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吳用、公孫勝,梁山上的三號軍師是誰,為何還排不進天罡星?

2021-01-15 深夜聊齋

梁山108將,多糙哥猛漢,能夠運籌帷幄、出謀劃策者極少。作為山寨中的少數派和智商高地,這些肚子裡有些墨水的文人也就成為歷屆寨主們眼中的稀缺人才。他們或被排至高位,或被委以重任,成為水滸好漢們中的佼佼者。

在這些文人中間,尤以吳用、公孫勝、朱武三人最為出色,他們也被稱為是梁山上的三大軍師。

這三大軍師各有何本事呢,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缺點或短板呢?

一、智多星吳用

吳用,字學究,道號加亮,鄉村教書先生出身。自從追隨晁蓋謀劃計取「生辰綱」開始,他就一直是梁山團夥的首席智囊,也幾乎參與謀劃了晁蓋、宋江領導的所有大小戰役,為梁山事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吳用最後在梁山上排名第三,僅列宋江、盧俊義之後,可以說是實至名歸。

後人讀《水滸傳》,曾調侃吳用說:吳用者,無用也。

要說吳用計謀高超,但也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比如,吳用為救宋江,曾經在偽造蔡京書信時考慮不周,差點害死了宋江和戴宗。

吳用為何有時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歸根結底,這是他讀書不精、見識短淺所致。吳用雖有才,但其實上限很有限。

吳用此前科舉落第,只能在鄉下一個財主家打工,做教書先生餬口。但他自視甚高,不甘於此蟄伏,於是便劍走偏鋒,跟晁蓋一起鋌而走險,最後走上了梁山落草的道路。

因為缺乏足夠的知識和見識,吳用往往會犯一些低級錯誤。而當梁山受招安後,吳用進入朝廷體制,更是失去了原有的靈性。他最後使出全身解數,也無法幫助宋江阻止梁山走向覆滅的命運。從這一點來看,吳用真的無用。

二、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與吳用一樣,也是梁山泊的創業元老之一。當年,他攜帶著關於「生辰綱」的重要情報,隻身來找晁蓋,於是才有了後來黃泥崗七星劫財之事。

後來,公孫勝成為梁山上的副軍師,地位僅次於正軍師吳用,位居第四位。但是,論本事,公孫勝比吳用有過之而無不及。

公孫勝並不像吳用那樣,經常為晁蓋、宋江出謀劃策。他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只要一出手,必然技驚四座。

因為相對於謀略,公孫勝更加擅長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道術。

在梁山攻打高唐州時,被該州知府高廉利用法術打得狼狽不堪。幸虧最後公孫勝出馬,破解了高廉的法術,助梁山最終反敗為勝,一舉攻下高唐州。

在收服芒碭山寨主樊瑞的戰役中,也是公孫勝作法,將他降服。

或許有人問會,公孫勝既然如此神通廣大,梁山好漢們為何還會落得如此悲壯的結局呢?讓公孫勝一通法術搞定不就完了嗎?

其實,這是公孫勝身上的雙重身份所致:他既是梁山上的副軍師、第四號頭領,又是一位出世的道家弟子。

因為這種雙重身份,他時隱時現,不能像吳用那樣「穩定輸出」。

在《水滸傳》中,公孫勝曾經兩次脫離梁山隊伍。

一次是他以探望家中老母和師父羅真人為由,離開了梁山。後因宋江在高唐州被高廉所敗,只能請公孫勝再次上山。

另外一次,則是梁山受招安並徵王慶獲勝以後,公孫勝告別梁山,並從此一去不歸。這次分離,也宣告著他與梁山徹底分道揚鑣。

公孫勝曾經對凡塵俗物抱著極大的熱情,主動找晁蓋慫恿其劫取生辰綱,但宋江上山後,他對梁山的走向愈加不滿,特別是對招安路線極不認同。他對道家的興趣,又反過來超過了俗世。

於是,公孫勝最後離開了梁山,回歸道家。他也是第一個離開梁山的核心成員。

三、神機軍師朱武

朱武的綽號神機軍師,這已經表明了其如假包換的軍師身份。但是,在水滸世界裡,他卻是最容易被忽視掉的一個軍師。

這是因為,雖然貴為梁山上少有的智囊,但朱武卻排不進「天罡星」,而是位列「地煞星」第一位。

朱武在梁山上的主要任務,也是協助宋江、公孫勝處理軍務,相當於二人的,梁山第三號軍師。

然而,這個地位與朱武的能力極不匹配。在接受招安後,朱武發揮了極大的作用,成為不可或缺的「大腦」。

梁山歸順朝廷後,先後進行了徵遼、王慶、田虎、方臘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梁山多次採用宋江、盧俊義分兵兩線作戰的模式。

也就是說,宋江擔當一個方面軍首領,手下帶著軍師吳用、公孫勝(公孫勝後期離開);盧俊義擔當另一個方面軍首領,手下帶著軍事朱武。朱武摘了助理軍師的帽子後,成了與吳用平起平坐的首席智囊。

而在這些戰爭中,朱武發揮他「精通陣法,廣有謀略」的特點,多次助盧俊義破敵。

不過,因為上山較晚,且不是宋江嫡系,朱武未能進入「天罡星」序列,否則,他的表現絕不僅限於此。

值得一提的是,朱武最後因為厭惡了北宋朝廷的黑暗,沒有貪戀那個官位,最後也選擇了歸隱江湖,與混世魔王樊瑞一起,到公孫勝那裡學道去了。

這種功成身退、明哲保身的智慧,也正印證了他的「神機軍師」之名。

相關焦點

  • 除了吳用、公孫勝,梁山上的三號軍師是誰,為何還排不進天罡星?
    在這些文人中間,尤以吳用、公孫勝、朱武三人最為出色,他們也被稱為是梁山上的三大軍師。這三大軍師各有何本事呢,在他們身上,又有哪些缺點或短板呢?吳用為何有時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歸根結底,這是他讀書不精、見識短淺所致。
  • 宋江死前才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軍師,不是吳用,也不是公孫勝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梁山的軍師是智多星吳用,要麼就是入雲龍公孫勝。但是卻有一人,一直都被我們所忽略,他才稱得上是梁山上真正的軍事。這點從他的名字就能夠看出來,他就是神機軍師朱武。施耐庵年輕的時候,還曾經和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是同榜的進士。據說劉伯溫還曾經向朱元璋舉薦施耐庵,說他的本事不下於劉伯溫。而朱元璋的年號又是洪武,所以朱武很可能就是以朱元璋為原型的。在梁山的大排行中,宋江是天魁星,而朱武是地魁星。
  • 《水滸傳》:關於吳用和公孫勝,梁山為何能容下他們兩個軍師?
    《水滸傳》:關於吳用和公孫勝,梁山為何能容下他們兩個軍師?《水滸傳》看過施耐庵寫的《水滸傳》的人都知道吳用和公孫勝都算得上是梁山好漢中的軍師,其實有時候有人就在想,為什麼梁山可以容納下吳用和公孫勝兩名軍師呢?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
  • 水滸傳中最高明的好漢,「虐慘」吳用,架空公孫勝,結局卻很完美
    皆知九紋龍史進,是水滸中第一位出場的梁山好漢,朱武則是第一位出場的山頭老大。當時他是少華山的大哥,二把手叫陳達,三把手叫楊春。但這哥三你卻根本分不清,誰才是絕對老大。在梁山上,懂得識進退的好漢真沒幾個,除了朱武外,還有吳用和公孫勝。那麼為何筆者卻為何認定朱武最高明?
  • 同是梁山上的軍師,吳用和朱武誰更厲害,三處細節告訴你答案
    一個團隊的發展和壯大總離不開核心人物,在水滸傳裡的梁山泊也是如此,那麼梁山上的核心人物都有誰呢?當然老大宋江和老二盧俊義肯定算一個了,出來了二人之外第三位 的要數入雲龍公孫勝了,公孫勝作為道教高人,在梁山上發揮著巨大作用,雖然他出手的時候不多,可但凡遇上了危難之時,還是公孫勝出馬解決問題。
  • 《水滸傳》中水泊梁山的三大軍師
    一說到《水滸傳》,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馬軍五虎將、馬軍八虎騎等等,仿佛《水滸傳》中,只重視好漢不重視謀士,除了軍師吳用,其他人仿佛都沒有太多的描寫謀略,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梁山泊的三大軍師。
  • 梁山真正的軍師,比吳用懂陣法,詔安後才有表現機會
    吳用,在水滸傳裡的綽號叫智多星,可見他是靠著智商在梁山立足的。吳用在梁山是軍師,排座次是第三位,是梁山決策者之一。梁山上還有一位有謀略的人,打上梁山開始,就被吳用壓著,他就是朱武。沒上梁山之前,朱武是少華山的山寨之主,手下有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還和九紋龍史進結交。
  • 梁山泊的軍師其實有三個?最後一個比吳用還厲害?
    吳用在梁山中排名第三,無論按謀略、資歷、排名還是功勞,他都是無可爭議的首席軍師。作為「開山」元老,吳用為梁山打拼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宋江親自統領、吳用擔任軍師,林衝、秦明、花榮、朱仝、雷橫、李逵、李俊、張順、楊雄、石秀等猛將全部出馬,卻在高廉面前一敗再敗。這種敗局直到宋江請回已經返鄉的公孫勝才被扭轉,高廉戰敗被殺,梁山好漢攻下高唐州。具備這樣力挽狂瀾的本領,不居高位恐怕真說不過去。
  • 梁山好漢排名,高低順序怎麼排的?為何孫立不是天罡?
    梁山好漢108位,個個都是英雄豪傑,排名也有高低。那麼他們的座次是誰定的,排名的原則是什麼呢?有的人武功高強,排名卻很低,有的人武功不怎麼樣卻位列天罡星,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看看。首先,排名是誰定的?從王倫開始,梁山的主要領導層只有4個人,也就是說集體領導。不是一個人說的算的。我們來看看梁山三個時代的主要領頭人物。第一任梁山寨主王倫,他們四個人是:王倫、杜遷、宋萬、林衝。晁蓋做寨主後是:晁蓋、吳用、公孫勝、盧俊義等四人。後來的宋江時代是: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等。排名前,公孫勝做法挖出石碑,那他一定參與了。
  • 「玩弄」吳用公孫勝,宋江:他很精明
    畢竟梁山上有108位好漢,有足智多謀的謀士,也有英勇善戰的武將,手下還有一眾嘍嘍兵。很多人都認為梁山上最聰明的人是智多星吳用,事實並非如此。水滸傳最聰明的好漢!這朱武也是知識分子出身,水滸傳中稱朱武雖然沒有什麼大本事,但是精通排兵布陣和戰爭謀略,因此被稱為神機軍師。
  • 梁山上真正的智囊是誰,吳用和他比就是小聰明
    在梁山上,綠林出身而懂得軍事的,怕是只有朱武一個。相較於關勝、呼延灼等軍旅出身的人,朱武對於梁山來說更得用。後來不管是北徵遼國,南平方臘,朱武都是盧俊義一方面的得力助手。朱武雖然不是早期草創梁山時代人物,但在天罡地煞中,排在地煞第一:「地魁星」,意思就是地煞中的魁首。
  • 水滸傳:宋江本來是把孫立安排到天罡星的,沒想到後來這兩人加入
    水滸傳:宋江本來是把孫立安排到天罡星的,沒想到後來這兩人加入水泊梁山上光是頭領就有一百零八位,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那麼他們該如何維持秩序,是非常讓大頭領憂慮的事情。尤其是排座次,稍有疏忽就會讓兄弟之間有所不滿,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順應天意了,所以這一百零八人的位次不是按照功績,不是按照資歷,而是按照石碣所排列的。但是石碣上有很大的問題,比如像解珍解寶兩個人只是非常普通的獵戶,有什麼資格成為天罡星呢?要知道像朱武,孫立這樣的狠人都是被排在了地煞星。在另一本描寫梁山兄弟的書《蕩寇志》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釋。
  • 同為軍師,但為何三國軍師諸葛亮惹人愛,水滸軍師吳用討人嫌?
    其實,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中還有一人非常相似,他們就是諸葛亮和智多星吳用!他們同為軍師,但為何三國軍師諸葛亮惹人愛,水滸軍師吳用討人嫌?下面我給大家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第一:正義之師對比梁山草寇諸葛亮服務的蜀漢集團是打著匡扶漢朝的名義,出師有名,一呼百應。
  • 梁山108將,武松為什麼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麼排座次的
    梁山一百單八將排名,其實既不是按照武功人品,也不是按照資歷戰績,更不是那塊誰I都能刻得出來的「石碣」——那玩意兒就是宋江吳用合計出來的,入雲龍公孫勝可能也參與了,那是宋江吳用等人為盧俊義準備的:如果盧俊義先拿下東昌府,那麼刻著一百單八將座次名單的「石碣」就會提前出現,宋江「遵照天意」,還是梁山老大。
  • 梁山好漢排座次之公孫勝
    他成了梁山的老資歷,排在第三。不過他發現這個江湖和自己想像中是有區別的。他不願意再混了,在宋江上山後,他以探母為名回去了。但是攻打高唐州時,高廉有法術,宋江這才記得有公孫勝這號人物。於是讓戴宗和李逵將公孫勝請回來。
  • 在《水滸傳》中,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軍師?吳用頂多算是謀士而已
    雖說梁山好漢有一百單八將,但是其實非戰鬥人員一大批,比如蕭讓就是專門寫文書的,再比如安道全就是醫生,還有白勝,都不知道是幹嘛的;不過這裡主要說的是軍師,在梁山眾多好漢中,軍師共計有兩位,一位是智多星吳用,還有一位是神機軍師朱武,現在就來看看這兩位誰才是梁山真正的軍師吧。
  • 無底線的梁山軍師
    梁山英雄裡最不招人喜歡的,要數軍師「智多星」吳用了。吳用看似足智多謀,其實才疏學淺,且喜愛賣弄,心胸狹隘,為人歹毒。一是此計把全部的希望繫於對方必來飲酒,若是負責押運的楊志一夥都用心,內部有紀律或管理得好,此計便不好使;二是行劫的七人全無化妝,一旦出事,官家可以迅速破案,後來的情景果真如此;三是用人不當,白勝骨頭軟,一被抓便招供。吳用一介白面書生,也扮作販棗的,舉報人何清當時就看出破綻。此案迅速被官家查清,吳用作為組織者和策劃者,行動的不周全之處太多。
  • 除了阮氏三雄和公孫勝魯智深武松,還有哪幾位梁山好漢不服宋江?
    在梁山上,有很多好漢對宋江是口服心不服,比如玉麒麟盧俊義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他們都是被逼無奈上的梁山,如果不入夥就會沒命,他們落草為寇並非心甘情願。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一點有機會,他們並不介意把宋江的首級獻給朝廷當投名狀。除了口服心不服的盧俊義關勝呼延灼等人,梁山上至少還有七位好漢對宋江既不口服也不心服。
  • 第三位智多星吳用,民間智慧偶像,老謀深算的梁山機密軍師
    念奴嬌-吳用學究吳用,智多星,通曉六韜三略。戲狀元天子難用,多謀機密軍師。民間秀才,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答案是肯定有的,吳用在學道過程中肯定練過武功,由於他的才能是出謀劃策,遠遠超過了他武力方面的才華,所以沒有人關注他的武功,忽略了他還有一身本領。他有一次見劉唐與雷橫話不投機,兩人大打出手,見勢不妙,使用自己的八門玄機鏈,一招就隔開了他們兩個正在拼命的好漢。
  • 水滸傳裡,身為「梁山軍師」的吳用自盡前才醒悟,宋江並不是老大
    ,以軍師身份掌握著晁蓋身邊機密,宋江之所以上梁山是因為誤殺了閻婆惜從而成為通緝要犯被人四處追捕,最後還是難逃被送上刑場的結局,但也正因此才有了後來晁蓋,吳用一夥梁山好漢劫法場救宋江一幕。自此,宋江也上了梁山,很快宋江得到了晁蓋重用,雖然晁蓋對於宋江極其信任,但作為身邊人,公孫勝對於宋江越來越大的權力欲望有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