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言最難學的城市,外地人不僅學不會,很有可能還聽不懂

2020-12-16 楊洛旅行

中國地域廣闊,雖然國內統一的語言是普通話,但是漢語與少數民族語的方言是非常多的,在國內一座城市的方言至少十種以上。因為在複雜的方言區內,方言可以再分裂為若干個方言片,甚至再分為「方言小片」,明確到一個個地點,如明確到某市、某縣、某鎮、某村的方言,就叫做地方方言。

雖然國內的方言很多,但如果你待在一個城市久了,當地的方言對於你來說可能就不再是"外語"了,甚至自己還能說上兩句。但如果你是在 這座城市,不說學了,你能聽懂就能不錯了,因為這裡堪稱是中國方言最難學的城市。

我們常常用「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來形容各地方言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化,而在溫州這句話可以說是體現淋漓盡致。溫州話被很多人成為世界上最難聽懂的話,外地人想要學會是根本不可能的,即使你能聽懂一兩句就算是 厲害的了。

溫州話,是吳語的一種,亦被民間稱甌語,為中國溫州市一帶漢族本地居民所使用,因為在發音、用詞和語法等方面都與普通話有極大差別,所以人們極難聽懂。而且在溫州內部可以根據其區域粗略地分為純甌語區、準甌語區和半甌語區三類。

其中純甌語區說純正口音,包括溫州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瑞安、永嘉、及樂清局部,人口230萬。而準甌語區口音略有偏差,涉及文成、平陽、龍港,合計人口320萬。半甌語區涉及樂清95萬餘人、洞頭4萬餘人,合計人口100萬。

而在這三類溫州話中,因為地區差異性大,還有語音差異和詞彙差異,以至於兩種不同溫州話之間的通話有時很吃力。甚至有可能出現這種局面,雖然兩個人都是溫州人,但是話的話彼此之間都聽不懂。

雖然說溫州話難聽懂,但是溫州可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勝地,溫州可是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東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譽。像楠溪江、雁蕩山、百丈漈、飛雲湖、南麂島、烏巖嶺、江心嶼等都是溫州代表性的景點。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溫州話真的可以說是鳥語,對於外地人來講,聽不懂溫州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因為我在 這裡已經待了好幾年來了,可是聽見溫州人聊天,我還是一臉懵。對此你表示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中國方言最難學的城市,外地人不僅學不會還聽不懂,你聽說過它嗎
    我們現在有更多的機會去不同的城市,見不同的人和風景,在國內我們可以和不同地方的人用普通話交流,不過當我們去到一個地方時,仍然會對當地的方言感到好奇。比如東北話就很有魔力,只要身邊有一個東北人,就可能被影響成一群東北人,操著一口東北話,足可見東北話的感染力很強,也比較容易模仿。
  • 中國最難懂的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特工也無能為力
    學生們常常抱怨說英文太難懂,英文難學,實際上拿漢語跟英文相對比就會發現,漢語要難學得多。雖然英文的詞彙量遠遠比漢語要多,然而漢語的意思卻比英文要複雜得多,這點從古人喜歡的文字遊戲就能看出來。不過注意的是,說是漢語,其實漢語還分成標準語和方言,人們常指的漢語僅僅是標準語普通話。
  • 我國最難懂3種方言:外地人學不會,外國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漢語方言非常多,多到了讓外國人懷疑人生的程度,外國人經常覺得漢語難,漢字難學,發音難學,一個標準普通話就能學一輩子,如果再算上方言,恐怕給十輩子也分不清。通常情況下漢語方言分10種,包括官話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粵方言、贛方言等。 但是這樣的分類也只是粗略分,再細分下去,恐怕某個方言區的人,自己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種類型。
  • 我國最難懂3種方言:外地人學不會,外國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要論方言和普通話有什麼區別,只要把「張家輝」和「渣渣輝」拉出來舉例子就行了。漢語方言非常多,多到了讓外國人懷疑人生的程度,外國人經常覺得漢語難,漢字難學,發音難學,一個標準普通話就能學一輩子,如果再算上方言,恐怕給十輩子也分不清。通常情況下漢語方言分10種,包括官話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粵方言、贛方言等。
  • 中國方言最複雜的城市,外地人學不會聽不懂,是你的家鄉嗎?
    在中國有這麼一句古話,即「三裡不同調,十裡不同音」,講的是各地方言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化,這一點在南方地區表現得最為明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莫不過於溫州市,當地的溫州話紛繁複雜,絕大部分的外地人是學不會也聽不懂,被視為中國最複雜難懂的方言之一。
  • 中國方言最多的城市,一座城市就有多種方言,外地人根本聽不懂
    雖然普通話是全國各地通用的語言,但外出旅行的時候依然能聽到當地的一些方言,感覺最好聽的應該是河南話吧,有一種聽豫劇的感覺。除此外四川、重慶當地的話也很好聽,最起碼外地人可以似懂非懂的揣摩它的意思。一直覺得語言是一個地方除了建築、民俗之外最具特色的東西,身處其中能感受到他們濃濃的鄉情味。當然在這麼多方言中也有很多是外來人怎麼也聽不懂得,即使在當地生活了很長時間也依然聽不懂、學會不他們的方言。不同省份的方言差距很多,再加上民族之間的語言更是天壤之別。
  • 中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有你家鄉嗎
    現代的學生常常抱怨說英語難學,其實相對外國人學漢語來說,英語已經算是很容易的了。除去普通話,中國的方言,中國人自己都未必搞得懂。一般來說是分成13種方言,可這些方言是還能細分的,就說其中的湘語,這是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語言。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山西的方言差距很大,每個縣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就會出現山西人聽不懂山西方言的情況。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而南方的方言則比較難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世界上的語言種類很多,漢語文化應該是最博大精深的,很多外國人對中文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後,便會十分痴迷,有想留在中國的衝動。中文除了普通話之外,還有很多獨具特色的方言文化,由於各地的地理環境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民俗文化。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
  • 漢語方言最多的省份,一個城市有幾種方言,外地人完全聽不懂
    [旅行是為了離開,旅行是對庸常生活的一次越獄]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21,閱讀約2分鐘在中國,國土的幅員很遼闊,人口也多,導致很多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有不同的方言,有些跟普通話的差別不大,但有些是外地人完全聽不懂得,今天要說的是城市裡有很多方言,不僅是外地遊客。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有一種被評為最難學語言,網友:聽都聽不懂
    就算是一個省份的,但是因為城市或者鄉鎮的不同,方言也是不一樣的,大家覺得我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是哪裡呢?很多人都可能會說福建,也有人覺得是東北、河南,其實都不是,我國方言最多的省份是廣東。廣東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不同的方言。造成這樣的原因第一就是歷史原因,因為戰爭的緣故,四面八方的人都來到了廣東躲避災難,在此定居,所以這也是廣東方言多的原因之一。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外國人學不會,外地人聽不懂
    中國的方言有很多種,據2019年教育部發布的文件來看,漢語方言一共分為十大方言,而這十大方言之外還有許多的小方言,根據粗略的統計,我國一共有129種方言,但由於中國疆域遼闊,許多地方的方言未經傳承就已經消失,總的來說,我國是一個方言大國。
  • 中國最難懂三種方言: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學不會,是你家鄉嗎?
    當然,這個「鬼話」不是真正的「鬼話」,而是「溫州話」,被稱為「中國最難的方言」,到底有多難呢?今天小編教大家韓國排名前三的「恐龍級」方言溫州的話是,「吳語」的一個次方言,屬於南部的吳語,吳語相同,北部的吳語,這也完全不一樣,所謂「三裡和調,十裡聲音」,其他地方的人根本聽不懂,但當年抗戰的時代,韓國軍隊親自來到了2個溫州人,負責信息傳達,日本軍隊的情報當局一字不漏記錄無論如何翻譯溫州話溫州話仿佛是我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國內「最難學」的3種方言,聽一次懵一次,至今聽不懂
    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因為地理環境的不同,所以很多地方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而且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和生活習慣,也因為這些方言的不同,讓人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也讓中國越來越多元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最難懂」三種地方方言,下面我們就好好地去了解一下吧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一個城市有好幾種方言,外地人根本聽不懂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47字,閱讀約2分鐘在中國,領土非常遼闊。人口也多,這就導致很多地方的風俗習慣和方言都不一樣。有些與普通話差別不大,但有些外人完全看不懂。今天,我們說的是方言比較多的城市,不僅是外地遊客,還有同城遊客。地處沿海的福建省,與臺灣隔海相望,在經濟上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歷史上,不少福建人希望出海尋找致富機會。而且,很多外地的人來福建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這些躲避戰亂的人也把他們原來的語言帶到了這裡。在與當地人的不斷交流中,語言也在不斷融合,這就使得福建的方言變得非常複雜。
  • 我國最難懂的方言,不僅外國人學不會,中國人都很難聽懂
    溫州話被稱為「惡魔之語」,曾經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布「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排名,溫州話在難度指數上位居第一 當在溫州待上一段時間之後就會發現溫州話實在是太難了,就算你從小在溫州長大,身邊的朋友都是溫州人,你可能也學不會這門語言
  • 中國最好學的方言,不僅全國各地都能聽懂,很多人一聽就能學會
    中國最好學的方言,不僅全國各地都能聽懂,很多人一聽就能學會現如今時代的不斷發展,讓旅遊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感受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美食文化。我們都知道,中國地大物博,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很多地方的方言更是堪稱外語,外地人根本不懂說什麼。但是在我們國家卻有這樣一個地方,當地的方言非常容易聽懂,只要你是聽普通話的,就一定能夠聽懂當地的方言。很多人看到這裡或許會猜測是北京,確實我國的普通話是通過北京方言演變而來的,但是有些北京話外地人還是聽不懂的,所以並不是北京。
  • 中國最難懂的幾種方言,第一種「鬼話」連篇,外地人聽了一頭霧水
    中國的面積很大,應該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這麼大的國土面積自然帶來了地市和大的地理環境差異,這種差異的影響使中國各地都形成了與自己特殊文化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方言,牙齒方言都可以說是天奇怪的。而且與北方的方言相比,中國南方的方言更難理解。
  • 湖南「最費解」的方言,遊客聽不懂更學不會,陝西人聽到卻很親切
    湖南「最費解」的方言,遊客聽不懂更學不會,陝西人聽到卻很親切不同地方有屬於自己的方言,這些語言對當地的文化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它們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到了現代,不少人卻忽略了這種珍貴的文化,不少孩子從小在普通話的環境中長大,竟然沒有學會自己的家鄉話,這實在讓人唏噓。
  • 國內最難學會的3種方言,聽一次懵一次,永遠學不會!
    方言是地方語言的簡稱,也叫做白話。在我們國內,方言所指的是一個地區區別與標準語的某一地區的語言。中國方言是漢語的分支,按照現代通俗的分法,現代漢語方言可以分為七大方言區,分別是:北方方言、吳方言、贛方言、湘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在七大方言區底下,又可以進一步吸粉為若干個次方言區,比如說北方方言區下,又有東北次方言、西北次方言、西南次方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