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店,遇見古鎮與藍

2020-12-21 上海寶山

遇見,古鎮與藍

羅店出現過兩位兒童文學作家,

一位是陳伯吹先生,另一位就是馮與藍。

點擊視頻觀看《古鎮與藍》↑↑↑

本期嘉賓:馮與藍

馮與藍,本名馮迎春。1978年生於羅店古鎮。2010年開始創作兒童文學,已出版《跑啊跑的程千裡》《一隻貓的工夫》《掛龍燈的男孩》《何處春江無月明》《墨童》《滿架薔薇一院香》《犄角鎮奇幻事件錄》系列等兒童小說、童話十五部,累計發表作品一百五十餘萬字。

2012年獲首屆「周莊杯」全國兒童短篇小說大賽特等獎,2013年獲第25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優秀作品獎,作品入選2016年中宣部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2017年獲《兒童文學》「金近獎」,2019年獲第六屆「上海好童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部分作品版權已輸出至阿聯、蒙古國、巴基斯坦、斯裡蘭卡、黎巴嫩、俄羅斯等國家地區。

記者手記

11月,一個空氣微微泛著金黃色澤的日子裡,一場心念已久的採訪到來了。

與其是說是採訪,不如說,是一次閨蜜聚會。這「閨蜜」平時極少見面,卻總會像一枚小鹿角一樣,在我生命的某個拐角處「靈光閃現」——

她叫馮與藍,那時還叫馮迎春。我剛入羅陽小學時,就時常隱隱聽到這位「文豪學姐」的聲名。

1989年,陳伯吹來到母校贈書,對當時就讀五年級的馮與藍來說,這可能是「作家的夢想」第一次萌芽的瞬間。

上中學時她恰巧在我父親班上,是父親最最喜歡的學生之一。她寫的周記一轉手變成了我兒時的「範例作文」,犀利又幽默的語調常常惹得我咯咯笑,我不知道這位姐姐是什麼模樣,但心想她一定很有意思。

部分獲獎作品

三十年過去了,馮與藍成為了繼母校的榮譽校友——陳伯吹先生以後,從小鎮羅店走出的第二位兒童文學作家。她寫的《一隻貓的功夫》、《犄角鎮奇幻事件錄》以及最新一些的《掛龍燈的男孩》《滿架薔薇一院香》《何處春江無月明》等,屢屢摘得包括陳伯吹兒童文學獎、「上海好童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殊榮,它們活躍在各大童書榜和暢銷書架上,也被許許多多的孩子捧在手心,藏在枕邊,翻來覆去地閱讀著。

我們所經歷的每一件事情,都如同我們隨手撒下的一粒種子,彼時並非知道有什麼深意,卻在時光的浸潤下,慢慢生根、發芽、開花,最終結出屬於自己的果實。在三十年後的這個秋天裡,我們相約回到記憶相逢的起點——那個夢開始生長的地方,聊一聊關於文學、關於創作和成長的事。

01

小時候想快點長大,

長大了卻回到「童年」裡去

蕭: 最早從爸爸拿回來的厚厚一沓作文本中「發現」你,那時就覺得你的文字比同齡人要老練,還有些「非主流」的氣息。很小的時候就覺得自己跟別人不太一樣嗎?

藍: 我們這一代很多小孩都是獨生子女,但我好像挺願意一個人待著的,感覺自己跟自己玩,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

蕭:你會玩些什麼呢?

藍:小時候暑假我經常待在外婆家,他們二樓有一個露臺,周圍呢種了一圈月季花,我每天會去給花澆水,月季花邊上長出小草,我也會跟他們對話。就在大人看來可能就是傻乎乎的那種行為我就特別熱衷,心裡總覺得,只要有生命的東西就非常可愛。

蕭:但聽說你最早涉入文學創作的時候,寫過非常先鋒甚至晦澀難懂的作品?

藍:對,04年左右吧,感覺自己沉澱了一些作品,那時對自己的寫作好像也有點自信,當時就在一個比較先鋒的文學網站「黑藍」上發表實驗小說。其實還是蠻感謝的,因為通過這個平臺,在寫作的技巧和理解上有了連續的系統的訓練。

蕭:為什麼嘗試了那麼多文學樣式甚至是前衛的創作,最終回到了「看起來最低齡簡單」的兒童文學?

藍: 一方面是因為我師範畢業以後從事教學工作,依然和校園和孩子們打交道。那我記得有一次是在圖書館參加關於文學創作的講座,講演人是知名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老師,他對於兒童文學以及文學創作本身的一番言談顛覆了我對兒童文學的很多觀念,對當時處在創作瓶頸期的我,仿佛在心上撒下了一道光。會後我跟他聊了一些我的寫作,他對我說:「我覺得你是可以寫兒童文學的。」那對我是一個莫大的鼓勵。

02

為了重新出發,

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歸來

蕭:注意到你最早寫的《跑啊跑的程千裡》《不讓一個南瓜掉隊》等都比較聚焦校園生活本身,但你近年來的小說,圖景似乎更大更廣闊了,會更多連結到思鄉、追尋傳統這些主題,這是一個有意的轉變嗎?

藍:每一個寫作者寫到一定的程度,她或多或少都會面臨素材危機,所以你必須要找到更大的一個「富礦」,然後你行萬裡路,回頭發現自己家鄉本身就是一個大礦藏。比方我的家鄉羅店鎮,你別看這個鎮小,但其中許多東西都存在於人的潛意識中.

比方說水、泥土,其實都屬於一種生命的原型。它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反而會幫助我在作品當中構建一個更大的世界,一個奇幻的世界。

蕭:目前你自己最滿意那一部小說的創作?

藍:掛龍燈的男孩吧。

蕭:哈哈give me five!雖然你虛構了一個「飲牛鎮」,但作為羅店崽我能一眼看出它就是羅店。

藍:沒錯。我當時寫作的時候腦海中浮現就是我童年的那個羅店鎮,有小橋還有小街小巷。小鎮上每年元宵節,會有掛龍燈的這樣一個習俗。這也和我們羅店古鎮花燈這一個非遺的傳承是有關係的.

所以我當時還找到了一本由我們鎮上手工藝人朱玲寶老先生撰寫的《羅店彩燈》這本書,裡面果然有做龍燈的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就選取了荷花龍燈的那個做法。

小說裡還寫到一個寺院,其實原型就是寶山寺。小男主弘真最終把燈掛上了寺廟塔頂,其實當時我在寫的時候寶山寺還是沒有塔的。但是今年我再去兜的時候發現,寶山寺怎麼真的有一座塔了。

蕭:簡直預言家呢!

藍:是啊預言家,所以我覺得生命真是太神奇了太美妙了,所以我在整個寫作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完成了對我家鄉的一種童年的一種回溯。

蕭:許多人說到傳統就會覺得它代表了老舊,但你文字中寫到的傳統,比方說弘真在質疑聲中堅持按照古法做龍燈,並最終奮力掛到塔頂的時候,會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暗夜中依然踽踽獨行追尋理想的人,聯想到堅韌,勇氣和浪漫主義這些品質,你是怎麼看待傳統?

藍:我非常同意你說的,同時我認為傳統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早就滲透在我們的衣食住行裡面,它是審美,告訴我們什麼是美,什麼是精緻,什麼是對於生活細節的追求。

蕭:如果古鎮羅店是你的一位朋友,你想對她說什麼呢?

藍:我想對她說,我希望你繼續尋找當時的初心,帶著最符合你初心的那個風貌繼續往前走,讓更多的人看到你最美好的樣子。

特別感謝寶山區圖書館對本次採訪給予的支持。

來源: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逛羅店古鎮 聽石橋故事
    羅店古鎮是上海北郊四大名鎮之一,始建於元代至正年間,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在明萬曆年間,羅店已是一個物產豐富、商貿輻輳的商業大鎮;至清康熙年間,棉花、棉布交易興隆,故有「金羅店」之稱。這座有著「三灣九街十八弄」的江南古鎮,因悠久歷史和獨特文化也被稱為「花神」故裡。
  • 上海逐漸消失的徽派建築,羅店古鎮一條河一條街,幾乎沒有遊人
    其實,上海也有屬於自己的江南溫婉,那些經受過歲月千百年洗禮的古鎮,如今早已幻化為可以驚豔時光的珍品,其中有知名的朱家角、七寶、楓涇、南翔、新場。羅店西臨嘉定,北達瀏河,西抵大場,東至吳淞,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是寶山的首鎮。
  • 上海寶山舉行羅店龍船文化節
    詩頌端午」第十三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活動盛大舉辦,吸引了上萬市民前來參與和體驗。「立竿」、「燃旺盆」、「送標」、「接龍」、「砍纜」、「啟航」等羅店划龍船獨有的習俗在美蘭湖畔上演,伴隨著樂聲與號子,三艘龍船駛出港灣,岸邊的市民遊客或立或坐,歡呼雀躍,場面十分熱鬧。 羅店古鎮有著700年歷史,素有「金羅店」之美譽。
  • 「羅店新印象」電子小報活動正式啟動
    東方網7月8日消息:7月6日,第二屆「羅店新印象」暑期少兒電子小報系列活動在東方社區信息苑美蘭湖苑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和羅店鎮團委攜手合作,繼續為社區青少年營造一個豐富精彩、愉快而有意義的暑假。  「羅店的由來?羅店有哪些地方特色?」
  • 首屆羅店花神廟會 當地人為何稱其"百年一遇"?
    羅店花神廟會,是由寶山區羅店鎮政府、寶山區文廣局主辦的一場民俗文化盛典,旨在通過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價值,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地域文化中「留住鄉情、感懷鄉愁、品味鄉韻」。花團錦簇、故裡巡遊,生動形象的百花仙子、花神娘娘形象,讓百姓感受到「羅店有花神、花神回來了」。舞臺上,演員們用舞蹈、戲劇、歌舞等不同的藝術形式詠花頌花,展示羅店花神「棉花為尊」。同時,羅店的本土藝術家們用手中的紙筆展現「萬花主宰」、「棉業興商」、「繁花似錦」、「春色滿園」這一主題,表達百姓期望花神盛世永駐民間的願望。
  • 賞龍船嘗美食 第十二屆羅店龍船文化節開幕
    人民網上海6月18日電 (記者勵漪)「魅力寶山,浴蘭端陽,花神故裡,羅店龍船」——第十二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今天在美蘭湖畔盛大開幕,吸引上萬遊客前來參與和體驗。
  • 第十三屆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開幕 打造「文化四季」品牌
    央廣網上海6月5日消息(記者周洪)【我們的節日·端午】「魅力龍船·詩頌端午」第十三屆上海寶山羅店龍船文化節活動今天(5日)盛大開幕,吸引了上萬市民前來參與和體驗。龍船文化節活動現場(央廣網發 羅店鎮 供圖)  羅店古鎮有著700年歷史,素有「金羅店」之美譽。
  •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鎮將在元宵節期間舉辦彩燈節,古鎮特色很鮮明
    2019年元宵節期間,上海市寶山區的羅店鎮將舉辦2019羅店元宵燈彩年會,這裡充分體現了羅店鎮的古鎮特色。羅店鎮也是距離上海市中心最近的一個大型古鎮,有金羅店之稱。,體現的是現代化的風貌北側是羅店老鎮,也就是原來著名的羅店古鎮
  • 傳承700年花神故裡 上海寶山羅店花神廟會開幕
    央廣網上海4月10日消息(記者周洪)滿目金黃花田裡,鄉間阡陌溝壑中,今天(10日)上午,2019年上海寶山羅店花神廟會在千畝油菜花田中盛大開幕。據悉,本屆花神廟會的舉辦著重在「民」字上下功夫,走進美麗鄉村、走進田間地頭、走進百姓身邊;同時,充分展現羅店本土民俗特色,與龍船、水鄉概念相結合。於是,「花神水中來」、「花神文創開發」等第一次出現在花神節的新概念,進一步拓展了花神文化的傳播載體與路徑。
  • 上海千年古鎮眾多,這七個古鎮古街,值得一遊
    在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古鎮、古城、古街巷一直深受遊客的歡迎。在上下5000年的歷史中,留下了許許多多的古鎮,在旅遊業的發展下,這些古鎮被從新打造,挖掘,作為重點旅遊景點推出,以此來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上海,就是這麼一個地方。那麼,帶大家看看上海有哪些古鎮、古街道!
  • 「羅店新印象」暑期少兒電子小報系列活動在東方社區信息苑落下帷幕
    為了讓羅店的文化歷史代代相傳,暑假期間羅店鎮團委攜手東方社區信息苑羅店苑,共同開展了「羅店新印象」暑期少兒電子小報系列活動。在經過羅店歷史的推廣介紹、電子小報的培訓製作等課程後,8月3日,活動迎來了評選和頒獎儀式。  此次電子小報系列活動,總共挑選了近30名同學的優秀作品參加最後評選。儀式上,東方社區信息苑的老師首先展示了所有參賽選手的電子小報,邀請同學們一起點評。
  • 羅店花神廟會來了 不僅有傳統儀式還有千畝花海
    作為傳統的棉業種植貿易中心,羅店自古以來對於花神格外尊崇。  從去年開始,羅店恢復了父老相傳的花神廟會,引發了熱烈的社會反響。今年的上海寶山羅店花神廟會,不僅延續了這一傳統,在傳承和弘揚優秀地域文化中「留住鄉情、感懷鄉愁、品味鄉韻」,還讓更多的當地百姓參與其中。
  • 上海最值得去的4個古鎮,朱家角古鎮上榜,網友:有你的家鄉嗎?
    今天小編帶大家去看看上海最值得去的4個古鎮。 朱家角古鎮:隸屬於上海市青浦區,位於上海市西部、青浦區中南部,緊靠澱山湖風景區。東臨西大盈與環城分界,西瀕澱山湖與大觀園風景區隔湖相望,南與沈巷鎮為鄰(2001年與之合併),北與江蘇省崑山市澱山湖鎮接壤。
  • 曾是上海繁華興盛古鎮,但在改建升級後,卻變得越發冷清無人問津
    因為繁華,羅店也是兵家必爭之地,曾在古鎮發生過九次比較大的戰役,幾乎每一次都是滅頂之災。明初倭寇入侵、明清交替的對壘之戰、清朝抗英、小刀會起義之戰、太平天國攻滬之戰、民國十二年有齊盧之戰。最為慘重的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一三」淞滬抗戰最為慘烈。
  • 上海這處「被遺忘」的古鎮,距離遠幾乎沒有遊客,商店都關門
    其實在上海也不乏,充滿江南特色的秀麗古鎮。今天就為大家說說將要被遺忘的羅店古鎮,因為遠離市區,這裡遊客很少,商店幾乎都是關著門的。羅店古鎮位於上海的北郊,從美蘭湖地鐵站下車,步行約要半個小時。元代至元年間因商人羅升在此開店形成集市而得名,水陸交通發達,經濟繁榮,明代前期形成大鎮,向有「金羅店」之稱。
  • 過去是上海最繁華的古鎮,如今卻幾乎門可羅雀,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大家的印象中,上海也是一座魔都,是非常的繁華,燈紅酒綠,在以前還有這樣的說法,十裡洋場,紙醉金迷,的確在鬧市區這裡是一幅國際化大都市的樣子,但是看看上海的郊區,卻有很多小橋流水的江南古鎮,和大家印象中的上海完全不同,也更具魅力。
  • 上海曾經繁華如香港的古鎮,翻修後商店關門,街上遊客少得可憐!
    上海除了擁有眾多現代化的設施與摩天大樓以外,還擁有很多歷史悠久的古鎮,隱藏在上海各個角落,都各自有著不同的命運,有一些完整的保留下來,已經成為旅遊景點,至今非常火爆,有些卻已經慘遭拆除改造,也有的已經徹底消失,現如今古鎮早已消失在城市的發展之中,只剩下孤獨的三兩古蹟,在訴說著這裡曾經的歷史
  • 上海最有特色的16個古鎮,遊玩超盡興!
    新場、高橋、楓涇、朱家角、七寶、泗涇、羅店、召稼樓、南翔、真如、莊行、安亭等每一個都是一幅瑰麗古樸的畫卷今天頭條菌就給大家整體介紹一下到時候大家就可以選擇心儀的古鎮去打卡啦01 羅店古鎮羅店古鎮位於寶山區西北部
  • 上海這些古鎮你都去過嗎?
    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到古鎮逛一逛,感受古風悠悠。楓涇古鎮:品黃酒看大戲古戲臺上唱大戲;新年古鎮祈福遊;水鄉婚典巡演;財神送福,紅包鼓鼓……春節期間,楓涇古鎮豐富多彩。楓涇古鎮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且保存完好的水鄉古鎮,這裡還是蜚聲中外的金山農民畫的發源地。
  • 羅店中醫師、書法家朱東奇:切脈問病殷勤 筆下小楷有神
    他衣著簡潔,待人謙和,一副鄉村學究的模樣,有古鎮文人特有的書卷之氣。  頗有名聲的中醫師  1948年,朱東奇出生於長江入海口寶山羅店一戶貧苦的農家,祖祖輩輩以務農為生,到了朱東奇這一代總算有了上學讀書的機會。  朱東奇是「老三屆」,1965年上高中,畢業後回鄉務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