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未成年殺人拋屍案,提醒家長們,教育孩子要注意這五大誤區

2021-01-16 牛油果的生活觀

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給他填上什麼顏色,他就是什麼人。

慢慢的,有些孩子成為了天使,也有些孩子變成了魔鬼。

最近看到一則令人心痛的新聞,安徽有個10歲的小女孩突然失蹤,報案後發現小女孩已被殺害,並且被拋屍在灌木叢中,兇手正是比她大兩歲的堂哥。

據悉,小女孩從小父母離異,她獨自跟著奶奶生活,村民對她的印象是,她是一個老實又可憐的孩子。

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堂哥要把自己的堂妹殺死並拋屍?原因暫時不得而知,但我能肯定的是,這個孩子已經不是孩子,他的內心住著一個惡魔。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長大後的極端行為,一定是早期教育出了問題。

她說,三歲的孩子因為看上了心儀的玩具,打滾撒潑不走,非要買下那個玩具。

這時候父母的態度很重要,如果你很快就妥協,他就知道自己的無理取鬧奏效,接下來他要的東西越來越多,直到你無法滿足他,等他長到十幾歲,就要徹底叛逆。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三歲的孩子,打滾撒潑也翻不了天,大不了給他搬個小時哭個夠,在給他講為什麼不買的原因。

為人父母有責任讓孩子清楚,父母不是萬能的,在家裡我們可以讓著你,在外面沒有人慣著你。

父母也該認識到,你捨不得教的孩子,社會會替你教,所以不如在他小時候,我們一點一滴地把他教育好。

養不教父之過,教育孩子,不僅要教也是有方法的,我想提醒家長們要注意這五大誤區。

誤區一:「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自然會懂事」

教育孩子有個大忌,就是替孩子找藉口,孩子做錯事,家長一句孩子還小,就替他推卸掉責任。

他還小,幾乎成了一句萬能的藉口,等他長大了做錯事情,也會習慣性找藉口替自己開脫。

比如長大後,沒考上好的大學,怪父母沒有給他創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創業失敗,怪別人如何影響你。婚姻不幸,也是對方一個人的錯。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身邊很多這樣的人,沒有責任心、慣於找藉口、滿口謊言、不值得信賴。

孩子從三歲起,就要給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告訴孩子幫助弱者是對的,偷東西是錯的,誠實是對的,撒謊是錯的,要感恩,不能欺凌弱者等。

除此以外,家長還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虎父無犬子,你是什麼樣子的,孩子就會是什麼樣。

所以我們想要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就要先成為優秀的家長,才能正確引導孩子成長為更好的人。

誤區二:「我愛我的孩子,所以對他百依百順」

家裡有長輩的,總喜歡追著孩子餵飯,求孩子聽話,孩子一哭鬧,就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給他,有人管這個叫愛。

殊不知,過度溺愛等於傷害,愛孩子應該放在心裡,而不是讓孩子成為「乞丐」,等你替他穿衣吃飯,把他照顧得完全退化。

孩子提的要求,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家長都一一執行。

等到他長到十八歲,他要太空船,你滿足不了他的要求,他就會殺了你。

家長應該要對孩子有要求,三歲的時候,要求他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五歲的時候,要求他早睡早起不挑食,看動畫片要適度,幫媽媽做事。

七歲的時候,讓他在完成學業的基礎上,主動照顧弟弟妹妹,關心家庭成員,分擔家務。

你對孩子有要求,就掌握了親子關係的主動權,給孩子製造一些障礙物,讓孩子在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時,經歷的磕磕碰碰的過程,叫做成長。

這種成長經歷對於孩子而言,是用錢買不到的無價之寶,在以後的人生中,遭遇了挫折後,他會有抗壓能力,不會輕易崩潰。

愛孩子,千萬不要對他百依百順,給孩子吃點苦頭,不是心狠,而是你不希望他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經歷過狂風暴雨的洗禮,孩子才能成長成參天大樹。

誤區三:「拒絕回答孩子是從哪兒來的,等孩子大了就知道」

性教育到底是從幾歲開始?一直是比較有爭議的問題,有人覺得越早越好,也有人認為等孩子大了就知道。

孩子從嬰兒時期開始,父母就該從各方面讓他知道,男孩和女孩的不同。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長不告訴孩子,孩子也會從網絡等途徑去了解。

當孩子第一次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你就要如實回答。

父母回答這個問題的態度很重要,因為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你羞澀或是迴避,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如果父母的態度是坦蕩的,當孩子遇到問題時,一定會尋求父母的幫助。

與此同時,要教孩子懂得保護自己,還有不傷害別人。

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父母應該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換衣服。

以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知道生命是怎麼來的,觀察動物或植物的生長過程,教孩子思考生命的意義。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馬伊琍最近也發聲,她的觀點是,從父母嘴裡得到真實的答案,是最好的教育。

誤區四:「別人打你,你要狠狠打回去」

如果有一天,孩子被別的小朋友欺負,他回來告狀,你是教他打回去還是忍住?我覺得這兩種都不是好辦法。

打回去,打不贏怎麼辦?打回去,有理變沒理,而且殺敵一萬自損三千,得不償失。忍也不是好的辦法,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所以不建議忍。

最好的方法是告訴老師,老師不管,可以告訴家長,家長反饋給老師,老師不管,還有校長。

家長不能鼓勵孩子打回去,養成以暴制暴的習慣,長大後才發現,暴力真的解決不了問題,不如有話好好說。

《少年的你》講的是一個反校園暴力的故事,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看似美好,後果卻讓人難以承擔。

陳念被校園暴力,小北替她出頭,雖然震懾到了他們,但也只是短暫的,陳念錯手把女同學推下去,已經改變了她和小北的命運。

影片也從側面告誡我們,遇到校園暴力,孩子要告訴家長,家長可以告訴學校,選擇報警,保護自己,不是用拳頭,應該是智慧。

每個孩子讀書的時候,或多或少會被人欺負,我小學的時候也遇到過,一個同學曾用很難聽的話侮辱我,我報告了老師以後,後來就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了。

當媽以後,我經常會和孩子聊天,是想給孩子傳遞一個信息,孩子不要怕,無論發生什麼事,媽媽永遠都在你背後默默守護你。

愛可以戰勝一切,與其教孩子赤手空拳打回去,不如教孩子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誤區五:「孩子你只要好好讀書,家務活都交給我!」

許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你負責好好讀書,家裡的事情都不用你管,其實是在培養一個生活上的巨嬰,和一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小學校園,不會剝雞蛋的學生比比皆是,大學校園,帶媽媽去陪讀的學生也不少,可是等孩子畢業後,父母是不是也要一直陪伴在身邊呢?

還記得北大學子弒母案的吳謝宇嗎?他是老師和同學眼裡的天之驕子,卻親手把自己的母親殺了,這個94年的年輕人,毀掉了母親的一切,親手斷送了自己的人生。

吳謝宇的母親對他學業上要求很嚴格,一味的追求分數,在生活上對他大包大攬。不知道什麼原因,吳謝宇把母親殺了,還包裹了十幾層塑料布,裡面夾雜著活性炭和殺蟲劑,看起來是蓄謀已久。

沒有人會相信看似完美的學霸,會做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也許身為家長的我們,是否也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觀,過於追求分數的高低,忽略了對孩子人格的教育,實際上也是給自己埋下隱患。

孩子是來報恩的還是報仇的,取決於父母給孩子灌輸什麼樣的思想,相當於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替他包辦一切,盼他出人頭地,就要做好他將來不孝的準備。

你把選擇權交給他,讓他選擇自己的人生,可能會磕磕碰碰,但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哪有什麼一帆風順?如果你覺得歲月靜好,背後總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要麼是親人,要麼是愛人。

十三歲堂哥殺害10歲堂妹,我很想知道他的殺人動機是什麼,也許在教育的這條路上,我們太小看孩子的惡,把孩子當孩子,孩子就永遠是孩子。

這一刻,我終於理解了許多老師的無奈,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性格偏激人格扭曲,表面上看是個孩子,其實是個魔鬼。最後想呼籲一下大家,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個家長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相關焦點

  • 孩子長得不高?這兩大誤區千萬不能有,家長們要注意
    雖然現在關於孩子長得矮小的因素,得以普及,但是還有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時段發育的規律,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等到後期治療時,效果微乎其微。那麼,家長們經常陷入的誤區,您知道都有哪些嗎?1、 家長們的觀念就是,父母長得高,那麼孩子就一定低不了,也會長得很高的,只是早幾年或者晚幾年而已,跟遺傳有關;2、 家長們遵循老一輩觀念,像女大十八變,二十三,竄一竄等!
  • 兒子違規駕車被抓家長威脅民警,孩子未成年殺人不犯法
    古語云,「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一語點破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在孩子還沒懂事之前,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時刻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價值觀,但是很多家長總是在孩子面前做出錯誤的示範。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案件逐年遞增,很多案件中孩子野蠻霸道的性格都是受到父母的影響。
  • 教育孩子讚美很重要,進行正確的「賞識教育」,家長要注意這三點
    一次她的孩子,在一門考試中取得了班級的前三甲,孩子很想得到父母的表揚,但小文卻以只是前三名又不是第一名為由,拒絕表揚。這類事情一直在小文家庭重複上演,導致孩子越來越沒有自信心,認為總是做不好。很多父母會害怕,表揚過後孩子會驕傲自滿,可以理解,但適當的表揚是應該的。所以家長要具備"賞識教育"。
  • 近期已有數千名「00後」中招,寒假將至,家長一定要提醒孩子注意這...
    繼續調查發現,這背後竟然涉及到了數千位「00後」,甚至「10後」的中小學生被騙,杭州也有孩子上當。讓民警們更為吃驚的是,許多孩子被騙,僅僅是為了拿「王者榮耀」的角色皮膚!寒假即將到來警方緊急提醒王毅提醒說,警方還注意到一個細節,騙子正是從今年暑假開始從事帳號詐騙,暑假也是一個被騙的高峰期。
  • 犯罪大師crimaster毀容拋屍案兇手是誰-毀容拋屍案真相介紹
    犯罪大師crimaster毀容拋屍案兇手是誰?毀容拋屍案是最新的一起突發案件,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看犯罪大師crimaster毀容拋屍案真相介紹吧。
  • 評13歲男孩殺死10歲女孩拋屍案:到了拿起兇器的年齡就應承擔責任
    又是一起,以前發生過,現在又發生了,以後肯定還會有。大連13歲小惡魔殺死10歲女孩一案剛剛淡出公眾的視野不久,今天安徽省郎溪縣公安局發布通報證實此前失蹤的10歲女孩楊某婷已遭殺害,而作案嫌疑人楊某某被警方抓獲。楊某某,男,2007年7月出生。經警方審訊,其交代了殺人拋屍的全過程。
  • 孩子零花錢什麼時候給,該怎麼給?這三個誤區,家長要提前了解
    讓孩子知道金錢的購買力,對於以後養成正確的消費觀是非常有好處的,而且給孩子一點零花錢,能夠培養他獨立處理自己物資的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到了一定年齡,家長必須要給孩子準備零花錢的原因。關於零花錢的幾個誤區雖說零花錢一定要給,但是給多少、怎麼給並不是隨隨便便的。不能說因為家裡有錢,就隨隨便便給小孩子每月幾千幾萬的零花錢讓他自己掌控,這是非常沒有必要的。
  • 高考志願填報:考生家長注意十大誤區
    誤區1:  越俎代庖,大包大攬  填報志願時,最緊張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家長。一些家長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最終造成一些不該發生的悲劇,好事演變成壞事。  點撥:家長對考生選擇志願加以正確引導,是很有必要的。
  • 教育孩子要平等交流,這三個誤區一定要避開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為什麼現在常有媒體報導孩子抑鬱自殺或者有孩子殺死父母的事件?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父母和孩子失去了敞開心扉平等交流的機會,他們有了思想壓力無法向父母傾訴,甚至因為與父母之間有難以調和的矛盾而殺死父母。
  • 女法醫檢驗300多具屍體 憑鞋尖擦痕破殺人拋屍案
    女法醫檢驗300多具屍體 憑鞋尖擦痕破殺人拋屍案 2017-03-  /成為業務骨幹/憑鞋尖破損破獲殺人拋屍案  由於全市法醫人才短缺,市局法醫的工作量並不輕鬆,擔任著全市七個區縣的疑難案件及命案屍體檢驗,有時一天會連出四、五個現場。正是這種高強度的工作,讓陳再娟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法醫,逐漸成為一個業務素質過硬的法醫骨幹。  2016年3月29日,榮縣度佳鎮一公路基坎處發現一具老年男性屍體,該條道路是交通事故高發地點。
  •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
    親子教育大有文章,尤其這三個誤區,家長一定要繞開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每個父母心中的頭等大事。同樣是三歲的孩子,很多小朋友已經能夠獨立穿衣、吃飯和上廁所了,可是這些陽陽卻是無法獨立完成的。其他小朋友特別講文明懂禮貌,而陽陽卻顯得像個沒家教的孩子似的,這讓莉娜開始重新審視起了自己。
  • 孩子有教養才會受歡迎,這些關於教養的誤區,很多家長都中過招
    教養不是生來就具備的,也不是靠自己逐漸摸索就能有的,而是與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緊密相連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教養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誤區二:學習好就是有教養很多家長總是喜歡將孩子有教養與學習成績直接掛鈎,錯誤地認為學習好、文憑高就是有教養的體現。殊不知高學歷而素質低下的人不在少數,教養和受教育的程度絕不能劃等號。
  • 家長在孩子的英語教育上存在誤區,花再多錢,孩子英語也學不好!
    現在越多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也越來越早。三四歲的孩子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已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是在重視孩子英語學習的同時,家長在孩子的英語教育上也存在一些誤區。啟達教育的老師在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總結了以下家長普遍存在的英語教育誤區:誤區1:孩子還小,暫時不需要學習英語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上了小學之後,才需要學習英語。殊不知0-6歲才是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時期。每一個孩子生來就有一雙能聽懂任何頻率語言的耳朵,具有掌握世界上任何語言的潛能。
  • 少兒美術教育中存在的五大誤區,身為家長的你,中了幾招
    少兒美術教育是當下美術教育中的一個熱點,少兒美術教育與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最核心的關係是孩子們的快樂學習與健康成長。 但是我卻總能聽到這樣的話語,「孩子畫東西一點都不像,是不是沒有繪畫天分」,「學這些東西將來對考學有幫助嗎」等等,從這些話語中不難看出,這些家長已經不知不覺進入了美術教育的誤區。
  • 宿松「5·23」殺人拋屍案告破
    宿松「5·23」殺人拋屍案告破 2013-06-07 10:56:45   來源:皖江晚報
  • 幼升小英語學習:家長需注意的三大誤區
    很多父母們想讓孩子進入好小學,都會提早讓孩子學習英語,希望能通過勤奮和努力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那麼幼升小階段該如何進行英語學習呢?▶▶ 對於語法和細節的過分關注,而沒有從英文句型結構入手來鼓勵英文寫作,容易扼殺孩子寫作表達一開始的創造性。(作者原文>>)很多家長都明白英語能力要從小培養的道理,但由於對語言學習規律的不了解,他們常使孩子用錯了力,不知不覺走入了學習誤區。
  • 走出教育孩子無師自通的誤區
    ·重視個性差異教育,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的特長。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失敗是成功之母,加強對孩子的抗挫折教育。  ·認知與實踐是統一的,人們不僅要認識世界,還要改造世界。  中國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的問題,很多家長並沒意識到自己存在家教的誤區,因此,家教效果不良。
  • 天門竟陵「3.27」西湖殺人拋屍案告破 死者未被強姦
    ,於5月24日抓獲竟陵「3.27」西湖殺人拋屍案的犯罪嫌疑人何某,成功破獲該案。由於拋屍地點位於市中心,市民休閒娛樂場所集中,一時間社會和網絡上流言四起,案件偵辦人員倍感壓力。    辦案人員從死者失蹤當天的視頻資料中發現,死者於3月19日當日14時許在四牌樓街衙門路口至新生巷路口這一路段失蹤。而拋屍地點附近的視頻資料顯示,一輛牌號為鄂R07267的白色柳州五菱車在作案時間出現,並有14分鐘的停留,之後駛回四牌樓街。
  • 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別讓孩子變成魔鬼
    最近,警方通報了一起殺人案件,殺人者是13歲的男孩,被害的女孩卻只有10歲。據最新的通報顯示,兩人是堂兄妹關係,具體案情不便透露。我們不揣測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但犯罪低齡化,是我們最該關注的話題。,殺人碎屍。
  • 孩子學習時總分心?家長學會培養孩子專注力,避免走入教育誤區
    可一旦涉及到學習問題,那麼必然少不了「雞飛狗跳」的場面,因為主動學習的孩子總是少數。家長表示,孩子即便坐在學習桌籤,但他們的心思卻全然不在上面,這讓家長有些吃不消。 媽媽很想讓六歲的由佳好好學習,為了給他創造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媽媽甚至為他報了很多興趣班,但是對由佳來說,好像媽媽的付出都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