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的價值之高,早已家喻戶曉。
可主編卻發現,還是有很多朋友根本分不清楚,到底陳皮和橘皮,到底有何區別。許多的朋友常常會把自家吃剩下的橘子皮拿去曬乾,以為這樣就能曬出陳皮。
今天我就要告訴你: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
01陳皮屬芸香科植物橘
事實上,陳皮的原材料其宗源屬於芸香科植物橘,我們日常中常見的橘科類作物,分別就有:
橘,桔,柑,橙。
而陳皮,則是用橘科類作物中的「柑」皮製作而成的。當然了,陳皮的種類也分很多種,而其中的佼佼者,當屬「廣陳皮」中的新會陳皮為之上乘。
我簡單一句話總結一下,無非就是:
陳皮是橘子皮的一種,但橘子皮卻不一定就可以做成陳皮。
換而言之,如果你使用其他橘皮曬出來的幹皮,其實最終都沒辦法陳化為能夠產生有功效性的正宗陳皮。現在明白了吧,以後別再把橘子皮,桔子皮或者橙皮拿去曬了,長期食用這些幹皮都是毫無益處的。
02陳皮並非普通的幹柑皮
陳皮在藥材界可是響噹噹的一種中藥材,但其加工過程,卻並非只是簡單地曬乾。它的陳化也是需要一定的氣候環境和製作工藝的。
如果你們當地不具備這種曬陳皮的環境,那麼最好還是不要自己曬乾,而是最好去選購已經陳化的陳皮,再自己進行密封存放。
簡單講一講陳皮的製作工藝:
首先,一定要選購適合製作陳皮的柑果(當然能夠製作陳皮最好的柑果,新會柑就是首選),如果是普通食用柑,可能表面會有大量的農藥殘留,這樣吃了對身體也不好。
在選好果柑以後,我們將其表皮清洗乾淨。然後在氣候合適的條件下候,放在陽光下將果皮「風乾」(這一點還是跟曬乾有所不同的)。
其次,將風乾好的陳皮,存放於密封的容器中(比如玻璃瓶,鐵罐)中存放半年左右。
再然後,用溼度為80%的潮溼空氣將其加溼,以使果皮軟化,待果皮軟化後,將其放到陽光下風乾。最後才將其密封存放。
經過嚴密的加工工序以後,陳皮最終才能有效進入的陳化階段。一般來說,陳皮放置3年以後,就可以進行食用,如果想讓它的功效性發揮更強,最好存放五年以上。當然了,原則上存放得越久越陳。
03新鮮柑皮和陳皮的區別
陳皮之所以叫陳皮,正是因為它經過了長時間的陳化最終成品。這可是跟新鮮柑皮有著本質區別的。
新鮮的柑皮因其未經風乾,表明還存在大量的揮髮油,極難入口,而且大量食用還會刺激腸胃。但風乾後的陳皮卻不一樣,因為已經陳化,所以揮髮油含量減少了。與此同時,在陳化的過程中,逐漸生成了陳皮中最重要的物質:黃酮類化合物。
所以說,不懂製作陳皮的朋友,最好不要去把新鮮柑皮當陳皮來食用了,特別是有些果皮表面殘留農藥太多,大量食用也是對自己毫無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