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連科長篇小說《日熄》獲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

2020-12-11 大河報網

人們最具體的飲、食、住、行和醫、育、生、老的新的生存困境,使得那裡芸芸眾生者的人心、情感、靈魂,在那個作家眼裡,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焦慮和不安,恐懼而興奮。他們等待著什麼,又懼怕著什麼。

──閻連科卡夫卡獎受獎演說《上天和生活選定那個感受黑暗的人》

今日,作家閻連科以長篇小說《日熄》獲得第六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

閻連科的長篇小說《日熄》2015年由臺灣麥田出版,講述夢遊者不知道自己是夢遊者,不是夢遊者卻拼命偽裝成夢遊者的故事。「我,是那個命定感受黑暗的人。於是,我看到了當代的中國,它蓬勃而又扭曲,發展而又變異、腐敗、荒謬,混亂、無序,每天、每天所發生的事情,都超出人類的常情與常理。」

評委會這樣評價閻連科《日熄》:

酷熱的八月天,麥收季節,一夜之間,夢遊症如瘟疫般蔓延於伏牛山脈的皋田小鎮內外。原本平常日光中隱伏的欲望,在鬼影憧憧的人群中爆發為荒誕不經的復仇、搶掠和「李闖式起義」——以及匪夷所思的自我救贖。以中原大地的「死亡儀式」(葬喪傳統及其「變革」)為發端,小說展示了道德秩序和價值的大面積崩壞,一直擴展到「日頭死掉,時間死掉」的末日奇觀。永遠的黑夜意味著夢遊瘟疫的永無休止,意味著末日救贖的無望。小說藉由敘事結構的安排,對歷史時間的扭曲和現實的變形,把小說提升到超越語言的層面。無言之隱,泣血之痛,連文本中的那位作家「閻伯」也只能希冀自己可在夢遊中與之相逢。

閻連科被國內文學界譽為「荒誕現實主義大師」。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畢業於河南大學政教系和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應徵入伍後從事文學創作,成為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曾多次獲得魯迅文學獎、老舍文學獎等中國文學獎項。代表作品有《日光流年》、《受活》、《風雅頌》、《四書》等,作品被譯成法、英、德、日、韓、西班牙、挪威、丹麥、蒙古等20多種語言。

在摘得紅樓夢首獎前,閻連科在國際上屢次獲得獎項或提名:2011年《四書》入圍法國費米那文學獎短名單,2012年獲得馬來西亞「花綜」世界花語文學大獎,2014年獲得度卡夫卡文學獎。 雖然閻連科曾在訪談中自嘲常為「陪跑者」,但也已證明他的作品越來越受國際文學界的關注。法國《世界報》曾評價閻連科時稱:「中國作家閻連科躋身於大文豪的聖壇綽綽有餘。沒有人像他那樣以小說的形式高屋建瓴地把握社會,其作品具有驚人的震撼力,作品中呈現出摧枯拉朽有時令人絕望的幽默。」

紅樓夢獎,又名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由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於2005年創立,設30萬港元獎金,曾是單本中文小說獎金最高的獎項,2011年被茅盾文學獎超越,每兩年評選一次,面向全球華語長篇小說寫作者,宗旨是獎勵世界各地出版成書的傑出華文長篇小說作品,藉以提升華文長篇小說創作水平。

此前,紅樓夢第一屆至第五屆首獎作品分別為賈平凹《秦腔》、莫言《生死疲勞》、臺灣作家駱以軍《西夏旅館》、王安憶《天香》以及香港作家黃碧雲《烈佬傳》。目前,包括閻連科6位獲獎者中,大陸獲獎者共有4位,與港臺作家相比,佔據優勢。

今年第六屆紅樓夢獎決審委員共有16位,包括白睿文、陳思和、陳義芝、黃子平、黃碧雲和鍾玲等。其他入圍小說還有遲子建《群山之巔》、徐則臣《耶路撒冷》,甘耀明《邦查女孩》、吳明益《單車失竊記》等。


來源:界面新聞

相關焦點

  • 【學院新聞】閻連科《日熄》獲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
    第六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今日揭曉,我院教授閻連科以其長篇小說《日熄》獲得這一獎項。
  • 閻連科《日熄》獲第六屆「紅樓夢獎」首獎
    第六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今日揭曉,著名作家閻連科以其長篇小說《日熄》獲得這一獎項。評委會稱,作為「命定感受黑暗的人」,凝視時代的黑暗的光束,閻連科蘸著時代的黑暗書寫了一部堪稱當代經典的華文杰作。
  • 《華商晨報》總編輯劉慶《唇典》獲「紅樓夢獎」首獎
    7月17日,第七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在香港揭曉,東北作家劉慶以其長篇小說《唇典》摘取這一殊榮。據悉,繼賈平凹、莫言、王安憶、閻連科後,劉慶是第五位獲此獎項的內地作家。頒獎典禮將於今年9月舉行。
  • 馬華作家張貴興憑小說《野豬渡河》獲紅樓夢獎首獎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香港浸會大學昨日公布了第八屆紅樓夢獎獲得者,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授予馬來西亞華語文學作家張貴興的《野豬渡河》,評審員認為《野豬渡河》是一部「筆力雄勁、構思恢弘」的巨著。決審委員、浸會大學榮休教授黃子平在評價《野豬渡河》時表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豬狗』。
  • 馬華作家張貴興憑小說《野豬渡河》獲紅樓夢獎首獎
    記者 | 董子琪編輯 | 黃月1香港浸會大學昨日公布了第八屆紅樓夢獎獲得者,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授予馬來西亞華語文學作家張貴興的《野豬渡河》,評審員認為《野豬渡河》是一部「筆力雄勁、構思恢弘」的巨著。在不久前的6月30日,張貴興剛剛憑藉《猴杯》獲得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評審團包括王德威、張瑞芬、駱以軍等人。評論家黃錦樹將張貴興與同為馬華作家的李永平比較認為,「他(張貴興)與同樣出身於婆羅洲的李永平之對出生地之戒慎恐懼不同,卻和出身高密東北的莫言類似,持續地淬鍊一己的故鄉夢土,全心全意撲向婆羅洲熱帶雨林。」
  • 東北作家劉慶《唇典》獲第七屆「紅樓夢獎」首獎
    中新社香港7月17日電 (記者 曾平)香港浸會大學17日公布,東北作家劉慶以小說《唇典》獲得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唇典的原義是東北土匪的「黑話」,作者將其引申為口口相傳,《唇典》即為口口相傳的民族史、民間史。
  • 第七屆「紅樓夢獎」舉行頒獎禮 首獎獲得者劉慶在港領獎
    2018年9月20日14:45時,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頒獎典禮如期將在香港隆重舉行。  著名作家劉慶先生憑藉長篇小說《唇典》獲得首獎,在頒獎禮現場,劉慶從頒獎嘉賓手中接過獎盃、證書和獎金支票。
  • 「紅樓夢獎」首獎《烈佬傳》:古惑仔的白粉人生
    「紅樓夢獎」首獎《烈佬傳》:古惑仔的白粉人生 實習生 張天嬌 2014-07-18 23:10 來源:澎湃新聞
  • 黃碧雲奪「紅樓夢獎」首獎
    伍麗微 攝在大家忙逛書展時,香港浸會大學也來湊湊熱鬧,周四公布奪得第五屆「紅樓夢獎」首獎的是香港作家黃碧雲的《烈佬傳》。平地一聲雷,無獨有偶,當天亦是黃碧雲新書《微喜重行》的發布日,黃碧雲接到評審委員即場致電的恭賀電話時,連連說「太意外了」。大概連她自己也沒想過這本「輕飄飄」、寫一群卑微人物的小說,竟讓她成為香港首位奪得此獎的作家。
  • ...紅樓夢獎」首獎得主劉慶:尋找東北最早的文化 能找到的就是薩滿
    昨日,東北作家劉慶憑藉小說《唇典》奪得第七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唇典》的故事發生在1910年的東北。傳說每一個逝去的薩滿都會成為「回家來的人」,有機會附體於後代的薩滿,被附體的薩滿會通宵歌唱,能用木、石敲擊出各種節拍的動聽音節,能學各種山雀啼囀,還能站在豬身上做舞,而豬不驚跑。魂附的薩滿傳講家族和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將成為唇典口口相傳。
  • 今日好書推薦之閻連科《受活》
    2003年,閻連科發表長篇小說《受活》,引起文壇廣泛關注;同年,獲第三屆老舍文學獎和第二屆鼎鈞雙年文學獎;2015年,小說《受活》日文版獲得日本twitter文學獎; 第三屆老舍文學獎組委會對這部小說給出了高度評價「《受活》是一部具備探索性、試驗性的小說。
  • 「紅樓夢獎」首獎頒給馬華作家張貴興,阿來獲「決審團獎」
    澎湃訊《野豬渡河》書封7月30日,香港浸會大學宣布,馬來西亞華文文學作家張貴興先生以小說《野豬渡河》奪得第八屆「紅樓夢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首獎。此外,獲得第八屆「紅樓夢獎」的「決審團獎」包括阿來的《雲中記》、駱以軍的《匡超人》等,而西西的《織巢》和胡晴舫的《群島》則獲得「專家推薦獎」。
  • 文學院閻連科教授獲2014年卡夫卡文學獎 中國作家首獲該獎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著名作家閻連科獲得2014年度弗蘭茨•卡夫卡(Franz Kafka)文學獎。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該獎項。這也是閻連科教授繼2013年獲英國「布克國際獎」提名和馬來西亞第十二屆最高華人文學獎之後斬獲的又一重要國際獎項。閻連科教授將於今年10月前往布拉格領獎。
  • 閻連科最新長篇《速求共眠》將出版:走向謝幕的寫作
    《速求共眠:我與生活的一段非虛構》,作者:閻連科;版本:理想國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2019年3月閻連科,1958年出生於河南嵩縣,1979年開始寫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日光流年》《堅硬如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炸裂志》《日熄》等。
  • 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揭曉 李洱獲長篇小說首獎
    12月9日下午,2018收穫文學排行榜在安徽蚌埠中華古民居博覽園揭曉並舉行頒獎儀式。李洱以「十三年磨一劍」而成的長篇小說《應物兄》摘得長篇榜榜首,王安憶《考工記》、賈平凹《山本》分列長篇榜二、三名;遲子建《候鳥的勇敢》獲中篇小說組第一名;生於1986年的班宇因《逍遙遊》成為短篇小說組冠軍;張新穎和閻連科則分別憑藉《沈從文的前半生》和《田湖的孩子》領銜長篇非虛構榜單。
  • 閻連科解讀日本文學:《縮影》為何被軍國主義封殺
    但是對於我和我這一代中國作家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他是日本自然主義文學的一個高峰,而其最高峰的作品就是《縮影》,和《紅樓夢》一樣是沒有寫完的作品。自然主義文學是日本近代文學的一個重要流派,主張恢復到生活的原樣。生活是什麼樣子,就寫成什麼樣子。人在生活中是什麼狀態,就寫成什麼狀態。乃至於一點點的細節、情緒都是恢復到生活的原貌。當然,真正恢復生活狀態,像照相機一樣寫作,其實是不可能的。
  • |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揭曉
    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終評會2019年12月29日,由江蘇省作家協會和高郵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在高郵揭曉。艾瑪,湖南澧縣人,法學博士,蒲松齡短篇小說獎得主。曾獲2009年首屆茅臺杯《小說選刊》年度排行榜獎、第二屆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第三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第六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等。曾入圍第五屆魯迅文學獎。
  • 閻連科成卡夫卡獎首位中國得主,此獎被稱為「諾獎風向標」
    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組成了今年的評審團,5月27日揭曉評審結果,將第14屆「卡夫卡獎」授予中國作家閻連科。這是中國作家首次獲得卡夫卡獎,也使閻連科成為繼村上春樹後,第二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作家。談及獲卡夫卡獎,閻連科在回復記者的簡訊中說,他也是才知道獲獎的消息,「沒什麼感想,該讀書了讀書,該寫作了寫作吧。」
  • 閻連科獲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2019中國詩歌年度報告發布
    10月29日,經過數輪緊張投票,第四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阿來的《雲中記》、範小青的《滅籍記》、葉兆言的《南京傳》、麥家的《人生海海》、葉舟的《敦煌本紀》等5部作品獲獎。施耐庵文學獎獲獎作品10月28日下午,第三屆寶珀理想國文學獎在京揭曉,青年作家雙雪濤以《獵人》摘得首獎。
  • 國內首位卡夫卡文學獎得主閻連科:《變形記》才是真正偉大的想像
    我的小說《日熄》,寫人夢遊,互相傳染,甚至不夢遊的人,也裝作夢遊。現實中無法做的事,就在夢中釋放,善的、惡的,一切都變得合理。這是獨一無二的,給了小說另外一種可能,給了寫作最大的自由,在新的空間發現了新的可行性。過去幾年,我的寫作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受到各種議論,這是談談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