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風景:大禹像,禹城最早最著名的地標

2020-09-15 儲己圖文

對中國人來說,大禹治水的故事,耳熟能詳,婦孺皆知。

大禹治水,前後十三年,走過很多地方,因此,神州大地,不少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據考證,在大禹漫長的治水過程中,其中有八年是在山東禹城度過的。

幾千來,大禹治水的故事口口相傳,不絕如縷。

禹城至今仍流傳著許多大禹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一箭定海疆」等,既有真實史實,又有傳奇色彩,禹城人常常引以為驕傲。

大禹在禹城人心目中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禹城人用各種方式紀念大禹。

幾千年來,大禹已經成為了這塊土地的一個文化符號,在禹城的城鎮、鄉村,隨便走一走,便可以看到許多與大禹名字有關的事物,街道名稱,企業名稱,學校名稱,甚至一些小門店,都以大禹命名,或起一個與之相關聯的名字。

禹城最早最著名的地標就是這尊大禹像。

它最先矗立在禹城西城區的省道和市區主幹道交叉路口,後來京福高速公路通車後又搬移到下高速之後必經的迎賓路。

幾十年來,這尊大禹像不單是禹城最早的地標,也承載了許多禹城人美好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大禹誕辰日!電影《禹城秘事》在大禹出生地北川正式開機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楚瞳 周志敏 攝影 向宇)7月8日,在第一屆海峽兩岸大禹文化交流活動暨2019(己亥)年大禹誕辰祭祀典禮的隆重氛圍中,由北川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和四川小城軼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歷史名人大禹題材電影《禹城秘事》正式開機拍攝。
  • 塗山氏盼望大禹回家時唱的歌是世界詩歌史上現存最早、最短的情歌
    《詩經》,又是《詩經》的第一首歌,因此而被人們誤以為是最早的情歌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水患不除,老百姓不得安生,部落國家無法安穩,以國家部落的強盛為己任的英雄大禹,離開新婚妻子之後立即投入全部精力奔赴各地指導治水,十幾年間多次經過家門口,卻因為水患未除,災情緊迫而不能抽出一點點時間看望妻子。
  • 「大禹文化」為何被歷代統治者視為正統?
    根據魯北和禹城的自然地理環境和禹城建置沿革史,考察地方志和古代文獻中關於禹城大禹治水傳說和相關古蹟的記載,指出禹城之得名以及魯北大禹傳說的發生、流傳,與魯北地處洪水頻發的九河下遊密不可分,禹城得名與其地有禹故城有關,禹故城表明這一地區自古就有大禹治水傳說流傳。
  • "大禹文化"為何被歷代統治者視為正統?
    大禹文化在民間的傳承主要有神話傳說的口口相傳、祭祀大禹的禮儀制度、族群遷徙的文化播遷以及地名文化、民間社火等幾種傳承路徑。千百年來經久不衰的文化傳承,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大禹治水傳說在中國古史傳說中和中國現代學術史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古書中有大量相關記載。古人相信大禹實有其人,大禹治水實有其事。
  • 禹城為何能位列山東千年古縣名錄
    山東地區具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千年古縣就有七十多個,禹城位在其列。禹城之所以成為千年古縣,這要從禹城文明發育史說起。禹城歷史悠久,屬龍山文化。從文字記載來看,已有約四千多年歷史;從考古來看,更早更早的時間之前,先民已在禹城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 葡萄牙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像燈塔又像碉堡,是大航海時代的見證
    ,葡萄牙最著名的地標建築,像燈塔又像碉堡,是大航海時代的見證。裡斯本老城有許多受歡迎的景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大多數遊客必須參觀的最著名的景點是裡斯本西南郊區的貝倫塔,這座矗立在海邊的建築似乎沒有多少亮點,但它有著重要的歷史地位,貝倫塔的整個建築由白色大理石製成,外觀呈「L」形,它看起來像一個微型堡壘和瞭望塔,塔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和裝飾,周圍沒有其他類似的建築,它是天空的一根柱子,充滿了孤獨,像海邊的「
  • 徒駭河國家公園建成開放 禹城市民體驗「親水遊」
    德州齊魯網10月3日訊(禹城臺 劉亮)今年的國慶黃金周,禹城市民又多了一個休閒遊玩的好去處——徒駭河國家溼地公園正式建成開放了,市民在家門口便能體驗親水的樂趣
  • 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全國各地至今留下很多著名歷史遺蹟
    大禹是民間傳說與堯、舜時代齊名的聖帝,大禹治水是他一生最顯著的功績。大禹治水為民造福,將永遠受到中華炎黃子孫的歌頌。千古傳頌的大禹故事,萬民仰止大禹的精神,已經升華為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四千年前大禹治水,在全國各地至今留下的歷史遺蹟,記刻著大禹的豐功偉績和中華炎黃子孫的思念。
  • 一個具有雙重歷史內涵的地方—禹城
    禹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厚,是大禹治水之域,釀酒之鄉,扒雞之城,龍山文化發祥地之一。禹城市位於山東省西北部,處於華北大平原腹地。 2005年9月29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發酵工業協會正式授予禹城「中國功能糖城」榮譽稱號,成為德州市「三大城市品牌」之一。
  • 2020年,禹城,為民,這麼幹!
    圖解2020年禹城十大民生項目和二十件為民實事來源:人文禹城綜合大禹城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探訪龍山文化遺址禹王亭:大禹曾在此治理水災
    探訪龍山文化遺址禹王亭:大禹曾在此治理水災 2015-12-29 16:30:08程吉童 攝   中新網禹城12月29日電 (程吉童)中國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治水13載「三過家門而不入」,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科學創新的大禹精神,一直為後人稱頌。29日,中新網記者追隨大禹千古盛名,探訪聳立在一處龍山文化遺址上的禹王亭。  「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大禹曾在這裡指揮民眾治理水災。
  • 剛剛,禹城表揚了一批工匠!
    今天,這些「禹城工匠」受到表揚!4月28日下午,禹城市召開「慶五一」第二屆「禹城工匠」座談會。德州市委常委、秘書長,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發來賀信;市委副書記劉洪貴,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建國出席會議。會上,命名表揚了具有高超技藝和執著、精益、創新精神,做出突出貢獻的10名「禹城工匠」和10名「禹城工匠」提名獎獲得者。
  • 禹城:蘇蘭武調研文化旅遊工作
    禹王亭博物館是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景區,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為民、奉獻、創新、實幹」的大禹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禹城人民。要圍繞大禹治水、黃河文明等傳統文化元素進行深入挖掘,下功夫提高研究水平,用豐富的學術成果為文化旅遊發展提供養分。要用文化的理念發展旅遊,用旅遊的方式傳播文化,讓文化和旅遊相輔相成,深度融合、長遠發展,進一步講好「大禹治水」故事,豐富「大禹精神」內涵。
  • 大禹遺蹟遍九州
    「岣嶁碑」,又稱「禹碑」或「大禹功德碑」就有五六處:最早的當屬湖南衡山,相傳為大禹所建, 因建於岣嶁峰上, 故稱「岣嶁碑」,此外西安碑林、 浙江紹興大禹陵(1541年據湖南衡山拓片刻建)、 四川北川(1561年據衡山岣嶁碑拓片刻建)、河南禹州等處均有岣嶁碑複製件。
  • 禹城前油坊村「藥王廟」的傳奇
    作者/王河北在禹城市區西南40裡處,辛寨鎮徒駭河北岸,有一個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小村莊,叫前油坊村,此地原為前油坊鄉政府所在地,後來合鄉併入辛寨鎮。村南,原前油坊鄉經委所在地附近,有一處遠近聞名的藥王廟遺址。
  • 「百強」禹城百尺竿頭再登攀
    作為全省基礎條件相對薄弱的縣級市,禹城去年首次進入綜合實力百強縣實為不易,一些人不免沾沾自喜有鬆口氣的想法,也有一些人擔心榜單上「敬陪末座」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而禹城的決策者對此有著清醒認識,更有著堅定的行動。德州市政府黨組成員、禹城市委書記張安民坦言,百強是起點,禹城將踏上全國競技大舞臺。
  • 禹城市新階聯開學第一課——弘揚大禹文化,傳承大禹精神
    > 開學第一課禹城市新階聯會長尹繼明主講「弘揚大禹文化,傳承大禹精神」講座圍繞追尋大禹足跡、追溯大禹故事追求創新實幹為民奉獻的新時代大禹精神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優勢作用為揚帆「徒駭河時代」打造「九大禹城
  • 喝彩,咱禹城的這些人用心歌唱心中不落的太陽!
    喝彩,咱禹城的這些人用心歌唱心中不落的太陽!圖/玉香圖說禹城,因你精彩!本期圖說一場咱禹城這些人用心組織的晚會,歌唱人民心中不落的太陽!12月26日晚上,在禹城市糖城廣場,有一場特別的演出,大禹紅歌藝術團和環保協會藝術團,共同慶祝毛澤東主席誕辰127周年。主持人玉香滿懷激動的心情介紹,毛澤東主席是我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沒有他老人家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生命!就沒有我們今天在這裡載歌載舞!大型史詩東方紅拉開了演出的帷幕。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是我們心中永遠不落的太陽!
  • 禹城廣播電視臺手機臺「智慧禹城」正式上線開通
    」輕快APP正式上線,成為我省最早開通的縣市之一,隨時隨地用手機看電視,收看禹城頻道,已成為現實。  「智慧禹城」輕快APP是為本地居民提供便捷生活服務類的手機輕應用,集第一資訊、陽光政務、便民查詢、本地直播、違章查詢、天氣預報、禹城風採、禹城美食等一系列便民生活資訊欄目為一體,在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時,也開拓了一條以全媒體形式對外宣傳推廣禹城城鄉面貌、風土人情、經濟社會事業亮點的新渠道。  進入「智慧禹城」的方法十分簡單。
  • 美最著名流浪漢去世 乞討不要錢成華盛頓活地標
    美最著名流浪漢去世 乞討不要錢成華盛頓活地標 美國媒體26日報導,美國最著名流浪漢比爾斯近日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很瘋癲 成了華盛頓活地標  在國會山附近的流浪漢比爾斯可算成名已久。對於很多在此工作的美國人來說,一天當中的亮點就是在下班途中和第二大道角落裡的流浪漢比爾斯互致問候。有好事者還會坐到他麻油布包裹著的行李旁聊一聊,熱情的他成了華盛頓活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