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為何能位列山東千年古縣名錄

2020-09-10 人文禹城

來源:看禹城

作者:尹希劍


山東地區具有燦爛的古代文明,千年古縣就有七十多個,禹城位在其列。

禹城之所以成為千年古縣,這要從禹城文明發育史說起。

禹城歷史悠久,屬龍山文化。從文字記載來看,已有約四千多年歷史;從考古來看,更早更早的時間之前,先民已在禹城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內現在發現的龍山文化遺址就有具丘、邢寨汪、竇莊、周尹、姚高、雙槐冢等多處,說明4000多年前,禹城就有人在此繁衍生息,創造了古代文明。

出土文物

龍山文化遺址具丘

十裡望村東南400米處,有具丘,世傳「禹治水築此,以望水勢」,後人稱具丘山。遺址出土文物,據省博物館鑑定,均屬4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古人使用過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該地鑑定為龍山文化遺址,1977年被批准為山東省第一批省重點文物保存單位。

具丘---禹王亭遺址

禹城的歷史變遷和文明發展大致如下:
炎帝時代,屬窮桑地。

堯帝出巡遇老人擊壤而歌,後人建擊壤亭以記之。

唐堯、虞舜、夏禹時,為兗州之域(據考證,那時的兗州即今山東西北部,河北東南部及河南內黃和延津以東)。

夏禹時,在此地建邑,稱為禹息城。關於禹息城,《水經注》:禹以息土填鴻水,以為名山,義本取此;「在祝阿縣城南三十裡」(所謂祝阿縣城,指北魏皇興三年以後的禹城阿陽城,見後)。禹息城在現禹城西南15公裡倫鎮西附近。

商周時代,為祝國,周武王滅商後,褒封黃帝後裔於祝國。祝國城址在今濟南市西郊古城村。

春秋戰國時,為祝柯。「宋襄公十九年諸侯盟於祝柯」,可見當時祝柯的政治地位是很重要的。

秦時,秦始皇始行郡縣制,設祝柯縣,城址今濟南市西郊古城村。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祝柯縣改為祝阿縣,阿陽城,龍雒城、瑗城均在縣內,均為當時的要鎮。

北魏皇興三年(469年),祝阿縣城遷至阿陽城,城址在現在的禹城市區楊城子。《寰宇記》:阿陽,故城,漢縣,隋開皇時於此城側掘古冢得銘雲:阿陽令李君之墓。今稱為「羊落城」、「楊城子」,城西北側有雙冢墓,北冢1954年發掘鑑定為漢墓。

唐朝天寶元年(742年),祝阿縣改名為禹城縣,「以縣西南三十裡有禹息故城,因而為名。」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叛亂,犯河南道侵縣界,禹城守城唐將李銑,以拒史思明叛軍犯相州進逼長安,決黃河解城圍,縣城毀於水,因此將縣城徙遷善村(今禹城舊城)。李銑主持修建縣城,城牆周長九裡三分,高一丈七尺,厚一丈五尺;護城河寬一丈四,深7尺。為紀念禹城的由來,四門樓上石刻城門名,四門分別稱祝阿、鬲津、禹跡、督揚。

清.縣治舊圖

此後,禹城治所區域較前穩定,但隸屬有一些變化,例如,五代十國沿唐制,金時屬濟南府,元代禹城屬曹州,明清時復屬濟南府,此不贅述。

說起千年古縣禹城,鄉人引以自豪和念念不忘的是大禹治水。

夏禹時,大禹率眾治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禹治水築此(具丘)以望水勢」。

大禹所處時代為原始社會末期,龍山文化的晚期,那時洪水暴發頻繁。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禹地屬古兗州,處在下遊低洼之地,為洪水頻繁肆虐的重災區;同時,此域當時離海比今天要近,兼遭海潮侵襲,所以治水難度更甚。

大禹九州治水過程,《禹貢》說時長十三年,《孟子》說八年,兩者所說相差五年,這個時長出入,應該是與古兗州治水工程的艱巨有關,大禹完成其他八州治水之後,應該是把多出這幾年的工夫下在此域治水上了,在這裡啃最硬的骨頭,打最艱苦的攻堅戰,決戰決勝。

在當時的原始條件下,大禹率眾治水,與頑劣的自然條件相搏,其艱難險阻,今人難以想像,但先民以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毅力,終導河入海,成千古偉業,其精神至今仍激勵禹城民眾。

禹城,千年古縣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歙縣、黟縣入選「千年古縣」名錄
    原標題:歙縣、黟縣入選「千年古縣」名錄 2月21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分別給歙縣、黟縣人民政府發函:2018年第二次「千年古縣」專家認定評審會議鑑定,確認歙縣、黟縣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至此,我省「千年古縣」繼壽縣、全椒縣後增至4個。
  • 山東那些常易混淆的「臨」字輩城市,作為山東人的你能成功分清嗎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自古便有齊魯大地、禮儀之邦的美譽。它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境內16地市137區縣各具特色。很多城市地名由來不同,但名字接近總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看看作為山東人的你能成功將它們區分麼?
  • 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這「千年古縣」更不簡單
    由此大膽臆想,胖叔開始對晉冀魯豫周邊的這些「千年古縣」開始產生濃厚興趣,總覺得他們更不簡單!:千年古縣74個,2000年的15個!誰家能比呢?說起山東的「千年古縣」更有趣兒!「千年古縣」不僅地名古老,歷史之久,文化內涵也非常豐富,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有的地方,甲骨文中記載,現在還在用。據了解,我國具有上千年歷史的古縣地名達800多個。其中,山東的千年古縣有74個,這在全國的比例來說,已經名列前茅。你家能比嗎?
  • 山東被調侃最多的城市,名字與黃河有關,還有7個縣上榜千年古縣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自古就有齊魯大地、禮儀之邦的美譽,它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遊,東臨黃、渤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接冀、豫、皖、蘇四省。最近關於山東的熱點事件層出不窮,今天我們說說山東大家調侃最多的一個城市。
  • 品千年古縣遊水韻新城 品味山東採訪團走進菏澤成武
    魯網10月21日訊(記者 殷會麗 龐洪波)在山東伯樂莊園食品有限公司「林下地缸發酵」示範園,千餘口醬缸引起「2020品味山東·全國融媒體菏澤行」採訪團記者的驚呼成武縣是春秋時期著名相馬師伯樂的故鄉,被稱為「伯樂故裡」,千年古縣,素有萬畝城湖之稱。成武縣特產「醬大頭」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 千年古縣滕州,山東名氣最大的縣之一
    山東地處黃河下遊,自古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山東省境內誕生了眾多的名城、古縣,其中滕州市就為其中優秀的代表。滕州市,位於山東省南部,為山東省縣級市,由地級棗莊市代管。
  • 歙縣和黟縣赴京參評「千年古縣」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歙縣和黟縣申報「千年古縣」工作又進一步,1月21日,記者得知,歙縣和黟縣的主要負責人分別帶隊,近日到北京參加了「千年古縣」評審會。專家們充分肯定了黟縣和歙縣的「千年古縣」申報工作紮實有效,並希望繼續做好「千年古縣」地名文化遺產的挖掘開發,把地名文化遺產推向國內外。1月21日,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從歙縣民政部門獲知,此次評審會是在1月16日舉行的,歙縣和黟縣一起參加。據知,兩縣評審結果將在春節後揭曉。
  • 山東一縣,為賈思勰故裡,千年古縣山東篇十一
    現在,山東共有十六地級市,濰坊市就為其一。濰坊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是山東省面積大市、人口大市及經濟大市,也是著名的「風箏之都」,有「鳶都」之稱。濰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所轄8縣(含縣級市)都為千年古縣,其中就有著名的縣級壽光市。
  • 山東兩千年古縣,宰相劉羅鍋故鄉,還是《紅高粱》的誕生之地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簡稱「魯」,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集中體現在總數佔據全國近一半的千年古縣。在山東,千年古縣常見,兩千年古縣卻並不多見,今天我們來聊聊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兩千年古縣。它位於山東省東部,東臨青島,西依濰坊。在濰坊有世界濰坊、宇宙壽光、高密帝國的說法。
  • 山東一縣,為陳規故裡,千年古縣山東篇之十三
    山東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僅孕育了眾多的名人先賢,也誕生了許多名城、古縣,山東現在也是我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及千年古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就有現為濰坊代管縣級市安丘。安丘市,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濰坊市東南部,境內山地、丘陵及平原各佔其一
  • 山東兩千年古縣,不僅是宰相劉羅鍋故鄉,還因紅高粱意外走紅
    山東古稱齊魯大地,簡稱「魯」,是我國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歷史文化積澱極為深厚,集中體現在總數佔據全國近一半的千年古縣。在山東,千年古縣常見,兩千年古縣卻並不多見,今天我們來聊聊位於山東半島的一個兩千年古縣。
  • 煙臺萊陽,千年古縣山東篇之六,曾為膠東中心
    山東歷史悠久,其地處黃河下遊,自古就為華夏先民繁衍生息之地,不僅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不僅孕育了孔子、孟子、孫子等先賢,境內名城、古縣也眾多,自秦代統一六國設立「郡縣制」以來就為縣治密集之地。
  •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廣東龍川千年古縣民間非遺藝術鬧新春(圖) 2016-02-08 20:49:09陳仕平 攝    2月8日,時值猴年大年初一,廣東龍川縣舉行了「千年古縣?多彩龍川」民間藝術巡遊活動,以弘揚與傳承客家特色民間藝術文化。 陳仕平 攝 2月8日,時值猴年大年初一,廣東龍川縣舉行了「千年古縣?多彩龍川」民間藝術巡遊活動,以弘揚與傳承客家特色民間藝術文化。
  • 歷時3年,襄城縣成功躋身「千年古縣」
    「千年古縣」是由聯合國、民政部啟動的「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旨在我國現存的800多個古縣中優選出100個古縣,進行「千年古縣」的重點保護和國內外宣傳工作。 2016年2月,襄城縣依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名勝古蹟,開始申報「千年古縣」。
  • 中國千年古縣——河北井陘縣名稱由來及歷史沿革簡要
    井陘縣,隸屬於河北省石家莊市,位於河北省西部邊陲,冀晉結合部,太行山東麓,北鄰平山縣,東部和東南部與鹿泉區、元氏縣、贊皇縣毗連,西部和西南部同山西省陽泉市盂縣、陽泉市平定縣、晉中市昔陽縣接壤,是全國首批「千年古縣」。
  • 【直擊廣東】汕頭潮陽獲評中國「千年古縣」稱號 今天上午揭牌
    東晉隆安元年置縣稱「潮陽」,1621年來地名沿用至今   文/圖/視頻 羊城派記者 趙映光 通訊員 陳文祥 肖樹鵬  在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6月9日)來臨之際,7日上午,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潮陽」揭牌暨項目建設啟動儀式在粵東古邑汕頭市潮陽區的博物館內舉行。
  • 濟寧這七縣市緣何成為「千年古縣」
    近日,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國家民政部、中國地名研究所聯合公布了全國100個「千年古縣」名單,濟寧市的鄒城、兗州、金鄉、曲阜、泗水、任城和魚臺7個縣(市區)名列其中。  根據「千年古縣」認定標準,入選縣區需置縣1000年以上;專名沿用至今1000年以上,或歷史上雖有短暫變更但又恢復使用至今的;地名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知名度高,或擁有特徵明顯的歷史文化、特色鮮明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且富有傳承價值的傳統文化之一的實體文化。
  • 太陽「能」致富 山東禹城戶用光伏農戶一分錢不掏月入上千元
    來源:能見派(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記者初磊)4.57GW(吉瓦)!這是山東戶用光伏2020年新增裝機規模的亮麗「成績單」。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戶用光伏新增規模首破10GW,達10.12GW,其中山東省以4.57GW位列第一,幾乎佔了「半壁江山」。
  • 襄城縣獲評「千年古縣」
    本報訊(記者董學彥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烜)2月22日,記者從許昌市民政局獲悉,經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千年古縣」專家會議鑑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日前正式發文,確認襄城縣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3個縣被認定為「千年古縣」。
  • 氣勢宏偉,渾厚古樸:千年古縣第一塔
    亞聖故裡——山東鄒城,歷史文化底蘊濃厚,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千年古縣。自改革開放以來,鄒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雨後春筍般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現代化城市的崛起完全代替了古色古香的千年鄒城,走在鄒城市區街道上除了看到整潔的道路和現代化的大樓基本上看不到千年古縣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