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零花錢什麼時候給,該怎麼給?這三個誤區,家長要提前了解

2020-12-12 兩口育兒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給不給孩子零花錢這個事兒,一直是父母比較糾結的問題。

一邊擔心孩子沒有零花錢用不能滿足日常的消費要求,一邊又擔心他花錢大手大腳,沒有節制。首先,家長對零花錢這個作用就產生了偏差。零花錢的設置除了滿足孩子日常的消費要求以外,最主要的還是從小培養他的理財觀念。

其次,孩子花錢的問題是需要家長去引導的,不能因為擔心有這個問題存在就拒絕給他零花錢。

給零花錢的必要性

小張有一個孩子露露,今年七歲了,由於每天上下學都是自己接的,孩子有什麼消費要求,她也會儘量滿足,因此小張覺得沒必要給女兒零花錢。

但是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放在梳妝檯上的一百塊錢不見了,多番尋找過後才在女兒的書包裡找到了剩下來的錢和幾袋零食。

小張頓時怒不可遏,將女兒叫過來狠狠訓斥了一頓。

結果女兒說:「媽媽我身邊的同學都有零花錢,就我沒有。他們課間的時候都會去買好吃的,可是我沒有錢就不能跟他們一起了。」

小張看著委屈的女兒,忽然覺得自己不給零花錢這個想法錯了。

其實在大人眼裡,自己確實滿足了孩子的各種需求,但是在學校裡還是會有看不到的消費需求。

很多小學生都喜歡成群結隊,到小賣部去買飲料或者零食,雖然錢不多,但是聚在一起吃東西會很開心。如果孩子沒有零花錢的話,就沒辦法去,久而久之他會感覺到被排除在外。為了融入其他同學的小團體中,他就有可能抵制不住誘惑偷爸爸媽媽的錢。再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從小對於金錢沒有一個概念,就無法養成一個正確的消費觀

相信很多家長都在電視劇上,看到過那些富貴人家的公子小姐,喬裝打扮到民間,卻被小商販欺騙的劇情。

其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能對金錢有一個直觀的認知,不管自己手裡拿著的是金子還是銀子,都不知道他們到底能買多少東西。

讓孩子知道金錢的購買力,對於以後養成正確的消費觀是非常有好處的,而且給孩子一點零花錢,能夠培養他獨立處理自己物資的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必須要給孩子準備零花錢的原因。

關於零花錢的幾個誤區

雖說零花錢一定要給,但是給多少、怎麼給並不是隨隨便便的。

不能說因為家裡有錢,就隨隨便便給小孩子每月幾千幾萬的零花錢讓他自己掌控,這是非常沒有必要的。

所以關於零花錢的幾個誤區,父母要提前了解一下:

1、做家務換取零花錢

有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或者是想讓他們知道有收穫才會有回報這個道理,都會通過讓他們做家務,並且賺取獎勵的方式。

這種方式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忽視了引導,那麼就會讓孩子為了賺錢而做家務,而忽視了爸爸媽媽的初心,那就本末倒置了。

金錢獎勵是一柄雙刃劍,而且都非常難把握,處理的好就能很輕易達到目的,但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讓孩子變得唯利是圖。至於這個度怎麼掌握,那就要看家長的側重點在哪裡了。

基於父母的出發點,其側重點應該是讓孩子體會到勞動的艱辛,繼而再是收穫的快樂。而不是把任務一發,隨便孩子怎麼敷衍的打掃,後續直接給錢就行了。

父母應該陪伴在孩子身邊,耐心地教導他應該怎麼做好家務,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向他教導「只有付出,才有回報」這種類似的理念。

2、壓歲錢到底應不應該給

過年給紅包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表達了長輩對於後代們殷切的祝福。

小孩子過年去長輩們家裡拜年,一般都會收到很多紅包,零零總總加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金額。

對於這筆「不勞而獲」的錢,到底要不要給孩子,怎麼給又成了父母們比較頭疼的問題了。

有些父母雖然把壓歲錢給了孩子,但是會想各種理由要回來,然後用到家庭的生活開銷裡面。還有些家長不在乎這些錢,乾脆就一股腦地全都給孩子,讓他自己花。

但這兩種方法都是比較偏頗的做法。

從法律上講:壓歲錢是長輩賜給晚輩的,屬于贈予行為,也就是說這些錢實際上都是屬於孩子的。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監護人有保管的權利,但成年之後就必須要給他了。

因此,孩子的壓歲錢可以保管,但是到他成年之後就要交還給他自己。此外,家長也可以分出一部分的壓歲錢作為零花錢,分期給他。

3、給零花錢不是為了攀比

家長必須明確給孩子零花錢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他理財的能力,再者就是滿足他在校內的一些消費。但是這絕對不是讓他拿來跟人家攀比的,一旦縱容了孩子的這個虛榮心,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所以零花錢不能一次性給太多,因為小孩子並沒有多高的消費需求,給太多反而會讓他花錢沒有節制,覺得錢來的太輕鬆。

為了跟同學攀比,消費的欲望就越來越大,甚至購買那些完全不需要的雞肋產品,這就和父母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這個苗頭在,一定要及時改正他的思想,虛榮心膨脹,是非常可怕的。

【暖心寄語】

零花錢是引導孩子形成正確消費觀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也可以培養他對於理財方面的興趣。但是在給孩子零花錢的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要忘了好好引導孩子,教他對於金錢有一個明確的概念。

畢竟這個世界不可能和金錢完全脫離開,想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免不得要和錢打交道。讓孩子從小有一個優秀的理財觀念,對於他以後的生活也是大有裨益。

相關焦點

  • 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給多少?高情商的父母的做法,是時候學學了
    孩子的零花錢要不要給?沒完沒了的索求要不要滿足?隨著孩子的長大,家長們要操心的事情越來越多。可以說寶貝們不斷更新的願望,吃掉了大人口袋裡大大小小的鈔票,那麼大人該如何教會孩子戰勝金錢呢?
  • 男生寫的零花錢申請書,讓老師由衷佩服,這孩子是怎麼培養的?
    按照正常情況,孩子如果想要零花錢,必定要向家長「申請」。而家長呢,基本上都是給孩子一兩塊,最多三五塊的零花錢用於購買學習用品,至於買書之類的另當別論。如果孩子想要參加別人的生日會要花比較多的錢,估計不少家長會直接反對。
  • 又一起未成年殺人拋屍案,提醒家長們,教育孩子要注意這五大誤區
    她說,三歲的孩子因為看上了心儀的玩具,打滾撒潑不走,非要買下那個玩具。這時候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你很快就妥協,他就知道自己的無理取鬧奏效,接下來他要的東西越來越多,直到你無法滿足他,等他長到十幾歲,就要徹底叛逆。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三歲的孩子,打滾撒潑也翻不了天,大不了給他搬個小時哭個夠,在給他講為什麼不買的原因。
  • 當孩子要零花錢,你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培養正確金錢觀很重要
    甚至在很多家庭當中,無論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父母都儘可能滿足,特別是在物質方面更是如此。小麗的家庭條件並不是特別好,但是在兒子要零花錢的時候總是儘可能地配合,這就導致兒子養成了亂花錢的壞毛病。最近一段時間,小麗聽到自己朋友說,給錢太大方,這樣做對孩子未來並不好。一、當孩子向你要零花錢時,家長要注意什麼?
  • 父母越是吝嗇,孩子長大越敗家,零花錢要儘早給,這樣給
    原來李先生和現在的妻子早些時候過得比較困難,尤其是妻子在原生家庭一直過得比較差,小時候父母平時不會給什麼零花錢不說,就連該有的花費也很難滿足。但是如果孩子一直無法充分的接觸、了解和使用金錢,那麼孩子又怎麼形成正確的金錢觀呢?讓孩子自己保管和使用零花錢可以讓孩子切身的感受到金錢的價值和消耗,讓孩子逐漸認識到金錢只是一種工具,合理利用可以帶來幫助,但是濫用只會帶來貧窮和心靈上的勞累和空虛。
  •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同樣是三歲的孩子,很多小朋友已經能夠獨立穿衣、吃飯和上廁所了,可是這些陽陽卻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其他小朋友特別講文明懂禮貌,而陽陽卻顯得像個沒家教的孩子似的,這讓莉娜開始重新審視起了自己。
  • 孩子到這一年齡,家長還捨不得給壓歲錢,會造成這三種後果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有位寶媽言辭懇切地講述了她最近的擔憂,在她看來,孩子不管因為什麼原因,都不能去偷東西,否則就是一生的汙點、改不掉的。向她了解孩子的相關情況後,我告訴她這件事啊,還真的不能全怪孩子。
  • 那些年學生黨,找家長「要」零花錢編過的理由,交資料費排在第一
    第一名:交資料費8090後的人兒,小時候找父母要零花錢,十個有九個都用過個理由吧。而且基本上成功率也是最高的,家長對孩子學習資料的購買肯定是支持的。哪怕家長問了一句買的啥,孩子也只需要隨便拿出一本作業冊就可以矇混過關了。
  • 聰明父母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要走出三個常見的誤區
    聰明父母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成為孩子心理醫生,要走出三個常見的誤區 但是很多父母抗拒這個觀點的,他不覺得自己有問題,有問題也是孩子的問題,需要幫助的是孩子,那麼孩子的問題始終不會得到解決,這就是好比從樹上找魚一樣,就是緣木求魚,方向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白搭很多父母都是本末倒置的去尋找一些方法
  • 教育孩子要平等交流,這三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為什麼現在常有媒體報導孩子抑鬱自殺或者有孩子殺死父母的事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和孩子失去了敞開心扉平等交流的機會,他們有了思想壓力無法向父母傾訴,甚至因為與父母之間有難以調和的矛盾而殺死父母。
  • 避免入坑,給孩子報興趣班,家長有哪些誤區
    以下,是父母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常見的5個誤區,另外瑞媽給大家分享3個選擇興趣班的建議。誤區一: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報班要趁早。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雞血的家長也比較多,身邊很多兩三歲就開始給孩子報班的。
  • 孩子為要零花錢給媽媽寫申請書!網友:給!要多少都給!
    你們小時候都有零花錢嗎?問爸媽要生活費、零花錢的時候又有哪些小妙招?最近合育君被一個小朋友的零花錢申請書萌到了,想想合育君小時候每次跟爸媽要零花錢都是顫顫巍巍的,生怕零花錢沒要到,反遭一頓打。現在想想,如果我也會寫申請書,向這位小朋友學習,清晰地說出每一筆零花錢的使命,是不是就可以少挨很多頓打?
  • 孩子為了幾塊錢去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孩子零花錢該如何管理
    這種孩子也是比較常見,這就是一種比較叛逆的心理在作怪。託爾斯泰曾說,沒有錢是一件很令人悲哀的事情,相反金錢過剩則更加令人悲哀。託爾斯泰的一句話道出了金錢的兩個極端發展演變,只有讓孩子了解金錢的用途,並且,讓孩子自己體驗掙錢的過程,才會讓孩子更加全面的了解金錢。
  • 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家長注意十大誤區
    誤區1:  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填報志願時,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一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最終造成一些不該發生的悲劇,好事演變成壞事。  點撥:家長對考生選擇志願加以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 給寶寶讀繪本,家長常有2個誤區,正確讀繪本,對寶寶才有好處
    一個觀點說,沒必要給孩子讀繪本,反正孩子還小,你讀什麼他也聽不懂,繪本裡面也沒什么正兒八經的知識。還不如,讓他自己個兒玩去。另一個觀點說,繪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東西。通過讀繪本,我們可以讓寶寶明白很多道理、知識,甚至,還能認識好多字呢!
  • 小學生「零花錢」申請書走紅,詳細註明每筆花銷:要100塊不容易
    爸媽心情好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跑到爸媽面前伸手就要,但爸媽心情稍有不好、自己又要急用錢的時候就會撒嬌賣萌「求」零花錢。現在的孩子要零花錢大多也是這兩種方式吧,但沒想到有的小孩這麼有「儀式感」,要零花錢還寫起了申請書。這篇走紅的申請書驚呆網友和家長,忍不住為它點讚。
  • 「我買的書孩子不愛看」,家長挑選兒童讀物時,常走進的3個誤區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書籍作為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挑選兒童讀物,閱讀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需要,但是父母給孩子的選擇更加重要。有很多父母在給孩子挑選書籍時,往往陷入很多誤區,導致讓孩子對閱讀逐漸失去了興趣,在給孩子選書時要注意哪些呢?
  • 李玫瑾:孩子出現這4種行為,家長該打就得打,晚了就很難改正
    然而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方面,存在著很多誤區,比如說有些家長提倡「棍棒教育」,有些家長提倡「柔和教育」,不同的教育方式,也就導致了孩子會形成不同的性格。李玟瑾曾說過:「有些家長他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他卻開始管」。
  • 孩子的規矩怎麼立,什麼時候立,該立什麼規矩,把握好時機
    還有家長說立規矩孩子就很牴觸,乾脆就讓他自己發展。每一個父母都想把孩子的更好,但是可能在這個培養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矩?以及怎麼立?立什麼規矩?什麼時候立?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矩?
  • 讓一年級小學生學好識字是關鍵,家長輔導有些誤區要避免
    最近有很多家長留言諮詢怎麼才能把一年級的語文學好,因為換了新的統編教材,家長比較緊張,認為教材的難度提升,第一單元就開始識字和學課文了。和以往的一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是拼音不同,識字的重要性,家長已經明確,但如何把字識好呢?一年級語文學習的要求是什麼?家長在日常輔導中要注意哪些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