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最高明的好漢,「虐慘」吳用,架空公孫勝,結局卻很完美

2020-10-04 無人的江湖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差距!對《水滸傳》中的好漢也是這樣,如對梁山108將武功的對比,除了「馬上林衝,步下武松」外,又不得不承認,還是盧俊義武功最牛。

那麼在梁山108將裡,誰最高明呢?根本就不是宋江,也不是吳用,更不是第一個看透宋江的公孫勝,而是排在72地煞首位的好漢:神機軍師朱武


01、同是率先出場,為何王倫死,朱武生?

皆知九紋龍史進,是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朱武則是第一位出場的山頭老大。當時他是少華山的大哥,二把手叫陳達,三把手叫楊春。但這哥三你卻根本分不清,誰才是絕對老大。

比如,陳達要搶劫史進所在的史家莊,朱武和楊春不同意,陳達立刻就爆粗:「你兩個閉了鳥嘴!」結果陳達領著人去了,被史進揍慘活捉。朱武不計前嫌為救陳達,放下身段服軟,由此感動了史進,四人結交。

後來,當史進走入江湖後,朱武兩次讓位給史進。最終推舉史進當了少華山的瓢把子。

看畢朱武,咱對比下王倫!兩人不但都屬於知識分子,還是率先出場的兩位大哥級人物。是不是立刻就發現問題了?雖在識人和識己方面,朱武和王倫都很不錯。比如陳達雖暴躁,可夠義氣。杜遷和宋萬雖沒本事,卻夠忠心。且對自己,兩人也都定位在「沒十分本事」上。


如介紹朱武時,是這樣說的「為頭的神機軍師朱武,那人原是定遠人氏,能使兩口雙刀,雖無十分本事」,介紹王倫時「我又沒十分本事,杜遷,宋萬武藝也只平常,如今不爭添了這個人,他是京師禁軍教頭,必然好武藝」。

可為何王倫卻被早早殺掉,朱武卻活到了最後?就三個字「識進退」。

朱武因自己「沒十分本事」,而避免在鬥狠鬥勇方面發生衝突。如救陳達時,朱武採取的是「以柔克剛」,拿準了史進義氣,去負荊請罪。可王倫卻不識進退,一味用強,利用地位優勢排擠打壓林衝,終於導致悲劇。


分析點評:一個人高明與否,雖「識人和識己」很重要,但能否做到「識進退」卻更重要。王倫和朱武就是活例!在梁山上,懂得識進退的好漢真沒幾個,除了朱武外,還有吳用和公孫勝。那麼為何筆者卻為何認定朱武最高明?


02、「虐慘」吳用

如今朱武轉變了身份,從大哥變為了「參謀」,其對比的對象,也要跟著變,對標在吳用身上!因為吳用號稱梁山大腦。但誰都清楚,吳用這個梁山大腦,根本就不合格!因為他的智謀,都集中在了如何坑人,害人方面。

且私德之差,堪稱梁山第一。如在徵討遼國時,吳用提出了「投降遼國」,幸虧宋江在大義面前非常堅定,立刻就否決了。最終宋江死後,吳用自盡在宋江墓前,完全是作繭自縛。

所以,吳用這個梁山軍師,雖能識人和識己,也識進退,但卻是毫無底線。故而許多讀過水滸原著的人都清楚,梁山上最可恨的人是吳用,宋江僅排第二!


那麼朱武呢?則一直沒忘記,要做一個良民。在史進燒掉家上了少華山後,朱武曾對史進說過這樣一句:「哥哥休去,只在我寨中且過幾時,又作商議。若哥哥不願落草時,待平靜了,小弟們與哥哥重整莊院,再作良民。」

所以,朱武才是第一個提出「招安」的梁山好漢!只不過,他只想為民,不想當官罷了。明白了這點,也就明白了為何,當宋江招安遇到阻力,而無路可走時,朱武突然勸說宋江去找宿太尉!

一句話讓宋江如夢方醒,並想起「天書」裡早有暗示:逢宿(太尉)重重喜!同理,朱武最後為何不當官,非要去找公孫勝出家,也就都明白了。


分析點評:吳用之所以作繭自縛,是因其無底線,作惡太多。朱武之所以結局完美,全憑仁善。所以一個真正高明的人,必然都懷有一顆仁善之心。否則,哪怕如吳用這般人物,也只能落得一個作繭自縛的下場!

因此一提水滸,幾乎所有人都一口咬定,朱武才是真正的梁山軍師,至於吳用則是一片罵聲,等於朱武「虐慘」了吳用,這就是「仁善」的力量,當然也可以說是格局!

一談仁善或格局,恐怕有人就會說,公孫勝也不差,為何他也比不過朱武?這就引出了朱武第三個高明之處。


03、「架空」公孫勝

水滸有個怪現象,公孫勝排位第四,按理說盧俊義的副手,應是他才對,可為何卻換成了排在第37位的朱武?

答案很簡單,公孫勝被朱武架空了!當然,這個結果也是公孫勝樂意看到的。因為他實在不想跟宋江玩。故而朱武這才能冒出頭來,雖上梁山很晚,雖是地煞,但真正的地位,儼然成為梁山第四號人物——宋江加吳用,盧俊義加朱武。

這就是朱武另一個高明的地方,擁有強烈改變自身命運的信念和辦法!我們可以假設,倘若朱武不進取,看不清公孫勝的心思。他絕對會如陳達、楊春一樣, 因「沒十分本事」,而成為提前下線的好漢。

如朱武剛上梁山時,「右一個旱寨令朱武、陳達、楊春等六人守把」,可等到梁山排位之後你再看,「梁山泊總兵都頭領二員:呼保義宋江、玉麒麟盧俊義。掌管機密軍師二員:智多星吳用、入雲龍公孫勝。一同參贊軍務頭領,神機軍師朱武」。


分析點評:高明之人無不是進取的人!一個沒有進取心和辦法的人,是談不上任何高明的。

因此,一個人高明與否,除了必備的識人和識己外,能否做到識進退?這叫大局觀!能否有仁善之心?這叫自身格局!能否擁有進取心?這叫執行力!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最聰明的好漢!「玩弄」吳用公孫勝,宋江:他很精明
    《水滸傳》是一部經典小說,不同的人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就比如有些人認為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是正確的選擇,而有些人就認為宋江應該與朝廷爭鬥到底。畢竟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有足智多謀的謀士,也有英勇善戰的武將,手下還有一眾嘍嘍兵。
  • 《水滸傳》:關於吳用和公孫勝,梁山為何能容下他們兩個軍師?
    《水滸傳》看過施耐庵寫的《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吳用和公孫勝都算得上是梁山好漢中的軍師,其實有時候有人就在想,為什麼梁山可以容納下吳用和公孫勝兩名軍師呢?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而吳用與公孫勝不一樣,因為吳用更像是一個參謀長一樣,是主要負責給宋江他們提供軍事方面的建議,是幕後型人物。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由吳用一手策劃的,吳用就是梁山起義軍知識分子的代表,也算得上是人民智慧的一種化身。吳用本人也是不同於他的名字,是一個沒用的人,吳用在《水滸傳》中就是一個很聰明,很具有智慧的一個人,也正是因為他的智慧,才有了智多星的這個稱號。
  • 水滸傳中的公孫勝和吳用,為什麼加起來才頂得上一個諸葛亮
    在《水滸傳》中,公孫勝和吳用都是梁山好漢,都是排名非常靠前的,而且他倆都是軍師,但是論格局和智謀,應該是公孫勝更厲害一點。入雲龍公孫勝是一位道法高強、又孝順、剛強、勇猛、強橫、又聰明但也很暴躁的高手,也是梁山上第一位全身而退、得以善終的好漢。
  • 「無意上山,一心修仙」的公孫勝,為何是水滸中結局最圓滿的人?
    —泰戈爾《水滸傳》是施耐庵筆下的一篇古典名著,且這本書籍從出現以來一直備受民間百姓之喜愛,因為這裡面講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漢一起抗擊黑暗不公的故事,只可惜結局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不過要論108位好漢中誰的結局最好,那就是公孫勝了。
  • 《水滸傳》中最聰明的不是吳用,而是這兩個人,浪子燕青上榜
    《水滸傳》中最聰明的不是吳用,而是這兩個人,浪子燕青上榜。整部《水滸傳》一書,貌似有很多聰明人,有人說梁山中最聰明的要數智多星吳用了,我感覺吳用恰如其名,最是沒用,小聰明是有,大智慧不多,在後期作戰中,智謀戰陣還不如神機軍師朱武,更沒法跟入雲龍相比了。
  • 《水滸傳》水滸傳最聰明的三個人,除了吳用,其他兩位深藏不露
    水滸傳中很多的英雄好漢,但是梁山中就有108將,這些人的事跡在民間也是廣為流傳,梁山可以說一個人才的聚集地,什麼樣的人都不缺,最不缺的就是武將,而這其中謀士卻是少之又少,縱觀全劇好像除了吳用以外就沒別人了,那麼小編就來盤點下這水滸中最聰明的幾個人。
  • 公孫勝,才華橫溢,可以和吳用相比了
    公孫勝,才華橫溢,可以和吳用相比了。誰在公孫勝也談到公孫勝,肯定會在他面前加上「水滸」這個詞。沒有這種特定的背景,公孫勝一個人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水滸傳》公孫勝在歷史上沒有這個人,而是由《水滸傳》的作者發明的。公孫勝,也被外人稱為公孫一清,出生於北宋。
  • 《水滸傳》中綽號最好聽的五位好漢,其中一位最有女人緣!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可小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讀完了《水滸傳》這部書,對其中一百零八位英雄悲慘的命運感到十分悲哀,死活也搞不明白宋江為何要選擇招安。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水滸傳》中綽號最好聽的五位好漢,其中一位好漢的綽號最有女人緣,讓無數女人傾心不已。
  • 水滸傳中這8位梁山好漢本領低微,綽號卻很響亮,智多星吳用上榜
    《水滸傳》是古代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書中講述了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故事。在眾多的古代小說中,《水滸傳》裡面各位梁山好漢的綽號是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線。行走江湖,誰都想有一個響亮霸氣而又不失文雅的綽號,比如「鐵掌水上漂」明顯要比「村東老王」好聽多了。但筆者認為,綽號還是要謙虛低調為好,如果自己的本領根本配不上自己的綽號,豈不是讓人恥笑?
  • 他是最完美的梁山好漢,金庸幫他編了個傳人,那人因作惡死於非命
    一、金庸與《水滸傳》 金庸對於《水滸傳》的喜愛從很多方面都看得出,最明顯的莫過於他將《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設定為梁山好漢「賽仁貴」郭盛的後人了。
  • 如何擒斬公孫勝?水滸傳給出了一個答案,蕩寇志也給出了一個答案
    整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和官軍將領、江湖遊俠中的第一高手,那就是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四的入雲龍公孫勝——二仙山羅真人和五臺山智真長老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江湖中有一句老話,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 兩個辦法能擒斬公孫勝:蕩寇志的辦法很玄幻,水滸傳的辦法很科學
    整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和官軍將領、江湖遊俠中的第一高手,那就是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四的入雲龍公孫勝——二仙山羅真人和五臺山智真長老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同樣道理,即使羅真人智真長老不入世,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第一高手,也可以說是水滸傳中的塵世第一高手入雲龍公孫勝,也不可能天下無敵,我們細看水滸傳和蕩寇志,就會發現擒斬公孫勝也不是不可能完成任務,在如何擒斬公孫勝這個問題上,水滸傳給出了一個答案,蕩寇志也給出了一個答案。
  • 兩個辦法能擒斬公孫勝:蕩寇志的辦法很玄幻,水滸傳的辦法很科學
    整部水滸傳中,梁山好漢和官軍將領、江湖遊俠中的第一高手,那就是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排名第四的入雲龍公孫勝——二仙山羅真人和五臺山智真長老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同樣道理,即使羅真人智真長老不入世,梁山一百單八將中的第一高手,也可以說是水滸傳中的塵世第一高手入雲龍公孫勝,也不可能天下無敵,我們細看水滸傳和蕩寇志,就會發現擒斬公孫勝也不是不可能完成任務,在如何擒斬公孫勝這個問題上,水滸傳給出了一個答案,蕩寇志也給出了一個答案。細看擒斬公孫勝的這兩個辦法,我們就會發現蕩寇志的辦法很玄幻,而水滸傳的辦法卻很科學。
  • 水滸傳中最聰明的3位好漢,明裡暗裡反對宋江,最後卻全得了善終
    ,比起喝毒酒的宋江盧俊義,自縊的花榮吳用,不知道要好上多少,而觀武松一生,雖然是個粗人,可是從來不糊塗,識破潘金蓮,從張都監手中死裡逃生,皆是因為此,得到一個好結局也就不讓人意外。最後一個好漢,是混江龍李俊,和武松公孫勝相比,後兩者只是想要退身自保,但是膽子更大的李俊,竟然是想要發動政變。
  • 《水滸傳》我最欣賞的好漢
    具體到我看好哪一個好漢,我覺得除了武松、魯智深外,公孫勝是其中一個。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說他特殊不僅因為其智慧超群,更在於他有一身「呼風喚雨,騰雲駕霧」之奇術。正因為有了他的存在才使得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增添了一些玄幻色彩,使得人們在領略梁山起義的喋血風雨中獲得了一些另類的感覺。此人就是公孫勝。
  • 由《水滸傳》看入雲龍公孫勝的選擇
    《水滸傳》裡的公孫勝自幼習武,學得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道術,江湖人稱入雲龍。當年宋朝太師蔡京過生日,他女婿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中書花十萬貫購置金銀珠寶,作為賀禮生辰綱,派青面獸楊志押送到東京開封。這是一筆不義之財,上年梁中書給蔡京送生辰綱,就被江湖中人劫了。
  • 梁山好漢招安前,公孫勝回鄉探母,是無意為之還是藉口保命
    可最終,卻因為宋江的錯誤指導和判斷,帶領梁山的好漢們投降並維護朝廷,導致梁山之上的108名好漢幾乎個個結局悽慘悲涼,水滸傳的英雄故事也走向了悲慘結局。但在梁山之上的108條好漢中,卻有一個結局較為圓滿。他便是公孫勝,他在宋江決定採取行動之前,便提出要返回故裡照顧生病的母親,也因此逃過一劫。
  • 《水滸傳》,吳用,公孫勝哪個謀略更好?
    宋江和吳用誰更有謀略,我認為是宋江更有 謀略,否則一個沒有多少錢, 也武功不高,卻可以坐上梁山第 一把交椅,靠的就是宋江的謀略,對人的交際,讓人臣服的謀略,這些都比吳用高,而且吳用是為宋江所用的,可見宋江應該更加有謀略,甚至可以說是老奸巨猾。單論玩權術,王熙鳳和吳用比較到底誰更勝一籌?熟知《紅樓夢》的讀者們,應該對原著中的王熙鳳一角十分熟悉了。作者把王熙鳳塑造成一個十分精明,並且擅於玩弄權術的人。
  • 除了吳用、公孫勝,梁山上的三號軍師是誰,為何還排不進天罡星?
    作為山寨中的少數派和智商高地,這些肚子裡有些墨水的文人也就成為歷屆寨主們眼中的稀缺人才。他們或被排至高位,或被委以重任,成為水滸好漢們中的佼佼者。在這些文人中間,尤以吳用、公孫勝、朱武三人最為出色,他們也被稱為是梁山上的三大軍師。
  • 除了吳用、公孫勝,梁山上的三號軍師是誰,為何還排不進天罡星?
    作為山寨中的少數派和智商高地,這些肚子裡有些墨水的文人也就成為歷屆寨主們眼中的稀缺人才。他們或被排至高位,或被委以重任,成為水滸好漢們中的佼佼者。在這些文人中間,尤以吳用、公孫勝、朱武三人最為出色,他們也被稱為是梁山上的三大軍師。這三大軍師各有何本事呢,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缺點或短板呢?一、智多星吳用吳用,字學究,道號加亮,鄉村教書先生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