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寫的過程中,絲毫也沒有意識到三十年過去了,愛就是不問值不值得。」我們看到,《色·戒》就是張愛玲利用現實中的素材來進行創作的一部比較成功的文學著作。張愛玲對這部小說的創作過程,就涉及到我們平常所關心,或者對一些人來講比較頭疼的「素材來源」。
  • 《暢銷書女王》:我將血淚寫成文字,我就成了「張愛玲」
    《暢銷書女王》是媒體人端木向宇以張愛玲的諸多作品為藍本,以研究張愛玲的小說和成功之道,並將這些內容集結為33堂寫作課的一本寫作寶典。這本書就像一部張愛玲創作心路的展示,讓我等後輩可以學習一二。張愛玲的生活一直很寡淡,她幾乎沒有什麼知心朋友,分居的父母也不關心她。在一個又一個寂寞的夜,唯有寫作陪伴著她,給予她最大的安慰。可以說,寫作是唯一一件沒有讓張愛玲失望的事情了。
  • 《暢銷書女王》:寫作變現是一種接地氣的高雅
    張愛玲的文字敏銳、空靈,故事充滿魅惑,一旦被她的文字招惹,你就再也擺脫不掉。她寫上個世紀的人和事,這個世紀的人讀起來也可以愛不釋手。張愛玲「火」了近一個世紀,她的版稅屢創奇蹟,名副其實的暢銷書女王。這本《暢銷書女王》是作家、媒體人端木向宇,透過張愛玲的作品提煉出暢銷書寫作的33種技巧,是寫作者的枕邊書,值得反覆閱讀。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用文字書寫生活之痛、之美
    要知道,張愛玲出生在五四運動後的第二年,又是在中西文化衝突最為顯著的上海這個大都市。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既流淌著濃烈的中國傳統血液,又滲透著新鮮的西方文化,舊式與新式的思想不斷在其中發生碰撞,張愛玲成了這樣矛盾衝突的「產物」,也鍛造了日後自己獨特的文字和語言風格。
  • 父親虐待、母親遺棄、丈夫岀軌的張愛玲,為何成為暢銷書女王
    從張愛玲的作品中也能看出,在她的心裡繼母是可憎毫無情感可言的。 因為繼母破壞了家庭逼走了母親奪走了父親,張愛玲把這不幸的家庭都歸咎於繼母,於是總是和繼母反著來。由於張愛玲對於繼母的態度不佳,父親又總是偏向繼母那一邊,因此張愛玲在家經常受到父親的拳打腳踢,所以她的性格更加的敏感內向。 在她後來的書中也有描寫到被父親毒打的場景,讀起來令人膽戰心驚。
  • 一代暢銷書女王 | 爬滿生活華袍的蝨子,描繪人生的悲美
    長大之後更是需要靠著自己來謀生,於是便有了她作品的產生,由此成為在20世紀40年代受到媒體和大眾追捧的暢銷書女王。看到這本《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對於張愛玲作品中的思想態度,寫作技巧有了很多深刻的認識。作者端木向宇,著名媒體人,雜誌主編,他用一種犀利卻有妙趣的語言,把張愛玲的作品創作思想與技巧向我們讀者娓娓道來。新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寫作更加是一種向世界發聲的一種載體。文字有它獨特的美,耀眼在時間的長河中。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文字細膩動人,值得用一生來學習
    ——作者李歐梵張愛玲是個天才,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發表作品,在她一生中寫出了眾多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她的寫作手法多次被人學習和模仿。《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通過分析張愛玲的個人事跡和作品的詮釋,匯集了張愛玲的寫作秘籍,讓你從「文案小白」秒變「刷屏爆文大師」,是自媒體時代零基礎寫作指導書,是文字從業者必備書,她的文字表達能力,值得你用一生來精進。
  • 暢銷書女王:張愛玲的文字細膩動人,值得用一生來學習
    「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像神話一般,經過一代代的海峽兩岸作者和讀者的愛戴、詮釋、模仿、批評和再發現而永垂不朽。」——作者李歐梵張愛玲是個天才,7歲開始寫小說,12歲開始發表作品,在她一生中寫出了眾多流傳千古的絕世佳作,她的寫作手法多次被人學習和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