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原來花木蘭不姓「花」

2020-12-08 上遊新聞

木蘭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中國各地木蘭廟也有多所,但木蘭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嗎?若木蘭其人屬實,她在軍中又是如何隱藏其女兒身份的呢?中國歷史上還有哪些類似的女英雄?

一般認為,木蘭的形象和事跡可能存在民間原型,但木蘭的真實名字早在唐前已不清楚。《木蘭詩》所講人、事,當是在民間原型故事基礎上,為塑造木蘭英雄形象又進行過文學加工。

「木蘭」不姓「花」,這點是比較肯定的。迪士尼影片英文名《MULAN》,當譯作《木蘭》,譯作《花木蘭》其實是不對的。樂府《木蘭詩》中,四次提及主人公只稱「木蘭」。北宋郭茂倩在詩題敘錄中轉引陳代智匠《古今樂錄》中的記載說:「木蘭,不知名。」可見,南朝人智匠對木蘭的身世已經不清楚。郭茂倩對木蘭生平也無任何補充,足見態度之審慎。

木蘭故事在唐代十分盛行。李冗《獨異志》記載:「古有女木蘭者,代其父從徵,身備戎裝,凡十三年,同夥之卒,不知其是女兒。」與樂府《木蘭詩》內容基本相同。但唐代民間卻有超出《木蘭詩》文本信息的其他說法。據《舊唐書》卷四十、《新唐書》卷四十一「黃州」條下記載,唐初黃州曾下領「木蘭縣」,其地又有「木蘭山」。晚唐會昌年間,出任黃州刺史的杜牧作《題木蘭廟》一詩,可知當地還有祭祀木蘭的廟宇。但黃州的木蘭,並不姓花,而是姓朱。清康熙年間所修《黃陂(pí)縣誌》說:「木蘭,本縣朱氏女,生於唐初……假男子代父從軍……至今其家猶在木蘭山下。」但隋唐文獻中並沒有記載木蘭縣、木蘭山得名的原因,其縣及山是否因「木蘭」得名,難以確證。

「花木蘭」這個名字,是明代文學家徐渭起的。徐渭的戲劇《雌木蘭替父從軍》,開首即言:「妾身姓花名木蘭……世住河北魏郡。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娶過俺母親賈氏,生下妾身,今年才一十七歲。」

如此詳細的身世介紹,只能是藝術家的師心獨造,不能當作史實。明清時期大量記載木蘭事跡的方志、野史,內容大多靠不住。各地木蘭廟、孝烈將軍廟,皆源於木蘭名聲,主動附會其鄉籍所立。元代侯有造《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說木蘭為魏姓女子,替父從軍,返鄉後天子欲納木蘭,木蘭以死相拒。此碑文、碑石現存河南商丘虞城縣周莊木蘭祠前,是目前國內發現最早的記載木蘭生平的石刻文獻。但唐宋以來,木蘭廟、木蘭祠在全國不止一處。凡木蘭廟所在地區,都會竭力證明木蘭為本地人。木蘭到底是何方女子?如今恐怕難說清楚了。

明末刻本《四聲猿-雌木蘭替父從軍》

對於《古今樂錄》所說「木蘭,不知名」,應該這樣理解:「木蘭」只是複姓,名字卻不知道了。木蘭生活的北魏時期,是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權,鮮卑族本多複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許多雙字或三字姓都進行了簡化。北魏前期兵役制度主要為世兵制,作戰部隊是以鮮卑人為主體,漢人僅負責「服勤農桑,以供軍國」(《魏書·劉潔傳》),一般不服兵役。根據《木蘭詩》反映的時代和地理環境分析,木蘭很可能是一位鮮卑族姑娘。智匠說「木蘭,不知名」。但詩中四次提到「木蘭」都是人稱代詞。對此,比較合理的解釋是,「木蘭」為姓氏,其名已不可考。

至於木蘭是如何在軍中隱藏她的女兒身的?坦白說,誰也不知道。《木蘭詩》明確告訴我們,「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也自述「安能辨我是雄雌?」如果硬要問木蘭是怎麼做到的?只能從木蘭的身形長相上猜測一下。原詩沒有交待木蘭的身形面容,只說她能徵善戰。木蘭能女扮男裝混入軍中,至少不會是弱柳拂風類型的女子。

南北朝時期,北方本不乏武藝高強的女子。如北朝民歌稱頌的李雍容,是與木蘭時代相近的另一女性豪傑。當時民間流行的《李波小妹歌》,就是歌頌李雍容的,歌辭裡說:「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婦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見《魏書》卷五十三)至於女扮男裝混於軍營,後世也有仿效木蘭的奇女子。《明史》卷三百一《韓貞女傳》記載了一位叫韓貞女的女性,「元末明玉珍據蜀,貞女慮見掠,偽為男子服,混跡民間。既而被驅入伍,轉戰七年,人莫知其處女也。後從玉珍破雲南還,遇其叔父贖歸成都,始改裝而行,同時從軍者莫不驚異。」

我們從韓貞女身上,再次看到木蘭的身影。

有些改編木蘭故事的影片中,說周圍夥伴甚至天子早知此事,卻秘而不宣。首先這肯定不是《木蘭詩》的原意。如果這樣敘事,在結尾處木蘭也不會那般神氣了:「安能辨我是雄雌」。《木蘭詩》具有民間故事的基礎,無論講述者還是聽眾,都有一定獵奇心理。為了「傳」其「奇」,對人物拔高一點,細節之處略加虛構,也未為不可。今天聽故事的人,大沒必要在那些「傳奇」的地方,非得考究一下真假。

相關焦點

  • 來了商丘木蘭祠,才知道花木蘭不姓花,有種植物卻叫「木蘭花」
    木蘭祠,原名"木蘭廟",又叫"孝烈將軍祠",俗稱"孝兒祠",它始建於何時已經不得而知,只知道早在唐代就已存在,金、元、清各代均有重修。整座建築佔地萬餘平方米,歷經戰火和歲月侵蝕。木蘭辭大門朝東,是一座重簷歇山式牌樓,門前蹲著兩尊石獅子,簷下的匾額上寫著"木蘭祠"三個大字。
  • 木蘭原本不姓花
    可惜《木蘭詩》對於女主人公的姓氏、生卒、籍貫、家世並未明確提及。木蘭姓花源於明朝徐渭的戲劇創作《花木蘭》戲劇的流傳,特別是經過豫劇大師的常香玉演唱,演活了一個可敬可愛的代父從徵的女英雄花木蘭,在河南人人都知道木蘭她姓花。
  • 花木蘭是姓「花」麼?
    ,在這首長達300多字的敘事詩中,生動地描繪出少女木蘭替父從軍、徵戰沙場、凱旋而歸的傳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蘭」忠孝雙全、機智勇敢、不慕榮利的巾幗英雄形象。而根據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錄《木蘭詩》的南朝陳代僧人智匠《古今樂錄》裡「木蘭不知名」的記載來看,民歌中最初傳唱的「木蘭」,不過是個籠統的稱呼罷了。既然連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蘭」的真實身份,那麼,後世家喻戶曉的「花木蘭」是從何而來的?
  • 商丘:木蘭原本不姓花
    一、木蘭姓花源於明朝徐渭的戲劇創作《花木蘭》戲劇的流傳,特別是豫劇大師常香玉演活了一個可敬可愛的代父從徵女英雄花木蘭,在河南很多人都知道木蘭她姓花。不僅有豫劇《花木蘭》,還有京劇、黃梅戲、越劇、川劇、河北梆子等各種戲劇《花木蘭》;還被改編成電影、連環畫,甚至連美國迪斯尼公司也借用這一中國傳奇故事進行動漫再創作,製作了在全球廣受歡迎的動畫片《木蘭》。今人皆知木蘭姓花。
  • 花木蘭姓什麼?巾幗英雄花木蘭的傳奇故事!(一))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 「文化商丘」木蘭原本不姓花
    可惜《木蘭詩》對於詩人及主人公的姓氏、生卒、籍貫、家世並未明確記載。一、木蘭姓花源於明朝徐渭的戲劇創作《花木蘭》戲劇的流傳,特別是豫劇大師常香玉演活了一個可敬可愛的代父從徵女英雄花木蘭,在河南很多人都知道木蘭她姓花。
  • 替父從軍花木蘭的真相:其實她不姓「花」
    木蘭的「姓」從哪裡來  現在說木蘭,就是「花木蘭」。其實,在歷史上很長時間內,她都並不姓「花」。因為詩裡沒有提到她的姓,所以《大明一統志》中說,木蘭姓朱;《大清一統志》則說木蘭姓魏。
  • 歷史上的花木蘭,居然無姓!而她姓……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互織……」很多人都誦讀過這首《木蘭辭》這首古代文學作品也完整的描繪出了木蘭替父從軍的感人故事,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木蘭堅毅頑強的性格特色。於是,這篇作品世世代代廣為流傳,木蘭的故事也傳入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 花木蘭不僅不姓「花」,連民族都被搞錯了
    說起《木蘭辭》,大家都能想到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在我們的印象裡是巾幗不讓鬚眉的一個女性形象。雖然迪士尼的《花木蘭》拍得不盡人意,但是不妨礙我們對一千年前動蕩不安的年代和堅定信念的木蘭的嚮往。今天簡老師就跟大家一起扒一扒,這首傳承了一千多年的《木蘭辭》和那個動蕩不安的魏晉南北朝時期。
  • 花木蘭身處哪個朝代?她姓花嗎?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花木蘭身處哪個朝代?她姓花嗎? 花木蘭身處哪個朝代?她姓花嗎? 懂球號作者: 雷傑深 09-17 08:00 花木蘭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傳奇人物,她的故事也被改編為各種影視作品。花木蘭的故事來自於陳朝的《古今樂錄》中一首叫做《木蘭詩》的作品,但在《木蘭詩》當中沒有明示木蘭所處的朝代。但根據《木蘭詩》的成文時間和文中一些細節,我們可以推斷出時代背景。
  • 自古木蘭不姓花——替父從軍只是傳說?
    眾所周知原先只有木蘭,並沒有姓花一說,從明代徐渭雜劇《雌木蘭替父從軍》之後被敲定為花木蘭。多數學者認為木蘭應該就姓木,或者鮮卑姓氏穆蘭,也有一些地方志記載說姓魏姓朱,但不知證據何在。,可問題是北周與隋代的對外軍事紀錄,都不支持木蘭的作戰事跡。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遭吐槽,但中國人自己真的了解花木蘭嗎?
    花木蘭可能不姓花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一首《木蘭辭》是最早記述木蘭替父從軍故事的民歌,被譽為「樂府雙璧」之一。然而,我們甚至不知道她到底姓什麼。 《木蘭辭》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中,作者僧人智匠曾云:「木蘭,不知名。」換言之,「木蘭」是姓。 北朝時,鮮卑人入主中原。木蘭是鮮卑人複姓。鮮卑人原居大興安嶺附近,鮮卑族的姓,也就是他們氏族稱號。
  • 代父從軍人人誇,木蘭她未必姓花
    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謝玩玩仔細將《木蘭詩》讀一遍,沒見到一個花姓,但大家都說木蘭姓花。他寫劇本,《四聲猿·雌木蘭替父從軍》,中提了一句,「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西漢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從此以後,大家都喚花木蘭。木蘭若不姓花,那姓什麼?歷代學者考據紛紛,姓朱、姓魏、姓韓、姓木...也有跟著徐渭說姓花的。各有各的證據,但都不很確鑿,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
  • 劉亦菲版《花木蘭》受疫情影響全球撤檔,但你知道這些花木蘭嗎?
    但是柒畵很是懷疑美國人不懂中國人的歷史文化,會不會拍出個美版所謂「自由主義」英雄出來。當然迪士尼之前動畫版的花木蘭還是挺受歡迎的。果然,美國版的木蘭卻不一樣,且不說動畫版花木蘭如何,在2020年3月即將率先在北美上映的電影版兩段預告片片尾都反覆提到了一句話——「為榮譽而戰」。
  • 花木蘭到底姓不姓花?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最初收錄於南朝陳的《古今樂錄》。而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此外,在祖衝之《述異記》和李亢《異志》中都提到木蘭姓花,可是清朝《黃陂縣誌》中又認為木蘭本姓朱,再後來,有專家學者認為花木蘭是鮮卑族,姓穆蘭,花只是後人添加的姓氏,並非她的原姓。
  • 花木蘭:姓「花」姓「魏」還姓「朱」,哪個才是真姓氏?
    其實如今這兩個姓氏的人,有可能真的是花木蘭的後代,但是並不是花姓。在《漢孝烈將軍記》碑文中,開頭說:「神姓魏,字木蘭,毫州人……」。這裡的「孝烈將軍」,說的就是花木蘭,而這個稱號也是唐朝皇帝對他的追封。
  • 關於花木蘭你所不知道的一些事
    還有幾天,由迪士尼出品,劉亦菲主演的年度大片《花木蘭》即將在國內上映,雖然該片拍攝完成後因為疫情原因經歷了幾番波折,但是還是吊足了觀眾胃口。不過現在電影還沒上映,我們就花點時間,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的花木蘭吧!
  • 《木蘭辭》中的木蘭是姓花嗎?是發生在什麼時候的事?她是漢族?
    如今隨著旅遊火爆,許多地方都大張旗鼓地聲稱「花木蘭」故裡,學者們、文人們著書立說,尋蹤撲影,不遺餘力地打「木蘭」的招牌,河南、湖北、陝西、安徽等地為「搶奪」「木蘭」造勢。那麼,木蘭是姓「花」嗎?她是什麼民族?她代父從軍到底發生在什麼時代?
  • 迪士尼,你拍的「花木蘭」是哪個民族的你知道嗎?
    在迪士尼98年經典動畫電影《花木蘭》中,影片開頭也是由匈奴單于入侵長城作為故事開端的。馬上上映的劉亦菲版真人花木蘭的故事也是以此為基礎。現在,很可惜的告訴你,這個抗敵入侵的背景基本上是不成立的。甚至,花木蘭根本不姓「花」,也不是漢族人。
  • 歷史上真有花木蘭嗎?最為真實的花木蘭,既不美,也無名
    有關花木蘭的記載不見正史,說白了可信的正史中根本尋無其人。而她的故事最早出現於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敘事詩《木蘭辭》之中,我們今天所見的《木蘭詩》還是經過後人修改潤色過的,全詩300多字,成功描繪了一位替父從軍、忠孝雙全的女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