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廣闊,雖然國內統一的語言是普通話,但是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是非常多的,在國內一座城市的方言至少十種以上。因為在複雜的方言區內,方言可以再分裂為若干個方言片,甚至再分為「方言小片」,明確到一個個地點,如明確到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
雖然國內的方言很多,但如果你待在一個城市久了,當地的方言對於你來說可能就不再是"外語"了,甚至自己還能說上兩句。但如果你是在 這座城市,不說學了,你能聽懂就能不錯了,因為這裡堪稱是中國方言最難學的城市。
我們常常用「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來形容各地方言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化,而在溫州這句話可以說是體現淋漓盡致。溫州話被很多人成為世界上最難聽懂的話,外地人想要學會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你能聽懂一兩句就算是 厲害的了。
溫州話,是吳語的一種,亦被民間稱甌語,為中國溫州市一帶漢族本地居民所使用,因為在發音、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與普通話有極大差別,所以人們極難聽懂。而且在溫州內部可以根據其區域粗略地分為純甌語區、準甌語區和半甌語區三類。
其中純甌語區說純正口音,包括溫州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瑞安、永嘉、及樂清局部,人口230萬。而準甌語區口音略有偏差,涉及文成、平陽、龍港,合計人口320萬。半甌語區涉及樂清95萬餘人、洞頭4萬餘人,合計人口100萬。
而在這三類溫州話中,因為地區差異性大,還有語音差異和詞彙差異,以至於兩種不同溫州話之間的通話有時很吃力。甚至有可能出現這種局面,雖然兩個人都是溫州人,但是話的話彼此之間都聽不懂。
雖然說溫州話難聽懂,但是溫州可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勝地,溫州可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像楠溪江、雁蕩山、百丈漈、飛雲湖、南麂島、烏巖嶺、江心嶼等都是溫州代表性的景點。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溫州話真的可以說是鳥語,對於外地人來講,聽不懂溫州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在 這裡已經待了好幾年來了,可是聽見溫州人聊天,我還是一臉懵。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