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邀請張寒松教授作 題為「大學與大學通識...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大學通識教育的了解,基礎教育學院於2018年9月12日下午14時在大學城校區圖書館二樓學術報告廳開展了「大學與大學通識教育」的學術講座,主講人是來自貴州大學經濟學院的張寒松教授。講座由基礎教育學院副院長陳彩利主持。

張寒松教授圍繞「大學 、上大學 、通識教育」這三個部分內容,結合理論與實例詳細地給同學們解讀了相關知識。張寒松教授提出大學三連問:一問大學是什麼樣的組織?二問上大學該做些什麼?三問通識教育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

  張寒松教授

 

  首先,張寒松教授就「大學第一問」與同學們積極展開問答互動。以——梅貽琦的「大學之『大』,不在於有『大樓』,而在於有『大師』的一種經典表述為切入點,指出大學之『大』在於「四大」:大德、大愛、大學問、大師;而大學之「大師」是集「大德」、「大愛」、「大學問」於一身之人;且大學追求「獨立精神,自由之思想」,拜知識為權威;然後又說大學之『學』即「四學」:學府、學人、學術、學業;大學的「學問」、「學業」,決定了大學是新民的搖籃,大學的使命在於培養一代又一代的新民。

 

  其次,張寒松教授又以知識的「有用」和「無用」之辯與同學們討論「上大學怎麼學」。告訴同學們「好學」是一種有關「怎樣學」的能力。要做到「好奇」、「好問」、「好思」,在進入大學後,在學習方法上要由「學好」向「好學」轉變。他告訴同學們真正的好學生,是「好學」的學生,是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好問且能問出有意思問題的,並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

  最後,張寒松教授提出通識教育的概念、內容、通識課程等來說明大學通識教育與中學教育的重大不同,不在於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而在於通識教育是一個忘記、迷惑和再定位的過程。它是「三位一體」的,即價值塑造、能力培養、人類核心知識獲取。對上好大學的第一課,張寒松教授並不單從知識層面闡述,而是帶著自己的體驗與經歷去解讀,他強調:在我們當前的教育中,相對而言,我們更缺乏對人文精神、人格養成和人生發展的教育,理解人文價值,堅守人格底線,反省人生意義,應該成為每一個受教育者的必修課。

 

  人物簡介:張寒松,男,漢族,1963年1月生於貴州省遵義縣,1987年7月起供職於貴州大學,1996年加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財政學研究生畢業,現任貴州大學校長助理,陽明學院院長,經濟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浙江省民營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貴州省都勻市政府高級顧問、貴州省會計教學研究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貴州大學陽明學院打造通識教育平臺
    貴州日報訊(記者王雨)「為人子,止於孝;與國人交,止於信」,10月10日在貴州大學「溪山論道」國學經典研習會上,傳來陣陣誦讀之聲。每逢周末,貴大讀書會的同學們都會聚在一起研讀傳統經典著作。
  • ...記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交換生順利赴暨南大學、華南...
    赴廣州交流學習 展人文學子風採 ——記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交換生順利赴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交流學習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10-14 大 中 小
  • 鄭強教授:毀譽參半的貴州大學校長
    近日,被譽為「網紅教授」的浙江大學黨委原副書記鄭強跨省履新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後,在第一個月內已經開始馬不停蹄展開工作和部署:深入校區進行調研,為太原理工大學建校118周年獻賀詞,以及看望慰問堅守疫情防控一線幹部職工、學校院士等。對於這位「網紅教授」你知多少?
  • 貴州民族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任潔為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第...
    貴州民族大學學生工作部部長任潔為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第十七期(業餘團校)積極分子培訓班授課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8-11-07 大 中 小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與貴州廣播電視臺...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與貴州廣播電視臺影視文藝頻道舉行實習實訓基地籤約授牌儀式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19-07-08 大 中 小
  •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召開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工作坊
    為進一步推進大學通識課程改革,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2017年4月17日召開大學通識課程教學工作坊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組織師生參加楊明同志先進事跡報告...
    12月4日下午,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主辦的楊明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貴州城市職業學院舉行,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黨委宣傳部組織師生代表共計54人前往貴州城市職業學院參加報告會。  楊明老師作報告  報告會上,楊明老師用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他投身農村教育事業,紮根基層教書育人的人生歷程。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致廣大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疫情防控|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致廣大教職員工、學生及家長的一封信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    2020-02-04 大 中 小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小黎同學這樣做,就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的黎肖肖是一名應屆畢業生,在投了多份簡歷都沒有回音後,她找到了我們《百姓就業》欄目組,希望我們的記者能幫助她找工作。我畢業於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23歲的黎肖肖來自銅仁,是一個土家族女孩,她的愛好是看書、聽相聲,她說文字和語言能給她力量給她寫作的靈感。看到這兒,您是不是覺得她是一個內斂的文藝女青年,那可就猜錯了。
  • 貴州大學陽明學院簡介
    貴州大學陽明學院是貴州大學圍繞大學特別是高水平大學本科教育的目標,基於辦中國最好的本科教育的理想,適應我國本科教育由專業教育向通識教育轉型、創新本科通識教育組織和管理模式、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包括陽明學)三大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籌劃和準備,並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的關心支持,於2014年6月獲貴州省編辦批准設立的教學機構。
  • 張學立教授在貴州民族大學作新文科的理念和建設路徑報告
    12月14日,應貴州民族大學的特別邀請,教育部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張學立教授到貴州民族大學作「新文科的理念和建設路徑」的報告。報告會在大學城校區召開,由該校校長王林教授主持,各學院院長、分管教學副院長,系主任以及相關學科和學術帶頭人與各學院教師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張學立教授從新文科的理念、新文科的建設路徑和新文科建設應當關注的問題等方面展開報告。
  • 第二屆中國通識教育大會在滬舉行 「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調查項目」啟動
    本次大會以「打造通識教育『金課』」為主題,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上海紐約大學等290餘所高校的通識教育管理者、通識課程教師、研究學者等近千人參會。
  • 大學通識教育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
    在回答這四個問題的基礎上,他表示:通識教育是完成全人教育的必需途徑,它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是必需的;每一個大學都有很多不同的途徑、不同的方式使學生接受通識教育。  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談到北大人才培養的理念,即:為國家和民族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在各行業起引領作用、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首屆微電影節
    2018級廣播電視編導班,3門課程結合教學,歷時102天,10個劇組,9部電影短片,棚拍置景54個,外景15個,片長160分鐘,鏡頭總數700個,NG條數57條……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首屆微電影節暨2018廣編微電影作品首映禮於2020年12月17日,海納廣場悅幕國際影城隆重舉行,屆時邀請大家參加,分享人文學子的微電影創作,在2020
  • 浙江財經大學「三三制」人文通識教育探索與實踐
    浙財學生赴法國開展文化交流 推廣中國書法  為總結通識教育探索經驗,提升通識教育理念與認知,引領學校人文通識教育邁出更高水平步伐,學校舉辦通識教育高峰論壇,邀請來自復旦大學、上海財大擔任書法課程教師、書法社團導師的,正是浙江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黃建新教授。  自1992年起,黃建新先後開設了《實用書法》《大學書法》《書法理論與技巧》《書法鑑賞》《書法基礎》《書法史》《中國書法專題》等一系列人文通識課程,授課時間達4000多學時,授課學生達5000多人。
  •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張學立教授為貴州民族大學師生作專題講座
    未來網高校頻道7月1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龍藝紅 滕滿春)7月9日,貴州民族大學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認知科學系列講座「聆聽大師聲音、探索心智奧秘」在該校成功舉辦。本期特邀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國家教育部哲學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張學立教授作主題為《新文科建設的理念、路徑和行動》學術講座,貴州民族大學校長王林教授致辭,教務處、科研處、各學院負責人及教師代表,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全體教師和部分學生代表100餘人參加。講座由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學院院長蔡曙山教授主持。
  • 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王雲儀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應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王雲儀教授在騰訊會議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師生作了題為「服裝的功能構成與工效學評價」的高端學術報告。服裝舒適性與功能一般將「人-服裝-環境」視為研究的系統,王教授基於數十年的工作經驗和學術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人-服裝-環境-活動」的著裝系統功能分類,並分別從舒適、防護、效率三個方面提煉和總結出了各項影響因素、性能評價手段以及詳細分析。在全面而系統的理論框架之後,以「老年人火災逃生服的功能設計」企業合作項目為例,闡述了服裝功能設計的通用五步法流程。
  • 貴州民族大學: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
    2014年教育部批准貴州民族大學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同年建成併入駐大學城校區;正式明確「建成國內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學」奮鬥目標;2016年貴州民大首位博士研究生順利畢業,成為貴州自主培養的首位人文社科類博士畢業生;該校教師首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工程;201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得到評估專家組較高評價
  • 「人文與科技:第二屆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全國教學研討會」在...
    中國社會科學網上海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近日,「人文與科技:第二屆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全國教學研討會」在上海大學召開。專家學者圍繞「新時代人工智慧通識教育」展開研討,旨在積極打通學科門類,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會議開幕式由上海大學教務部常務副部長彭章友主持。
  •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訪問山東科技大學
    華夏經緯網訊:8月下旬,新上任的臺北科技大學校長李祖添博士專程來山東科技大學訪問,受到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曹書剛、校長王春秋、校黨委副書記李曙光的熱情接待。     山東科技大學校長王春秋向李祖添校長介紹了學校的總體情況和青島校區建設的歷程,特別介紹了學校在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社團活動、對外對臺交流等方面的優勢和成就。李祖添校長介紹了臺北科技大學的辦學情況,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校交流與合作的強烈願望,並由衷地讚嘆山東科技大學建設青島校區的勇氣、決心和魄力。