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好看教育:素質教育瓦解「唯分數論」 知識付費是剛需

2020-12-10 砍柴網

新形勢下,我國家長教育需求與心態特徵有哪些新變化?近日,人民智庫依據問卷調查結果發布了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家長在子女教育中最看重的素質」這一項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心理素質(51.4%)、道德修養(50.6%)、身體素質(42.8%),刻板印象中認為家長們最看重的「學習成績」,以41.1%的數值排在第四。

這屆家長觀念上的變化,在海信網際網路電視的點播行為上得到了驗證。根據聚好看教育發布的「雲開學」大數據,在學生們宅家上網課期間,以素質提升為主的知識頻道日均新增家庭數環比提升100%、日活家庭環比提升138%。與孩子相處時間的增加,讓家長們開始重視親子關係的培養,「恐龍世界探險記」、「帶孩子玩轉有趣的國家」等親子類互動百科得到家長和孩子的青睞。認識到把孩子扔給手機和PAD可能存在的健康隱患後,家長們逐漸將視線轉移到更健康護眼的海信雷射電視大屏上,用聚好看教育中的親子類百科課程構築宅家親子互動時光。

人民智庫的調查數據顯示,65.2%的家長選擇「燒錢」報輔導班,是因為「想讓孩子學到的一些技能在校內學習不到,只能通過課外班學習」。這些技能除了文化課之外,也包括體育類課程。結合聚好看教育K12階段的課程點播活躍時間,選擇校外輔導班的家長們或許有更好的選擇:「雲開學十二時辰」,孩子們的文化課和體育課在聚好看教育上實現了無縫銜接、一站式配齊。

早上7:00,聚好看教育頻道文化課的點播數據開始上揚,9:00達到高峰;短暫的午休之後,學生們的文化課點播數值在19:00陡然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健身課程的活躍高峰——復工後下班回家的父母們搶過遙控器,帶著宅了一天的孩子進入健身時間。此次疫情的影響,讓家長們開始意識到孩子自身身體素質的重要性,搭載優質健身課程的海信網際網路電視,也成了家長和孩子們客廳裡的「健身私教」。

春天如期而至,宅在家裡上網課的中小學生們也陸續結束「雲開學」,進入正式開學前的準備階段。隨著高考改革的落地,「唯分數論」的觀念註定被素質教育瓦解,聚好看教育憑藉專業的運營和優質的課程資源,也將繼續為更多孩子和家長「保駕護航」。 目前,聚好看教育已經覆蓋大屏端和移動端產品,將大屏觀看優勢和小屏方便學習優勢充分結合,方便不同學習場景、不同用戶的深度學習需求。

相關焦點

  • 聚好看教育大數據揭示教育需求多元化趨向
    報告顯示,在「家長在子女教育中最看重的素質」這一項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心理素質(51.4%)、道德修養(50.6%)、身體素質(42.8%),刻板印象中認為家長們最看重的「學習成績」,以41.1%的數值排在第四。 這屆家長觀念上的變化,在海信網際網路電視的點播行為上得到了驗證。
  • 海信聚好看:大屏知識付費月均增長85.76% 在線教育邁入新賽道
    其中,聚好看教育頻道日活年同比增長258%。同時,知識付費會員月均增長率達85.76%。行業預測,5G落地後首先迎來爆發的就是在線教育。當5G+AIoT打破人機互動瓶頸,電視大屏或將接過移動端的接力棒,實現在線教育的新突破。
  •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
    問教丨中傳研究生教育改革,是破除「唯分數論」和「唯論文論」的具體探索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 瞭望|唯分數、唯升學,功利教育評價導向如何校正?
    埋頭苦讀的學生們桌前都堆著高高的參考書、習題冊 郭晨攝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是教育評價中的老大難問題,易導致教育導向出現短視、功利苗頭,扭曲了教育本質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一環套一環,相互助力,容易形成「負循環動力機制」最緊要的是建立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健全第三方評價機制,增強評價的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
  • 高考指揮棒指揮出的究竟是唯分數獨奏還是綜合素質交響樂?
    高考指揮棒指揮出的究竟是唯分數獨奏還是綜合素質交響樂?元旦放假前,一所中學的工會組織全校教師「包餃子」,學生處則組織各班聯歡。好像好久沒有這樣的活動了,老師們爭相表現和面、拌餡、擀皮、捏餃子、煮餃子的技能。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南京一中家長要求校長下課」思考
    高考分數公布後,許多南京一中高一高二學生家長手舉「一中不行」「校長下課」等標語,圍堵在校門口表示抗議。要素質教育還是要高考成績?素質教育是多年來國家一直倡導的目標,只有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了,整體的教育才會有提高,如果都一直以考試成績為目標,那麼就是簡單地以成績論成敗了,就不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不利於人才的選拔,從長遠來看更不利於社會和經濟的發展。
  • 素質教育市場駛向快車道,入局企業真的準備好了嗎?
    教育本身我們如果再切分一下,可能第一層需求是獲取知識的需求,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需求;第二層是綜合素質的需求,這個可能是素質教育這個詞的來歷;更高層次可能是人性的自由發展的需求,我們今天還沒有到這個程度。 教育可能是正在從獲取知識到素質培養轉變的階段,為什麼會發生轉變?
  • 愛思博格多元化素質教育,力爭成為教育行業領導品牌
    中國教育行業方興未艾,前景廣闊,國民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在素質教育口號打響後加深,越來越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贏在起跑線,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力度加大,特別是對興趣教育的投資,據睿藝最新發布《2019中國親子家庭素質教育消費報告》,2019年家長在素質教育方面的年投入金額集中在5萬元以內,人數佔總人數的95%。超過7成的家庭會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課程。
  • 沒有對「應試教育」積病的深度認識,教育改革註定流於形式?薦讀
    關於「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定義,我不想重複書上、網上浩如煙海的各類解釋,我願意通俗而簡潔地說說我的理解:「素質教育,就是以發展學生全面素質為宗旨的教育」,而「應試教育,就是以追求考試分數為唯一目的的教育」——考什麼,教什麼;什麼不考,就什麼不教,分數是其唯一的目標和評價標準,這就是「應試教育」!
  • 素質教育擴張策略:擇善而從,素質教育單店模型優化方向初探
    借鑑素質教育頭部企業的做法,我們認為以下3個思路可幫助企業優化單店盈利能力。思路一:豐富單校區教學品類,提高客單價、拓寬校區收入天花板。K12由於剛需屬性因而排班時長更多,給校區帶來了更多的收入。素質教育非剛需屬性短期較難改變,但可通過雙師、在線課程等方式,豐富教學品類且不增加線下物理成本負擔。
  • 快手、抖音、B站(BILI.US)紛紛發力教育內容,「知識付費」是一門好...
    「過去一年有近2000萬人在B站學習」、「快手教育短視頻作者超過99萬,累計生產量達2億」、「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到,各家平臺紛紛發力知識教育領域,並進行了相應的變現探索,其中「知識付費」便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隨著各大平臺開始紛紛涉足知識內容賽道,且有不少達人通過知識付費實行變現。
  • 音樂、美術納入中考範圍,藝術教育「剛需化」真的來了嗎?
    1、政策推動藝術教育「剛需化」發展自 2013 年以來,國家一直在加強對學生藝術素質提升的推動工作。《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提出增強美育薰陶,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今年召開的2019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也特別提到:體育美育要有剛性要求。
  • 校園暴力事件與素質教育的缺失
    校園暴力時有發生,不僅說明了校園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弱化,同時還凸現了素質教育的缺失。應試教育給孩子的心理壓力太大,不少學校只關心那30%的好學生,「分數至上」主義為多數學校與家長所信奉,孩子的壓力無法通過正常渠道排解,再加上外界傳媒、社會暴力文化的影響,便容易令孩子的心理扭曲,造成他們理想缺失、法制意識淡薄,進而產生校園暴力事件。
  • 滿城盡帶黃金甲,行業空間逾4200億,知識付費盛宴,K12雲端教育陷阱...
    K12教育風起,市場競爭激烈,各家忙於修建護城河,在線教育機構又是如何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知識付費盛宴,企業紛紛擁擠,K12雲端教育卻陷阱叢生,投資人該如何判別?未來的在線教育發展趨勢如何?這些問題在正文會給大家一一解釋,尤其是文末上市邦對新三板教育類企業的分析結論不容錯過!!!
  • 思創客淺談素質教育品牌發展
    我國早在2006年就提出素質教育概念,但一直停留於口號形式,應試教育重要性從未動搖。但隨著教育機構不斷提出推廣素質教育的相關政策,素質教育開始成為未來教育的風口浪尖,蘊含著不小的發展機遇。同時,素質教育品牌發展正處於似懂非懂的起步期,和這個行業一樣,亟需正確的方向與道路。
  • 政策加持推動藝術教育「剛需化」
    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支持,加之新生代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 國家一直著力於推動學生藝術素質提升,頻繁出臺相關政策,藝術教育成為「剛需」。全面實施中小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將測評結果納入初、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探索將藝術類科目納入中考改革試點、納入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錄取計分科目,依據課程標準確定考試內容,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促進客觀公正評價。」雖然《意見》中尚未提及美育考分數值,以及具體執行時間等相關細則,但美育納入中考已提上日程。
  • 日本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計入中考總分轉動教育「指揮棒」
    日本學生學習評價的最大亮點是學生初中三年的學習狀況綜合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的累計分數按照固定比例,直接計入高中錄取總分,此舉對於完善基礎教育學習評價和改革中高考入學選拔具有借鑑意義。 將評價學生學習的多元評價視角「四維度」與衡量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的評價內容「學力三要素」跨學科統合成以「知識、理解」、「技能、表現」為基礎的基本知識技能,以「思考、判斷」切實掌握利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必備的思考力、判斷力、表現力,並通過與學生主動學習密切相關的「情感、願望、態度」的學習品質和素養為主線,貫穿於學習評價各個環節是新學習指導要領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新要求
  •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論教育研究方法論要擺脫唯實證主義的三個「崇拜」 ——兼談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方法論開展教育研究 2019年02月19日 14:23 來源:《教育發展研究》 作者:姜勇 柳佳煒 字號 關鍵詞:教育研究;實證主義方法論;馬克思主義辯證方法論
  • 中傳研究生錄取破除「唯分數」論?如何培養碩士專家這樣說
    中傳舉行研究生教育會議。圖片來源:中國傳媒大學微信公眾號初試達國家線即進入複試選拔 增加材料評議環節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傳改革複試選拔流程,增加材料評議環節,破除「唯分數」論。「按考研分數從高低錄取,必定會助長應試考研,也不利於學校選拔有學術興趣、學術潛能的學生。」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表示,按1.5:1或1.2:1比例確定複試線,學校選擇空間並不大,而把國家線就作為複試線,對入圍複試學生採取材料評議+複試考核的方式,就拓寬了選擇空間,對扭轉應試考研有積極作用。
  • 試論美術教育與當代大學生素質的培養
    大學教育是對學生的能力培養起著決定性作用的主要環節。面對未來社會的教育應該是以人為本的主體個性發展教育,著眼於人的素質全面提高和能力的綜合培養。作為大學美術教育工作者,為達到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實現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在大學的美術教學中充分重視對大學生個性的培養,重視大學生元認知能力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為其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