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普遍感覺壓力很大,而且有焦慮症傾向的客戶越來越偏向年輕化,很多人表示壓力太大,每天都很焦慮,焦慮似乎已經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每個人的生活狀態。
一時的焦慮情緒,是生活中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然而這種情緒反應頻繁出現,也就是長期處於焦慮狀態,會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容易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
長期壓力,不僅反映在情緒失調上,背後可能是全身心的崩潰。甚至會導致多種身體疾病比如:高血壓、冠心病、胃腸疾病甚至癌症等。
為了幫助大家鑑別自己是一時的焦慮情緒還是患了焦慮症,在此為大家整理了焦慮症的六個症狀表現,大家注意根據自己的情況甄別。
一、早期軀體不適
在焦慮症的早期會出現一些軀體症狀:心悸心慌、胸悶氣促、心跳和呼吸次數加快、全身疲乏、工作能力下降,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也無法勝任,有的患者還有失眠、早醒、夢魘等睡眠障礙。
二、自主神經系統反應性過強
焦慮症患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常常超負荷工作。患者容易出現出汗、暈眩、呼吸急促、心跳過快、身體發冷發熱、手腳冰涼或發熱、胃部難受、大小便過頻、喉頭有阻塞感等症狀。
三、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
病理性焦慮情緒持續性或發作性時,有一種期待性的危險感,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發瘋」。70%的患者同時伴有憂鬱症狀,對目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和樂趣。有的患者有時會出現情緒激動,失去平衡,經常無故地發怒,與家人爭吵,對什麼事情都看不慣,不滿意的情況。
四、精神運動性不安
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頓足、踱來走去、小動作增多、注意力無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惶恐不安。在性格上比較內向、敏感,缺乏彈性,也就是比較頑固,多半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但往往又因不能達到這個標準而覺得有罪惡感,容易起疑心,貶低自己的能力。
五、社會適應性差
經常維持高焦慮狀態的人比較不受人歡迎,其創造力和適應力也較差。相對地,他們比較容易被煽動,不夠決斷,相當謹慎和缺乏彈性,他們的自我概念也很差,以致經常需要依賴大人,以及不敢表達心中對人的不快感受,所以發現高焦慮學生,較無冒險性,喜歡做白日夢,社會適應不良。
六、無意識的動作增多
焦慮情緒不僅影響個人身心,而且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行動,由於焦慮情緒影響個人種種不舒服的感覺,致使人們採取一些無意識的動作,難以消除這份緊張。有些人則會不停搓手指、咬指甲;也有的抽動臉部某部分的肌肉;比較常見的現象是利用來回走動或兩手撥弄一件東西(例如筆、紙張)來消除緊張;因為容易發汗,也常有人以擦汗的動作來消除緊張。
以上六種症狀是焦慮症的典型症狀,如果您有兩條以上上述症狀,可能就不是普通的焦慮情緒而是焦慮症了。雖然兩者之間僅一字之差,但焦慮症是不能通過簡單的方法緩解的,必須介入專業的治療。
溫馨提示:為保證就診質量,患者請在家屬陪同下來院就診!
溫馨提示: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是山東省一家集專業性、科研性於一體的精神疾病診療醫院。醫院在治療頑固性失眠、抑鬱、精神分裂、癔症、疑病症、神經衰弱、強迫症、焦慮症、恐懼症等疾病,以及頑固性頭痛、癲癇、帕金森症候群、三叉神經痛、吞咽神經痛、面神經麻痺、腦血管後遺症等腦部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如果您或是身邊的朋友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千萬不要耽誤診斷隨意服藥,應及時去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